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疼痛又出血 別把肛裂當痔瘡

2020-12-23 新快網
ZAKER廣州
新快報官微
新快報微博
■廖木興/圖

採訪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中西醫結合肛腸外科副主任 蘇丹

部分患者排便疼痛、出血,肛門有腫物,以為是痔瘡而自行使用栓劑、軟膏等藥物治療,其實病症是慢性肛裂。據統計,肛裂在肛腸疾病中的發病率僅次於痔瘡,約佔20%,且以年輕人為主,更青睞女性,我國女性發病率約是男性的1.8倍。肛裂聽起來十分嚴重,但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中西醫結合肛腸外科副主任蘇丹表示,急性的肛裂在解除排便困難、肛管感染等威脅後,絕大多數可以自愈;慢性肛裂經手術治療和生活習慣調理後,也能康復。

■新快報記者 陳思陶 畢志毅 通訊員 簡文揚 曹佳偉

A 區分痔瘡和肛裂

肛裂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是肛管上皮過度伸展造成的肛管皮膚的裂開,通常表現為排便時疼痛、便血、肛門腫痛。

這些症狀和痔瘡相似,但肛裂有其特殊性的表現,專科醫生能快速發現並識別。痔瘡通常表現為肛門有腫物脫出,多數是可復性腫物,即排便時脫出,排便後可自行或用手還納,不一定有疼痛感;肛裂的肛門腫物脫出叫哨兵痔,不會特別大,一般出現在肛裂口的邊緣,哨兵痔與肛裂口、反覆磨擦增生的纖維性疤痕(也稱作肛乳頭肥大)一同被視為「肛裂三聯徵」,肛裂的疼痛通常伴隨著排便過程出現,且持續時間較長,需數小時才能緩解。

B 便秘與腹瀉或導致肛裂

肛裂最常見的病因,一是排便困難,大便過硬、過幹會對肛管造成機械性擠壓,導致肛管上皮開裂,屬於機械性因素。如果病人肛管本身存在感染性因素,黏膜脆性較高、韌性較差,只要大便稍微硬就非常容易出現肛裂;二是排便次數增多,如患者反覆腹瀉,排便次數較多,肛管同樣會出現炎症,脆性升高,更容易裂開。

因此肛裂患者常見於便秘人群,且年輕人患病率更高。蘇丹指出,這與年輕人生活習慣改變相關,常吃快餐食品,煎炸類食物容易導致便秘、腸道溼熱。老年人生活習慣更加健康,青菜水果食用較多,喝水充足,且經常運動,因此患病率更低。此外,患者在辦公室工作時間較多,喝水和運動減少,排便幹硬,據統計佔患者比例高達三分之一。

C 急性肛裂可保守治療

急性肛裂通常是新鮮的、短時間的、早期的,由於暴力排便、肛管張裂、感染性因素導致,通過一系列保守治療,可以得到緩解、自愈。

患者一方面要注意肛門的清潔,在便後及時清潔肛門,包括坐浴和清洗;用柔軟的紙擦拭肛門,減少摩擦因素;另一方面要保持大便通暢軟化,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排便時力量不能過大,次數不可以太多。

在保守治療時緩解疼痛,患者首先要控制排便的用力;其次鬆軟的大便能減少創面摩擦,部分身體條件較差的患者可以使用黏膜保護劑、大便軟化藥等緩解症狀;疼痛比較明顯時,患者可口服止痛藥,或使用肛管表面麻醉劑止痛。

蘇丹表示,一旦機械性因素,感染性因素去除,肛裂絕大多數可以自愈。如果排便過程中的偶發性因素導致了肛裂,只要患者的偶發性因素去除,肛裂仍可以自愈。

D 手術治療後生活調理是關鍵

反覆排便困難,反覆暴力擴管肛管,肛管的高壓、感染因素無法去除,都將導致肛裂幾乎癒合時再次裂開,久而久之,反覆的炎症、潰瘍、疤痕癒合便形成慢性潰瘍裂口。患者的慢性肛裂病症出現半年以上,疤痕、纖維增生和哨兵痔比較明顯時則需要手術治療。

手術一方面要切除病灶,即疤痕比較明顯的肛裂組織,纖維增生組織,肥大的肛乳頭,哨兵痔等。「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去掉陳舊的疤痕組織,暴露出新鮮的組織,其生長恢復能力更好。

另一方面則考慮肛管高壓問題,讓肛管處於比較鬆弛的狀態,減少機械性摩擦因素和再次肛裂的可能,通常會松解一小部分內括約肌。

肛裂手術建議進行住院手術,而非門診手術。患者需住院時間3~5天,以促進傷口癒合;通常一周可以恢復正常生活,但肛裂切口完全癒合需要一個月左右。

蘇丹提醒患者,手術治療並非一勞永逸,如術後護理不良,或因飲食問題、生活習慣問題導致大便幹硬,肛裂有可能復發。病情復發時短期內考慮保守治療,肛裂無法自愈,疤痕、哨兵痔明顯時才考慮再次手術。她建議患者要注意將生活習慣的調理放前面,手術處理放後面。

Tips 預防肛裂要先關心排便

蘇丹指出,預防肛裂需保持良好的排便習慣。

1 排便時數

理想的排便相對鬆軟,有一定的邊界,不會過於幹硬,患者要注意多飲水、多食青菜水果、纖維素等,保持大便軟化。

排便次數不能過多或過少,每天1~2次,一周排便3次以上較為良好。每次排便時間儘量不要超過10分鐘,如果排便困難還繼續堅持,則可能排出黏膜、導致盆底下垂等問題。

2 排便姿勢

有研究表明,大腿和上身保持30°~40°的角時,排便會比較順暢,即蹲位排便,因此市面上出現了幫助人們使用馬桶時保持蹲位的如廁小凳。但個人體格不同,需要適當調整排便體位,找到自己最舒適、順暢的姿勢,蹲位並不一定適用於所有人。

3 便後養護

便後使用馬桶圈衝洗清潔、溼巾擦拭等對預防肛裂有一定意義,保持肛門的清潔可減少感染因素發生。但要注意的是,衝洗肛門的水溫不能過高,否則容易導致肛門感覺功能下降,進而引起損傷;衝洗次數不能太多,長期衝洗容易使肛門皮膚屏障功能降低;用水或溼巾清潔後要保持肛門乾燥,不能過於潮溼。

部分患者使用的蘆薈膠塗抹患處,蘇丹表示,其作用類似臨床上的黏膜保護劑,可以起到一定的保護肛管上皮、肛門周圍皮膚的作用;而塗抹在肛管黏膜表面,則有潤滑的效果。

專家簡介

蘇丹

主治醫師,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中西醫結合肛腸外科副主任。

畢業後至今一直從事中西醫結合肛腸外科工作,曾赴日本大腸肛門病中心高野病院及英國聖馬克醫院進行訪問學習。參與國內外發表論著十餘篇,編著十餘本。參與團隊各級科研課題項數項。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大腸肛門病專業委員會委員、世界中醫聯合會肛腸專業委員會盆底分會委員、中國女醫師協會肛腸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大腸肛門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大腸肛門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

擅長各種肛門良性疾病、盆底功能性疾病、結直腸及肛周腫瘤手術治療及中西醫結合治療。主攻病種:各類肛門直腸良惡性疾病,包括痔、複雜性肛瘻、直腸脫垂、會陰撕裂缺損、直腸陰道瘻、藏毛竇、直腸肛管腫瘤等;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如排便障礙、慢性盆底疼痛、便失禁、盆底鬆弛症候群等。

出診時間:周一、周三上午9~12點

  以上內容版權均屬廣東新快報社所有(註明其他來源的內容除外),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報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

相關焦點

  • 排便時肛門疼還出血,到底是痔瘡還是肛裂?區別很大,別搞錯了
    但其實排便時,肛門疼還出血,並不一定是痔瘡,還有可能是肛裂,這兩種並不是一樣的問題,別搞混了。排便時肛門出血還疼,怎樣才能判斷出是痔瘡還是肛裂?痔瘡是現代人比較常見的一個問題了,由於很多人經常的久坐,飲食習慣不好,很多人都有出現這個問題。常言道,十人九痔,可見痔瘡在現代人身上的普遍性。
  • 排便後疼痛、出血未必是痔瘡,可能是肛裂,肛裂要如何治療和預防
    很多人經常會遇到便秘、便後疼痛、出血的症狀,大家往往覺得是痔瘡。然而,此類患者往往得的不是痔瘡而是肛裂。肛裂的發病率佔肛腸類疾病的第二位,僅次於痔瘡,好發年齡為20到40歲的青壯年,我國統計男性多於女性。那麼肛裂都有哪些表現?應該怎麼治療?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預防肛裂呢?
  • 大便時疼痛、出血?痔瘡還是肛裂,醫生教你辨別
    「肛裂和痔瘡都是臨床上常見的肛門疾病,對於人體的危害同樣非常大,一旦患上,將嚴重影響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高醫生表示,雖然都是肛周疾病,在發病時期,都會伴有出血和疼痛的症狀,但二者還是有一定區別的。首先,肛裂是以肛管裂口,肛管潰瘍,難以癒合為主要表現,即肛裂可見肛管黏膜裂開或者慢性潰瘍,痔瘡則沒有。
  • 大便疼痛出血,是痔瘡還是肛裂?醫生:這些症狀教你辨別它們!
    痔瘡除了大便時疼痛外,還會伴隨出血、肛門異物感等等的症狀。由於痔瘡的普遍性,所以大家對其也不是過分在意,當出現大便疼痛和出血的症狀時,不去看醫生,反而是自己購買痔瘡藥物進行治療。但不僅僅是痔瘡會引發這類症狀,肛裂同樣會如此,特別是慢性肛裂。
  • 大便疼痛不是痔瘡是肛裂 1周未愈應就醫
    原標題:大便疼痛不是痔瘡是肛裂 1周未愈應就醫  專家提醒,大便疼痛、大便後滴血超過1周要就醫   65歲的伍姨在大便前後感到肛門持續疼痛,鮮血在便後滴出。她曾多次在小門診就醫,一直被診斷為痔瘡,但按痔瘡治療卻無效。
  • 大便疼痛不是痔瘡是肛裂 滴血超過1周要就醫
    專家提醒,大便疼痛、大便後滴血超過1周要就醫本報訊 (記者莫冠婷 通訊員吳燕玲、何曉喆)65歲的伍姨在大便前後感到肛門持續疼痛,鮮血在便後滴出。她曾多次在小門診就醫,一直被診斷為痔瘡,但按痔瘡治療卻無效。由於長期排便疼痛,伍姨對解大便有恐懼感,長期忍便不排,最終引發便秘。
  • 肛裂疼痛出血怎麼辦?肛腸科醫生教你對症治療
    原標題:肛裂疼痛出血怎麼辦?肛腸科醫生教你對症治療 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辛辣油膩的食物吃多了,有些人在排便過程中就能感到明顯的疼痛,有時候還伴有出血,這時候要注意,可能是肛裂找上門了。 肛裂,顧名思義就是肛門上面出現裂口,一般是從齒狀線到肛緣這段最窄的肛管組織表面裂開,形成小潰瘍,導致排便的時候反覆出現疼痛、出血。
  • 一種難以啟齒的疼痛,肛裂誘因你了解多少?醫生:要和痔瘡區分開
    然後就一天再也沒有上「大號」的意思,第二天早上終於又想上廁所,卻發現排便很困難。按理來說,儲存2天的大便應該很多才對,可發現的卻是大便很乾燥,當排出時,隨之而來的是一陣撕裂感、以及劇烈的疼痛,用紙巾擦拭時發現上面還帶著鮮紅的血跡。要是有些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是肛裂!可能也有人會覺得,出現便血便痛等情況也有可能是便秘引起的。
  • 30歲男性排便疼痛伴便血,不是痔瘡也不是肛裂,而是癌症晚期
    上廁所的時候疼痛,一直以為是痔瘡,想到是癌症,來看病的時候,已經是癌症晚期,非常慘痛的教訓。最近在門診看了一位年輕的患者,才30歲,他大概半年前出現排便的時候疼痛,還伴有一些鮮血,自己認為是痔瘡,沒有引起重視。
  • 痔瘡出血怎麼辦?
    便血和痔瘡總是如影隨形的好哥倆,無論是哪種類型的痔瘡,多多少少都會有不同程度的便血。 有經驗的肛腸科醫生一般建議有痔瘡問題不要久拖,宜優先採取溫水坐浴、便後水洗等保守方法系統調理,以免久拖導致其他更嚴重的肛周疾病。然而,生活中,有不少人往往"好了瘡疤忘了疼",疼痛一過,就又棄置不管。
  • 肛裂有四大症狀 警惕肛門出血瘙癢
    肛裂的主要症狀有哪些1、便秘:肛裂的發生多數由於便秘過於嚴重造成的,由於常常便秘則會加重肛裂症狀,產生疼痛,病人因害怕排便時發生疼痛而不敢排便,容易形成惡性循環。2、肛門周圍瘙癢:病人多因分泌物自肛門流出,刺激肛門周圍皮膚而引起肛門瘙癢,或並發肛周皮膚皸裂。
  • 重慶醫博肛腸小知識 肛裂與痔瘡的區別
    肛裂常發於肛門後、前正中,以肛門後部居多,兩側的較少。那麼,肛裂會出現哪些症狀呢?排便劇痛、便後出血警惕暗藏肛裂專家介紹,肛裂分急性肛裂和慢性肛裂(陳舊性肛裂)兩種,前者可自我緩解,後者則需要專業治療。肛門由括約肌負責收緊和放鬆,控制糞便如願排出,不漏出體外。
  • 排便劇痛難忍 警惕肛裂前來侵犯
    原標題:排便劇痛難忍 警惕肛裂前來侵犯   肛管淺表裂傷不能視為肛裂,因其能很快自愈,且常無症狀。肛裂好發於肛管後中處,若肛管側方有肛裂,或有多個裂口,應想到可能是腸道炎性疾病的早期表現。
  • 大便的時候,總是會感到疼痛並出血?做好護理,或能讓排便變快樂
    不過排便不順暢還是可以緩解的,排便的時候若是出血或者是排便部位出現疼痛,那可能就是大問題了。為什麼大便的時候,會出現疼痛出血的情況呢?痔瘡首先大家會想到的就是痔瘡,因為「十人九痔」。排便的時候出現疼痛的感覺的時候很有可能就是你的了痔瘡。但是痔瘡也是很好辨認的,痔瘡出現的時候,往往排便的部位會有一個小肉球,一旦碰到了就會感覺到很疼,所以是很尷尬的情況。
  • 【榮大百科 】肛裂四大症狀,警惕肛門出血瘙癢帶來的危害
    雖然越來越多的人招惹上肛裂問題,但是由於便秘、疼痛等症狀並沒有引起患者足夠的重視而導致病情不斷的發展,最終出現一系列的併發症狀。因此,對於肛裂問題,我們不能疏忽。肛裂的發生多數由於便秘過於嚴重造成的,由於常常便秘則會加重肛裂症狀,產生疼痛,病人因害怕排便時發生疼痛而不敢排便,容易形成惡性循環。
  • 大便有血,是「痔瘡」還是「肛裂」?別傻傻分不清楚!這是身體發出的...
    3.排便時伴隨著傷口摩擦或拉扯的疼痛,之後發現鮮血或血塊流進馬桶裡、纏繞在糞便表面,或是在擦拭時,發現衛生紙沾染了血漬。 而最常引起肛裂問題的原因,則有: 1.
  • 芝麻油可以緩解痔瘡?痔瘡和肛裂大有不同,教你如何區分兩種疾病
    上完廁所發現衛生紙上星星點點的血滴,好一會兒才能緩解屁屁的疼痛。很多人第一點想到的可能就是便秘和痔瘡。其實,痔瘡還有個好兄弟叫肛裂,無論是誰都會引起便後出血。患者患有肛裂時排便是非常痛苦的,一邊焦急難耐的想要釋放,一邊刻骨銘心的疼痛。痔瘡如果在內部,疼痛感就會很小,一般都能忍受。但是內痔脫出時,那感覺怕是要了你的命,局部缺血水腫,必須得通過手術切除。肛裂和痔瘡的相似點就是肛裂者多伴有痔瘡且都會引起疼痛。痔瘡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肛門處有個小肉芽,經常會出血,炎症時才會劇痛難忍。
  • 女性排便疼痛的八個原因
    一、痔瘡痔瘡分為內痔和外痔兩種。痔瘡實質上是直腸內擴張的靜脈。雖然內痔和外痔都有多種原因,但它們最常見的原因是體重增加和懷孕,這兩種因素都會導致靜脈上方壓力的增加。當壓力在該區域積聚時,直腸周圍的靜脈血管薄壁就會擴張。儘管內痔可能會出血,但排便時不應該感到疼。
  • 怎樣區分肛裂和痔瘡?醫生:這4點告訴你答案
    因為日常生活中人們總是對痔瘡很是了解,但是對肛裂卻不那麼清楚。並且痔瘡和肛裂的症狀相似,也很容易被人們所弄混。有時明明得了肛裂,卻自己買了痔瘡的藥膏來治,耽誤了治療的時間,從而使肛裂的情況加重,所以區分肛裂和痔瘡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每一個人都應該清楚的事,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有關內容。
  • 痔瘡會自己好嗎?|痔瘡|肛裂|外痔|手術|肛門|治療|-健康界
    痔瘡通常由於腹瀉,便秘等原因,會造成一個急性發作,以疼痛便血等等為主,通常情況下經過局部的清洗,坐浴,使用痔瘡栓等治療,大部分會自行好轉。所謂的十人九痔,痔瘡大部分是無症狀的,不需要特殊治療,這是人類共有的一個常見的疾病,所以說大部分的痔瘡都會自己好,極少數痔瘡的發作,流血不止,疼痛的逐漸加重,甚至出現嵌頓等情況,需要外科積極手術治療,這部分佔極少一部分。所以當出現了痔瘡的時候,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進行相應的檢查,明確痔瘡的類型,由專業醫師給予正規的治療,可以得到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