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現代化教師隊伍建設任重道遠

2020-09-07 光明日報

越來越多「出身名門」的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願意投身中小學名校,或通過「教資考」來成為中小學教師的一員,這確是中小學對優秀人才越來越有吸引力的表徵,似曾相識的「好學生當教師」現象已然歸來。《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這一重要文件中提出「義務教育專任教師中本科以上學歷比例」這一指標在2020年要達到「>75」,到2035年則將達到「>95」,義務教育階段尚且如此,高中階段自不待言。從這一大趨勢來看,名校優秀畢業生加盟中小學教師隊伍,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高薪之下名校畢業生紛紛入職優質中學,對中小學界整體生態健康發展是利還是弊?「越來越多的人願意當老師」背後的因果邏輯是真實的可持續的,還是一時的虛幻的繁榮?靠高薪酬吸引優秀人才,不失為一種治標之策。然而,對中小學整體生態來說,如果同工而不能同酬,會造成某種程度上的失衡,這「心態」上的失衡也許比「生態」失衡更嚴重。更何況,中小學現代化教師隊伍的建設任重道遠,名校出身的新教師能否紮根教育沃土,需要時間來檢驗。正確的因果邏輯應該是: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真心實意選擇就業中小學—中小學教師隊伍日益優秀、學校日益優質—更多更優秀的人才踴躍加入中小學教師隊伍……才能形成一種健康的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否則,一時的繁榮將難以為繼。

讓教師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要把功夫下在哪裡?首先,學校要有明確合理的師德師能標準,尤其要嚴格教師教育專業方面的尺度。優秀的教師,除了要有深厚紮實的學科知識功底,還特別需要教育學、心理學、教材教法、人際溝通等教師教育專業方面的訓練。新加坡特別重視中小學教師入職前的專業訓練,取得普通學士學位或榮譽學士學位的大學畢業生經考核進入國立教育學院,學習一年後才可以擔任中學教師。這意味著,嚴格的教育專業訓練是必不可少的,遠不是補修幾門教育學、心理學課程和通過教師資格證考試那麼簡單。

其次,學校要以不斷變革與創新來推進其現代化建設,吸引高層次、寬口徑的優質新師源。培育現代中國人,需要學校提供具有現代教育品質的多樣化課程或學習資源,高學歷層次、多專業口徑的師源,才使得學校課程現代化成為可能。近些年來,許多高中學校重視學生個性化發展、努力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開出了諸如兒童哲學、國際理解、STEM+(或STEAM)等校本課程,有的優質高中聚焦學生志趣推出內涵豐富的「課程圖譜」並能每學期向學生提供數百門課程任選擇。毫無疑問,這隻有具備多種學科背景的優質教師隊伍才能勝任。

最後,現代學校應以現代之師育現代之人。對學校而言,以高素質教師培育高素質的時代新人,是「人的現代化」這一命題外顯出來的雙重意涵。培養未來的現代中國人,需要具有社會參與意識、獨立自主之人格、高度的責任感和效能感、悅納新觀念新事物且善於創新等現代人品質的新時代教師。

(作者:楊小微,系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育學系教授。本文系華東師大《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促進人的現代化》項目〔批准號2019-J-11〕研究成果。)

相關焦點

  • 短評:「中小學現代化教師隊伍建設任重道遠」
    短評:「中小學現代化教師隊伍建設任重道遠」2020年9月9日 真不知道,為什麼人們一定要盯著教師這個群體,而不盯著校長這個群體呢? 「政治路線確定以後,幹部就是決定因素」。毛澤東主席的這個論斷、這個道理、這個邏輯是完全適用於教育的。也就是說,教育的方向確定以後,校長就是決定的因素。
  • 中小學現代化教師隊伍建設任重道遠
    《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這一重要文件中提出「義務教育專任教師中本科以上學歷比例」這一指標在2020年要達到「>75」,到2035年則將達到「>95」,義務教育階段尚且如此,高中階段自不待言。從這一大趨勢來看,名校優秀畢業生加盟中小學教師隊伍,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 玉溪教師隊伍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來源:玉溪網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近年來,我市加快推進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教師管理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深化,教師隊伍不斷壯大,層次結構不斷優化,教師隊伍整體面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夯實了人才培養基石。
  • 教育部鄉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調研組蒞臨霞浦調研
    2019年10月23日,教育部教師司劉建同巡視員帶領教育部鄉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調研組,在省教育廳劉健副廳長、徐志勇處長,市教育局趙榕生局長、陳建華副局長、鍾瑤科長,縣政府陸鳴副縣長,縣教育局韓則官局長、林茂喜二級主任科員的陪同下,深入霞浦五中、長春中心小學調研鄉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
  • 各地加強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創新舉措和做法
    教育規劃綱要頒布實施一年來,各地、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紮實推進教師隊伍建設各項改革舉措,取得積極進展,呈現出新氣象、新局面。   一、重點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   1.出臺政策文件,把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放在重中之重的戰略位置。
  • 大力加強制度建設 切實提高教師隊伍治理效能
    我國現有各級各類專任教師超過1670萬人,正是這支隊伍支撐起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要把這支隊伍建設成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隊伍,就必須全面認真地貫徹落實好四中全會精神,大力加強制度建設,加快推進教師隊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 漢中市召開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會議
    5月21日,我市召開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會議,貫徹落實全省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視頻會議精神,安排部署我市落實義務教育教師待遇保障政策和音體美教師缺額補充等工作。目前,全市各縣區和市直學校已初步完成待遇核算工作,經數據對比,若將公務員普遍發放的目標責任獎金計算入全市公務員年平均工資收入,則全市義務教育教師實際收入低於公務員實際收入。
  • 地方教師教育類高校是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主力軍
    在鄉村教師隊伍建設過程中,雙一流師範類高校在教師教育方面主要是發揮重要的學科引領作用,而相對於我國基礎教育中龐大的鄉村教師隊伍建設需求,真正發揮主力軍作用的是遍布全國各地、立足於服務鄉村基礎教育發展的由地方師範院校和綜合性院校組成的地方教師教育類高校。
  • 堅持立德樹人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
    中小學階段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講好中小學思政課,引導中小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每位中小學思政課教師的神聖職責和光榮使命。近年來,存在有的地方和學校對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重視不夠、中小學校思政課教師配備不足、部分中小學思政課教師不能很好適應培養時代新人的要求等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
  • 山東省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有關問題的意見
    ,實現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要力量。為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經省政府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一、合理配置中小學教職工編制1.健全中小學教職工編制管理機制。按照「總量控制、統籌城鄉、結構調整、有增有減」的原則,建立縣域內中小學教職工編制總量控制、動態調整機制。縣級機構編制部門會同財政、教育行政部門根據生源變化和教育教學改革需要,每3年核定一次教職工編制總量。
  • 聚得甘露潤桃李——漳州市教師隊伍建設成果綜述
    一年來,漳州始終把教師隊伍建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按照「強化師德、提升能力、激發活力」的工作思路,全面深化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破除教師發展方面的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教師隊伍基礎地位更加堅實、履行使命更顯擔當、制度舉措更加完善,有力地支撐了教育體系,為建設富美新漳州提供了智力支持。
  • 支月英代表:加強中小學(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 辦人民滿意教育
    黨和國家一直關心教育事業的發展,國務院出臺了《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意見》,《意見》中把「提高教師地位待遇作為真招實招,增強教師職業吸引力″,廣大教師在崗位上有幸福感,事業上有成就感,社會上有榮譽感,教師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明確教師的特別重要的地位吸引優秀人才從教″這樣的表述令人倍感振奮,目前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 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呈現新氣象
    我國教師隊伍建設圍繞改革創新、補短板、強質量,取得了長足進展。激發制度活力強師惠師「黨對教師工作的領導全面加強,教師教育提振顯著,教師管理更加優化,教師待遇穩步提升……」發布會上,張布和一口氣列舉了近年來教師隊伍建設取得的幾大新進展。「中央4號文件實施後綜合效應逐漸顯現,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呈現新氣象、新面貌。」張布和說。
  • 浙江出臺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
    到2035年,教師的師德師風、綜合素質、專業化水平和創新能力大幅提升,高水平實現教師隊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成一支思想政治過硬、業務能力精湛、服務保障有力的教師隊伍,總體質量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二、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三)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教師頭腦。
  • 關於加強我省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的建議 - 政協提案...
    關於加強我省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的建議(B類) 省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   你委提出的第0288號「關於加強我省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的建議」的提案收悉。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造就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全面提升國民素質和人力資源質量,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堅實基礎,現就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提出如下意見。
  • 江南區狠抓教師隊伍建設促教育高質量發展
    以德為先 提升教師事業心到新高度江南區始終堅持把師德教育擺在教師隊伍建設的突出位置,落實《關於加強新時代教師隊伍師德師風建設的實施意見》精神,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職稱評聘、評優評先的首要內容。教育改革 契合教育高質量發展新要求自2019年8月被自治區確定為首批「縣管校聘」管理改革試點城區以來,江南區緊緊抓住這一機遇,列出時間表,繪製路線圖,大膽探索,成立了城區中小學教師「區管校聘」管理改革領導小組。城區出臺了《南寧市江南區中小學教師「區管校聘」管理改革實施方案》等指導文件,為推進改革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
  • 我省深化教育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高校教師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不斷提高……記者從省教育廳了解到,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工作,出臺一系列新舉措,在全國率先實施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全面加強我省教師隊伍建設並取得顯著成效。
  • 濰坊以機制創新引領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
    除魏亞麗入選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外,我市還有4人入選齊魯最美教師和省教書育人楷模。這是我市建設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成果的一個縮影。9月10日是第36個教師節。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教師待遇地位不斷提高,素質結構更加優化,職業發展動力更強,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全面提質增效。
  • 2020年全省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績效評價要開始了!看具體通知
    近日,山東省教育廳下發《關於開展2020年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績效評價的通知》,擬於2020年11月上旬至12月下旬,委託第三方機構對各市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工作進行績效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