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多管齊下保障種子安全

2020-12-17 新華社新媒體

審定多、應用少,屢現「見光死」;模仿多、原創少,颳起「抄襲風」;套包頻發、自研少,侵權「沒商量」……面對「洋種子」威脅,我國種業市場模仿抄襲嚴重、種業自主創新能力不足

當前我國育種創新面臨多重難題,主要在於科研和市場「兩張皮」,亟待打通「評價鏈」「保護鏈」「攻關鏈」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陳先發 陳尚營 姜剛 吳慧珺

作為農業「晶片」,種子行業的發展水平直接關乎我國糧食安全的命脈。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近日走訪安徽、上海等地了解到,近年來,我國種業發展有了長足進步,但受種業入門門檻較低、科研與市場脫節、管理制度落後等影響,目前仍面臨模仿抄襲成風、種子企業小而多小而散、「洋種子」威脅加劇等多重困境,卡脖子隱憂漸顯,為種子安全敲響警鐘。

業內專家和幹部群眾建議,保障農產品安全要打牢種質基礎關,種業創新要打破唯論文現象,縫合科研和市場「兩張皮」,並樹立「一盤棋」思維,多管齊下保障種子安全。

部分種業市場面臨「淪陷」風險

在我國的主要農作物中,水稻、小麥種子基本為國產品種,大豆種子國產化率也較高。玉米、馬鈴薯等種子部分依賴進口,不少蔬菜品種也依賴「洋種子」。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是長三角的「菜園子」,該縣的一家大型蔬菜工廠化育苗基地安徽新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夏新發說,高端品種的蔬菜種子以進口為主,西甜瓜、小番茄等品種的高端系列種子進口依存度較高。

畜禽種質資源也長期依賴「洋種子」。安徽農業大學教授陳宏權介紹,以生豬為例,我國商品豬種質資源多從歐美等地引進,而引進後選育沒有跟上,生豬產業陷入「引種-退化-引種」的循環。

「雖然目前國內九成左右的玉米品種及種子是國產的,但其親本的選育還有較大比例來源於國外種質材料。」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趙久然說,在雜交種的組配選育中,跟隨模仿國外雜優模式的比例也較大。

安徽農業大學教授馬慶多年來一直從事玉米分子遺傳育種研究。在他看來,現在玉米種子對外的依賴性比較強,「過去只是很少一部分,現在基本一半對一半。」

根據《2019年中國種業發展報告》,2018年我國進口農作物種子7200餘萬公斤,進口額4.75億美元,其中蔬菜種子進口額2.28億美元,來自近50個國家和地區。

安徽省農科院園藝所副研究員江海坤說,國內經營蔬菜種子的基本是小企業,自我創新能力很弱,「拿來主義」盛行,種質資源同質化比較嚴重。比如某進口番茄種子,產量比較高,國內種企就直接模仿。

受訪人士說,與歐美國家在全世界布局種質資源不同,我國部分品種種質資源主要來自本土物種,存在資源來源窄、保護力度弱等難題。保障農產品安全,當務之急是要打牢種質基礎關。

以小麥種質資源為例,美國和中國的數量是世界前兩位,中國主要在國內收集種質資源,數量略少。美國開展收集的時間早,且在全世界收集,種質資源效用高於中國。專家建議,應加強與其他國家開展合作、交流。馬慶認為,要加強國內骨幹種質的發掘和利用,對國外種質不能搞拿來主義。重視其與國內種質融合改良。應有的放矢,循序漸進,適度而行,為應對更加嚴格的品種權保護做好準備。

同時,加大本土資源保護研發,打破對外依賴。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基因資源庫副主任楊華、安徽省農科院作物所研究員黃志平等表示,國家應建立核心資源庫,組織精幹力量加強種質資源研發創新力度,挖掘有特異性的性狀、基因,重點發展品質育種,推動育種從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逐步打破「資源依賴症」。

安徽省全椒縣六鎮鎮大殷村水稻豐收,遍地金黃(10月20日攝) 沈果攝/本刊  

模仿抄襲盛行嚴重製約種業創新

記者調研了解到,面對「洋種子」威脅,我國種業市場模仿抄襲嚴重、種業自主創新能力不足,若不重視種業自身存在的各種問題,未來部分品種種業市場或存「淪陷」風險。

——審定多、應用少,屢現「見光死」。

受訪專家和企業負責人反映,近年來,每年審定的種子新品種非常多,但真正應用的少。「以前是品種數量少,沒有品種可開發,後來放開渠道,出現新品種數量井噴。」趙久然說,跟隨模仿育種產生大量高度近似品種,套牌侵權等問題也很突出。

合肥豐樂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戴登安說,現在每年審定的種子新品種非常多,不包括各類聯合體試驗、綠色通道審定的品種,僅2019年國家審定的玉米新品種就超過600個,2020年公示的通過國審的水稻品種超過500個。並不是每個新品種都能適應市場,有時耗費人財物研發的品種剛通過審定,沒有推廣價值,就「見光死」了。

——模仿多、原創少,颳起「抄襲風」。

中國已加入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等規章制度參照的是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1978年文本,業內人士指出,現在國際上通行的已是1991年文本,1978年文本審定為不同品種的標準較低,與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的發展趨勢不匹配,很容易將抄襲「放行」。安徽農業大學一位小麥專家表示,小麥品種互相模仿的情況很普遍,一個縣裡種了100多個品種的小麥,「歸歸類都差不多」。

安徽豐大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吳開啟說,品種審定製度改革激活了種業審定市場,但因為新品種審定的標準低,市場上多是差異性不大的「新品種」,同質化嚴重。如果不加調整,市場可能演變為一種鼓勵模仿、保護落後生產力的種業發展模式。

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學家羅利軍說,我國育種行業整體創新性不夠,育成品種同質化嚴重,一些小公司輕而易舉地把別人的研究成果據為己有。

——套包頻發、自研少,侵權「沒商量」。

套包是指不法商家把熱銷品種或剛審定的品種「改名換姓」,然後進入市場銷售。基層反映,一個新品種從研發到上市要投入約300萬元,有的不法商家直接從市場買走種子「套包」去賣,極大損害了自主研發企業的利益,也擾亂了市場秩序。

「模仿和侵權也是困擾企業及制約種業發展的問題之一。」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琴說,有些企業會模仿大公司緊俏產品的包裝,農民買來種後才發現產量不行,極大損害了農民的利益。

科研市場「兩張皮」亟待打通「三鏈」

我國種子企業小而多,缺少國際上杜邦、拜耳這樣的種企「航母」,市場競爭力和種業創新能力較弱。羅利軍說,靠模仿抄襲,企業無法做大做強,更無法和跨國公司抗衡。

受訪人士認為,當前我國育種創新面臨多重難題,主要在於科研和市場「兩張皮」。

「這與科研評價標準和導向有很大關係,科研院所的破『五唯』問題(唯論文、唯學歷、唯項目、唯獎項、唯帽子)還沒有充分貫徹和落實到位。」趙久然認為,從事面向國際前沿的基礎性或應用基礎研究,主要看論文的水平和影響因子;而從事育種工作的科技人員,最主要考核的,應是能否拿得出符合生產和市場需求、經得起生產檢驗和農民歡迎、能大面積推廣應用的品種。但目前,種子科研的導向是做項目、發論文,企業的導向是可推廣、能掙錢,這種錯位阻礙了種企創新主體地位的形成。

科研市場「兩張皮」還體現在品種審定與市場存在嚴重脫節,審定品種沒有把制種產量和制種的難易程度作為指標。

戴登安說,之前豐樂公司曾買過某科研院所的品種,試驗效果很好,生產制種時卻發現制種產量很低、成本很高,沒有推廣開發價值,浪費了人財物。

業內人士認為,在種業領域,農科院等科研單位、農業高校等教學單位一直是自主創新的主體,但之間缺乏合作,科研投入重複較多、效率不高。同時,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稍顯不足。

張琴等表示,一些科研院所因為體制的原因,與企業合作有顧慮。但科企合作是促進種業發展的重要途徑,雙方優勢互補,通過科企合作,解決農業生產中的各類疑難雜症,提升企業育種水平,同時科研院所的成果也能在市場上得到轉化、應用。

受訪人士認為,解決科研市場「兩張皮」,亟待打通「三鏈」。

一是打通「評價鏈」,扭轉評價標準導向,以生產應用為目標。趙久然認為,種業創新要打破唯論文、學歷、項目等評價標準,破除推廣應用千萬畝的大品種抵不上一篇影響因子3.0的SCI論文的現象。評價標準最終還是要落實到實踐檢驗上,以市場為導向,看能否拿出過硬的品種,以最後的生產應用為目標,進行綜合評價。

二是打通「保護鏈」,改變智慧財產權保護弱的現狀,鼓勵原始創新。戴登安說,要加大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提高品種審定門檻,讓模仿抄襲者付出代價。安徽農業大學常務副校長馬傳喜建議,要提升品種保護層級,加大創新扶持力度,讓創新不吃虧,激發育種創新活力。

三是打通「攻關鏈」,加強良種聯合攻關,培養育種人才。安徽省農業農村廳種業管理處處長胡濤建議,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利用現有種質資源,加強良種聯合攻關,開發突破性品種。比如,研發選育抗倒伏、耐旱、抗蟲的小麥新品種。馬慶、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研究員餘新橋呼籲,要破解「引不來、留不住」困境,制定人才培養目標和方案,建立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激勵機制,鼓勵年輕人沉下心來做育種。

種子安全要樹立「一盤棋」思維

種子安全牽涉面廣、社會影響大。受訪人士認為,要打破當前種業市場存在的地方保護主義、源頭監管薄弱、懲處力度小等怪現象,必須要樹立「一盤棋」思維。種業市場監管既要睜「慧眼」,也要長「牙齒」,給種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推動依法制種落地,加大源頭監管力度。江蘇豐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海燕建議,要針對育種產業鏈建立相關平臺,督促實現可追溯,加大繁育基地的監管、巡查頻次,嚴厲打擊套包、代繁現象。優化種業評估機制,提高制種基地準入門檻,改變隨意制種的現象,盡力消除制種安全隱患。

降低維權成本,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戴登安等建議,為破解種業市場「劣幣驅逐良幣」、維權難等問題,應強化對種企的規範化監管。當前發現侵權行為後,鑑定環節比較複雜,一般短時間內鑑定不了,有時大田鑑定要一個季度才能鎖定證據,無奈之下只能和解。降低維權成本,應加強對假冒偽劣種子的查處力度,打擊市場「竄貨」等行為,加強對種業商標等智慧財產權的保護,為種企提供更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

推動兼併重組,打造種業市場「航母」。黃志平等表示,鑑於市場種企小而多小而雜的現狀,要推動種業市場兼併重組,培植能與跨國種業巨頭抗衡的龍頭種企。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張從合呼籲,政府要集中扶持大的龍頭企業,鼓勵加強深度科研,積極參與國際化競爭,支持收購兼併重組,同時對小企業做專項性輔導和監管。趙久然說,我國在作物DNA分子指紋技術研發和應用等方面具有國際領先優勢,應加強該項技術的全面應用。

加強專業執法,堵住違規漏洞。過去種業執法是專業執法,現在是綜合執法,兩者之間存在矛盾。比如,存在如何平衡市場監管和日常監管的關係,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的職責歸屬問題等。安徽省農業農村廳種業管理處四級調研員陳劍華認為,應明確執法監管職責和加強隊伍建設,破解執法人員少、年齡老化、專業知識不強等困境,提高相關待遇,加強執法專業知識培訓,讓執法監管長「牙齒」。□

相關焦點

  • 整治車輛「羊拉屎」 交警多管齊下保安全
    玉林新聞網-玉林日報訊(記者 晏海珊 通訊員 韋紹樓)針對當前即將轉入陰雨天氣的氣候特點,玉林公安交警部門組織重要警力下沉一線,多管齊下,整治交通違法,保障交通安全暢通。12月14日,玉東新區召開交通運輸企業安全工作約談會。會上,交警部門針對近期比較突出的渣土、混凝土運輸企業車輛交通違法和事故情況進行了通報分析,強調要深刻汲取交通事故慘痛教訓,紮實推進道路交通事故預防各項措施的落實。會後,交警部門走進建築工地實地查看工程施工及渣土車輛運輸情況,要求工程運輸考慮施工進度的同時也要注意交通安全,切勿超速超載、強超強會。
  • 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王店多管齊下全力保障特種設備安全使用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為保障特種設備安全使用,保護企業及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近段時間,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王店市場監管分局多管齊下,採用專家指導、微信群工作督導、工作人員走訪、重點企業定點關注多種方式,全力解決特種設備安全使用問題,取得了顯著的成效。1.邀請專家開課指導。
  • 方大炭素多管齊下築牢冬季安全防線
    「爐室溫度高,施工現場交叉作業,吊運砌築材料時要特別注意安全……」在崗位作業現場,施工員吳子超手指著天車作了一番危險源分析。這是12月11日方大炭素設備部修建車間築爐班現場安全會上的一幕。將安全會搬到作業現場,採取「手指口述」方式,讓員工對照本崗位區域、設備、作業活動等查找危險源,分析找準防範措施,這是該班夯實班組安全管理的一個新創舉。
  • 「讓孩子多睡一會兒」還需多管齊下
    新華社杭州2月26日電題:「讓孩子多睡一會兒」還需多管齊下  新華社記者裘立華  浙江省教育廳近期發布消息,全省範圍內小學可根據現實情況「推遲半小時上學」。  推遲半小時上學,讓孩子多睡一會兒,有充裕的時間吃早餐、從容地上學,為一天的學習和生活提供積極保障,是促進孩子們健康成長的一大步。同時,各地可根據年段、季節等因素,靈活調整上學時間。不同區域、不同季節,因地因校因時安排,不搞「一刀切」的審慎態度和因地制宜、差異實施的做法也值得肯定。
  • 打擊倒賣簡歷要多管齊下
    趙春青/圖  據《新京報》12月7日報導,一些應聘者在招聘平臺上投遞簡歷後,屢遭陌生來電和簡訊騷擾,內容多為介紹「貸款」「博彩遊戲」「  不難看出,簡歷被買賣與相關招聘網站或平臺存在管理和技術漏洞,有密切關係——通過在招聘網站註冊後虛假招聘,說明招聘平臺在資格審查上存在漏洞,而通過工具不間斷地從招聘網站及接收簡歷的郵箱批量下載,說明相關招聘網站或平臺,在技術安全的確保上仍存在不足。
  • 智慧海事強監管,潮州海事局多管齊下保障轄區水域交通安全
    今日記者從潮州海事局獲悉,近期隨著冷空氣不斷南下,寒潮大風等惡劣天氣頻發,影響過往船舶航行安全。潮州海事局潮州港口海事處通過智慧海事、現場巡航、現場檢查的形式,強化轄區船舶安全監管,保障歲末年初轄區水域交通安全。
  • 長武多管齊下提升特殊群體幸福感
    近年來,長武縣聚焦特殊兒童、留守老人、殘疾人、特困人員,用好用活救助政策,多管齊下,兜牢兜實民生底線,全力提升特殊群體幸福感、獲得感。呵護特殊兒童。健全完善「政府、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工作體系,建立長武縣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督促留守兒童父母依法履行監護職責,落實無人監護或父母無監管能力留守兒童監護責任人。與全縣947名農村留守兒童監護責任人籤訂了《委託監護責任確認書》。
  • 教育觀察:改變中小學教師隊伍「陰盛陽衰」現狀需多管齊下
    教育觀察:改變中小學教師隊伍「陰盛陽衰」現狀需多管齊下教育觀察:改變中小學教師隊伍「陰盛陽衰」現狀需多管齊下王營有媒體調查發現,成都市、貴陽市的一些小學,男女教師之比為1:9;長春市全市中小學專任教師,男女比例約3:7……儘管教師日益成為社會受尊重和被羨慕的職業,但部分地方基層城鄉中小學教師性別比例失衡問題仍凸顯。
  • 【執法動態】精細管理 狠抓整治 多管齊下 護航花博
    【執法動態】精細管理 狠抓整治 多管齊下 護航花博 2020-12-11 20: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多管齊下「動真格」!為未成年人打造清朗網絡學習空間
    近日,中央網信辦、教育部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涉未成年人網課平臺規範管理的通知》,從加強備案管理、強化日常監管、提升人員素質、注重協同治理等方面,提出加強未成年人網課平臺規範管理措施,保障優質線上教育資源供給,推動涉未成年人網課平臺健康有序發展,營造未成年人良好網絡學習環境。
  • 野蠻施工讓電纜「很受傷」 資陽電力多管齊下來「治療」
    對此,資陽供電公司積極採取措施開展治理,遏制外力破壞發生,保障電網安全運行。 他告訴記者,近期,因為外力破壞引起電力設施損壞、大面積、連續停電給居民生活帶來了極大不便,為減少類似事故發生,保障大家正常用電,服務班每個工作人員都繃緊一根弦,除了處理日常工作外,還要到現場「站崗」,當好安全監工。
  • 石棉縣:多管齊下促發展 助力枇杷產業提檔升級
  • 提前布局「十四五」:多管齊下主動降負債去槓桿
    著眼於提前布局「十四五」,綠地多管齊下主動降負債去槓桿、多措並舉持續優化財務結構,正有條不紊推進,降槓桿的速度已超出了國際權威評級機構的預期。綠地控股董事長、總裁張玉良表示,綠地將有計劃、分步驟、多管齊下主動降負債去槓桿,進一步優化資產負債結構,穩步下調整體信貸成本,著重加強資金管理,持續提升抗風險能力和經營韌性。
  • 金悅華府多管齊下 打好防疫阻擊戰
    ■共防疫情 積極踐行公益行動 為提升市民對疫情防控的知識理解,金悅華府攜手媒體,線上舉行「防疫情·齊參與」問答有獎活動,引發市民參與熱潮。中獎者可收到由金悅華府贈送的酒精防疫物資,為防疫工作獻上微薄之力。
  • 多管齊下 中國銀行為進博會提供全方位服務保障
    此外,中國銀行還負責為4500多位境外專業觀眾發放入場證件。中國銀行上海分行副行長周和華接受記者採訪時稱,中行上海分行早在一年多前就開始籌備進博會相關工作,利用本行全球資源優勢,協助進博會進行海外招展和境內招商,現已累計動員海外參展商1400餘家,成功邀請境內採購商近3000家。
  • 特別報導「人大代表新作為」下篇《多管齊下促履職》
    過去一年,湖北各級人大不斷推進位度建設,圍繞代表工作規律,探索創新工作機制,通過「代表工作室」等平臺建設,保障代表發揮耳目、渠道、權力作用,讓代表在「三進」活動中出力、出活、出彩。多管齊下促履職.mp303
  • 多管齊下 攻堅創優—杭州地鐵7號線奧體中心站機電安裝紀實
    此篇紀實會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項目部如何多管齊下,攻堅創優。一、糧草先行未雨綢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開工前,項目部提前利用BIM技術對奧體中心站土建已移交區域進行綜合考量,科學合理布局場平,精心繪製臨水臨電平面布置圖,讓現場的大致情形直觀地呈現出來,讓技術人員做到眼前有圖,心中有數。
  • 漫評:多管齊下「動真格」!為未成年人打造清朗網絡學習空間
    點擊上方藍字□藺炳正近日,中央網信辦、教育部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涉未成年人網課平臺規範管理的通知》,從加強備案管理、強化日常監管、提升人員素質、注重協同治理等方面,提出加強未成年人網課平臺規範管理措施,保障優質線上教育資源供給
  • 人民日報:不能談「刷臉」色變 多管齊下堵漏洞
    「刷臉」如何規避安全風險?相關話題頻頻引發熱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一代人工智慧正在全球範圍內蓬勃興起,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動能,正在深刻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伴隨技術進步,人臉識別正深度融入民生服務、城市治理、安全保障等領域。
  • ...三管」齊下》——武漢大學經管、政管、信管學科專業解讀
    叮咚,新一期的珞珈直播即將亮相相信大家也迫不及待地想了解直播內容啦本期我們的主題是:國家治理,「三管」齊下想知道詳細內容嗎?請接收本期珞珈直播預告內容介紹本期課程邀請到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餘振、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向運華、信息管理學院院長方卿為您詳盡解讀武漢大學經管、政管、信管學科專業,全面介紹專業的特色優勢、人才培養、發展前景、就業去向等熱點問題,帶您體會社會科學的奧妙,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