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多維度思政課章丘模式」 探秘思政課「正確打開方式」

2020-12-25 澎湃新聞

聚焦「多維度思政課章丘模式」 探秘思政課「正確打開方式」

2020-12-23 15: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今年3月,濟南市教育局召開了濟南市「雙貫通」 精品思政課改革建設工程項目啟動會議,這是濟南全面推進新時代學校思政課改革創新的重大舉措。在這個過程中,章丘區教體局善謀善做,關注實效,積極探索全區整體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的新路徑、新模式,著力構建「多維度思政課章丘模式」,建設了一系列精品資源庫和卓有成效的實踐研究成果,探索出了可複製、可推廣的典型經驗。

同課異構、多元創新

尋找思政課的「正確打開方式」

緊扣時代,貼近現實,是思政課的特點。教師對時政資源進行了深度挖掘和重點破題,以「講好新時代的故事」為切入,通過故事形式提升學生境界、涵養氣概、激勵擔當。創新研發生動有趣的課堂形式和案例,從形式上適應學生「思維的更大廣度」,把思政課上的更多樣,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才能真正讓思政入腦入心。這是章丘思政課老師們的共同心得。

章丘五中組織「書記金語,周周分享」活動,緊跟新時代黨中央精神,為上好思政課提供根本保障。同時,學校每月組織一次「理論實踐化大教研」活動,通過教研活動,感悟理論、創新形式,永不停息地進行教研探索。將課標學習案例化,教學設計科學化,在思政課堂上用多元化策略開展含有創設情境、時政論壇、遷移運用等八大板塊在內的教學策略。章丘實驗中學在《建設法治中國》一課中,老師以社會熱點《民法典》切入,為學生講解直播間刷禮物、遊戲充值等行為中存在的法律關係。「讓思政知識內化於心,外化於形是我們的目標。」靈活有趣的課堂同樣展現在章丘區道通實驗學校中,老師直接現場與區人大代表連線,由人大代表為學生們解答怎麼提議案、議案能解決什麼問題等內容,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民主集中制的內涵。章丘四中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確定了人民戰疫、科學戰疫、依法戰疫、逆行戰疫四個模塊,讓「停課不停學」的課程隨著疫情變化同步推進。在「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一課中,老師選擇了章丘鐵鍋、章丘大蔥、豬肉價格、章丘區快遞業發展現狀調查四類內容,既把所學內容與課本實現融通,又推進了學生對家鄉的認知和關注。

貫穿學校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

讓學生愛上思政

思政課堂只有從內容上不斷適應「學生思維最大的活躍度」,多拓展思政課的理論實踐內涵,才能讓思政課的每一個觸角都觸及學生最感興趣的點,讓孩子樂於接受,喜歡思政,這是我們思政課最大的實效。立足實效,這是章丘思政教師的普遍共識,「實、真、活」是章丘全區思政課追求的共同目標。

在小學生的拔節長穗期,啟迪心智、滌蕩思想顯得愈加重要。老師的「言傳」並不能一蹴而就,只有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把學校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貫通起來,才能用最真實的情境激發學生內心最真實的情感。

諾德實驗學進行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進行新時代新型德育的有益嘗試:在學校大廳設置了一個「特殊的銀行」——道德銀行營業廳,為每位同學開設了道德幣存摺,制定了本校的存儲標準,學生們可以通過高標準完成作業、自主勞動實踐、熱心幫助同學、參加志願服務、熱心公益等形式進行道德積累,由老師進行道德考評,並根據表現贈予相應的道德幣,學生們可以在學期末憑道德幣去兌換相應價值的物品。章丘區東山小學的思政課以生活為起點,創設了「爸爸俱樂部」,強調父母在教育中的責任擔當,號召家務由所有家庭成員分工合作,每人認領自己的勞動工作,從小培養責任感。棗園學區朱各務小學與山東中醫藥大學合作進行研究實踐,由山中醫的教授指導購買藥苗並在校內種植中藥園、參觀藥材博物館等,引導學生就地取材,嘗試自己製作香囊、藥包,豐富勞動體驗。

正是基於這樣的思路,章丘區著力提升思政教師的專業素養,只有優秀的教師隊伍才能成就優秀的思政課堂。章丘依託學科教研中心、學科命題中心,以骨幹教師的力量輻射帶動年輕教師,以活動為依託,定期開展各片區以及全區的大教研活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同時,章丘區教體局積極實行「引進來,走出去」策略,與上海方略集團達成多年合作,赴上海、杭州、四川等地研學,學習先進經驗。在濃厚的教研氛圍的浸潤下,剛入職章丘區魯能實驗小學的青年教師馬小娜獲得了濟南市思政課教學比賽一等獎。

把思政課開到「心裡」去

真正肩負鑄魂育人的使命

從思想上適應學生「思維的更大深度」,讓思政教育真正觸動心靈,引領思想,構建精神家園,真正讓思政教育起到鑄魂育人的作用。這是章丘思政教師團隊在思政課形式、內容方面實現提升基礎上,基於學生精神思想成長做出的更深層次思考。

「心學」一定要「走心」,章丘區一系列課堂教學改革、課程設計創新、教學方法更新等,把思政課開到校外去,打造「移動思政課堂」,讓「心學」課程「不走樣」,廣大學生「不走神」,切實大道理思政課思想教育的目的。為了讓學生把理論知識和看得見、摸得著的家鄉變化結合起來,繡惠中學的老師們深入開發鄉土資源,講古城文化時,老師們會帶入「文化自信」的內容;講古城改造時,老師們的主題則是「共享發展、全面小康」……繡惠中學不遺餘力地把思政課堂辦的有聲有色,帶領學生參觀大蔥博物館,去田間感受刨大蔥、捆大蔥的辛苦和樂趣,學生們與大蔥比身高,參與了賣大蔥的過程。章丘四中把思政課搬到了全國文明村——三澗溪村,引導學生體驗「直播帶貨」、「尋找家字頭上那一點」,走進了三澗溪村實踐基地,通過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切實體會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變化,學生對紮根農村有了新的認識,直觀感受到三澗溪村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落,搖身一變成為全國示範村的內在能量。「移動思政課堂」的形式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國家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內涵,課堂活起來,學生的獲得感也因此更實在。東山小學組織了多姿多彩的思政課活動,依託家委會,由學生為敬老院送去歡笑,為清潔工人送去暖心薑茶,在街道上體驗「小交警」角色……種種活動讓思政課上的更加鮮活,把課堂搬到生活中去,在社會這個大課堂中完成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滲透,實現擔負新時代思政課鑄魂育人的使命。

思政課塑造的是一個人的「魂」,「理論+實踐」的「多維度思政課章丘模式」改革,實際上就是要堅持開門辦思政課,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實現學生知、情、意、行的統一,努力培養學生適應終身法治和社會法治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引導學生立鴻鵠志、做奮鬥者。

來源:章丘區教育和體育局

編輯:章丘區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南平:創設更貼近學生的多元思政課
    工作室主持人、南平市高級中學校長歐捷說,希望發揮思政名師團隊的領銜、示範、激勵、凝聚和輻射作用,聚焦思政課教學目標,注重創新思政課教學方法,整合思政課協同育人資源,循序漸進地開設思政課,創設不同學段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優秀思政課程。
  • 通道:上好思政課,樹立正確價值觀
    懷化新聞網訊 「只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才能在教書育人中獲得幸福的人生。」5月18日,中央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通道侗族自治縣委常委、副縣長孫英來到通道第二完小給學校老師帶來一堂生動有趣的思政課,140多名教師現場參與聽課。課堂上,孫英以「幸福」為題,從「幸福人生的關鍵是什麼、追求幸福人生的四個維度、如何從教書育人中獲得人生幸福」三個方面進行闡述,教導大家幸福是人生最大的快樂,是人生的最終追求。
  • 推動思政課與專業課協同前行
    課程思政建設研討會近日在中央財經大學召開。與會學者圍繞課程思政建設的必要性、引導思路及如何與專業課相結合等主題進行了討論。中央財經大學副校長馬海濤認為,新時代中國高校面臨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打破長期以來思想政治教育和專業課相隔絕的局面,將立德樹人貫徹到高校課程教學的全過程,推動思政課與專業課程協同前行。
  • 用心打造學生真心喜歡終身受益的思政課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明海英)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於《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實施方案》通知的精神,精心凝練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的「湖北經驗」,1月16日,「新時代中國系列」思政選修課建設研討會在湖北經濟學院舉行。會議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線下會場設在湖北經濟學院。
  • 高校思政大課 講好戰「疫」故事
    全國各高校紛紛跟進,聚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聚焦全國各地各部門、各行各業一線防控疫情的生動實踐,聚焦師生關心關切的政策解讀、健康教育,精心組織思政課教師在線備課、在線教學,學生在線學習,通過多種形式講好抗「疫」故事,引導學生堅定戰勝疫情的信心決心。
  • 黑龍江東方學院課程思政讓外語課更有「中國範兒」
    原標題:黑龍江東方學院課程思政讓外語課更有「中國範兒」大學英語作為高校公共基礎課程,覆蓋面廣、影響力大,如何將思政元素有機、自然地融入教學全過程是較大難點。黑龍江東方學院把課程思政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環節,將思想政治教育像「鹽入水中」一樣融入到大學英語教學中,引導學生在學好英語的同時樹立正確價值觀,具備用外語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通過課程思政,讓外語課更有「中國範兒」。教材中間寫滿「中國話」教材是一課之本,是實現課程思政進課堂、進頭腦的重要載體。因此,教材建設被學校列為課程思政的頭等大事。
  • 讓思政課變得越來越鮮活
    機械工程導論課串聯起工程實踐中的職業道德、工程實踐對可持續發展的影響等理念;公共英語課融入中國文化、中國經濟、京味兒文化和校史校情等知識……這是思政課,還是專業課?答案是——這是具有思政元素的專業課。
  • 【戰「疫」思政課】人民網:高校思政大課 講好戰「疫」故事
    全國各高校紛紛跟進,聚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聚焦全國各地各部門、各行各業一線防控疫情的生動實踐,聚焦師生關心關切的政策解讀、健康教育,精心組織思政課教師在線備課、在線教學,學生在線學習,通過多種形式講好抗「疫」故事,引導學生堅定戰勝疫情的信心決心。
  • 黑龍江東方學院:課程思政讓外語課更有「中國範兒」
    黑龍江東方學院把課程思政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環節,將思想政治教育像「鹽入水中」一樣融入到大學英語教學中,引導學生在學好英語的同時樹立正確價值觀,具備用外語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通過課程思政,讓外語課更有「中國範兒」。
  • 打造最適合學生的思政課
    近年來,華北電力大學為經營好思政課主陣地,不斷創新方式方法,鼓勵每位教師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用真情打造學生們喜聞樂見、有「硬核」有「乾貨」的思政課,讓每堂思政課有滋有味、入腦入心。曾經「高冷」的思修課,成了學生的人生講堂「這裡是華電思修課堂,我是芳姐,我願與你一路風雨兼程。」
  • 為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添磚加瓦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張金嶺)2020年7月26日,由上海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德育課程研究基地主辦的大中小幼思政課一體化建設高層論壇通過線上舉辦,來自四十餘家高校和中小學的百餘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本次論壇圍繞大中小幼思政課一體化的整體思維、目標、內容、方法、實踐等問題展開了深入討論。
  • 馮務中:思政課「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四項要素
    思政課進行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主要是為了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和參與性。思政課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具有四項要素,一是慕課視頻,主要講解基本知識和基礎理論。二是課堂講授,主要講解疑難問題和高精尖學術問題。三是小班討論,主要進行生師互動和生生互動。四是課下作業,主要鍛鍊學生研究和寫作的能力。這四項要素各有其功能,不能相互取代。
  • 福建江夏學院:開放式集體備課 打磨思政「金」課
    這是福建江夏學院思政課開放式集體備課會的現場。日前,馬克思主義學院系列開放式集體備課會第三場如期進行。江夏學院黨委書記鄭建嵐、黨委副書記陳曉紅與宣傳部、教務處相關部門人員和江夏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的老師們齊聚一堂,公開備課,共同交流如何講好「堅定理想信念」這一課。這已是鄭建嵐時隔兩周第二次參加思政課集體備課會。
  • 三大創新讓學生愛上思政課
    思想政治理論課(簡稱「思政課」),是我國大學的必修課程。過去,思政課的上法很傳統、很古板,教師往往照本宣科,一個PPT能給不同的學生講幾年都不變,這樣的課令多數學生上課時提不起興趣。近年來,隨著教育主管部門和高校重視程度的增加,以及一些現代化手段的注入,思政課堂上不乏創新。
  • 講好思政課 守好責任田 育好接班人
    (程傳忠 報導 通訊員:魏英傑 李曉帆)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如何教給他們正確的思想,引導他們走正路。9月4日,鄭州市上街實驗初級中學在黨團活動室召開思政課工作推進會,學校黨總支書記戚潤軒,常務副校長梁紅玉,副校長魏英傑及全體思政課教師參加了此次會議。
  • 抓好思政教育,落實立德樹人——開封高中召開思政課研討會
    思政課教師承擔著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扣好學生人生第一粒扣子的艱巨責任和重要使命。落實立德樹人,開封高中9月3日下午在會議室召開思政課研討會。校長顧伯宇、副校長喬國穎、李振華,學生處主任苗森、師訓處主任毛廣文和全體思政課教師參加了研討會。會議由學生處主任苗森主持。
  • 疫情防控思政大課觀後感體會心得500字800字 疫情防控思政大課...
    這裡有10篇思政大課觀後感寫作範文,疫情防控思政大課在哪觀看直播觀看地址!2020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觀後感怎麼寫?一起來看看吧!為將疫情防控的生動實踐轉化為鮮活課堂,教育部社會科學司、人民網聯合舉辦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3月9日下午,全國高校師生可在線觀看直播。
  • 思政課變身文藝匯演——阜師大打造讓學生終身難忘的思政「金課」
    思政課變身文藝匯演——阜師大打造讓學生終身難忘的思政「金課」 2021-01-14 11:23:58   來源:安青網
  • 構建思政課三維立體化教學模式
    作者:河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李素霞、楊彥京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三維」教學模式,是指從空間、內容、方法三個維度所構建的「空間上——立體化」「內容上——研究型」「方法上——互動式」的有機整體教學模式。
  • 中國政法大學:思政課充滿新時代氣息
    「把握到了當下中國的時代脈搏,可以更好地了解今後中國的前進方向」「豐富了知識面,開闊了視野,改變了單一從法學角度思考的思維方式」「思想得到了升華,對當代中國的發展狀況和發展前景有了更深的認識」——這些評價來自中國政法大學一門課隨堂問卷調查的反饋結果,「一面倒」的評價背後是學生們難掩的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