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政府恨透了太平天國,稱他們為粵匪,到了民國時期,太平天國成了民族英雄,甚至這個稱號被法律所保護。一直到現在,太平天國在當今社會中一直是以正面的形象出現,現在的歷史教科書上把他評價為一次救國運動,在2000年拍攝的電視劇「太平天國」中裡面的太平天國領導人大都以正面形象示人。
影視劇「太平天國」中的北王韋昌輝
其實太平天國並沒有像大家所熟知的那麼具有正面性,被後人矯枉過正。希望這篇文章能夠讓大家對太平天國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太平天國的由來太平天國的前身是洪秀全創立的「拜上帝會」,洪秀全是廣東花縣人,當時第一次鴉片戰爭已經爆發,廣東地區人心惶惶,傳教士也開始增多。
第一次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的國門,尤其對於廣東,影響很大
在傳教士傳的書中,有一種書比較特別,這本書叫《勸世良言》
勸世良言
這是9份小冊子的合集,由中國傳教士梁發所寫,經傳教士馬禮遜修訂後1832年在廣州印刷出版。這本書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在基督教的基礎上加了很多中國儒家思想。
當時的洪秀全只是一名普通的私塾教師,雖然幾次參加科舉都落榜了,但在去廣州科舉的時候,意外的發現了《勸世良言》,並被裡面的內容所吸引。不得志的洪秀全開始根據《勸世良言》創立「拜上帝會」。
農民與地主、讀書人之間的矛盾所謂的「拜上帝會」名義上是基督教,其實和基督教完全不一樣。在拜上帝會中,洪秀全是上帝的次子,稱耶穌為「天兄」,這對於正宗的基督教來說,簡直就是大逆不道的行為,所以說「拜上帝會」更像是一個蠱惑農民的邪教。為什麼說是蠱惑農民?原因很簡單,凡是讀過書的人都知道洪秀全是在「忽悠」人,只有沒讀過書的農民才會去相信他所說的。所以總而言之,太平天國是靠農民的支持下崛起的,並且被讀書人,地主階級所反對。
有些人說太平天國運動是漢滿之間的矛盾,是漢民族解放戰爭,其實並不然。首先從戰爭雙方就能看出,一方是被農民所支持的太平天國,另一方是湘軍。
組建湘軍的曾國藩
湘軍雖然說效忠於清王朝,但各個角度看,湘軍都像是一隻漢人的地方武裝。所以並不存在什麼民族矛盾,況且支持湘軍的不止是滿清朝廷,更多的是來自江南各地的讀書人和地主的支持,大量的讀書人投靠湘軍,包括左宗棠,連曾國藩本人也是讀書人。為什麼地主、讀書人會去支持效忠於滿清的湘軍?就是因為太平天國的「拜上帝會」在他們看來就是亂搞,並且使他們的利益受損,而信仰傳統儒釋道的湘軍更符合他們。
綜上,這場戰爭的雙方是太平天國和湘軍,可從他們的支持者來看,就是農民與地主、讀書人之間的較量,與什麼民族矛盾並沒有關係,太平天國的領導者也並不是什麼民族英雄,民國這樣稱呼的主要原因也是為了政治目的。
國父孫文為了推翻滿清王朝的統治,把太平天國領導人尊稱為民族英雄,稱自己為「洪秀全第二」
太平天國對文化的破壞可能大家所熟知的是湘軍的屠城,可太平天國對待傳統文化的粗暴卻並不為人所知,這也是其走向滅亡的重要原因。
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對江南各地的儒家經典,書籍大都全部銷毀,並且強行推廣自己的「拜上帝會」,這種做法不僅極大的得罪了讀書人,也使得百姓對其產生了憎惡,畢竟中國受到儒家將近兩千年的洗禮,儒家文化深遠的影響了中國人,尤其是經濟富裕的江南地區,這裡的百姓大都有文化,而「拜上帝會」作為一種「邪教」,在這種地方顯然是不得民心的。百姓反而會去支持宣揚傳統儒家文化的湘軍,這使得太平天國的「王牌」失效,也為太平天國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太平天國通過拜上帝會,讓百姓相信太平天國是上天派來拯救他們的,從而支持他們,但凡是有點文化的人都不會去相信。
到最後,由於拜上帝會的虛假,連信仰基督教的洋人都看不下去,開始支持清朝,為太平天國的滅亡敲響了喪鐘。
組織軍隊幫助清軍的美國人:華爾
太平天國對中國人口、經濟的影響整個太平天國時期,中國人口損失極其慘重,死亡人口達到驚人的2.4億人(其中也不乏有湘軍的屠殺),由於主戰場在中國的經濟中心——江南,也使得中國的經濟損失十分嚴重。可以說,太平天國的破壞力極大。
農民的局限性有人憑藉太平天國領導人之一洪仁玕寫的資政新篇就說太平天國想搞資本主義,這也是不正確的,想搞資本主義也是部分讀過書的知識分子領導人想搞,並且支持的領導人中更多的是為了顯示出太平天國與清王朝相對立。實際上,太平天國還是一個君主專制社會,農民起義為的只是推翻清王朝,結束清王朝的統治。
資政新篇
況且在當時,資本主義是個新鮮事物,農民作為社會的最底層階級,都不知道什麼是資本主義,在這種情況下,以農民為基礎的太平天國是不可能發展資本主義的,這也就是所謂的農民的局限性。
此外,太平天國亂封王,搞內訌(天京事變)等就不具體說了
當然太平天國也有很多具有正面意義的地方,這裡也不展開了,大家都知道。總結太平天國運動具有十分重要的裡程碑意義,他的爆發導致了清朝中央政府大權旁落,充分提現了清王朝的腐敗,為清朝的滅亡埋下了伏筆。但是其建立的「拜上帝會」,也就是所謂的「基督教」,以及對江南儒家文化的破壞是不值得被歌頌、讚揚的,很多地方也都被後人矯枉過正。
湘軍雖然說也做過屠城等惡劣行為,但他的出現也使得江南地區的傳統文化得到了捍衛,加強了漢人對清王朝的影響力,為之後清王朝的覆滅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湘軍統帥之一——左宗棠
我們要客觀地面對這一段歷史,客觀的分析,給予歷史人物一個最好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