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殘疾人群體託起希望的明天
於詩琦
根據最新數據統計,重慶市有各類殘疾人169.4萬人,佔重慶市總人口的6.5%。對於這樣一個人數不少的群體,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積極開展調研、調查,切實掌握他們的具體情況,並多措並舉、統籌推進,力求全方位提高殘疾人群體的生活品質,推進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
1997年以前,重慶市殘疾人工作還未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僅僅有1985年成立的四川省重慶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和重慶市盲人聾啞人協會,1989年3月成立的重慶市殘疾人聯合會,1994年以後成立的萬縣、涪陵、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殘疾人聯合會。1997年直轄後,重慶市殘聯轄萬州區殘聯、涪陵區殘聯、黔江地區殘聯辦事處及其他區(市)縣的殘聯機構共40個,至此,重慶市殘聯繫統正式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至2015年末,重慶市有區縣殘聯40個,市殘疾人聯合會直屬機構3家,專門協會5個,社團組織7個,全市形成一系列保障殘疾人的組織體系、業務體系、政策法規體系,殘疾人事業發展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重慶市殘疾人聯合會編纂的《重慶市志·殘疾人事業志(1986—2015)》,詳細記錄了重慶市30年殘疾人事業的發展歷程。該書記載了在中共重慶市委、重慶市人民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重慶市為改善殘疾人群體生活環境、提高殘疾人群體生活質量、解決殘疾人群體現實困難等所做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效。全書由概述、大事記、正文10篇42章158節、附錄和編後記組成,體例龐大,內容全面。
《重慶市志·殘疾人事業志(1986—2015)》 重慶市殘疾人聯合會/編纂 定價:228.00元
志書的概述部分對重慶市30年的殘疾人事業發展進行了系統梳理,大事記部分列舉了1986年至2015年每年殘疾人事業的重要事件。第一篇「殘疾人狀況」中,介紹了殘疾分類與分級、殘疾人數量分布和抽樣調查情況。第二篇「組織沿革」,對四川省重慶市等地市殘聯和重慶市殘聯進行了回顧。第三篇「康復與預防」,分類列舉了視力殘疾人、聽力殘疾人、言語殘疾人、肢體殘疾人、智力殘疾人、精神殘疾人和多重殘疾人的康復情況和康復人才培養、殘疾預防等。第四篇「殘疾人社會保障」,包括殘疾人救助、社會保險、託養等內容。第五篇「殘疾人教育」,對殘疾人學前、義務教育,職業教育,普通中等以上教育,盲文與手語推廣,救助與師資情況進行了梳理。第六篇「殘疾人就業」,介紹了殘疾人的就業需求、職業培訓、職業類型、就業形式、就業扶持和服務。第七篇「殘疾人扶貧」,介紹了殘疾人扶貧規劃、危房改造、扶貧基地建設和康復扶貧貸款等。第八篇「殘疾人宣傳文化體育」,對殘疾人宣傳、文化、體育工作,殘疾人文化體育進家庭進社區等情況進行了詳細說明。第九篇「殘疾人權益維護」,對法制建設、參政議政、無障礙環境建設、殘疾人駕駛、信訪穩定等情況進行了介紹。第十篇列舉了區縣殘疾人事業的開展情況。全書資料詳實,內容豐富,層級分明,邏輯清晰,對重慶市殘疾人事業的發展進行了較為全面的總結。
長期以來,重慶市相關部門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市委市政府關於殘疾人事業的相關政策規定,力爭讓殘疾人安居樂業、衣食無憂,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全市各級各部門對殘疾人群體實施「量體裁衣」式服務,從弱有所扶邁向弱有眾扶。這是我國始終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堅持以人為本、人民至上發展思想的有力明證。在一系列扶殘助殘政策的幫扶下,殘疾人群體的精神面貌、生活質量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一批批身陷困難的殘疾人,或重新燃起生活希望,或奮發創業、脫困自強,書寫出精彩的人生篇章,點亮了擁抱幸福生活的夢想。
習近平總書記格外關心殘疾人這個特殊群體,他在《致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的賀信》中提到:「殘疾人是一個特殊困難的群體,需要格外關心、格外關注。讓廣大殘疾人安居樂業、衣食無憂,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重要體現,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必然要求。推動殘疾人共享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幫助殘疾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是啊!殘疾人是社會主義大家庭的平等成員,他們能否過上好日子,關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讓殘疾人過上幸福美滿的小康生活,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重要體現,是黨和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在全面建成小康路上,殘疾人一個都不能少。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讓我們同心協力,全力幫助殘疾人群體走向美好的生活,為他們帶來光明,為他們託起更有希望的明天!
版面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