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加強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創新舉措和做法

2021-01-07 青島奧數網

  教育規劃綱要頒布實施一年來,各地、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紮實推進教師隊伍建設各項改革舉措,取得積極進展,呈現出新氣象、新局面。

  一、重點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

  1.出臺政策文件,把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放在重中之重的戰略位置。海南出臺《海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強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寧夏出臺《寧夏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校長和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實行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傾斜政策。陝西印發《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強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湖北研製《關於加強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

  2.擴大實施師範生免費教育,培養「下得去、留得住、幹得好」的農村骨幹教師。河北在河北師範大學實行師範生免費教育試點工作,2011年招收200人。湖北從2011年起,在湖北師範學院、黃岡師範學院試點師範生免費教育。湖南繼續實施初中起點本科層次農村小學教師公費定向培養計劃,2011年計劃在全省招收1500人。江西繼續實施「定向培養農村中小學教師計劃」。山東擬在省屬師範類高等學校進行師範生免費教育試點,訂單式培養農村學校短缺學科師資。

  3.大力加強農村教師培訓,提升農村教師素質水平。貴州實施「省級教育教學名師培訓計劃」、「萬名校長培訓計劃」等。廣西、海南等省實施農村教師素質提升計劃,對農村教師進行免費集中培訓,開展大規模的送培下鄉活動。江蘇組織專家講學團赴全省34個經濟薄弱縣開展「送培到縣」,每年省級培訓4萬名農村骨幹教師。福建實施「農村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提升計劃」,5年全省投入3億元,對全省15萬農村教師免費輪訓一遍。寧夏實施農村中小學教師能力建設行動計劃,對全區農村教師進行大規模的全員培訓。上海實施郊區縣師資水平提升計劃,充分發揮全市優質資源和對口幫扶作用,加強郊區縣教師培訓項目的統籌安排、培訓指導、政策和經費傾斜。

  4.創新農村教師補充機制,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到農村從教。湖北深入實施「農村教師資助行動計劃」,「十二五」期間擬選派2萬名大學畢業生到農村鄉鎮學校任教。江蘇繼續實施萬名大學生赴農村任教工程,對到蘇北農村學校任教的全日制本科畢業生,補償學費。福建實施「農村緊缺師資代償學費計劃」,對到農村中小學任教的本科畢業生,按每人每年5000元的標準,連續4年返還學費。

  5.創新教師交流機制,促進師資均衡配置。福建建立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校長)校際交流制度,全面實施城鎮教師到農村學校任(支)教服務期制度。湖北啟動實施「農村學校啟明星計劃」,每年選派500名城鎮學校校長到鄉鎮中小學任教三年;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教師跟崗學習制度,每年安排200名農村學校、薄弱學校教師到優質學校學習。陝西引導教師由城鎮向鄉村、由超編學校向缺編學校、由強校向薄弱學校合理流動。江蘇繼續實施「千校萬師支援蘇北教育工程」,每年投入4000萬元,在全省義務教育階段遴選千所優質學校、萬名骨幹教師,結對幫扶蘇北農村千所薄弱學校。遼寧等省採取城鎮學校與農村學校結對幫扶、特級教師巡迴講學等辦法,實現區域之間、校際之間的優質教師資源共享。

  6.統一城鄉教職工編制標準,確保農村學校有編可補。福建實行城鄉統一的教職工編制標準,設立規模較小學校的教師編制最低保障數。江西對農村教學點實行按班額配備編制,確保每個班有1。5名教師編制。

  7.提高農村教師待遇,激勵優秀人才在農村長期從教。福建建立中小學教師與公務員工資聯動機制,設立農村教師獎勵基金,表彰獎勵長期在農村任教的優秀教師。江西在鷹潭市餘江縣、上饒市玉山縣開展「完善農村教師特殊崗位津貼制度」試點。貴州、江西、湖北、廣西、新疆等8省區啟動實施農村中小學教師周轉房建設。

  二、加快建設幼兒教師隊伍

  1.加快幼兒教師培養。江蘇擴大免費幼兒師範男教師培養規模。浙江開展幼兒園教師本科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工作,探索和完善5年一貫制、3+2等幼兒園教師專科培養模式改革。江西完善初中起點五年制大專師範招生和師範生定向招生,將幼兒園教師納入定向培養計劃。海南實施免費幼兒教師擇優培養計劃,省財政設立專項經費。

  2.加大幼兒教師培訓力度。天津啟動「農村幼兒園教師全員培訓項目」,對農村幼兒園教師進行輪訓,全面提升農村幼兒教師的保教能力和水平。安徽、廣西等省將幼兒教師納入教師全員培訓計劃。

  三、創新教師培養模式

  北京師範大學推進「4+X」人才培養體制改革,開發建設教師教育模塊化課程。華東師範大學優化教師教育課程結構,培養師範生專業知識與教學知識的貫通能力,推進師範生「見習、研習和實習」一體化。陝西師範大學在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三個學歷教育層次中,堅持目標一致、任務明確、縱向貫通、一體化推進。

  四、推進教師繼續教育信息化

  北京、浙江等省市大力使用信息技術手段,建立網絡研修社區,調動學校和教師參與遠程培訓的積極性,實現區域內教育資源共享和教師研修體制、模式創新,以教育信息化推動教師繼續發展。上海構建開放兼容、資源共享、學分互認、規範高效的中小學教師培訓公共服務體系,形成覆蓋全市的「天網」、「地網」、「人網」相結合的信息資源。

  五、加強中小學名師隊伍建設

  北京完善市區(縣)校三級中小學骨幹教師、學科教學帶頭人、特級教師的評價選拔與管理制度,健全「特級教師工作室」培養模式。上海優化「雙名培養工程」,設置東方名師資助項目,促進名師隊伍建設和教育家的培養。安徽首創名師工作室,對名師重點扶持,樹立教育品牌,骨幹教師隊伍建設實現了可持續發展。山東實施「名師、名校長建設工程」,形成省、市、縣三級骨幹教師成長梯次結構。

  六、加強師德建設

  福建、重慶、陝西等省探索建立師德評價體系,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職務評聘、評獎、評優、任用的重要依據,將師德建設作為學校辦學水平評估的重要指標。江西、海南等省出臺中小學教師師德規範,引導廣大教師模範踐行新時期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江蘇下發《關於切實解決當前師德突出問題的通知》,明確提出在2-3年內解決當前各級各類學校師德建設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堅決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浙江建立和健全師德培訓制度,實行教師暑期師德集中專題培訓制度、新教師崗前師德培訓制度和班主任上崗培訓制度。廣東將每年9月設立為師德建設主題教育月,通過開展師德建設大討論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的活動,增強廣大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湖北組織評選「荊楚師德楷模」,注重從農村教師中樹立師德典型。

相關焦點

  • 堅持立德樹人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
    2018年1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根據各級各類教師的不同特點和發展實際,採取有針對性的政策舉措,定向發力。2019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要求建設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思政課教師隊伍。三是中小學生培養的現實緊迫性。
  •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看攻堅行動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 | 奮進之筆我來...
    》,籌劃召開新時代教師工作會議,對各地深化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工作進行再部署。■開展「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中央媒體神州行」活動,挖掘展示各地改革的好做法。■啟動《教師法》修訂工作,啟動幼兒園、小學、中學教師專業標準修訂工作,完善教師隊伍建設頂層制度。
  • 關於加強我省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的建議 - 政協提案...
    關於加強我省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的建議(B類) 省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   你委提出的第0288號「關於加強我省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的建議」的提案收悉。
  • 大力加強制度建設 切實提高教師隊伍治理效能
    我國現有各級各類專任教師超過1670萬人,正是這支隊伍支撐起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要把這支隊伍建設成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隊伍,就必須全面認真地貫徹落實好四中全會精神,大力加強制度建設,加快推進教師隊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 教育部:創新編制配備努力解決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總量不足難題
    新華社北京2月15日電(記者 胡浩)針對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總量不足、結構性缺編等問題,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表示,教育部努力盤活事業編制存量,優先保障教育事業發展需要,多種形式增加教師總量,同時加大統籌調整力度,推動教師按需合理流動。2019年,將研製進一步挖潛創新加強中小學教職工編制保障的意見。
  • 教師隊伍招收40萬畢業生,加強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配備
    中國教育服務網訊:近日教育部公布了一則消息:將招收40萬畢業生補充教師隊伍,從而促進就業。啟動儀式上發布了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十大專項計劃,其中充實基層專項計劃行動,「特崗教師」計劃將增加招募規模5000人,今年招募規模將達到10.5萬,並適當擴大「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中央基層項目實施規模,將招收40多萬畢業生補充中小學教師隊伍,同時採取此前頒布施行的「先上崗,後考證」舉措,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配備。
  • 漢中市召開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會議
    5月21日,我市召開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會議,貫徹落實全省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視頻會議精神,安排部署我市落實義務教育教師待遇保障政策和音體美教師缺額補充等工作。目前,全市各縣區和市直學校已初步完成待遇核算工作,經數據對比,若將公務員普遍發放的目標責任獎金計算入全市公務員年平均工資收入,則全市義務教育教師實際收入低於公務員實際收入。
  • 支月英代表:加強中小學(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 辦人民滿意教育
    黨和國家一直關心教育事業的發展,國務院出臺了《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意見》,《意見》中把「提高教師地位待遇作為真招實招,增強教師職業吸引力″,廣大教師在崗位上有幸福感,事業上有成就感,社會上有榮譽感,教師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明確教師的特別重要的地位吸引優秀人才從教″這樣的表述令人倍感振奮,目前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 我省深化教育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高校教師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不斷提高……記者從省教育廳了解到,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工作,出臺一系列新舉措,在全國率先實施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全面加強我省教師隊伍建設並取得顯著成效。
  • 政策丨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加強新時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意見及解讀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經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第十次全體會議審議,日前,教育部、中組部、中編辦、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六部門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聚焦短板弱項,有針對性地提出創新舉措,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大背景下
  • 努力造就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
    實施《意見》,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迫切需要。  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舉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教師隊伍建設擺在突出位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各地區各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採取有力措施認真貫徹落實,教師隊伍建設取得顯著成就。廣大教師牢記使命、不忘初衷,愛崗敬業、教書育人,改革創新、服務社會,作出了重要貢獻。
  • 提升中小學教師隊伍信息素養 全面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
    2013年,教育部啟動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簡稱能力提升工程),建立了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準體系,建設了兩期課程資源,推動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並通過測評以評促學。截至2017年底,共培訓全國中小學教師1000餘萬名,基本完成全員培訓任務,普遍提高了中小學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改進教育教學的意識和能力。
  • 遼寧深化教育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原標題:收入分配激勵機制更加完善 職稱評定製度改革分類推進切實保障教師待遇,職稱評定向農村教師傾斜,優秀教師、校長向農村學校、薄弱學校流動,高校教師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不斷提高……記者從省教育廳了解到,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工作,出臺一系列新舉措,在全國率先實施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全面加強我省教師隊伍建設並取得顯著成效。
  • 教師隊伍建設典型工作案例三:中小學教職工編制管理創新工作案例
    教師隊伍建設典型工作案例三:中小學教職工編制管理創新工作案例 2017-09-01 來源:教育部   一、山東省創新工作案例   2014年,山東省實施基礎教育綜合改革以來,就加強和規範中小學編制管理進行了全面制度設計。
  • 加強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實施意見》咋落實?相關單位加強協作...
    下一步,省教育廳將從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強化師範教育引領、提升教師專業素質、提高教師地位待遇四個方面抓好貫徹落實:1.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堅持厚愛和嚴管結合,激勵和約束並重,把嚴格管理教師細化到每一項具體的環節當中。落實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準則,實施師德師風建設工程,推行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完善誠信承諾和失信懲戒機制。
  • 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
    教師作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其作風德行事關長遠,尤為重要。近年來,省委、省政府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和根本性民生工程來抓,成立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出臺《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省領導多次深入學校關心慰問教師,解決教師實際困難,強調全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 加強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法治保障
    黨中央、國務院一向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2018年1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根據各級各類教師的不同特點和發展實際,採取有針對性的政策舉措,定向發力。2019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要求建設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思政課教師隊伍。近年來,教育部和各地各高校採取有力措施認真貫徹落實,打造可信、可敬、可靠,樂為、敢為、有為的思政課教師隊伍,思政課教師隊伍不斷壯大,思政課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 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呈現新氣象
    社會認可度高了,教師們的腰杆「硬」了,錢包也「厚」了。近年來,教育部和各地通過不斷深化強師舉措,激發制度活力,書寫著教師隊伍建設的新篇章。繼實施新時代高校、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及配套的違規處理意見或辦法後,2019年,教育部會同中組部、中宣部等印發《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與「十項準則」共同構建起國家層面關於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制度體系。
  • 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介紹教師隊伍建設進展成效等
    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研製《關於深化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暢通教師職業發展通道。各地結合實際,創新舉措,比如說,內蒙古、黑龍江、福建、山東、湖北等地均出臺文件,提高了中小學中高級崗位結構比例。第三,今年教師節的主題和重點活動今年教師節的主題是:慶祝新中國七十華誕,弘揚新時代尊師風尚。主要活動有以下八項。
  • 濰坊以機制創新引領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
    除魏亞麗入選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外,我市還有4人入選齊魯最美教師和省教書育人楷模。這是我市建設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成果的一個縮影。9月10日是第36個教師節。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教師待遇地位不斷提高,素質結構更加優化,職業發展動力更強,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全面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