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歷史課程標準三維目標包括: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其中,對學生知識與能力的要求有:掌握基本的歷史知識、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結合歷史知識的講授進行技能和思維的訓練。《美國南北戰爭》教學目標的知識技能部分,要求學生掌握南北戰爭的相關史實,這些史實是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基礎。
新課標對過程與方法的要求有:讓學生感知歷史,體驗、學習、理解、認識人類歷史發展的過程,同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有更多的情感體驗。《美國南北戰爭》案例教學目標的教學思考部分,教師引導學生分析美國南北戰爭的起因、性質、結局及作用,一方面讓學生感知歷史,加深對美國南北戰爭的印象,另一方面,讓學生認識到美國南北戰爭的過程。
這部分目標還強調讓學生了解偉人與人民在歷史上的作用及關係。即新課標中要求達到的情感體驗目標,教師還原歷史的真相,讓歷史人物鮮活起來,激發學生從小樹立遠大的志向。
新課標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要求有:讓學生形成民主與法制意識,確立求真、求實、以人為本和創新的科學態度。《美國南北戰爭》案例的情感態度部分首先讓學生感受到殘酷的歧視黑人政策,從而認識到民主、平等是歷史發展的主流,有利於學生民主、法制意識的形成。
其次,林肯為了黑奴的解放,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歷史會永遠銘記他的功績,林肯的所作所為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這種良好的品質也是學生應該逐漸養成的。
最後,通過討論讓學生認識到儘管美國南北戰爭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但黑人至今仍然受到歧視。從而將歷史與現實結合起來,在美國高喊人權的背後,是對黑人的歧視。啟發學生遇到問題應該多思考,養成求真務實的態度,而不應該被表象所迷惑。
總之,新課標對老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落腳點是關注學生的終生發展,而不是傳統的以分數至上。許多一線歷史教師進行了很多大膽的探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新課標要求教師轉變陳舊的教學觀念,用各種靈活的手段組織教學,重在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並採取多元的評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