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陳寅恪」-江西新聞網-大江網(中國江西網)

2020-12-25 中國江西網

  □ 高福生

  紀念義寧陳門五傑暨陳寅恪誕辰130周年學術研討會,近日在修水縣召開,茲以《「四覺草堂」「散原精舍」「陳寅恪」義音三札》,參與會議討論。

  「四覺草堂」,以山名堂

  同治元年(1862年)秋天,陳寶箴在江西義寧竹塅老家建了一座讀書樓,取名為「四覺草堂」。而且,陳寶箴晚年也以「四覺老人」自號。

  何謂「四覺」?武寧人李復在《四覺草堂記》中有個說明:「陳子又深有懼夫視、聽、言、動之四目,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四端,而或有不能以自覺也,遂以名斯堂。」

  李復與陳寶箴誼在師友,這個解釋很難讓人不信。但揆之於理,卻十分牽強。比如「四目」——視之於眼、聽之於耳、味之於口、觸之於身,才是「四覺」,何涉乎言、動呢?所謂「覺」者,一定是即事而感;而人之言、動,奚必不可先發?故將視、聽與言、動並列於「四目」,是為不倫。

  有關資料顯示,陳寶箴的「四覺草堂」,建在離他家住地不太遠的一個山窪裡。這個地方當地人叫「四角堝」,也有寫「四合堝」的。「合」,《廣韻》有兩讀,一個是現在「會合」的「合」,一個是現在容量詞「升、合」的「合」。讀後一音的「合」,在客家話裡與「角」音近,也有「聚攏」的意思。

  因此,我的判斷是:陳寶箴原意乃以山名堂——「四覺草堂」者,「四角/合草堂」也。只不過他認為「角」字或「合」字,形俗意淺,就換了一個雅馴義豐的「覺」字。在客家話裡,「覺」與「角/合」,音同或者音近。同(近)音替代,在地名中是常有的事。

  附帶一提的是,此次會議安排參觀「鳳竹堂」,親見展館圖片說明中「四角堝」徑作「四覺堝」,似可證鄙見不謬。

  「散原精舍」,「散」讀去聲

  光緒二十六年(1900)四月,陳三立挈家移居金陵。兩個月後,留在西山的陳寶箴突然「以微疾卒」。陳三立在西山居住的時間雖然不長,但西山這個地方,一定給他留下了不可磨滅的隱痛。所以,當他處理完父親的喪事後,便在金陵青溪畔築屋十楹,建起一棟「散原精舍」,乃至陳三立晚年更以「散原」為號。

  西山有一個文雅的名字,叫「散原山」。「散原山」最早見於北魏時期的《水經注》,後來又衍生出一些別樣的叫法。

  最先著錄「散原山」的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解釋「散原山」時也有不少文字涉及仙、釋:「西行二十裡曰散原山——疊嶂四周,杳邃有趣。晉隆安末,沙門竺曇顯建精舍於山南,僧徒自遠而至者相繼焉。西北五六裡有洪井,飛流懸注,其深無底,舊說洪崖先生之井也……西有鸞岡,洪崖先生乘鸞所憩泊也。岡西有鵠嶺,雲王子喬控鵠所逕過也。有二崖,號曰大蕭、小蕭,言蕭史所遊萃處也。」這裡說到的黃帝時代鑿井五口汲水煉丹的洪崖先生;被道士浮丘公接上嵩山修煉的周靈王太子王子喬;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夫妻二人乘鳳凰登天的蕭史——哪個不是仙道人物?

  丹散、行散、蕭散,是道家的寄託、道家的功課、道家的精神氣質。這個「散」字,也是「散原」的「散」。「原」者,地方也;如高原、平原,即高地方、平地方——「散原山」,就是道家的洞天。這個「散」字,只能讀去聲。

  陳三立一生以儒立身,但他對道、釋亦涵泳極深。他用「散原精舍」來作齋名,是用心讀了酈道元這段文字的——比如道家的故事,比如沙門竺曇顯建的「精舍」。

  「恪」讀顎化,緣起「師母」

  「顎化」是一個語音學名詞,這裡專指漢語聲母輔音g、k、h受後面舌位高的前元音影響而變成j、q、x的語音現象。比如像「江、講、絳、覺」這一組字,古代聲母是舌根音g,現代漢語普通話讀j了,這就叫「顎化」。但現在一些南方話,「江、講、絳、覺」聲母還是讀g,那就是沒有「顎化」。

  古代人研究漢語音韻,先是發明了用「反切」法來記錄字音,後來又發現了「韻圖」,把漢字按聲、韻、調的相同和不同裝在各自的方格裡。

  在「韻圖」中有一組字,即「康、慷、抗、恪」——「康」讀「苦岡切」,「慷」讀「苦朗切」,「抗」讀「苦浪切」,「恪」讀「苦各切」。不難看出,這是一組按平、上、去、入四聲不同而排列的同聲母字(反切上字都是「苦」)。

  語言學的常識告訴我們:相同的條件下相同的變,不同的條件下不同的變,這是語音演變的鐵律。比如「江、講、絳、覺」,從古代到現代,南方話不「顎化」,北方話「顎化」(條件是「江攝二等字」),但不管「顎化」還是不「顎化」,平、上、去、入的字都是齊步走的。

  現在來看「康、慷、抗、恪」這組字,相同的反切上字「苦」,現代漢語普通話聲母是k,沒有「顎化」。古今一致,南北無差。古代的韻書、字書,沒有「恪」字又讀的著錄。現代規範的字典、詞典,如《王力古漢語字典》《現代漢語詞典》等,「恪」字也都只有一個讀音。「恪」字不「顎化」,乃至於說,「恪」字無兩讀,已無異議。1985年12月,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等三部委聯合下發《關於〈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的通知》,明確規定「恪」統讀kè。現在有些辭書(如《辭海》等)保留「舊讀」,是不規範的。

  會議的開幕式上,安排了陝西師範大學胡戟教授發言。胡先生1959年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1964年考為隋唐史研究生,師從汪籛教授,是陳寅恪再傳弟子。可能是因為會標的左上角有「黃庭堅家鄉,陳寅恪故裡」的說明詞,而「陳寅恪」的英文轉譯作「Chen Yinke」,胡先生一上臺就說:「來修水開會,才知道這裡念Chén Yínkè,但我還只能叫Chén Yínquè。因為汪先生告訴我們,師母就是這樣叫的。」汪先生所稱「師母」,當然是陳夫人唐篔了。

  復旦大學汪少華教授發微信告訴我:「唐篔是廣西灌陽人,母親難產去世,自幼隨蘇州人養母潘氏去了蘇州,後又隨養母到天津。看來養母方言對她影響大。」這一段歷史,感興趣的讀者可以查驗陳寅恪三個女兒合著的《也同歡樂也同愁:憶父親陳寅恪母親唐篔》。

  是的,唐篔讀「恪」字聲母顎化,一定與她的語音特色有關。是蘇州話「顎化」,還是天津話「顎化」,我對這兩種方言沒有了解。也可能有第三種情況:是她根據其他「顎化」字的類推。

相關焦點

  • 問政快報(2021.01.11)-江西新聞網-大江網(中國江西網)
    江西日報社大江大數據顯示,1月8日18時至1月10日18時,《問政江西》共計收到帖文96條,其中,撫州市臨川區「五型」辦、新餘市「五型」辦、修水縣「五型」辦、月湖區「五型」辦、青山湖區「五型」辦、興國縣「五型」辦、吉州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南昌市西湖區朝農街道、永新縣禾川鎮政府、南昌縣三江鎮政府、上慄縣福田鎮政府、吉水縣醫療保障局
  • 問政快報(2020.12.14)-江西新聞網-大江網(中國江西網)
    ■呂甜甜、信息日報/信息日報客戶端記者陳志燕整理  江西日報社大江大數據顯示,12月12日至13日,《問政江西》共計收到帖文112條。其中,南昌東湖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南昌東湖區城管局、南昌青山湖區「五型」辦、湖口縣「五型」辦、金谿縣勞動監察局、新幹縣工業園區管委會、井岡山市碧溪鎮人民政府、景德鎮市「五型」辦、安福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景德鎮市昌江區「五型」辦、豐城市「五型」辦等單位給予了回復,《問政江西》表示感謝。
  • 問政快報(2019.04.09)-江西新聞網-中國江西網首頁
    大江大數據顯示,4月6日~8日18時,《問政江西》欄目組共計收到帖文428條,其中,南昌市「五型」政府建設領導小組、彭澤縣「五型」政府建設領導小組、望城鎮政府、信豐縣水利局、金灘鎮政府、鄱陽縣「五型」政府建設領導小組、德興市「五型」政府建設領導小組、婺源縣「五型」政府建設領導小組
  • 問政快報(2020.05.08)-江西新聞網-中國江西網首頁
    江西日報社大江大數據顯示,5月6日17時30分~5月7日17時30分,《問政江西》共計收到帖文120條,其中,興國縣「五型」辦、章貢區房管局、新建區住建局、南昌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隊、南昌市城市管理局、南昌市教育局、珠山區「五型」辦、永新縣「五型」辦、吉州區城市管理局、萬安縣城市管理局
  • 青春不退場-江西新聞網-大江網(中國江西網)
    這些年,《百花洲》一步步走來,在困境中逆勢而上,2014年,在首屆路遙文學獎的評選中,《百花洲》刊發的《天才歧路》《起起芽開花》《理想青年》3部長篇小說入圍並進入21部佳作總評之列;在第二屆中國影視文學版權拍賣大會上,《百花洲》雜誌刊發的長篇小說有4項入選,這在全國同類期刊中也屬罕見;2014年刊發的《九指女孩》獲得由中國作協主辦的《小說選刊》雙年獎『最佳讀者印象獎』;2016年,《百花洲》雜誌《長篇
  • 官宣:「江西頭條」正式更名「大江新聞」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李薇、付婷報導:最近一段時間,有細心的網友發現,在大江網(中國江西網)二十周年系列慶祝活動結束後,「江西頭條」已更名為「大江新聞」。此次更名改版是大江網加快媒體融合步伐,全力打造移動端核心產品,向深度融合發展邁出的重要一步。 「權威網絡媒體 江西新聞門戶」。
  • 擁抱春天-江西新聞網-大江網(中國江西網)
    走在全省融媒體發展最前沿的江南,傾力打造的融媒體平臺,擁有超2000萬用戶,集報紙、微博、微信、網站、ZAKER南昌、直播、視頻、H5 、融媒體封面等傳播形態於一體,實現新聞多渠道分發,覆蓋更廣闊人群,成為江西最有影響力、吸金能力最強的新媒體平臺。同時,在智能化轉型中,進軍AI智能音頻原創領域,探索VR/AR技術應用,包括3D全景建模等,江南充分拓展媒體賦能優勢,在創新的徵途中硬核狂飆。
  • 走,看戲去-江西新聞網-大江網(中國江西網)
    農民自編自演草根劇團走向全國  吉水採茶戲是江西地方戲曲之一,起源於由歌舞小調演變而成的花鼓戲,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吉水採茶戲大多在農村演出,唱腔和表演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用本地方言表演,內容樸實風趣,深受地方群眾歡迎並廣泛傳唱。  說起吉水採茶戲,不得不提當地頗有名氣的草根劇團——水南農民劇團。
  • 湘東區麻山鎮積極改進就業服務-萍鄉頻道-大江網(中國江西網)
    1、本網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出於為公眾傳播有益資訊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嚴肅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如其他媒體、網絡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須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蔡曉明走訪慰問困難黨員-江西新聞網-中國江西網首頁
    中國江西網上饒訊 (記者楊靜)6月23日,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部長蔡曉明來到上饒市廣豐區,走訪慰問企業困難黨員,為他們送去慰問金,帶去黨的關懷和溫暖。    今年61歲的李鳳仕是江西東海食品有限公司員工,家中靠他一人打工維持生活,處境艱難。
  • 多元化養老產業蓬勃生長-江西新聞網-大江網(中國江西網)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對此,我們深表認同。」吉州區民政局副局長陳林表示,「吉州區60歲以上的老人有6萬多人,佔人口總數的17%,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養老壓力很大。
  • 新谷 - 新谷--江西新聞網
    1、凡本網註明「大江網訊」或「大江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大江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大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祖國我愛你--江西新聞網
    1、凡本網註明「大江網訊」或「大江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大江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大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富民之蜂舞翩躚-江西新聞網-中國江西網首頁
    李 倩 記者 宋海峰    中國江西網訊 人間三月,鶯飛草長,百花吐豔,辛勤的蜜蜂忙著飛往它們喜歡的地方採花釀蜜。贛鄱廣袤原野上,出現了群蜂翩躚、蜂農忙碌的喜人景象。去年,該公司「復人春蜜園」的荷花粉銷量在淘寶網居第一,年銷售額突破1000萬元,較上網前銷售額翻了兩倍多。省養蜂研究所所長葉武光介紹,各地抓住我省推進「智慧農業」建設示範省的機遇,運用PPP模式推進智慧蜂業,打造江西蜂產品電商新模式。    產業扶貧加速鄉村振興    「真沒想到,養蜂會給我們『換腦子』,帶來這麼大的利潤!」
  • 買到黴變麵包 市民獲賠千元-江西新聞網-中國江西網首頁
    中國江西網吉安訊 李彬、記者彭曉華報導:15日,泰和縣楊女士稱其在該縣萊斯灣泰和旗艦店買到一包在保質期內黴變的原味吐司麵包,她要求該店賠償,遭到拒絕。
  • 江西一教師骨裂跪著給學生上課…全國網友都炸了!
    推薦閱讀來源:大江網編輯:吳璠近日,江西玉山五中一名數學老師跪在椅子上堅持上課的視頻火了。原來,這名數學老師叫姚衛信,走路時發生意外導致雙側跟骨骨裂。本來需至少靜養兩個月恢復,姚衛信因怕耽誤學生課程,竟跪著給學生門上課,引發全國關注。
  • 駕馭重大題材 能力的考驗-江西新聞網-中國江西網首頁
    對此,我們先以江西詩人三子發表在《花城》2018年第5期的敘事長詩《堪輿師之詩》為例進行分析,該作品的發表也是近年來江西詩人創作成果中的亮點之一。該長詩「以遠方堂叔這個鄉村堪輿師的人生為敘事主線,透過堪輿師本身的神秘與潦倒,透視山與水、生與死的秘數和未知,寫出了風水堪輿這種古老文化中所承載的鄉情與期許。(《花城》編輯語)」。
  • 一封感謝信,折射扶貧情-江西新聞網-中國江西網首頁
    中國江西網記者 駱 輝    1月24日,蓮花縣良坊鎮南灣村貧困戶顏光年帶著感謝信,專程來到鎮政府感謝分管脫貧攻堅的副鎮長陳松浪。顏光年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去年5月因病入院,花去20餘萬元醫藥費,陳松浪和駐村第一書記了解情況後,協助報銷了高達95%的醫藥費。「感謝黨和國家的好政策,看病有保障,脫貧才有盼頭。」
  • 拍攝出境護照照片有點貴(圖)--江西新聞網
    1、凡本網註明「大江網訊」或「大江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大江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大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身殘志堅當老闆-江西新聞網-大江網(中國江西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