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喜好禮尚往來,提起「禮」大部分離不開份子錢。但如果你結婚我送300元,我結婚你還73元,這樣的「禮」大家怎麼看?
26歲的小徐結婚宴請同事,婚宴當天到場的只有部門領導和一名同事代表,並且帶來了18個同事合起共計1314元的紅包,人均不到73元。小徐說平時同事結婚自己隨禮都是300元左右,同事這樣做感覺有點欺負人,她的丈夫也笑稱這麼個隨禮法還是第一次見到。
就在今天,小徐收禮的事一經爆出就迅速上了熱搜榜,並且引起眾多網友評論,先來看看網友們怎麼說。
有人說錢多錢少無所謂,心意到了就行;也有網友表示不太喜歡相互送禮,送出去了也不一定收得回來。
說起結婚份子錢隨多少,最近一些朋友也跟我討論了這個話題。好友C這個月底結婚,我們這些好友在8月份就收到了邀請函,當時大家就在一起討論,到時候份子錢隨多少。
第一次討論時,好友輝子說C人不錯,大家一起相處了很多年,這次怎麼也得送個800到1000;小武說自己背著房貸車貸,平時都是省吃儉用,這次盡力擠出三五百湊湊熱鬧;老馬是個20出頭的姑娘,她說C這麼多年一直把她當兄弟,兄弟結婚必須送個吉利,8888或者6666都行……
那次討論有些尷尬的終止了,大家對老馬的想法有些驚訝,畢竟我們知道她是個標準的「月光族」,信用卡裡還欠了一筆錢。
後面又商量了幾次,大家最終聽了輝子的意見:看自己情況量力而行!用輝子的話講:「都是剛進社會不久的人,家裡又沒有礦,何必打腫臉充胖子。」我比較認同輝子的理念,並且跟他統一了金額1000元。
關於參加婚禮到底該隨多少錢合適?有人做了一份全國婚禮紅包地圖,快來看看跟你的家鄉是不是一樣。
曾經有媒體就「禮尚往來」話題做過統計,大部分人表示不太喜歡送禮和收紅包,認為送來送去麻煩;一些人感覺朋友之間相互走動,包個紅包也挺正常。只有極少數人說自己從不送禮,但分析整體統計結果發現,不管是喜不喜歡禮尚往來,都有90%以上的人在相互隨禮。
其實,禮尚往來固然重要,但也要分清情況理性隨禮。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