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資產公式:海瀾之家的產業鏈聯盟支點(圖)

2020-12-12 搜狐網

本報記者 蕭白 江陰報導

  130億,這是8月31日

凱諾科技

(600398.SH)重組方案公布時,對「海瀾之家服飾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權的估值。

  事實上,這已經是這個創立11年的平價男裝連鎖品牌,第二次進軍資本市場。此前的2012年5月,海瀾之家便曾試圖衝刺IPO,但卻最終被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否。不過,其招股說明書披露的「靚麗」財務數據—超過50%的年度銷售增長,以及,在總資產中佔比高達56.8%的存貨,卻引發了廣泛的關注。

  考慮到

中國服裝

產業當時慘澹的行業背景,這樣的爭議,並不讓人意外。2012年前三季度,中國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的存貨達到了2569.66億元。高庫存,讓「打折促銷」成了服裝企業自救的唯一法寶。幾乎所有企業的盈利能力,也因此遭到重創。

  在這樣背景下,海瀾之家披露的數據,多少顯得有些格格不入。而彼時引發的爭議,也一直持續至今。

  「一切的誤解,源於不了解。」11月4日下午,在海瀾集團江陰總部,海瀾之家董事長周建平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稱,「很多人自認為很懂服裝,就用他所理解的一套模式來套海瀾之家,結果套不上」,「現在,我們這個經營模式,全中國就我們一家,沒有人跟我們類同」。

  「輕資產」運作

  在凱諾科技8月31日披露的重組報告書中,海瀾之家如此描述自己的「業務模式」:公司基於對中國服裝市場的理解和分析,專注於品牌管理、供應鏈管理和營銷網絡管理的核心競爭力打造,以共贏為核心理念整合服裝產業鏈資源,創造了不同於一般服裝企業和一般連鎖企業的商業模式,將供應商、加盟商和公司有機結合為利益共同體,在產業鏈各方均承擔有限風險的條件下,實現了產業鏈各環節各司其職、各獲其利、共同發展的良性循環。

  具體而言,在整個產品產銷流程中,海瀾之家控制了上遊的「產品企劃、品牌管理」,以及下遊的「供應鏈管理、營銷網絡管理」,而中間的「產品設計、成衣生產、運輸配送」環節,則被外包了出去。

  在這個「產業鏈聯盟」中,「供應商」和「加盟商」,是最為重要的兩個環節。其中,為了「充分利用服裝生產資源」,海瀾之家與供應商之間,主要採取了「零售導向的賒購、聯合開發、滯銷商品退貨及二次採購相結合」的合作模式。而在銷售環節,則主要採取「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合作模式,即,加盟商實際上只需要承擔加盟租金和流動資金,門店的管理,則完全交給海瀾之家。「我們是徹底控制終端的,加盟商是沒有權力的。」周建平稱。

  這一典型的「輕資產運作模式」,也是海瀾之家過去10年快速擴張的最有效利器。據重組報告書,截至2013年6月,「海瀾之家」品牌的門店數量為2522家,其中2428家為加盟店。

  而在供應鏈的上遊,截至2013年6月,海瀾之家品牌已擁有236家穩定的供應商。周建平稱,這些供應商依據海瀾之家的整體規劃開發產品,嚴格按照海瀾之家的訂單進行生產,並以賒銷的方式向海瀾之家供貨,而其產品在海瀾之家門店銷售兩季之後,海瀾之家還可以對滯銷商品進行退貨。

  「高庫存」之辯

  在外人看來,海瀾之家的運作模式,似乎與國內服裝行業的其它「品牌運營商」並無實質性區別。

  但周建平稱:「我們跟其它品牌運營商不能比。好的經營模式,只要一環跟我不一樣,它跟我就完全不一樣。」在他看來,海瀾之家的獨特之處在於,「海瀾之家的管理,沒有一分一毫的差錯」,「我們上要跟供應商分成,下要跟加盟商分成,怎麼可能差一分一毫」。

  顯然,利益分配機制,是在海瀾之家精心設計的「產業鏈聯盟」背後,最為重要的支撐。據周建平介紹,海瀾之家按照供應商成本價的1.5倍進貨,而這些產品的零售價,將為進貨價的2.5倍,而加盟店則提取零售價的35%作為分成。

  不過,2012年,海瀾之家披露的高達38億的存貨,卻被外界視為其供應鏈管理之中的最大隱患。但周建平強調說,「我自己是沒有庫存的,我的庫存,實際上是供應商的。」並且,在他看來,海瀾之家的庫存計算方式,與國內其它服裝企業也完全不同。「其它品牌,是把產品賣給分銷商,把貨壓到地區總代理手裡,這樣的話,品牌方就沒有庫存了。而我的庫存,是所有門店庫存和總部庫存的總和。」

  海瀾之家董秘張曉帆解釋說,海瀾之家與供應商之間,是一種「可退貨的代銷」關係,「這些"可退貨",完全可以退給供應商」。據了解,目前,海瀾之家平均會將約20%的尾貨(滯銷商品)退還給供應商。

  但在周建平看來,這並不會造成供應商的反彈。「這10-20%的退貨,我在跟供貨商確定進貨價時,已經考慮進去了。基本上,我們的進貨價,是供貨商的成本價加50%的毛利,只要賣掉80%的貨品,它的毛利就有15%到20%。這個公式是定死的。它已經把錢賺回來了,就是把這些尾貨扔掉也沒關係。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哪個供應商還會來跟我合作?」

  即便面對外界的一片質疑,周建平依然堅稱:「我認為,我們的庫存是非常合理的。什麼是合理,我的供應商能賺錢,我的加盟商能賺錢,我品牌方能賺錢,這就是合理。」

  當然,2012年之後,海瀾之家實際上已經加快了「去庫存化」進程。截至2013年上半年,在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0%的背景下,其存貨卻從2012年底的44.57億減少至38.52億,而存貨在總資產中的佔比,也下降至40%。

  作者:蕭白

business.sohu.com false 21世紀網-《21世紀經濟報導》 http://epaper.21cbh.com/html/2013-11/11/content_82566.htm?div=-1 report 3374 本報記者蕭白江陰報導130億,這是8月31日凱諾科技(600398.SH)重組方案公布時,對「海瀾之家服飾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權的估值。事實上,這已經是這個

");}

相關焦點

  • 馬化騰為什麼喜歡海瀾之家?
    除此以外,這次江陰海瀾之家和林芝騰訊、摯信投資共同發起的100億產業投資資金,也會在合作中發揮巨大的加乘作用。俗話說得好,錢多好辦事,財大氣才粗,百億基金的槓桿下,海瀾之家規模擴張的速度也會加快,同時,人才、服裝相關產業鏈也會迅速升級。
  • 海瀾之家:服裝界的「元氣森林」陷入高存貨困境
    存貨減值完全覆蓋今年上半年3.75億元資產減值,致使淨利潤腰斬。可令人意外的是,面對著佔流動資產41%的高存貨,海瀾之家今年的存貨跌價準備卻只有7.37億元,比起同行來要低上許多。這無疑與海瀾之家特有的輕資產與重資產相結合的經營模式有關,也就是上遊供應商承擔庫存風險加下遊加盟商以財務投資的「類直營」模式。
  • 海瀾之家父子交班:「中年」服裝企業的突圍
    高速擴張的輕與重根據海瀾之家財報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司旗下海瀾之家系列期末直營店為432家,新增104家,關閉29家,實際增加75家;其加盟店及聯營店總計5104家,新開138家,關閉275家,實際減少137家。但在2009年,海瀾之家的各類門店總計才655家,如今已經增加了10倍。
  • 海瀾之家的「中年」危機
    國民男裝品牌海瀾之家最近幾年的發展並不如意,雖然那句魔性的廣告詞,還能讓很多人回想起,但海瀾之家這個古老的男裝品牌和新一代的年輕消費群體之間已經沒有了絕對的重合點。海瀾之家這四個字也正在隨著那句廣告語一樣漸漸的消失在中年人的記憶裡。
  • 周杰倫代言海瀾之家粉絲不買帳?周邊限量禮盒僅百人買單
    截至今日下午一點,「周杰倫代言海瀾之家」的話題在微博的閱讀量已達到5.4億,討論量則達到17萬。 大牌場BIG觀察員發現,海瀾之家天貓旗艦店和京東旗艦店中,周杰倫「當然是我」的官宣圖被放在首要位置,吸引消費者參與雙十一促銷活動。
  • 聚光燈下的海瀾之家!「海瀾小周總」的國民品牌夢
    海瀾之家換帥,85後「二代」接棒周建平宣布辭去海瀾之家和海瀾集團董事長職務,其子周立宸正式接班。11月25日晚,海瀾之家發布公告稱,周建平因個人原因辭去董事長、董事及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職務,辭職後,周建平將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 海瀾之家剪標打折引熱議 但庫存不是唯一的危機
    這樣的「輕資產、重品牌」的模式讓海瀾之家在短短18年間,成為了中國男裝市場佔有率第一的品牌,旗下總門店數達到了7254家,覆蓋了80%以上的市級和縣級市場。然而,隨著門店數量的不斷增加,加盟商手裡的存貨量越來越多。在拋去可以按原價退貨的51.7%之外,其餘的存貨滯銷的風險就全都轉移到了公司身上。
  • 5億娛樂營銷與林更新代言,為什麼還是「救」不了海瀾之家?
    去年,林更新為海瀾之家拍攝的最新廣告,便讓不少網友驚喜連連,直呼這還是那個「一年逛兩次的海瀾之家」嗎?畢竟此前說起海瀾之家,大多數人的腦海裡還是四個印小天在充滿寶萊塢風情的廣告片裡跳著高難度踢踏舞的身姿。也正因此,這個曾經的國民男裝品牌不斷被全網群嘲,成為了「土味國牌」的代表。
  • 請周杰倫代言,穿美邦的「年輕人們」能拯救海瀾之家嗎?
    不甘心只做「男人的衣櫃」,海瀾之家看上了周杰倫。10月20日,海瀾之家正式在微博官宣周杰倫擔當全新代言人,作為國民偶像,周杰倫的帶貨能力不一般。據CBNDaata星數羅盤不完全統計,2003年至2020年之間,周杰倫代言的品牌多達28個,包括可比克薯片、美特斯邦威、愛瑪電動車、優樂美等等。
  • 從刷屏到好評,疫情之下的海瀾之家做對了什麼?
    1月30日,海瀾之家快速調配了價值700萬元的鵝絨羽絨服,派專人專車僅花了37小時便從倉庫護送至武漢,通過點對點的直達急送,羽絨服物資送至武漢協和醫院、同濟醫院等一線醫護人員手中,而這僅是海瀾之家馳援武漢的第一批物資。隨著一線醫生們逐漸轉戰至方艙醫院,海瀾之家的羽絨服也因此逐漸出現在方艙醫院的各個角落。
  • 海瀾之家3.8億剝離女裝品牌愛居兔 淨利連續3年個位數增長
    9月16日晚間,海瀾之家發布公告顯示,全資子公司海瀾之家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品管公司」)擬與趙方偉、江陰得合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稱「得合管理」)、公司全資子公司江陰海瀾之家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稱「海瀾投資」)籤署《江陰愛居兔服裝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協議》,將所持江陰愛居兔服裝有限公司(以下稱「愛居兔」)的股權66%轉讓給趙方偉,15%轉讓給得合管理
  • 海瀾之家的發展困境,曾揚言幹掉優衣庫,卻被優衣庫甩遠了
    從這個數據對比中可以看出,海瀾之家的營業收入只是優衣庫的13%。把時間倒回5年前,2014年9月3日,海瀾之家總裁周建平對外高調宣稱,海瀾之家要和優衣庫拼了。而縱觀海瀾之家發展的這幾年,從2014年到2017年的財年,海瀾之家的業績是的確在一直增長,但是增長的速度卻是越來越慢,利潤增長更是從76%降到了6.5%。
  • 海瀾之家:存貨風險已爆發,剪標打折,你還買嗎?
    最風光時公司總市值曾高達800億元,成為A股市值最大的服裝類上市公司,國民男裝品牌——海瀾之家,如今這一位置已被雅戈爾取代。2019年,海瀾之家及其旗下品牌的總銷量超過了1.6億件,還真是像其廣告說的一樣承包了「男人的衣櫃。
  • [公告]海瀾之家:主體與相關債項2018年度跟蹤評級報告
    2013年7月,凱諾科技啟動了與國內服裝品牌連鎖運營公司海瀾之家服飾股份有限公司(現更名為「海瀾之家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瀾品牌管理」)的重組。海瀾品牌管理成立於2002年3月,初始名稱為江陰海瀾服裝有限公司;期間經過多次股權變更和更名,2007年10月,更名為海瀾之家服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瀾之家服飾」);截至2014年1月17日,海瀾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瀾集團」)持有海瀾之家服飾42%股權,為海瀾之家服飾控股股東,榮基國際(香港
  • 銷售不暢、利潤腰斬,海瀾之家商業模式受考驗
    與買斷式銷售不同的是,海瀾之家的加盟店尚未銷售的商品,屬於海瀾之家的庫存。這樣的模式註定海瀾之家的存貨水平偏高。海瀾之家的存貨佔總資產的百分比常年在30%以上,有時甚至高達40%。今年以來,海瀾之家的存貨水平略有下降,三季報顯示存貨為86.38億元,上年同期這一數字為94.49億元。
  • 衣服賣不出去、淨利潤腰斬,國民服裝品牌海瀾之家跌落神壇?
    而這其中以海瀾之家為首,成功的藉助「男人的衣櫃」這一定位,憑藉魔性的廣告和迅猛的開店速度,海瀾之家迅速壯大,並於2014年成功登陸A股。 借殼上市後的海瀾之家,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一度驚為天人。16年的時候海瀾之家市值突破800億元,截至2016年底,海瀾之家品牌門店數量達4237家。
  • 海瀾之家年營收190億,卻不生產衣服,它是怎樣的經營模式?
    海瀾之家體量龐大根據海瀾之家發布數據顯示,2018年新增門店881家,總累計門店數達到6673家。線下門店銷量佔營收總額的93.86%,也就是說海瀾之家的服裝品牌,全靠門店銷售出去的。不過這種怕麻煩的個性,更貼合直男的性格,因此海瀾之家一度被貼上「老男人服裝」的標籤。為了擺脫消費者對於品牌的固有觀念,海瀾之家被迫走上了轉型之路。
  • 衣服賣不出去,全靠「剪標」,海瀾之家剪標衣服賣得最多
    在走訪中採訪了一位正在賣場銷售的海瀾之家工作人員,對於剪標銷售的問題,工作人員表示,因其是海瀾之家的加工場之一,現在銷售的是已經過季的衣服及部分尾貨,在質量上與專櫃毫無差異。另外在線上跟折扣店客服溝通的過程中,也聽到了同樣的說辭。2情非得已之舉何為「剪標」?
  • 海瀾之家也要「不走尋常路」,中國男裝為何總是走投無路?
    而海瀾之家在三四五六七八線城市有「縣城LV」之稱,成為年貨之一,每年春節是其銷售旺季。但由於疫情原因,2020年春節旺季銷售大幅減少。此外,海瀾之家庫存高企的另外一個原因是銷售周期所致。據悉,為了迎接四季度和2021年春節的銷售旺季,海瀾之家在三季度開始大規模進貨,這直接導致其三季度庫存增加。縱觀近幾年的財報數據,海瀾之家三季末的庫存均在較高的水平。
  • 投資英氏嬰童,海瀾之家又看上了童裝市場
    在今年八月份花費1億元入股快時尚品牌Urban Revivo之後,海瀾之家近日又宣布將以6.60億元收購英氏嬰童用品有限公司44%股權,而這也讓海瀾之家成為英氏嬰童的第二大股東。至此海瀾之家實現了從聚焦男裝女裝向男裝女裝嬰童市場多線布局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