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觀察:改變中小學教師隊伍「陰盛陽衰」現狀需多管齊下
教育觀察:改變中小學教師隊伍「陰盛陽衰」現狀需多管齊下
王營
有媒體調查發現,成都市、貴陽市的一些小學,男女教師之比為1:9;長春市全市中小學專任教師,男女比例約3:7……儘管教師日益成為社會受尊重和被羨慕的職業,但部分地方基層城鄉中小學教師性別比例失衡問題仍凸顯。
近年來,針對中小學階段教師男女比例不均衡現狀,各地紛紛出臺政策,積極探索招收和培養更多男教師的措施。但相關問題在部分地方仍然存在。據教育部今年6月發布的各級各類學校女教師、女教職工數,初中階段教育和普通小學兩分類中,女性專任教師人數都明顯高於男教師。
中小學教師隊伍中出現的「陰盛陽衰」現象,也是近年來兩會代表熱議的話題之一。男性為何不願從教?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收入偏低。據統計,全國目的仍有許多地區教師工資收入沒有達到當地公務員水平,尤其是農村小學教師,有的地方工資和獎金以及補貼加起來每月不足2000元。相對於女教師而,男教師上有老、下有小,既要照顧家庭,還要買房、買車,應對外界各種應酬,因而這點微薄的工資收入,難以滿足生活所需。前段時間,一封辭職信曾在網上熱傳,寫這封辭職信的老師不是為了「到外面看世界」,而是為了「錢」。這封信只有短短的十二個字:「才疏不能勝任,薪酬不能持家」,道出了多少教師的心酸!堂堂七尺男兒,當了教師競不能養家餬口,誰還願意從事這一職業?
二是缺乏職業認同感。老話說:「家有三鬥糧,不當孩子王」,受這一傳統觀念影響,社會上仍然有許多人看不起教師這一職業,許多男教師不願意說出自己教師的職業。大多數人認為,女孩子當教師,工作穩定體面,有耐心,還能照顧家庭,是個很好的選擇。而男孩子當教師,尤其是在農村學校工作,付出多,收入低,上升空間極小,而且社交圈子狹窄,是沒有出息的表現,有的地方甚至出現男教師找對象難的現象。雖然國家三令五申教師工資不低於當地公務員水平,但是大多數男性還是願意去當公務員,因為公務員晉升空間大,一旦擁有了相應的政治地位,收入也隨之提高,而且還能光宗耀祖。而同等收入的教師卻默默無聞,整天和孩子打交道,沒有當公務員的成就感,容易被社會上某些人瞧不起。
教育觀察:改變中小學教師隊伍「陰盛陽衰」現狀需多管齊下
三是心理壓力大。在許多地區,學校評價教師的方式多仍然是「以成績論英雄」,評價教師是否優秀的標準是看學生的考試分數和升學率。教師無論平時工作多麼優秀,課堂教學無論多麼高效,教學工作無論多麼創新,只要中考、高考成績不理想,一功都等於零。這給許多男教師帶來沉重的工作壓力,有的教師早起晚睡,想盡千方百計提高學生成績,但由於學生基礎差等方面的原因,最終也難以取得理想的成績。優秀評不上,績效工資不如別人拿得多,而大多數男教師都愛面子,面對缺失的榮譽和獎金,心理上自然會受到很大衝擊。
教師隊伍中「陰盛陽衰」現象的持續加劇,不利於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男女老師在中小學教育中的角色就相當於家庭中的父親母親,缺一不可。」東北師範大學中國農村教育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劉善槐認為,少年兒童在成長期中過度缺乏與同性別教師互動,將對其性別意識、性格思維產生不利影響。有專家說:「男生的性格會在14歲以前基本定型,如果期間一直都處在女性包圍中,對他的性格發展是極為不利的,容易女性化、陰柔化」,成長過程中缺乏堅毅、勇敢、陽剛等男性氣質的影響,無論對男孩還是女孩來說,其性格養成都容易出現錯位,長此以往,對整體國民性格都會帶來不利影響。
教育觀察:改變中小學教師隊伍「陰盛陽衰」現狀需多管齊下
破解農村教師隊伍「陰盛陽衰」的難題,不能僅憑學校和教育部門一己之力,也不能只靠社會上有識之士的大聲呼籲,而是要引導社會轉變觀念,多管齊下,採取「實砸實」的措施。
首先,要完善教師待遇保障機制,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切實提高農村教師的收入水平和工作條件,讓男教師養得起家,買得上房,開得上車,通過提高教師的收入和待遇,增強對男性從事教育工作的吸引力。深圳中學去年一次引進20名清華、北大畢業生,就能很好地說明這個問題,如果中小學教師的職業吸引力都能達到深圳中學這樣的程度,大概就不會再有人看不起男生當教師了。
其次,要要尊重教師的勞動,增強男教師的職業認同感。要進一步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加大對一線普通教師職稱評審的傾斜力度,提高中小學中、高級崗位結構比例,為男教師提供職稱上升的空間。同時,在評優樹先、業務進修等活動中,學校要多為男教師提供機會,搭建舞臺,增強他們的職業成就感和榮譽感。
再次,要優化教師培養培訓機制,吸引優秀高中男生報考師範類專業。要進一步擴大免費師範生招收比例,師範類大學在招生時,對於一些適合男性的教育類專業,可適應放寬要求,吸引部分優秀男生報考。要建立教師激勵體制,吸引優秀師範畢業生到農村任教,尤其是在招聘教師時,可以適當放寬男教師的條件限制;在學校管理中,要進一步實施發展性教師評價機制,鼓勵男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大膽創新,為他們的專業發展創造一個寬鬆的環境,使他們在事業上有方向、有幹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