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矯枉過正的歷史」——重新認知太平天國

2021-02-20 歷史綜合體
太平天國想必大家都知道,太平天國運動(1851~1864),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農民起義,他的發生使得清朝大權旁落,走向了衰敗。

清朝政府恨透了太平天國,稱他們為粵匪,到了民國時期,太平天國成了民族英雄,甚至這個稱號被法律所保護。一直到現在,太平天國在當今社會中一直是以正面的形象出現,現在的歷史教科書上把他評價為一次救國運動,在2000年拍攝的電視劇「太平天國」中裡面的太平天國領導人大都以正面形象示人。

影視劇「太平天國」中的北王韋昌輝

其實太平天國並沒有像大家所熟知的那麼具有正面性,被後人矯枉過正。希望這篇文章能夠讓大家對太平天國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太平天國的由來

太平天國的前身是洪秀全創立的「拜上帝會」,洪秀全是廣東花縣人,當時第一次鴉片戰爭已經爆發,廣東地區人心惶惶,傳教士也開始增多。

第一次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的國門,尤其對於廣東,影響很大

在傳教士傳的書中,有一種書比較特別,這本書叫《勸世良言》

勸世良言

這是9份小冊子的合集,由中國傳教士梁發所寫,經傳教士馬禮遜修訂後1832年在廣州印刷出版。這本書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在基督教的基礎上加了很多中國儒家思想。

當時的洪秀全只是一名普通的私塾教師,雖然幾次參加科舉都落榜了,但在去廣州科舉的時候,意外的發現了《勸世良言》,並被裡面的內容所吸引。不得志的洪秀全開始根據《勸世良言》創立「拜上帝會」。

農民與地主、讀書人之間的矛盾

所謂的「拜上帝會」名義上是基督教,其實和基督教完全不一樣。在拜上帝會中,洪秀全是上帝的次子,稱耶穌為「天兄」,這對於正宗的基督教來說,簡直就是大逆不道的行為,所以說「拜上帝會」更像是一個蠱惑農民的邪教。為什麼說是蠱惑農民?原因很簡單,凡是讀過書的人都知道洪秀全是在「忽悠」人,只有沒讀過書的農民才會去相信他所說的。所以總而言之,太平天國是靠農民的支持下崛起的,並且被讀書人,地主階級所反對。

有些人說太平天國運動是漢滿之間的矛盾,是漢民族解放戰爭,其實並不然。首先從戰爭雙方就能看出,一方是被農民所支持的太平天國,另一方是湘軍。

組建湘軍的曾國藩

湘軍雖然說效忠於清王朝,但各個角度看,湘軍都像是一隻漢人的地方武裝。所以並不存在什麼民族矛盾,況且支持湘軍的不止是滿清朝廷,更多的是來自江南各地的讀書人和地主的支持,大量的讀書人投靠湘軍,包括左宗棠,連曾國藩本人也是讀書人。為什麼地主、讀書人會去支持效忠於滿清的湘軍?就是因為太平天國的「拜上帝會」在他們看來就是亂搞,並且使他們的利益受損,而信仰傳統儒釋道的湘軍更符合他們。

綜上,這場戰爭的雙方是太平天國和湘軍,可從他們的支持者來看,就是農民與地主、讀書人之間的較量,與什麼民族矛盾並沒有關係,太平天國的領導者也並不是什麼民族英雄,民國這樣稱呼的主要原因也是為了政治目的。

國父孫文為了推翻滿清王朝的統治,把太平天國領導人尊稱為民族英雄,稱自己為「洪秀全第二」

太平天國對文化的破壞

可能大家所熟知的是湘軍的屠城,可太平天國對待傳統文化的粗暴卻並不為人所知,這也是其走向滅亡的重要原因。

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對江南各地的儒家經典,書籍大都全部銷毀,並且強行推廣自己的「拜上帝會」,這種做法不僅極大的得罪了讀書人,也使得百姓對其產生了憎惡,畢竟中國受到儒家將近兩千年的洗禮,儒家文化深遠的影響了中國人,尤其是經濟富裕的江南地區,這裡的百姓大都有文化,而「拜上帝會」作為一種「邪教」,在這種地方顯然是不得民心的。百姓反而會去支持宣揚傳統儒家文化的湘軍,這使得太平天國的「王牌」失效,也為太平天國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太平天國通過拜上帝會,讓百姓相信太平天國是上天派來拯救他們的,從而支持他們,但凡是有點文化的人都不會去相信。

到最後,由於拜上帝會的虛假,連信仰基督教的洋人都看不下去,開始支持清朝,為太平天國的滅亡敲響了喪鐘。

組織軍隊幫助清軍的美國人:華爾

太平天國對中國人口、經濟的影響

整個太平天國時期,中國人口損失極其慘重,死亡人口達到驚人的2.4億人(其中也不乏有湘軍的屠殺),由於主戰場在中國的經濟中心——江南,也使得中國的經濟損失十分嚴重。可以說,太平天國的破壞力極大。

農民的局限性

有人憑藉太平天國領導人之一洪仁玕寫的資政新篇就說太平天國想搞資本主義,這也是不正確的,想搞資本主義也是部分讀過書的知識分子領導人想搞,並且支持的領導人中更多的是為了顯示出太平天國與清王朝相對立。實際上,太平天國還是一個君主專制社會,農民起義為的只是推翻清王朝,結束清王朝的統治。

資政新篇

況且在當時,資本主義是個新鮮事物,農民作為社會的最底層階級,都不知道什麼是資本主義,在這種情況下,以農民為基礎的太平天國是不可能發展資本主義的,這也就是所謂的農民的局限性。

此外,太平天國亂封王,搞內訌(天京事變)等就不具體說了

當然太平天國也有很多具有正面意義的地方,這裡也不展開了,大家都知道。總結

太平天國運動具有十分重要的裡程碑意義,他的爆發導致了清朝中央政府大權旁落,充分提現了清王朝的腐敗,為清朝的滅亡埋下了伏筆。但是其建立的「拜上帝會」,也就是所謂的「基督教」,以及對江南儒家文化的破壞是不值得被歌頌、讚揚的,很多地方也都被後人矯枉過正。

湘軍雖然說也做過屠城等惡劣行為,但他的出現也使得江南地區的傳統文化得到了捍衛,加強了漢人對清王朝的影響力,為之後清王朝的覆滅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湘軍統帥之一——左宗棠

我們要客觀地面對這一段歷史,客觀的分析,給予歷史人物一個最好的交代。

相關焦點

  • 太平天國影響了美國南北戰爭的歷史進程?
    這些年,太平天國研究並非國內史學界的熱點,而如何為太平天國定性,在國內史學界至今爭議仍然很大——到底是農民起義、革命還是叛亂? ■ 史景遷兩位學生出專著論述太平天國■ 開啟太平天國研究新視角
  • 太平天國既有被誇大的功績,也有被忽視的歷史功勞
    太平天國的價值不應該被抹殺:催發洋務運動、清朝由此拉開被推翻的序幕、歷史的借鑑價值是該運動最基本的價值太平天國起義雖然不是像過去那樣崇高偉大,但也是某些人說得那麼猥瑣。雖然第一次鴉片戰爭失敗後,林則徐、魏源等人開始睜眼看世界。
  • 太平天國影響了美國南北戰爭的歷史進程?(組圖)
    史景遷兩位學生出專著論述太平天國  開啟太平天國研究新視角英國人戈登率領的「常勝軍」有效打擊了太平軍,被同治授「提督」銜。
  • 以前我們贊太平天國,現在重看歷史,為什麼卻反過來推崇曾國藩?
    以前學習歷史,我們都稱讚太平天國運動。可現在看歷史,我們為什麼卻反過來推崇當年鎮壓太平天國的曾國藩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在過去的歷史書中,我們都認為:太平天國是農民起義的代表,其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歷史的進步。
  • 歷史名人: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傳奇的一生……
    1846年加入拜上帝會,1851年參與發動金田起義,同年12月被天王洪秀全封為東王,稱九千歲,是太平天國重要領袖之一。1856年6月,太平軍攻破清軍江南大營後,楊秀清已經集教權、政權和軍權於一身,是太平天國實質上的首領。1856年9月,楊秀清在天京事變中被殺害,家人僚屬幾無倖免。
  • 太平天國金田起義170周年:腐敗與恐怖之下的歷史怪圈
    再以「庸懦無能,因循畏葸」為名,革去廣西巡撫鄭祖琛的職,重新啟用林則徐為欽差大臣,馳赴廣西督剿。只是林則徐年事已高,久病纏身,還未到剿匪目的地,就在路上病逝了。鹹豐帝焦頭爛額,四處找人赴廣西滅火,但金田起義這把火,已經燒得透天紅,無法撲滅了。
  • 太平天國背後的「世界人口危機」,歷史書不會告訴你
    船隊繼續向西南航行,經過一段狹窄的海峽,哥倫布更加信心滿滿:「這麼狹窄肯定是馬六甲海峽,奧力給。」消息傳回西班牙,萬眾歡呼。此後無數船隊沿著哥倫布航行過的路線,希望在「亞洲」找到黃金和香料,然後運回歐洲發大財。
  • 假如太平天國勝利了,後續會發生什麼?
    首先,讓我們先了解一下太平天國當時的模樣。領袖洪秀全發動了一場宗教戰爭,建立了太平天國,並領導了這場宗教戰爭的整個過程。它持續了14年,其勢力擴展到了18個省。他連續徵服了600多個城市,對中國的世俗政權造成了沉重打擊。在範圍上、持續時間和歷史影響方面,太平天國戰爭達到了中國過去文化動蕩所能達到的最高水平。
  • 西方人眼中的太平天國是什麼樣?傳教士寫下的親身經歷,讓人意外
    引言我們都知道,太平天國的領袖洪秀全,是清末時期非常著名的農民起義首領,以他為主導建立起來的太平天國,在「天京事變」發生之前,一度發展到可以威脅清朝統治。只不過,後來因為太平天國內亂以及洪秀全的用人不當,太平天國實力一再下降,最後在清廷與國外勢力的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徹底失敗。
  • 太平天國運動:我國歷史上最後的農民起義,一旦成功將變為災難
    ▲太平天國運動油畫復原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且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對中國的發展有深刻的消極影響力,其所建立的起義政權,也和清政府分庭抗禮十一年。然而,在清政府和列強勢力的雙重絞殺下,太平天國運動最終失敗,成為歷史的煙雲。回顧這次農民起義運動,從開始至結束的短短十一年間使中國人口從原來的4億銳減到2.4億,損失慘重。可以說,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歷史上空前的浩劫,它嚴重造成了中華文明進程的倒退。
  • 專訪德國作家施益堅:寫一部以太平天國為背景的歷史小說
    一個德國作家如何把太平天國寫成小說?筆者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委託,在柏林專訪了施益堅先生。施益堅在柏林接受了筆者的訪談 施慶華 攝澎湃新聞:您是怎麼想到要寫一部關於太平天國的小說的?
  • 她是太平天國最美的女將 太平天國失敗全都是因為她?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清朝後期政府腐敗,搞得民不聊生,就在這時爆發了一起留名歷史的農民起義,就是由洪秀全、楊秀清、石達開、蕭朝貴、韋昌輝、馮雲山率領的反抗清政府的農民起義,後來建立了太平天國。但沒過建國沒多久,就被清軍攻破,對於太平天國失敗的原因,眾說紛紜,而有人說這全是因為一個女人,她就是太平天國最美的女將軍,洪秀全的妹妹——洪宣嬌。
  • 太平天國女狀元傅善祥的結局怎麼樣?
    「獨手擎天,重新大明新氣象。丹心誓國,掃除外族舊衣冠。」
  • 作為太平天國的女將,洪宣嬌身世是怎麼樣的?她的最終結局如何?
    關於太平天國的女性人物,在歷史上從來都是眾說紛紜,如著名的蘇三娘,在太平天國前期非常活躍,而到了天京事變之後就基本沒了記載,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中。而太平天國著名的女狀元傅善祥,也是在天京事變之後也沒了記載,至於下落至今還是個謎。
  • 太平天國為什麼沒有太監?
    對於太平天國,一些人持否定的看法:太平天國雖然打著上帝的名義,但其歸根結底就是一場典型的農民起義。和以往的農民起義一樣,太平天國並沒有提出什麼先進的思想,他所推崇的拜上帝教被後世的大多數人認定為邪教,定都南京後所組建的政權,依然是壓迫百姓的封建政權 。
  • 太平天國的女狀元—傅善祥
    ,南京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女狀元。出生於書香世家,自幼聰慧過人,喜讀經史。1853年(清鹹豐三年)太平天國開創科舉女科才,傅善祥報名參加女科考試後,高中鼎甲第一名。太平天國天京事變之後,傅善祥下落不明。
  • 太平天國為什麼會失敗?
    事實上,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是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了!因為,太平天國其實是一場完全與歷史發展軌跡脫節的封建農民起義運動。當時,西方列強早已用堅船利炮轟開了古老中國的大門,近代化的齒輪已不可阻擋地向中華滾滾開來,打開國門與世界接觸已是必然趨勢。
  • 《從天朝田畝制度》及其施行情況判斷太平天國政權革命性質
    一、引言(一)選題緣由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歷史最後一次農民反抗運動,在中國近代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有重要地位,因此太平天國運動的性質成為史學界的一個重要研究對象
  • 史壇一周︱國民黨看太平天國:是匪逆叛亂,還是民族革命?
    其主要專著包括《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羌在漢藏之間:一個華夏邊緣的歷史人類學研究》、《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根基歷史的文本與情境》、《遊牧者的抉擇:面對漢帝國的北亞遊牧部落》。       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劉浦江在2014年第2期《近代史研究》上發表《太平天國史觀的歷史語境解構——兼論國民黨與洪楊、曾胡之間的複雜糾葛》,討論國民黨的太平天國史觀之嬗變,檢討太平天國從「匪逆叛亂」到「民族革命」、曾國藩從「漢奸」到「完人」的學術評價,以及歷史觀演變背後的意識形態紛爭。
  • 太平天國的諸王到底有多奢侈?最簡樸的忠王府,令李鴻章嘆為觀止
    太平天國運動源於清末,大清在內憂外患並存的情況下,爆發了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運動,首領為洪秀全,自封為洪天王,創立拜上帝教,教義的大概是上帝是他爹,耶穌是他哥,他爹和他哥在管理歐洲,中國由他來管。本質上洪秀全是用宗教團結人民進行起義,這種方法古已有之,比如東漢末年的黃巾軍起義,還有元末的白蓮教起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