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影響了美國南北戰爭的歷史進程?(組圖)

2020-12-22 網易新聞
  史景遷兩位學生出專著論述太平天國  開啟太平天國研究新視角

英國人戈登率領的「常勝軍」有效打擊了太平軍,被同治授「提督」銜。

在太平天國運動中,受殖民地的牽制,太平軍並未全力進攻上海。圖為1869年拍攝的由蘇州河北邊望向上海灘的情景。

圖片來源:《太平天國之秋》

  這些年,太平天國研究並非國內史學界的熱點,而如何為太平天國定性,在國內史學界至今爭議仍然很大到底是農民起義、革命還是叛亂?但在美國的中國史研究學界,太平天國突然成了一個熱點,過去半年,兩個視角新穎的學術著作相繼出版,巧合的是,兩位作者都是中國史研究專家史景遷的學生。

  耶魯大學歷史系教授史蒂芬·

普拉特

(Stephen R. Platt)的《太平天國之秋》繼承了史景遷著作中故事性很強的特點,更重要的是,普拉特把太平天國研究放在全球化視野中觀察,把太平天國和美國內戰進行比較,並分析兩者之間的關聯。普拉特相信,太平天國對美國內戰的結局是有影響的。這本書的敘事有兩條線索,一條是外國人的介入,一條是湘軍的崛起,到了戰爭的最後階段,兩條軸線會一起構成全部的戰事經過。普拉特的重點是英國對太平天國的介入以及對戰局的影響。該書的最後引用了日本近代政治家伊藤博文的一個採訪,伊藤博文說,英國不應該插手中國的太平天國事件,因為這是中國自然的朝代更替過程中的一部分,得讓它自己走完全程。伊藤博文說:「幾乎毋庸置疑,太平叛亂發生時,滿清已是山窮水盡,而戈登及其常勝軍阻止它遭到推翻,進而阻擋了一個正常、有益的自然過程。自那以後滿清的所作所為,無一不證明它不值得一救。而等到滿清垮臺,由於垮臺是必然且不久後就會發生的,動蕩將更加暴烈,而且會拖得更久。」

  而在霍普金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梅爾清(Tobie Meyer-Fong)的《浩劫之後》中,正面的慘烈戰爭消失了,戰爭中的大人物退場了,在讀者面前的是戰亂中的普通人。梅爾清試圖通過民間的戰爭記錄、回憶、悼念來重構那場造成數千萬人死亡的內戰。梅爾清相信,對於戰爭的敘述,不只是來自戰場,更多應該傾聽捲入戰爭卻沒有出現在戰場上的普通人。梅爾清對太平天國中人員傷亡情況的研究,開發了中國近現代史研究的一個新視角。

  普拉特和梅爾清不約而同地從內戰角度來理解太平天國,在梅爾清看來,這可能跟美國史學界的內戰研究熱有關,很多學者從內戰角度看各種各樣的歷史事件。太平天國的內戰視角,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作者:石劍峰

本文來源:東方早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太平天國影響了美國南北戰爭的歷史進程?
    這些年,太平天國研究並非國內史學界的熱點,而如何為太平天國定性,在國內史學界至今爭議仍然很大——到底是農民起義、革命還是叛亂?這些年,太平天國研究並非國內史學界的熱點,而如何為太平天國定性,在國內史學界至今爭議仍然很大——到底是農民起義、革命還是叛亂?但在美國的中國史研究學界,太平天國突然成了一個熱點,過去半年,兩個視角新穎的學術著作相繼出版,巧合的是,兩位作者都是中國史研究專家史景遷的學生。耶魯大學歷史系教授史蒂芬·普拉特(Stephen R.
  • 太平天國和美國內戰同時,都是南北戰爭,但戰後兩國的結局卻迥異
    1、美國領土的急劇擴張是導致南北戰爭的重要原因1783年,美國剛獨立的時候,其版圖面積是205萬平方公裡左右。至此,美國的版圖從大西洋擴張到了太平洋,面積達到了大約760萬平方公裡。美國在獨立之後,南方和北方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北方在英國的影響下迅速開始工業化,其工業化進程幾乎與法國同時。而南方則不同,實行的是種植園奴隸制,其為西歐提供棉花,將南部美國變成了「棉花王國」。
  • 美國南北戰爭爆發時,中國正在發生什麼?
    在美國歷史上,南北戰爭擁有極為特殊的意義。如果說獨立戰爭是美國的誕生,那麼,南北戰爭,則讓美國重新成為美國。這場歷時四年的戰爭,不僅讓美國統一,更讓美國擺脫了奴隸制的困擾。而林肯總統在葛底斯堡演說中的那句「人人生而平等的原則」,更讓南北戰爭在人類歷史上,佔據了極為重要的意義。
  • 美國社會分裂,源於南北戰爭
    導讀:美國社會的裂痕被逐漸體現出來,而此裂痕從美國建國開始就已經存在,《日本經濟新聞》刊載的《美國為何會撕裂?》中,從歷史發展的進程全面剖析了美國社會出現裂痕的主要原因。作者在文中寫道, 18世紀末,多民族國家性質的美國從英國脫離,致力於促進社會的融合。但是,不同的國家在性質上本就是不同的,這也使得民族融合困難重重。19世紀中葉,隨著南方和北方矛盾越來越尖銳,經過了四年的南北戰爭,北方在此戰爭的勝利使得情況發生轉變,國家分裂停止。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剛好以此作為創作背景,編著了《飄》。
  • 引發了美國南北戰爭:棉花的歷史是帶血的歷史
    19世紀後期,美國南北部也因為棉花產生了不可調和的衝突。南方土地肥沃,奴隸的勞動力成本低,所以棉花產量高,品種成色也很好。北方也要發展自己的棉花產業,但是面對美國南方的奴隸產棉花和英國的機器產棉花的雙重競爭,肯定是沒辦法發展的。北方人就希望能夠提高關稅,限制英國棉花的進口,通過廢除奴隸制,提高南方的棉花生產成本。
  • 美國南北戰爭:統一戰爭還是革命戰爭?
    餘志森  150年前,美國爆發了歷時4年、傷亡多達60餘萬人的南北戰爭(1861.4.12--1865.4.9)。美國南北戰爭是一場「兄弟間的相互殘殺」。戰爭的起因、性質、結局與任務,南北各執一詞。
  • 美國南北戰爭對美國的意義何在
    應該說自南北戰爭以後才標誌著美國的美國的正式崛起。意味著一個不可分割點聯邦政府的存在。一個強大富裕美利堅正式出現。我們都說美國的制度穩固而完善,都是聯邦制,蘇聯解體,而美國卻日益穩固。事實上,美國的制度基本上成熟正是在南北戰爭以後的事情。一句話,南北戰爭成就了今日的美國。
  • 如何從經濟層面看美國的「南北戰爭」?
    亞伯拉罕·林肯(1809.2-1865.4)最近筆者在看一本介紹美國憲政歷史的書,其中有一章專門分析美國南北戰爭(內戰)爆發的背景與原因,「孺子牛的奶」訂閱號,專注分享企業經營管理知識然而,引發美國南北戰爭的真實原因是什麼?是否如林肯總統所言,是因為一位小婦人出版一本書引起的?
  • 《美國南北戰爭》說課稿
    我說課的題目是《美國南北戰爭》。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一、說教材教材是連接教師和學生的紐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美國南北戰爭》是人教版初中歷史九年級上冊第6單元第18課的內容。
  • 淺談初中歷史三維目標的實現——以《美國南北戰爭》教學設計為例
    新的歷史課程標準三維目標包括: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其中,對學生知識與能力的要求有:掌握基本的歷史知識、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結合歷史知識的講授進行技能和思維的訓練。《美國南北戰爭》教學目標的知識技能部分,要求學生掌握南北戰爭的相關史實,這些史實是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基礎。新課標對過程與方法的要求有:讓學生感知歷史,體驗、學習、理解、認識人類歷史發展的過程,同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有更多的情感體驗。
  • 美國南北戰爭:白人與黑人的跨世紀恩怨
    近日,由於美國警察暴力執法,用膝蓋頂住一名黑人脖子致其窒息而亡,引發了全國性的抗議,美國白人與黑人之間的梁子是什麼時候結下的?這要從南北戰爭說起。南北戰爭(American Civil War,即美國內戰),是美國歷史上一場最大規模的內戰 ,參戰雙方為北方美利堅合眾國和南方的美利堅聯盟國。
  • 太平天國農民戰爭、洋務運動、戊戌維新運動的異同點總結
    一、核心考點1.相同點:(1)都是在「救亡圖存」「振興中華」這面愛國主義大旗下發生的(2)均以失敗告終2.不同點:(1)領導力量(階級)不同:太平天國農民戰爭是農民階級領導和發動的洋務運動是封建地主階級洋務派領導和發動的
  • 美國南北雙方都不想用戰爭解決矛盾,為何戰爭還是爆發了?
    南北戰爭(即美國內戰),是美國歷史上唯一一次內戰,參戰雙方為北方美利堅合眾國和南方的美利堅聯盟國。戰爭以南方聯盟炮擊薩姆特要塞為起點 ,最終以北方聯邦勝利告終。戰爭之初,北方為了維護國家統一而戰,後來演變為一場消滅奴隸制的革命戰爭,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趣歷史小編一起往下看。
  • 揭秘美國南北戰爭中的中國人
    Pierce)一、著名的豬尾巴當太平天國所引發的中國內戰終要見出分曉之時,在遙遠的美利堅,南方和北方的積怨終於一觸而發,爆發了一場北美大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大戰。從1861年開始,四年幹戈,三百多萬人參戰,光死亡的就達六十二萬。
  • 美國南北戰爭到底為何而戰?
    在美劇《紙牌屋》中有這麼一個橋段,主人公弗蘭克去參觀一個南北戰爭古戰場,因為這裡既是他祖先陣亡的地方,又是當地的旅遊景點,對此他非常政治正確說了一句,「更不要為奴隸制這樣愚蠢的原因開戰」。這句話其實也符合人們的刻板的印象,美國為了解放黑人發起一場南北戰爭,這一事件也成為了美國的閃光點,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客觀的說,美國人解放黑奴是真的,南北戰爭也是真的,但是解放黑奴只是結果,而不是目的。林肯曾經在給朋友的信中對南北戰爭如此描述,「我的最高目標是拯救聯邦,既不是保存奴隸制度,亦非摧毀奴隸制度。
  • 「一段矯枉過正的歷史」——重新認知太平天國
    清朝政府恨透了太平天國,稱他們為粵匪,到了民國時期,太平天國成了民族英雄,甚至這個稱號被法律所保護。一直到現在,太平天國在當今社會中一直是以正面的形象出現,現在的歷史教科書上把他評價為一次救國運動,在2000年拍攝的電視劇「太平天國」中裡面的太平天國領導人大都以正面形象示人。
  • 南北戰爭和黑奴無關,只是美國南北白人的矛盾不可調和
    歷史上美國的黑人奴隸生活待遇一直比北方的產業工人要好,美國學者羅伯特·福格爾就靠這個結論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美國南北戰爭的爆發不是因為白人要解放黑人,當時的白人沒那麼高的覺悟,南北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在於南北方經濟制度的不同。當時的美國北方是發展工業資本主義輸出工業品,北方的工廠主需要美國調高關稅來保護初生的工業資本主義,而南方是種植園經濟輸出農產品,買入工業品,所以需要美國政府降低關稅。
  • 美國南北戰爭勝負只在這一點!
    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唯一的一次內戰,北方美利堅合眾國和南方的美利堅聯盟國,最終以北方聯邦勝利告終。戰爭之初,北方是為了維護國家統一而戰,到後來,演變為一場消滅奴隸制的革命戰爭。南北戰爭給當時的觀察家留下了深刻印象,馬克思說,南北戰爭代表了軍事史上絕無僅有的大戰爭。南北戰爭具有極偉大的、世界歷史性的、進步的和革命的意義。
  • 解讀美國南北戰爭:黑人真的被解放了嗎?
    談起最近美國的示威遊行,黑人們口中高喊著還他們平等與公正;不免開始覺得有些悲哀。一向以自由與平等為口號的美國,為何會淪落到如今這種狼狽境地呢?美國從歷史到現在,真的有過真正的平等與自由嗎?美國黑人之死引發全美遊行說起美國的歷史,美國的獨立戰爭並未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建國。而真正意義上的美國建國史,還要從南北戰爭開始說起。
  • 南北戰爭,美國六旬老人為兒報仇,一口氣狙殺130名士兵
    人們之所以牴觸戰爭,是因為戰爭中是不存在人情的,古往今來,一旦爆發戰爭,就不存在絕對的旁觀者,不論在戰爭中哪一方獲勝,戰爭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交戰雙方的發展,當然交戰雙方所付出的代價也絕對不是單一的。美國就有這樣一個著名事件,南北戰爭期間,一位老人的兒子被殺,於是這位六旬老人,憤怒的開始了自己的復仇計劃,最終以一人一槍狙殺了130名北方士兵。與其他國家相比,美國只有300年的歷史,但在幾百年間經歷的戰爭卻不計其數,自建國開始,美國就堅持以自由為原則,美國獨立後也並不太平,爆發了一場美國歷史上的唯一一次內戰,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南北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