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廁所的時候疼痛,一直以為是痔瘡,想到是癌症,來看病的時候,已經是癌症晚期,非常慘痛的教訓。
最近在門診看了一位年輕的患者,才30歲,他大概半年前出現排便的時候疼痛,還伴有一些鮮血,自己認為是痔瘡,沒有引起重視。
大概兩個月之前,肛門周圍可以摸到一個肉疙瘩,他還以為是痔瘡脫出來了,再加上疫情的影響,就沒有及時就醫。
最近疼痛越來越厲害,肛門周圍的肉疙瘩破潰出血了,實在是受不了,才來醫院看病。
我給他做了檢查,他脫下褲子的時候,一股惡臭味襲來,肛門周圍一個菜花狀的腫物,已經破潰,部分壞死,所以,聞起來有「腐肉」的味道,儘管我戴著口罩,這樣刺鼻的氣味,我還是能聞得見。
雖然我見過很多腫瘤患者,但是這麼嚴重的,我還是見得少,整個診室瀰漫著非常刺鼻的臭味,我差點吐了出來。
這種情況一看就是很不好的情況,我強忍著刺鼻的味道,給他取了活檢,把CT和核磁檢查都給他開了。
今天我看到了患者的檢查結果,病理證實了我的猜測,肛管鱗癌,雙側腹股溝淋巴結轉移,肺部轉移。
現在這樣的情況,做手術的意義不大了,因為切不乾淨,而且做手術要去掉肛門,要做造口手術,我建議他去做放化療,鱗癌對於放療是比較敏感的,希望可以讓腫瘤縮小,延緩腫瘤進展。
通過這個例子,曾醫生想要告訴各位,如果出現排便的時候疼痛,伴有便血的症狀,一定要引起重視,一定要去醫院就診。因為這種情況有可能是癌症,除了癌症,還有兩種情況:
(1)痔瘡
痔瘡是直腸末端的血管淤血,形成靜脈曲張團塊。一般是無痛性的便血,但是也可能出現疼痛的表現,例如局部形成血栓;內痔掉出肛門,引起嵌頓,無法回納的時候;痔瘡合併感染等情況,也可能出現疼痛。這些疼痛,不排便的時候也會疼,排便的時候會加重。
如果是痔瘡引起的疼痛急性發作,大部分可以選擇保守治療,例如坐浴,外用痔瘡膏藥等手段,如果是非常嚴重的情況,需要急診手術治療,血栓性痔瘡是常見的肛腸科急診。
(2)肛裂
肛裂常常是因為大便幹硬,用力大便的時候,乾燥的大便使肛門的皮膚破裂,所以,大便的時候,會非常明顯的疼痛,經過一小段時間後,疼痛緩解,然後又會持續劇烈的疼痛,這是因為肛門周圍的肌肉痙攣收縮,造成持久強烈的疼痛。
大部分肛裂可以選擇保守治療,改變生活飲食習慣,軟化大便,保持大便通暢,坐浴可以緩解肛門括約肌痙攣,快速緩解疼痛,還可以外用硝酸甘油軟膏,有很好的效果。如果肛裂反覆發作,保守治療效果不好,應該選擇手術治療。
排便的時候疼痛,伴有便血的症狀,常見於這些痔瘡、肛裂和腫瘤,患者有時候不好區分,最好去普外科或者肛腸科就診,讓醫生幫你診斷,然後現在不同的治療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