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硬核媽媽原創、歡迎大家評論、轉發」
「吃手」似乎是全世界寶寶的共同愛好,寶寶們把小手放在嘴裡吃的津津有味。
很多家長看到寶寶這個行為,趕緊把寶寶的小手拿出來,就怕寶寶把細菌吃進了肚子。可是拿出來沒多久,寶寶又將小手放進嘴巴,家長無奈又頭疼...
寶寶為什麼愛吃手?
1)條件反射
美國兒科學會表示:寶寶吮吸自己的手指,很大程度上是嬰兒在出生時就具有的覓食反射和吮吸反射
寶寶很小,沒辦法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求,所以當寶寶餓了之後,就會將自己的小手放進嘴巴裡來抑制自己的飢餓感。
寶寶的這個行為同時也在向爸爸媽媽傳遞自己的「飢餓信號」,所以家長們記得要及時為寶寶補充奶水。
2)發育證明
三個月左右的寶寶迎來了「口欲期」,喜歡用嘴巴去探索這個世界,他們通常會看見什麼吃什麼。
寶寶的小手此時是離寶寶最近的東西,所以也會吃的最頻繁;還有的寶寶喜歡啃自己的小腳丫,或者經常把玩具放在嘴裡。
這些都是寶寶發育的證明,說明寶寶的大腦和神經系統正在發育,寶寶可以指揮自己身體的部位了。
3)緩解不適
一些處在出牙期的寶寶,牙齦會出現紅腫或腫脹的問題,寶寶牙齦不舒服,就會吃小手來緩解自己的不適。
寶寶吃手的幾大好處
1. 鍛鍊寶寶手眼協調能力
寶寶想要將小手準確的放在嘴裡,是一件需要他的手眼協調配合的事,所以當寶寶將手放在嘴裡時,就是會鍛鍊寶寶手眼的協調能力。
2. 幫助寶寶大腦發育
寶寶吃自己的小手時,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寶寶不會在第一次吃手的時候,就把整個手都放進去,這樣他肯定會有嘔吐的感覺,所以寶寶是先放一個手指,在一點點增加的。
寶寶將小手或其他東西放入嘴巴的時候,其實是通過嘴巴來認知,此時寶寶的大腦是在不停的思考和轉換,所以這對寶寶的大腦發育很有幫助。
3. 促進寶寶手部發育
寶寶在一點一點吃手時,其實也在幫助寶寶的手部發育,會讓寶寶的手部肌肉變得靈活,最後就變成了寶寶可以自由把握,想吃哪個手指就吃哪個。
4. 緩解寶寶的不安
其實當寶寶來這個陌生的世界,是非常恐慌的,特別是爸爸媽媽不在身邊,一個人的時候。
所以寶寶就會用吃手手的方式來緩解他的不安,吃手手會轉移寶寶的注意力,起到鎮靜的效果。
寶寶吃手時家長怎麼辦?
①理解寶寶
作為家長要理解寶寶吃手手的行為,明白其實這是寶寶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所以千萬不要在阻攔寶寶吃手手了。
②及時處理寶寶口水
寶寶在吃手的時候,通常會流出口水,而口水很容易滋生細菌,引發寶寶的溼疹,所以一定要及時幫助寶寶清理他的口水。
③保持寶寶手部清潔
同時也要保持寶寶手部的衛生問題,避免接觸外界的細菌。家長們平時要給寶寶們勤剪指甲、勤洗手,避免寶寶因為吃手而因為疾病。
④為寶寶提供安全和感覺的環境
寶寶在口欲期的時候會看到什麼都往嘴裡送,所以家長們要勤洗寶寶的玩具或者常接觸的物品。
而且家長也要將家裡寶寶能夠觸碰的危險物品,要全都收起來,避免寶寶受傷。
【硬核媽媽寄語】
親愛的家長們,雖然寶寶吃手好處多多,但如果寶寶超過兩三歲還在吃手,那家長們一定要及時制止,這個階段還在吃手,那弊將大於利。
【今日話題】
你家寶寶什麼時候開始吃手的呢?吃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