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思政課託起明天的希望

2020-09-09 熱愛書書


用思政課託起明天的希望

作者: 鄧偉

「備課時,我陷入沉思。每年都能出十幾個清華北大高材生的教育強縣,卻是國家級深度貧困縣。教育改變了學子的命運,為何改變不了家鄉的風貌?」

2018年7月,杭州市景成實驗學校教研組組長朱曉嵐來到巴東縣支教,掛職巴東縣實驗小學副校長。這段話,來自她的支教日記。

從西湖之畔來到大山深處,朱曉嵐發現,巴東的教育並不薄弱,縣一中每年都有10多名孩子考入清華、北大,高考一本錄取率在全省名列前茅。

在與當地老師的交流中,朱曉嵐得知,這裡的百姓竭盡所能,把孩子送到交通相對便利的鄉鎮讀書,造成了班額人數嚴重超標,多的班級人數近90人,最少的也有50多人。每位老師都要擔任至少三門學科的教學,還要兼任住宿管理、食堂師傅和門衛工作,十分辛苦。面對教學,老師學科整合的意識有待提升,素質教育的理念還需加強。

「我想,東西部教育協作扶貧,最重要的是通過交流改變觀念,扶持改善基礎教育環境,擴大師資隊伍,提高教師素質,共同為孩子插上騰飛的翅膀。」朱曉嵐在日記中寫下工作思路。

在巴東支教的一年半裡,朱曉嵐經常送教下鄉,引導啟發學生自主學習,深入探究。針對學生認知的難點,她利用軟體技術,把枯燥的知識點,轉變成生動的具體案例。在當地的官渡口民族中心小學、童家坪小學、和留守兒童集中的陽光小學等,她為年輕教師提出寶貴的教學建議,將多年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傾囊相授。她不顧山路難行,來到貧困學生向華、向金柱家中,為兩位殘障孩子送課上門,堅持整整一個學期。在教育扶貧的路上,她以最樸素的行動,踐行著「人民教師」這一稱號的責任與使命。

作為學校思政學科的骨幹教師,朱曉嵐的《道德與法治》課程深受學生歡迎。

「朱老師,啥叫工業?」二年級的孩子還不明白這麼抽象的概念,而《道德與法治》課的魅力就是深入淺出。

「工業?比方說,我們造路修橋要用的大機器就是工業的產物。」

「哦!我明白了,我們巴東有一座跨江大橋!」「我知道,我們不遠的三峽,有三峽大壩!」

「是啊!這可是世界級的超級工程!中國路、中國橋、中國港!」「孩子們,我們的家鄉,就是你們將來大展宏圖的地方!」

教育扶貧,意義深遠。朱曉嵐堅信,這樣的思政課,一定能在孩子們心間埋下理想的種子,未來終有花開。

相關焦點

  • 扶貧先扶志,用心託起明天的希望
    扶貧先扶志,用心託起明天的希望。脫貧攻堅,除了要解決現有的三農問題,還有非常重要的教育問題。孩子才是祖國未來的希望所在,如果每個年輕人都有志向,有勇氣,才能擔負整個國家發展的未來,才能徹底消除貧困的難題。
  • 用紅色文化託起「明天的太陽」
    近年來,陝西延安將紅色革命文化資源融入立德樹人實踐,提出「用延安精神辦學育人」的紅色教育理念,創新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8月7日中國文明網)未成年人是祖國的花朵,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毋庸置疑,革命戰爭年代無數共產黨人用鮮血和生命錘鍊凝結而成的紅色精神、紅色文化,是未成年人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特殊養分」。革命戰爭時期,在極其艱苦的環境和異常殘酷的鬥爭形勢下,中國共產黨人之所以不懼生死、不畏艱險,克服了千難萬險,贏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其最為重要的還是得益於在革命鬥爭中形成的紅色文化。
  • 愛與擔當,用勇氣託起希望.
    主抓九年級工作的範曉剛副校長首先感謝歷史組老師們的敬業精神和積極奮進的工作態度,範校長要求老師們正視問題,但不能讓問題幹擾自己的情緒,工作細化詳實,抓好課下落實,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去做去寫。範校長具體要求:1.特殊情況,非常時期行非常之事,創新工作方法與學生多呼應,以教師自身行動促學生,以自身抓學生,通過教師的緊張,促進學生良好學風的形成;2.網上授課與線下輔導要立規矩,例如規定時間完成規定的任務,有針對性的輔導尤其是作業反饋,具體到人具體到知識點共性的問題,邊緣生的問題,重點的知識要按計劃,有條不紊的開展;3.用考試測驗,網上測試的方式
  • 上遊讀書丨為殘疾人群體託起希望的明天 - 於詩琦
    為殘疾人群體託起希望的明天於詩琦根據最新數據統計,重慶市有各類殘疾人169.4萬人,佔重慶市總人口的6.5%。一批批身陷困難的殘疾人,或重新燃起生活希望,或奮發創業、脫困自強,書寫出精彩的人生篇章,點亮了擁抱幸福生活的夢想。習近平總書記格外關心殘疾人這個特殊群體,他在《致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的賀信》中提到:「殘疾人是一個特殊困難的群體,需要格外關心、格外關注。
  • 希望工程實施30周年丨助學育人 託起明天的太陽
    30年來,希望工程用愛心點亮了千萬雙這樣的大眼睛。 上世紀80年代末,希望工程由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發起建立,成為我國第一個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少年的基金。30年來,全國希望工程已累計接受捐款150多億元,援建小學2萬餘所,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590多萬名——這項以「希望」命名、以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少年重返校園為使命的社會公益事業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 武漢蔡甸教育局,舉辦中小學2020年思政課,教師專項培訓
    今日上午,武漢市蔡甸區教育局舉辦中小學2020年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專項培訓,切實加強意識形態正確把控,深入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力爭在蔡甸建設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高素質思政課教師隊伍。
  • 發揮教師主體作用,講好思政課
    2020年 9月1日出版的第17期《求是》雜誌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它指明了新時代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方向,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提供了行動遵循,令人振奮鼓舞。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
  • 當「火焰藍」遇見思政課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近日,一篇名為《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的文章強調了思政課的重要性。每周都要進行的理想信念教育、光榮使命教育、職能使命教育等等一系列思政課千篇一律,怎麼樣才能最大程度發揮思政課的作用,這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 青春思政課 ⑤ | 一堂入腦入心的青春思政課,我校師生有話說!
    在看完這場思政大課後,我校師生有話要說,快來一起看看吧!省委宣傳部思政處副處長、青春思政課中的歌曲《唱給未來的我們》作詞  夏捍東通過觀看這堂主題青春思政課,使我真切的感受到它是一堂融思想性、創新性、藝術性為一體教學實踐課,是一堂有意義、有意境、有意思的人生啟迪課,是一堂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的愛國主義教育好課。
  • 生動詮釋偉大抗疫精神 用最鮮活的事例講好思政課
    引導學生堅定永遠跟黨走的信念: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少年處在人生「拔節孕穗期」,心智逐漸健全,思維也進入活躍狀態,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引導學生堅定製度自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思政課要「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導學生掌握正確思維方法: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
  • 湖北工業大學:用故事講「活」《追夢》思政課
    今年6月30日,站在湖工大《追夢》思政課講臺上,「00後」秦媛媛收穫了全場的掌聲。2019年5月16日以來,湖北工業大學創新思政課教育教學方法,開設了《追夢》系列思政通識課,把最新時政熱點引進課堂,聚合校內外優質資源,邀請身邊人講好親身故事,用榜樣的力量影響學生,打造引導學生成長的思政「金課」。
  • 如皋市下原幼兒園全面打造高質量品牌:用愛託起明天的太陽
    用愛託起明天的太陽——下原鎮下原幼兒園全面打造高質量品牌側記這裡是一方自由的天地,心靈的花兒在這裡綻放,快樂的果實在這裡創造。這裡是一片愛的海洋,夢想在這裡放飛,希望在這裡起航。在下原鎮下原幼兒園,全體教職員工用愛心、細心、耐心,託起了明天的太陽……依法治園、質量強園、特色立園、科研興園的辦園目標,課程回歸自然、教育崇尚和諧的辦園理念,一切為了孩子、構建和諧樂園的辦園宗旨,為下原鎮下原幼兒園全面打造高質量品牌鑄就根基。
  • 上好思政課,關鍵把課當成課
    文/李強思政課到底要怎麼上?大中小學一直在探索。從各方面的實踐來看,但凡效果好的思政課,高高立起的必然是「課」的意識。以溫州大學為例,「課」的意識牽引備課的「用心程度」,繼而提升了學生對思政課的「滿意指數」。
  • 聚焦「多維度思政課章丘模式」 探秘思政課「正確打開方式」
    在這個過程中,章丘區教體局善謀善做,關注實效,積極探索全區整體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的新路徑、新模式,著力構建「多維度思政課章丘模式」,建設了一系列精品資源庫和卓有成效的實踐研究成果,探索出了可複製、可推廣的典型經驗。
  • 從愛心出發——託起明天的小太陽
    河北省武安市人民檢察院「檢愛工程」掠影  「你們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  自從有了偉人這句名言,在祖國的大地上,凡關乎學校建設、教育的事業便被稱作「希望工程」,青少年則從此有了「早晨的太陽」那樣光亮的名字。
  • 堅守初心 託起明天的太陽
    校長文飛翔主持會議並作《乘勢而上 破浪前行》主題講話,激勵大家勇擔育人使命,堅守教育初心「託起明天的太陽」。會議宣傳學習貫徹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強調要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到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
  • 實驗室裡的一堂思政課
    2020-09-24 09:36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硫酸銅製成美麗玫瑰送給新生實驗室裡的一堂思政課  通訊員 郭嘉寧攝遺世獨立的藍玫瑰、灼灼其華的黃金雨,南京農業大學理學院的學長學姐們用親手製作的滿滿4箱的手工品,迎接學弟學妹。這次活動,不僅讓他們在實踐中鞏固知識,更讓他們在奉獻中找到了價值感。一次別樣的實驗課成了一堂生動的思政課。 「因為疫情,上個學期的實驗課都是在線上完成的,學生幾乎沒有親自動過手。」
  • 易錦:思政課,也能如此有魅力
    一次為學校路橋工程學院的學生們上思政課,她讓學生們帶上了平時專業課所做的橋模,讓學生們聊聊自己橋模作品的設計理念。 學生們不明所以,這到底是思政課還是專業課呢?有為雲南孩子過怒江所設計的斜拉橋,有希望建設在南海的鯨鯊橋,還有能抵抗地震大風的胡楊橋……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創意和想法在思政課堂上飛翔。 聽完學生們的討論,易錦才道出了這堂課的中心思想——「奮力實現交通強國夢」。她說,國家要強盛,交通須先行。針對路橋工程專業的學生,她希望教他們勇擔建設交通強國的責任與擔當,凝聚中國力量,助力中國從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邁進。
  • ...思政大課觀後感範文10篇 疫情防控思政大課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為將高校思政課教學優勢轉化為防疫鬥爭的強大力量,教育部社會科學司、人民網聯合舉辦「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給大家分享關於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的觀後感心得,方便大家學習。
  • 思政課變身文藝匯演——阜師大打造讓學生終身難忘的思政「金課」
    思政課變身文藝匯演——阜師大打造讓學生終身難忘的思政「金課」 2021-01-14 11:23:58   來源:安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