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思政課三維立體化教學模式

2020-12-11 光明思想理論網

  作者:河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李素霞、楊彥京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三維」教學模式,是指從空間、內容、方法三個維度所構建的「空間上——立體化」「內容上——研究型」「方法上——互動式」的有機整體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有效整合三種教學模式的優勢,並將這三種綜合運用於一體化的教學過程中,從而有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

  立體化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實踐教學、網絡教學和日常生活教學等方面相互融合,進而提升思政課教學的整體效果。課堂教學方面,注重對學生形成科學認識的引導,堅持立德樹人,結合新時代背景來創新話語體系,正確把握好政治性和思想性之間的關係,不斷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實踐教學方面,與不同專業學生的知識相契合,增強文化自信的底氣,培育家國情懷,堅決摒棄和反對錯誤的思想觀念,進而自覺提升實踐能力。網絡教學方面,充分運用相關學習平臺,拓展學生學習的空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教師引導下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增強學生的獲得感。在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注重啟發學生,與學生成長成才所面臨的實際問題相結合,積極推進將思政課元素融入相關專業課教學,逐步構建「大思政」格局。同時,推進思政課考評方式的立體化,在注重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的考核時,也要通過調研報告、主題演講和小論文等形式來注重實踐成績的考核。

  研究型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以及批判精神,並通過問題研討式和小組研討式等形式,來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篩選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教學內容方面,在設置問題上注重選擇一些學生困惑和密切關注的問題,引發學生的思想共鳴,進而激起學生深入思考和分析,調動學生自覺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提升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小組研討式教學中,根據課程內容中涉及的不同問題,來組織學習小組,並由小組組長來分配相關具體的學習任務,教師在設置問題、查閱資料、分析問題以及撰寫解決問題的報告等方面給予相應的指導。通過小組的自評、互評以及教師的評價,進而總結和提升相關研究成果,並引導學生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深入認識和了解當代中國以及世界的發展,從而提升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

  互動式教學模式,主要體現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知行互動、內外互動等方面,仍需提升互動的質量,進而解決「低頭族」問題和「坐後排」現象等現實的教學問題。在師生互動過程中,進一步扭轉學生對思政課學習觀上所存在的忽視心態和應付考試等錯誤觀念,在課前可讓學生評析最近的社會熱點話題以及學生自身的經歷分享等來增強學生的參與度,授課過程中通過案例分析以及相關故事的體會和感悟等方面來增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課後注重學生的獲得感是否有所增強以及思想觀念和價值觀的變化等。生生互動過程中,注重其學習課程知識時,不斷擴展其情感、價值以及人格等方面的互動,引導他們正確處理因性格和習慣等差異而導致的衝突,進而向表現優秀的學生學習。知行互動方面,在給學生講授科學的思想觀念、理想信念和價值觀時,注重知行合一,對所出現不一致的行為要進行糾偏,從而真正促使思想觀念轉化為實踐行動。關於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的內外互動方面,還要結合校園的環境,並與相關的社團、學術沙龍、辯論賽等活動結合起來,進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從而提升其教學的吸引力。

  立體化教學模式有助於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達到理論和實踐的統一以及政治性和生活性的統一,從而提升其教學的質量和效果;研究型教學模式,具有開放性、過程性、交互性以及探究性的特點,其主要作用是有助於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和批判性思維,從而推動教學相長;互動式教學模式,具有價值導向性、差異化和實踐性的特點,其主要作用是有助於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教師和學生以及學生和學生之間互為一體,從而使課堂教學達到活躍、高效和啟發的效果。在「三維」教學模式的實踐中,通過細化具體實施和操作環節建立不同部門之間的聯動機制形成評估指標四個方面來推進立體化、研究型和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有機統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在立體化教學模式上,通過具體的制度建設和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來促使課堂教學、實踐教學、網絡教學和日常生活教學統一起來。針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互動式教學模式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則結合具體的教學過程和不同的教學方法等方面,來推動互動式教學模式的落實。關於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型教學模式,通過轉變教師教學觀念、完善相關教學的可操作性和學生的考核評價方式等,來進一步提升研究型教學模式的效果。

[ 責編:趙宇 ]

相關焦點

  • 高校本科思政課立體化教學的實踐探索
    [摘 要]由「教師講課、學生聽課、複習備考、期末考核」的線性化教學造成的高校本科思政課「三性一力」不強的問題,成為新時代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面臨的巨大挑戰。破解這一難題需要在立體化教學理念的基礎上,形成立體化教學機制,構建立體化教學模式,並以之為內核展開實踐探索。
  • 安徽師範大學探索構建立體化育人模式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
    安徽師範大學探索構建立體化育人模式 2018-05-17 來源:安徽省教育廳   堅持德育課程與專業課程協同。挖掘各類課程育人資源,構建「大思政」課程體系,編制課程思政教學指南,培育一批示範通識教育課程、專業課程和特色課程,構建思政課、綜合素養課、專業課「三位一體」思政教育課程體系,推進思政教育在人才培養中全覆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實施高校思政課建設體系創新計劃,推動文、理、藝體等專業分類教學改革,以「隱形嵌入」方式將思想引導融入專業課程教學;開發系列特色課程,將黨的創新理論引入課堂。
  • 探索構建課程思政與德育實踐一體化育人模式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山東省輕工工程學校黨委統籌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探索構建具有學校特色的課程思政與德育實踐一體化育人模式。成立「構建課程思政與德育實踐一體化育人模式」工作小組,校長掛帥,黨委副書記主管全面工作,各部門協同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學科體系、專業體系、教材體系和管理機制之中。二、以課程為載體,拓展課程思政平臺課堂教學是課程思政建設的主渠道。課程思政建設的基礎在於課程。
  • 大學生思政教育機制的構建與實踐
    有些高校對大學生思政工作的重要意義和面臨的嚴峻形勢缺乏深刻認識,「立德樹人」停留在表面;有的認為教學科研是大學的中心,思政工作「拿不上檯面、理不清頭緒、看不到效果」,責任意識不強,存在對思政工作「不想抓、不敢抓、不會抓」等問題。中央對思政課的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但高校落實不均衡,教學效果不佳。相比第一課堂,對大學生德育第二課堂重視程度不夠,缺少針對性設計和指導。
  • 「網際網路+課程思政」模式建構的理論研究
    近年來,上海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從「政治認同、國家意識、文化自信、公民人格」的頂層德育內容體系出發,提出了全方位、立體化育人的教育教學理念,在課程建設、網絡運用和社會實踐等方面進行了不斷探索,實現從「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的創造性轉化。
  • 聚焦「多維度思政課章丘模式」 探秘思政課「正確打開方式」
    聚焦「多維度思政課章丘模式」 探秘思政課「正確打開方式」 2020-12-23 15: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打造線上線下混合理實一體思政金課
    幾年來,在堅持思政課理論引導的同時,逐漸形成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構建了穩三維實踐教學載體,創新打造了線上線下混合、理實一體的思政金課。將傳統的網絡課堂搬到網上,關注學生的網絡生活,將傳統的課堂授課方式改革為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的形式,逐步形成了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和理實一體的教學體系,打造了思政金課。三、具體措施(一)開拓線上教學陣地,整合資源,形成線上線下混合育人新模式。
  • 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
    廣西民族大學圍繞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愛知行信」協同育人理念引領,對各類課程進行梳理,有針對性地在不同課程中立項建設課程思政示範課堂,促進思政課程、專業課程、通識課程、實踐課程協調聯動,構建起「四聯四通」課程思政模式,即「部門聯動,上下聯通;課程聯動,目標貫通;教師聯動,團隊聯通;課堂聯動,評價聯通」模式,探索形成各類課程同向同行的協同育人機制。
  • 西電思政課構建「五位一體」教學改革新模式
    本次活動既是西電思政課近年來「一課一品」品牌培育的深化,也是探索思政課「五位一體」改革的重要一環。近年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在思政課教學改革中,打造出基礎課——視頻微課、綱要課——多維展示、原理課——品讀經典和概論課——思政演講的「一課一品」品牌。思政課「五位一體」教學體系包括首席教授、線上教學、線下研學、翻轉課堂、實踐教學5個層次。
  • 馮務中:思政課「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四項要素
    」就是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雙管齊下、統籌兼顧的教學模式。思政課進行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主要是為了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和參與性。思政課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具有四項要素,一是慕課視頻,主要講解基本知識和基礎理論。二是課堂講授,主要講解疑難問題和高精尖學術問題。三是小班討論,主要進行生師互動和生生互動。四是課下作業,主要鍛鍊學生研究和寫作的能力。這四項要素各有其功能,不能相互取代。
  •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成立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
    日前,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簡稱「廣東輕工」)成立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通過團隊協同攻關方式,聚焦標準研究、課程建設、教學指導、考核評價、教學質量診斷與改進等課程思政建設重難點問題,研究探索新模式、新方法、新載體,推動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推動價值塑造、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深度融合
  • 讓思政教育「活」起來、「火」起來 重慶郵電大學探索「三維融合...
    短視頻、情景劇、歌唱、微電影、小品……靈活多樣的表現形式讓思政課變得不再「無趣」,這正是重慶郵電大學「抓好思政理論主課堂,加強實踐教學大課堂,創新網絡教學新課堂」的三維融合思政教育教學改革新模式的重要體現。
  • ...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基於學習通平臺的的思政課雲端教學模式
    社科體藝部全體思政課教師通過學習通雲端進行線上教學,在線輔導答疑,組織主題討論,開展雲端測試,成功實現傳統教學向「雲端課堂」的平穩轉移,推動信息技術和思政課教學深度融合,形成了基於學習通平臺的的思政課雲端教學模式。一、基本情況自2018年開始,思政課程一直堅持開展混合式教學探索。
  • 「一體兩翼三化四平臺」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新模式
    學院立足高職院校類型教育與人才培養模式特點,堅持思想政治教育整體育人觀,以優化教學內容為「一體」,以改革教學方法與創新教學手段為「兩翼」,堅持實踐主題系統化、學習過程信息化、考核評價多元化的「三化」實踐教學模式,創建虛擬仿真思政體驗平臺、思政教育實踐教學體驗平臺、第二課堂實踐平臺以及專業化社會實踐平臺等「四平臺」,著力進行載體創新、方法模式創新、工作體制機制創新,構建富有高職特色的全過程、全方位、全員思想政治實踐育人整體格局
  • 構建「三三三」網絡思政育人新模式,打造思政教育「掌上餐廳」
    如何讓網絡環境下成長的新一代大學生接受良好的思政教育,是目前高校必須面對的問題。濰坊職業學院緊跟時代步伐,在充分解讀新形勢下「大思政」教育工作內涵的基礎上,打破傳統,走出藩籬,結合新媒體並融於新媒體開展思政教育,構建了「三三三」網絡思政模式,為學生精心打造思政教育「掌上餐廳」(如圖所示),增強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形成了可借鑑推廣的網絡思政育人新模式。
  • 安徽工商職業學院:構建「浸潤式」思政育人模式
    安徽工商職業學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持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改進和創新思政工作載體方法,形成了黨建引領保障、課程浸潤擔當、實踐聯動跟進、文化育人固本的「浸潤式」思政育人模式,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光榮使命中,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 「思政課程」引領「課程思政」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構建高校思政工作體系,緊緊抓住高校立德樹人、鑄魂育人根本任務,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新舉措。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
  • 高職院校課程思政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課程思政體系並不是簡單地重設教學機構和開設一門課,而是從課程思政價值生成規律出發,課程思政的根本任務應當圍繞立德樹人目的,依託課程體系的全力構建,課程思政的價值功能才可能實現,課程思政的價值實現需要立足課程的多元價值性。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是中國傳統文化理念自然延伸的內在邏輯,有著較強的適應性。
  • 安徽理工大學:打造在線教學課程思政金課
    在防控新冠肺炎延遲開學期間,安徽理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積極實施「網際網路+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激勵廣大教師投身教學改革與創新,主動適應新的教學模式,多措並舉打造在線教學課程思政金課,將思政教育融入到各門課程教學之中。
  • 構建同向同行的思政體系
    浦東新區的思政教育緊緊圍繞四個堅持,積極構建以課程為核心,所有學科同向同行的思政教育體系:堅持政治導向,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立場和政治方向;堅持文化實踐,將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做奮鬥者;堅持構建思政教育一體化的新格局,落實教育目標、課程設置、教材使用、教學管理、考核評估等方面的統一要求;堅持學生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