華南師大附中校友獲斯隆研究數學獎!如此優秀,一起來聽他的訪談...

2020-12-17 校園快報

華南師大附中2003屆黃皓獲「諾獎風向標」斯隆研究獎數學獎!

美國當地時間2020年2月12日,艾爾弗·斯隆基金會(The 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公布了2020年斯隆研究獎(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獲獎名單。126位獲獎者中共有16位華人學者,20位數學獎獲獎者中有5位華人學者,其中1位為華南師大附中2003屆高中校友黃皓

這是繼2004屆高中校友蔡洋在去年2月榮獲斯隆研究獎計算機科學獎(詳情連結>>校友 | 未來諾獎或出自他們!華附2004屆蔡洋榮獲2019年美國斯隆研究獎)之後,華南師大附中畢業生再次斬獲這一被譽為「諾獎風向標」的國際科研大獎。

為此,在許多老師的幫助下,我們聯繫上了目前遠在美國的黃皓校友,進行了一次簡單的線上採訪。

黃皓(Hao Huang),來自廣東汕頭,華南師大附中2003屆高中畢業生,在附中班主任為黃勝老師(高一高二)、李興懷老師(高三)。2003-2007年本科就讀於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2012年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數學系獲得博士學位,師從著名數學家 Benny Sudakov 教授;2012-2014 年受邀訪問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

黃皓校友現擔任美國艾默裡大學數學系助理教授,其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極值組合、圖論及理論計算機。已經在 JCTB、JCTA、Combinatorica、SIAM J. Discrete Math 等國際著名期刊上發表及接受發表論文 20 餘篇。2019年用簡潔巧妙的方法證明了「布爾函數的敏感度猜想」。

黃皓校友在裡斯本

2019年6月他正是在同樣為伊比利亞半島的馬德裡,在某個旅館裡「忽然」獲得了敏感度猜想的靈感

2019年7月初,黃皓校友一篇僅有 6 頁的論文悄悄登上了 arXiv,「輕鬆」證明了困擾理論計算機領域數十年的「布爾函數的敏感度猜想」(sensitivity conjecture),隨之而來的是計算機和數學領域社區的廣泛關注。

這篇論文中,實際證明的核心部分只有2頁紙;不過,黃皓校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花費了7年時間的思考。

「布爾函數的敏感度猜想」是理論計算機科學中近三十年來最重要、最令人困惑的開放性問題之一。該猜想主要涉及計算機電路的基礎構造塊結構,在這二十餘年難倒了許多優秀的計算機科學家,而黃皓校友提出的證明方法,簡單到可以用一篇推文就能總結:

▲ CMU 計算機科學系教授 Ryan O'Donnell 僅用一條推特概括了這篇證明。

使用有 200 年歷史的方法解決了 30 年歷史的重量級猜想,有關布爾函數敏感度的證明讓我們感受到了數學的簡潔之美。對於黃皓校友的論證,人們紛紛表示感嘆:「這是我們看到過最美麗的兩頁證明。」

下面是黃皓校友對「布爾函數敏感度猜想」的2頁核心證明,試一試能看懂嗎:

2019年7月27日報導《七年思考,兩頁證明,華人學者黃皓解開計算機領域30年難題:布爾函數敏感度猜想》(來源:致力於人工智慧領域的專業「機器之心」圖文消息)

「沒有了來自外界的管束和壓力,你會選擇做什麼?」與黃皓校友的訪談

01當年從家鄉來到附中,對附中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對於第一次長時間離家獨立生活的14歲小朋友來說,第一印象可能是忽然被丟到一個自由世界吧,無拘無束但也無依無靠。再加上旁邊隨時可以聽到的粵語對話,感覺有點不真實,像是進入了香港電影裡的某個場景。

還好,附中的老師和同學們都非常熱心體貼,無依無靠感很快就蕩然無存,剩下的是讓你自由發揮的廣闊天地。

▲ 黃皓校友的在校照片(前往後第3排右5藍色運動校服者)

02三年附中,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剛進高中奧班的第一場數學考試,其內容和難度大概和高考數學卷相當。當時並沒有提早學習高中數學,只好靠排除法亂蒙,最後拿了70多分(滿分150)。這可能是我第一次(被迫的)跳出自己的心理舒適區吧。

在奧班,有很多次這樣的經歷,好處是:畢業以後很多次被趕鴨子上架的時候,也就相對更遊刃有餘了。

另外有一次奧數培訓,講課的是南開大學的李成章教授,他說的一句話讓我至今印象深刻,大意是你們這些數學學得好的人,以後不應該一窩蜂的都去做數學,應該進入不同的行業,才能更好地發揮你們的影響力。我非常贊同他這句話,雖然我自己還在不爭氣地從事老本行,但我很高興看到很多以前的朋友在各行各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曾經不止一次特別自豪地對別人說:XX/XXX是我高中同學!

▲ 黃皓校友與昔日同窗一起探望附中老師

03三年附中,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最大的收穫是從三年的寄宿生活學會了怎麼和人打交道。奧班可能是由於有個性的同學很多,包容性也就很強,我這種當時在社會上其他人看來可能性格有些「怪異」的小孩,也能很好地融入,交到了很多可以說是一輩子的朋友。

另外,我們班上有初中就代表廣東省參加全國數學冬令營的,有能用比我現在還流利許多的英語和外教談笑風生的,有熟識平仄韻律能寫詩追求隔壁班妹子的……在這樣一個充滿了比你天賦更高、可能還更努力的人的群體裡,你能很快認識到一個人能力的局限性,以及「世界上並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這一點。而端正自己的心態,對於健康成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據我後來觀察,很多其他地方的同學都是上了大學才經歷這個階段的,稍微有一點點晚。

還有一點,我感覺那時候華附很講究素質教育,學習成績並不是老師或者周圍同學評判你的唯一標準。課業負擔也不是那麼重,周末還是有大把時間可以看懸疑小說的。這個能夠自由成長的氛圍,恐怕不是每個中學都能提供的。

▲ 黃皓校友回國探望附中老師

04在2020年此刻,最想對附中的學弟學妹們說什麼?

現在雖然因為COVID-19的疫情,學校還沒有開學,只要求在家學習,上上網課,但這並不代表著多出來的時間就可以隨便揮霍。一個人成年後能達到的上限,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在十幾二十歲的時候有多(自主的,不是被迫的)努力。

不妨用這時間多讀些各個方面的書,比如說結合疫情,了解一些公共衛生、生物製藥或者是數理生物學方面的知識。現在的情況,有點像你們上大學後會面對的:沒有了來自外界的管束和壓力,你會選擇做什麼?

我在附中讀書的最後一年趕上了「非典」,那時候網絡沒現在發達,資訊也不如現在透明。現在,網絡上可能有各種流言、不同的聲音,甚至質疑,這時候請不妨換位思考:要是你是政策制定者,你會怎麼做?

你們很多人以後都有機會成為這個社會各行各業的精英,並且進入到制定和執行政策的行列中來,希望你們以後能不忘初心,記得自己少年時代的抱負

05

再次對校友的獲獎表示真摯熱烈的祝賀!最後,能否求證一下,下面這條朋友圈是確有其事嗎?

(立即一改之前的侃侃而談狀)……第二點的第一句是準確的,其他就不知道了。

關於斯隆研究獎(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

作為「諾獎風向標」,斯隆研究獎自1955年設立每年頒發一次,以表彰那些在其研究領域內被認為最有前途的早期職業學者。

斯隆基金會 (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 主席 Adam F. Falk 表示:「獲得斯隆研究獎,意味著這些人在同行研究中已經做到脫穎而出。斯隆研究員勤奮工作,具備強大的創造力和深刻的洞察力,這使得他們成為相應領域中最值得關注的研究人員。」

迄今為止,已有50位該獎項獲獎人獲得了「諾貝爾獎」,17位獲獎人獲得了「數學菲爾茲獎」,69位獲獎人獲得「美國國家科學獎章」,19位獲得「約翰·貝茨·克拉克獎」。

2020年的斯隆研究獎共包括八個研究領域,分別為化學、計算機科學、經濟學、數學、計算和進化分子生物學、神經科學、海洋科學和物理學等,候選人必須由其他科學家同行進行提名,名由資深學者組成的評委根據候選人的研究成果、創造力和是否具備成為所在領域領導者的潛力選出。

每年都會有將近1000名研究人員參與到提名和評選當中,最終從中選出126名獲獎者。獲獎者將獲得一個為期兩年、總值7.5萬美元的獎金,以幫助這些獲獎者開展研究。

來源:華附辦公室、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鳴謝:黃勝老師、李興懷老師、黃靖舒老師、王嘉懿老師、韋吉珠老師、李芸老師、何惠玲老師、華附檔案室

編輯:李芸 衛嘉瑜

相關焦點

  • 北京大學9位校友獲斯隆研究獎,全國高校第一,閃耀國際舞臺!
    Sloan Foundation) 公布了2019年斯隆研究獎(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獲獎名單。艾爾弗·斯隆基金會公布2019年斯隆研究獎獲獎名單據初步統計,在126名獲獎者中共有19位華人,其中來自北大的校友最多,共有9人,總數居國內高校第一。
  • 9位北大校友獲2019年美國斯隆研究獎 總數居國內高校第一
    編者按:近日,2019年美國斯隆研究獎獲獎名單揭曉,北京大學有9位校友獲獎。其中在化學領域,北大有5位本科校友獲獎。斯隆研究獎被譽為「諾獎風向標」,旨在獎勵職業生涯早期的傑出青年學者。新聞網轉載微信公眾號「青塔」關於此次獎項評選結果的最新報導(標題有改動),供讀者了解更多信息。
  • 來自復旦大學的喜報:華南師大附中校友喜獲國家獎學金!他們是誰?
    2020年伊始,復旦大學向華南師大附中發來喜報,祝賀華南師大附中畢業生在復旦就讀的2018-2019學年獲得國家級榮譽。在此,特向我校2018屆校友盧泓伶、2015屆校友張書田表示衷心的祝賀!【 獲獎校友介紹 】盧泓伶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高中2018屆創新班畢業生,復旦大學經濟學院2018級經濟學系學生。
  • 4位清華校友獲得2019年斯隆研究獎
    4位清華校友獲得2019年斯隆研究獎清華新聞網2月25日電(通訊員 田陽)2月19日,艾爾弗·斯隆基金會(The Alfred P.Sloan Foundation) 公布了2019年斯隆研究獎 (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獲獎名單,來自美國和加拿大的57所高等院校的126位研究人員榜上有名,其中有4位清華校友:2007級物理系碩士校友、中佛羅裡達大學助理教授馮小峰獲得化學獎;2004級計算機系校友、杜克大學助理教授的鬲融獲計算機科學獎;2002級物理系校友、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助理教授周鑫獲數學獎;
  • 華南師大附中師生代表拜訪55屆校友鍾南山院士!聽他說了些什麼?
    ▲▲劉名修同學為鍾南山學長創作的肖像畫國畫好奇 求實 創新華附師生代表拜訪校友鍾南山院士簡 訊2020年5月16日上午,陽光明媚,華南師大附中黨委書記姚訓琪校長、學生處陳妤主任和初二5班學生劉名修同學一行三人前往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研究所拜訪校友鍾南山院士,並進行了一次深入的訪談。
  • 中國海洋大學校友劉偉榮獲2019年美國斯隆研究獎
    中國海洋大學校友劉偉榮獲2019年美國斯隆研究獎 http://www.huaue.com  2019年2月25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2019年2月19日,美國艾爾弗·斯隆基金會公布了
  • 華南師大附中入選「北大數學後備人才培養基地」!附入選中學名單
    華南師大附中與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共建「北大數學後備人才培養基地」2019年11月,北京大學數學科學院向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發出邀請,建議兩校在數學教學、數學科研及數學拔尖人才培養方面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數學創新拔尖人才培養新模式,為優秀數學人才的成長發展提供更好的資源和平臺,為國家培養優秀的數學後備人才,共建「北大數學後備人才培養基地」。
  • 諾獎風向標!2021年斯隆研究獎公布,17位華人獲獎!有你的校友嗎?
    Sloan Foundation)公布了2021年獲得斯隆研究獎(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的學者名單,128位學者獲此殊榮,華人學者表現依然十分出色,共有17位華人學者獲獎,其中15位學者都曾在中國高校接受本科教育。
  • 喜報:華南師大附中13名畢業生在南京大學9個本科學業脫穎而出!
    南京大學喜報 ▼2019年度華南師大附中畢業生獲評南大各類獎項共計16人次2019年度我校畢業生共有13人在南京大學9個本科學院脫穎而出,共計16人次獲評南京大學各類獎學金在此,特向我校以上校友表示衷心的祝賀!優秀不是一天養成的,但優秀是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以上校友在校期間,學習勤勤懇懇,獲獎無數,表現突出。
  • 厲害了,華南師大附中畢業生在中科大獲得獎項40人次!少年班17人
    雖今春漸逝,夏日漸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再次傳來華南師大附中學子的喜訊——在他們當中,有的人在高二即進入少年班,有的人則是經歷高考後的脫穎而出,但無一不是在中科大奮力拼搏,追逐青春夢想!中科大喜報 ▼2019年度華南師大附中畢業生獲評 中科大各類獎項共計40人次2019年度我校畢業生共有38人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9個本科學院(包括少年班17人、數學科學院4人、管理學院4人、物理學院4人等)
  • 發現引力波團隊中有湖南師大附中的優秀校友--楊桓
    在發現引力波團隊中,除了金髮碧眼的外國科學家,也有中國科學研究工作者,湖南師大附中的校友楊桓就在其中,他的名字從此刻在了引力波探測的裡程碑上。 比如這次引力波實驗中,加州理工團隊裡有一個原清華基科班的大牛,名叫楊桓,此人中學時代(湖南師大附中)便是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金牌得主。聽聞過他的軼事,其神奇程度或在98分大牛之上。幾十上百個這種等級的大牛組成了LIGO引力波項目團隊,只是為了驗證愛因斯坦一百年前的論斷,說白了就是打了個下手。以我的短淺見識,遙望楊桓已然是個極限,實在無力想像愛因斯坦的境界。
  • 拼多多新任CEO陳磊是福州人 為師大附中校友
    今日,記者從福建師大附中獲悉,陳磊為該校97屆校友,他在高一、高二參加信息學全國賽,晉級國家隊,曾奪取第八屆國際信息學奧賽金牌獎、第九屆國際信息學奧賽銅牌獎。現在學校校園內的求索碑上還鐫刻著他和指導老師江文哉、周成的名字。  據了解,陳磊校友當年所在的(1)班是理科實驗班,數學老師吳亞陽(班主任),語文老師楊建成(年段長),英語老師郭聖光,物理老師張濱(現為正高級教師),化學老師林英,生物老師就是現任福建師大附中校長溫青。這個班的班風學風均為年段楷模,在高中三年的校運會均蟬聯年段總分第一名,還獲得市優秀班級稱號。
  • 為師大附中校友……
    7月1日拼多多宣布組織架構升級公司創始人黃崢卸任公司CEO由公司原CTO陳磊接任CEO一職黃崢繼續擔任董事長一起來認識一下美國公立大學三強之一的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深造▼在世界奧林匹克信息比賽上也斬獲過金牌最重要的是他還是我們福州人
  • 華南師大附中學子勇奪IMO國際數學奧賽金牌!中國隊與美國並列第1
    註:中國代表隊出場視頻,華南師大附中胡蘇麟同學為左起第二位。華南師大附中胡蘇麟同學勇奪第60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為中國代表隊重奪世界第一名立下汗馬功勞!華南地區唯一代表!初中教練:劉燕萍老師初中班主任:劉中博老師、吳健宇老師高中教練:韋吉珠老師高中班主任:劉知南老師高中所獲獎項:第33屆中國數學奧林匹克金牌
  • 他是福州的驕傲,更是中國的驕傲!師大附中校友陳景潤,受到中央隆重...
    師大附中校友陳景潤,   受到中央隆重表彰!   2018年12月18日,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宣讀了獲得改革先鋒稱號人員名單,全場響起熱烈掌聲。
  • 中科大校友孫崧獲新視野數學獎:破解丘成桐猜想
    委員會在舊金山公布了2021年科學突破獎獲獎名單,我校02少校友孫崧由於在複雜微分幾何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包括卡勒-愛因斯坦度量的存在性定理,及其與模量問題、奇點之間的關係,獲「數學新視野獎2014年,他與導師陳秀雄,英國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唐納森共同攻克困擾學界幾十年的 「丘成桐猜想」,給出了卡勒—愛因斯坦度量的存在性之丘成桐猜想的完整證明,在解釋萬有引力本質和解析高維空間方面完成了一項重要的數學基礎工作 。
  • 哈師大附中2020全國數學競賽4名福娃進省隊!19名福娃獲省一!
    他陽光向上、愛好廣泛,積極參加學校各項活動,在校運動會表現突出。他熱愛鑽研,剛進入高中,憑藉著對數學的濃厚興趣,他開始了對數學競賽的研究,並在周妍老師和許宏宇老師的帶領和指導下,在2019年全國數學聯賽中獲得省二等獎,2020年全國數學聯賽中獲得省一等獎,進入黑龍江省省隊。
  • 9位傑出校友回訪湖南師大附中 為母校人才培養支招
    當天,由長沙市委組織部發起的「傑出校友長沙行」活動拉開帷幕,9位從湖南師大附中畢業的傑出校友回到母校,參觀校園、校史館,和學弟學妹分享各自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也將國內外先進的教育理念和他們工作中的見聞感受帶回母校。
  • 福建師大附中傑出校友陳磊接任拼多多CEO!曾獲信息學奧賽金牌
    陳磊為福建師大附中97屆校友,他在高一、高二參加信息學全國賽,晉級國家隊,奪取第八屆國際信息學奧賽金牌獎、第九屆國際信息學奧賽銅牌獎,我校的求索碑上鐫刻著他和指導老師江文哉、周成的名字。陳磊校友當年所在的(1)班是理科實驗班,數學老師吳亞陽(班主任),語文老師楊建成(年段長),英語老師郭聖光,物理老師張濱(現為正高級教師),化學老師林英,生物老師溫青。這個班的班風學風均為年段楷模,在高中三年的校運會均蟬聯年段總分第一名,還獲得市優秀班級稱號。
  • 雲南師大附中校友會第二屆理事會成立側記
    遍布全世界的5萬校友是師大附中最重要的資源,學校取得的成就也是與廣大校友的支持分不開的,希望廣大校友能常回家看看。接著由首屆校友會會長趙永康作第一屆理事會工作報告,他說5年來首屆理事會在師大附中關磊校長的支持下,在企業家校友的資助下,經過校友會全體工作人員的努力,做了許多實實在在的事情,其中有設立附中優秀畢業生獎勵基金,用於獎那勵些每年高考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