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兩大網約車巨頭Grab和Gojek合併取得進展 陳炳耀繼續任CEO

2020-12-09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東南亞兩大網約車巨頭Grab和Gojek合併取得進展,陳炳耀繼續任CEO

  多位知情人士今日透露,東南亞兩大網約車巨頭Grab和Gojek的合併談判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如果兩家公司順利合併,將成為東南亞地區最大的網際網路合併案。

  今年10月有報導稱,軟銀集團CEO孫正義(Masayoshi Son)再次向Grab聯合創始人兼CEO陳炳耀(Anthony Tan)施壓,希望Grab能與東南亞另一家網約車服務商Gojek達成一項「停火協議」。

  Grab和Gojek是東南亞最具價值的兩家初創公司。報導當時稱,經過數月斷斷續續的討論,Grab和Gojek正積極通過視頻會議平臺Zoom定期舉行會議,並取得了進展。

(文章來源:鈦媒體)

(責任編輯:DF537)

相關焦點

  • 孫正義又一家巨頭公司或形成,東南亞兩大網約車巨頭將合併
    大家都知道國內的網約車巨頭是滴滴公司,但是在市場分散的東南亞國家,卻有著好幾個網約車品牌,在一個組隊、抱團共贏的時代,除了汽車企業以外,其它行業也陸續複製了同樣的模式。東南亞兩大網約車巨頭Grab和Gojek在進行關於業務合併方面的談判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一旦拍板定案,這將是東南亞史上最大規模的網約車、網際網路併購案!根據海外媒體報導,儘管協議的某些部分仍需要談判,但這兩家在東南亞內最有價值的公司在談判桌上成功縮小了意見分歧。
  • 東南亞最大網際網路併購案呼之欲出!媒體稱打車公司Grab與Gojek合併...
    據彭博社周三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東南亞最大的網約車公司Grab和印尼網約車、本地服務及在線支付平臺Gojek正在進行的關於業務合併方面的談判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如果二者合併,這將是東南亞地區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網際網路併購案。
  • 大馬華人富三代陳炳耀與獨角獸Grab往事-虎嗅網
    儘管如此,在2011年的哈佛商學院創業比賽中,陳炳耀的項目還是獲得了亞軍,並得到2.5萬美元獎金,隨後陳炳耀與陳慧玲在2012年6月上線了這個未來東南亞超級獨角獸的前身,網約車平臺MyTeksi。為了尋求早期融資和更大的發展,陳炳耀計劃全身心投入到創業中,決定辭任當時在家族企業中擔任的職位,但這招致了家人的不滿。
  • 外媒:Grab和Gojek合併取得實質性進展
    DoNews12月2日消息(記者 翟繼茹)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Grab和Gojek的合併取得了實質性性進展。這兩家在東南亞領域的老對手將「握手言和」。今年3月份,彭博社報導稱,Gojek剛剛完成一輪12億美元的新融資,在新冠疫情的壓力下獲得了喘息的機會。
  • 東南亞網絡巨頭Grab和Go-Jek重啟合併談判 孫正義改變態度
    騰訊科技訊 在東南亞網際網路市場,Go-Jek和Grab是兩大貼身肉搏的巨頭,雙方各自都已經涉足網約車、外賣、網際網路金融等諸多業務。過去兩家公司曾經傳出要合併的消息,但是沒有結果。據媒體9月13日最新消息,Go-Jek和Grab最近按照股東的要求已經重新恢復了合併公司的談判,一個重要原因是股東之一的日本軟銀集團孫正義態度發生180度轉彎,支持合併交易。
  • Grab在東南亞與優步合併
    這是在東南亞地區同類交易中規模較大的一筆交易,Grab將把Uber在區內的共乘和送餐業務整合到Grab現有的多式聯運和金融科技平臺中。通過是次的業務合併,Grab將成為東南亞地區首屈一指的線上到線下(O2O)移動平臺,並在送餐服務業扮演重要角色。 Grab提供區內消費者最關心的基本服務:安全和實惠的交通,食品和包裹運送,行動支付和金融服務。
  • 「正面剛」的獨角獸Grab和Gojek或將合併
    據外媒報導,東南亞獨角獸 Grab 和 Gojek 正在就「潛在的合併機遇」進行談判。據悉,Grab 總裁 Ming Maa 和 Gojek 執行長 Andre Soelistyo 在本月初進行了最新一輪的會談。
  • Grab又融8.5億美金,東南亞兩大獨角獸要合併?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Grab創始人陳炳耀曾表示,「軟銀將為Grab的增長提供無限支持」。因為軟銀的關係,也因為東南亞市場的吸引力,Grab的股東裡面有很多日系資本。而此番Grab拿下日本最大銀行的注資,其橫掃東南亞金融市場的野心也昭然若揭。此前MUFG曾在東南亞金融市場頻繁出手。
  • 網約車第三世界Grab:AT的野心、滴滴的路徑、軟銀的錢
    2018年3月26日,Grab 合併了 Uber 東南亞業務,Uber 已經在東南亞奮戰了五年,接管 Uber 在八個東南亞國家的業務和資產後,Grab 迅速擴展業務,推出了外賣業務、金融科技平臺和開放平臺,目前 Grab 的覆蓋業務可以視為「支付寶+美團+滴滴+閃送」。
  • Grab為何能在東南亞擊敗Uber?軟銀功不可沒
    與此同時,這一交易也表明了Grab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陳炳耀(Anthony Tan)堅守本地化服務需求和與現有計程車運營商合作而非對抗的理念取得了成功。此前,在軟銀的領投之下,Grab獲得了約40億美元的融資。隨著這些資金的注入,陳炳耀也將Grab華麗的蛻變為共享租車領域的巨頭,要知道,在6年之前剛剛成立之時,Grab就如襁褓中的嬰兒。
  • Grab和Gojek正在「創造」東南亞有史以來最複雜合併
    整個2020年,有關促成Grab和Gojek合併傳言一直在被討論。如果兩家獨角獸變成一個統一實體,這不僅僅是東南亞具有最高價值的科技企業的合併,也一個具有全球潛在影響的區域性事件。而過去幾個月中,兩個東南亞獨角獸正在受到更大壓力,被要求在一個保護傘下進行連接和運作。最新的發展是Grab和Gojek解決大部分分歧,並制定一個結構,Grab的聯合創始人Anthony Tan將成為合併實體的執行長,而Gojek的高管將繼續以Gojek的品牌在印度尼西亞開展業務。
  • 消息稱Grab和Gojek或合併 兩家估值均超百億美元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2月25日下午消息,據Deal Street Asia,有消息稱,東南亞最大的叫車及外賣公司Grab和Gojek正在討論合併的可能性,這兩家公司的估值均超過100億美元。
  • Grab 成長史:從修車鋪啟程的東南亞獨角獸
    陳炳耀是新加坡網約車公司 Grab 的 CEO 兼聯合創始人。Grab 是東南亞市值最高的科技初創企業。他說:「我記得那時還有點困惑,為什麼馬尼拉這麼熱,他們在晚上都還穿夾克、戴墨鏡?什麼情況?」原來,陳炳耀要和這位計程車業主籤約,讓他們入駐自己的打車平臺。談判進程過半時,有什麼東西砰地一聲掉到了地上。
  • GoJek的東南亞擴張大潰敗?
    墨騰在2018年12月發布的2019年東南亞十大預測的第一條就是:Gojek的擴張進展緩慢。 正如預測,2019年Gojek在海外的進展非常不順利。然而,有趣的是,在東南亞的各大創投媒體都沒有看到相關的分析。 最近,墨騰很喜歡的印度科技媒體The Ken進軍東南亞,並且把報導東南亞元老級的記者、常駐曼谷的Jon Russell(前TechCrunch)招入麾下。
  • 東南亞網絡新巨頭誕生,Grab擬與Gojek整合
    新加坡Grab與印尼GO -JEK兩大網絡公司傳出即將整合的消息,這兩家創業公司獨角獸的野心並不止於叫車服務,未來將可能成為東南亞的網絡巨頭,打造全面的App平臺。消息還指出,新公司的執行長,將會由Grab創始人Anthony Tan擔任,而Gojek高層將會在印尼經營新業務,且兩個品牌仍將會繼續分開,不會整合。目前各方都還沒有證實。過去幾年,其實就有希望兩家公司整合的呼聲,Grab和Gojek原本一直都在爭奪類似業務的領導地位,包括叫車、美食快遞及行動支付等網絡業務。
  • 滴滴優步合併案不能不了了之,看東南亞如何反壟斷
    在有企業公開舉報合併涉嫌違反反壟斷法後,中國商務部雖兩次約談,多次回應,調查結果卻撲朔迷離,兩年過去了,如同中國過去10年來在網際網路行業所有的併購案一樣,儘管法律並沒有明文規定調查時限,但基本又是中國式的不了了之。近日,據媒體報導,有知情人士透露,滴滴優步合併反壟斷調查無「進展通知」。
  • 出海快報丨Grab和Gojek考慮合併;字節跳動或擴展電商、遊戲
    Grab與Gojek考慮合併據Deal Street Asia,有消息稱,東南亞最大的叫車及外賣公司Grab和Gojek正在討論合併的可能性,這兩家公司的估值均超過100億美元。25日下午海峽時報消息稱,Gojek否認正在與Grab就合併進行商談。知情人向The Information透露,Grab總裁Ming Maa和Gojek執行長Andre Soelistyo在本月稍早時候已經舉行了最新一輪會談,但雙方距離達成協議仍有相當大的距離。
  • 外媒:外賣巨頭美團盈利,為Grab和Gojek帶來福音
    美團曾表示,春季和秋季對其配送經濟效益較為有利,因為平臺的獨立合作騎手不會因為惡劣天氣而要求提高配送費用。而在炎熱的夏季或寒冷的冬季,這種平衡則可能會被打破。GrabFood和GoFood雖然不會由於四季天氣變化而受到過多影響,但它們容易遭受東南亞雷暴天氣的影響。###經驗和教訓那麼,自2010年成立以來,美團的穩步崛起中我們可以總結出哪些經驗和教訓?
  • 滴滴再調組織架構:孫樞接替付強任網約車公司CEO
    依據郵件顯示,滴滴原兩輪車、代駕、跑腿、貨運業務合併為「城市運輸與服務事業群」。任命付強擔任城市運輸與服務事業群CEO兼事業群安委會主任,向Will匯報。兩輪車事業部總經理張治東、代駕事業部和貨運事業部總經理趙輝,向付強匯報。同時,任命孫樞擔任網約車平臺公司CEO兼網約車安委會主任,向Will匯報。
  • 完美繞開滴滴的網約車巨頭,司機僅有70萬,估值卻超500億
    說起網約車行業,很多人已經不陌生,當初兩大巨頭滴滴和快的不分伯仲之時,車費曾低至一分錢。憑藉不講理的補貼,讓整個網約車領域只剩寡頭生存的空間,後來在資本的撮合下,滴滴和快的選擇走到一起,成就了我們所熟知的滴滴出行。既是業內的龍頭代表,也是網約車行業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