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業大學:用故事講「活」《追夢》思政課

2020-09-09 光明網

在武漢市洪山區,接種新冠疫苗後與陳薇院士的一張合影照成為了19歲秦媛媛最有紀念意義的照片。

3月中旬,這位來自湖北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專業的大一姑娘,從學院年級群看到了新冠疫苗志願者招募通知,網上查閱資料後報名,順利通過醫院體檢,成為了首批第53號新冠疫苗臨床研究志願者。

「疫情中,許多90後醫務工作者奮戰在一線,他們的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作為一名大學生,我也可以做點事情。」今年6月30日,站在湖工大《追夢》思政課講臺上,「00後」秦媛媛收穫了全場的掌聲。

2019年5月16日以來,湖北工業大學創新思政課教育教學方法,開設了《追夢》系列思政通識課,把最新時政熱點引進課堂,聚合校內外優質資源,邀請身邊人講好親身故事,用榜樣的力量影響學生,打造引導學生成長的思政「金課」。

師生同講思政課 親近又可學

「如何戰勝挫折,迎接困難?」站在《追夢》思政課講臺上,曾服役於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的楊證欽給出了答案:「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他想起剛入新兵連時,遇到第一道坎兒,是隊列行走的75釐米跨度。入伍前他不愛運動,在訓練時常同手同腳,跟不上戰友的步伐,成為隊伍裡的「拖油瓶」。

「越是難啃的骨頭,我越要啃下去!」 楊證欽不服氣,一吃完飯,一個人跑到在寬度不足5公分的操場道沿上糾正八字腳,十遍不過關就再練一百遍。堅持了一個多月,隊列達到了訓練的標準。等到新兵連體能考核時,他被授予「優秀士兵」稱號。

退伍後,他把這種不服輸的勁頭又帶回了校園,克服跨考和縮招的困難,順利考上了研究生,站上了思政課講臺,將自己的故事娓娓道來。

要上好《追夢》思政課這堂大課,開講前的「備課」工作繁重。湖工大通過校、院、班聯動機制,藉助微信公眾號、QQ群等網絡平臺廣泛發布信息,徵集學生感興趣的主題,挖掘學生閃光點,鼓勵學生從自身經歷出發講述對「困難」「科技」「愛國」的理解。

為了讓課堂既親近又可學,每一講《追夢》思政課都下足了功夫,既有來自校園主力軍,也請來了校外最強「外援」。

在《追夢》第四講,就職於阿里巴巴風險管理事業部的2008級理學院統計學專業校友郭百嶺,患有小兒麻痺症行動不便,但接到學校的邀請,特地從杭州趕回來分享他的成長故事。

學生時代的郭百嶺擁有多項光環:校獎學金獲得者、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在湖工大求學期間,他從未落下一次課,後考取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攻讀應用統計專業碩士。

「困難都是可以戰勝的,我能做到,相信你也可以。」如今站在思政課講臺的他,已通過阿里巴巴在華中地區的招聘,成為了一名算法工程師。

《追夢》思政課開設兩年來,圍繞「不負時代,用心成長」「紅色基因,你我傳承」等主題,開辦了六期,邀請校內各專業領域專家學者、優秀校友、著名天文學家、抗疫一線英雄、全國人大代表等不同角色的主講人站上講臺,已覆蓋了全校2萬餘名學生。

「要辦『活』《追夢》思政課,就要勇於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僅讓老師講給學生聽,更要讓學生講給學生聽,讓校友講給學生聽,還動員學校資源邀請各領域專家,讓學者講給學生聽。」《追夢》思政課相關負責人說。

思政課也追熱點 有用又時宜

如何緊跟時事,在疫情下講好高校思政課?湖北工業大學舉辦的《追夢》課程給出了新的答卷。

5月28日,全國抗擊疫情取得了階段性勝利。《追夢》思政課將主題定位為「智能製造,助力抗疫」,把講臺搬上了雲端。

為讓學生真聽、真感受,參與到「火神山」醫院施工的1999屆機械設計專業校友羅正林在雲端講臺「現身」,把抗疫故事帶進了校園,「火神山」施工現場在課堂上被「還原」:上千臺機械設備和上萬名建設人員分布各個角落,施工人員一天只能休息3、4個小時,累了就靠在沙坑裡眯一會兒,10天10夜,「火神山」裡的機器日夜轟鳴。

曾是「雲監工」的2017級園林專業學生劉曉鈺是「火神山」直播的忠實粉絲,在《追夢》思政課上第一次聽到了「火神山」建設背後的故事。「以前只知道這是國外網友都稱讚的『中國速度』,覺得很驕傲,直到今天才了解,速度的背後靠的是中國科技實力和成千上萬建設者的努力。」

既追社會熱點,《追夢》思政課也立足學校工科特色,從學校發展裡找思政課素材,挖掘校園裡的熱點故事。

2019年9月,在「科技之光,國家富強」思政課上,授課團隊向學生展示了學校科技創新的一串成績單。

湖工大劉濱磊教授帶領團隊潛心鑽研,與腫瘤死磕到底,研究抗癌病毒藥物——溶瘤免疫療法,讓癌症患者看到了新希望;湖工大土建學院近五年來承擔全國橋梁相關科研項目超過30項,先後參與了武漢軍山大橋、天興洲大橋,鸚鵡洲大橋、平潭跨海大橋等多座世界級大橋的科研項目。

「思政課的素材可以來源社會,也可以挖掘於校園。每年學校有500多名優秀學生從湖工走向世界名校,湖工大多個實驗室承擔著國家重點項目,讓熱點和校園特色相結合,更能打動學生。」 該課程的老師們介紹。

思政講臺「花樣」多 有趣又有效

「思政課一定要上到學生心坎上,才有效果。」2年來,《追夢》思政課也一直在講課形式上不斷創新,努力做到既有意義也「有意思」。

朗誦一首《青年,青年》詩歌,用表演的方式重溫共產黨奮鬥歷史;演奏一曲古壎穿越時空,在課堂再現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現場書寫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作品,分享自己學習書法的感悟,讓思政教育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來自新疆喀什的理學院學生卡地爾丁·艾合買提大二時曾參加《追夢》思政課。「記得第一次聽思政課,在課上聽學者講述了中國最高尖科學技術發展歷程。最後一張PPT上寫著:用心成長,回報社會。我對這個畫面一直印象深刻。」

2月4日,疫情在武漢爆發,卡地爾丁在朋友圈看到方艙醫院正在招募志願者,得到父母支持後,報名成為武漢市江漢方艙醫院安保隊伍的一員,值守醫院2號門。

「我想這是回報社會的時候了。」在江漢方艙醫院,從早上8點到晚上8點,卡地爾丁穿著防護服,每天走上2萬多步,引導車輛維護交通秩序,一天下來兩腿發酸。

大二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的張鳴,剛入校時不習慣大學寬鬆的學習環境,總愛待在寢室打遊戲。在《追夢》思政課上,聽了自己所在學院學習達人蔡雨萱的故事後,列了每日的計劃表,走出寢室,準備參加更多的學科競賽活動。

圍繞《追夢》系列思政通識課,湖工大開展40餘次理論學習和實踐活動;舉辦「梧桐有約」茶會,讓書記、校長與學生面對面、一對一地暢談理想和人生;青年學生獻身國防成為時尚,2019年共有92名學生應徵入伍,完成率達107.06%,位居湖北省屬一本高校首位。

「打造《追夢》思政通識金課,就是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把握思政工作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的規律性要求,通過深化思政課改革創新,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播撒進青年學生的心靈,教育引導廣大學生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而不懈奮鬥。」 該校黨委書記李克勤說道。(湖北工業大學黨委宣傳部供稿)

相關焦點

  • 高校思政大課 講好戰「疫」故事
    廈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教授原宗麗認為,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更有責任通過專的業視角,進一步指導學生更好地認識疫情、了解疫情、解讀疫情,同時,透過疫情去講好「中國故事」。 山東大學連線馳援一線醫務工作者共話疫情。2月21日,「共同面對 科學防疫--山東大學一校三地疫情防控知識線上科普宣傳活動連麥『一線』」活動如約舉辦。活動通過視頻連麥山東大學濟南、青島、威海三地的3位湖北籍學生,馳援湖北一線的3位山大醫務工作者和疫情防控知識科普專家團的4位成員,共話疫情、科學防控。
  • 【戰「疫」思政課】人民網:高校思政大課 講好戰「疫」故事
    廈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教授原宗麗認為,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更有責任通過專的業視角,進一步指導學生更好地認識疫情、了解疫情、解讀疫情,同時,透過疫情去講好「中國故事」。2月21日,「共同面對 科學防疫--山東大學一校三地疫情防控知識線上科普宣傳活動連麥『一線』」活動如約舉辦。活動通過視頻連麥山東大學濟南、青島、威海三地的3位湖北籍學生,馳援湖北一線的3位山大醫務工作者和疫情防控知識科普專家團的4位成員,共話疫情、科學防控。這堂特別的「網絡思政課」還吸引了馳援一線醫務工作者的家人和親友一同觀看並參與,取得熱烈反響。
  • 用心打造學生真心喜歡終身受益的思政課
    來自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華中農業大學、中南民族大學、武漢紡織大學、湖北工業大學、武漢工程大學、武漢輕工大學、長江大學、武漢音樂學院、湖北科技學院、湖北經濟學院等湖北省12所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專家學者,以及湖北經濟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代表等近百人參會。
  • 生動詮釋偉大抗疫精神 用最鮮活的事例講好思政課
    偉大抗疫精神是中國精神的生動詮釋,為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提供了豐富資源。我們要用最鮮活的抗疫事例講好思政課,更好發揮思政課在立德樹人中的重要作用。    引導學生堅定永遠跟黨走的信念。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少年處在人生「拔節孕穗期」,心智逐漸健全,思維也進入活躍狀態,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
  • 紅巖革命故事展演特色思政課走進四川外國語大學
    新華網發(胡鑑 攝)  新華網重慶12月8日電(陶玉蓮 胡鑑)12月7日,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精心打造的紅巖革命故事展演在四川外國語大學舉行,為現場師生帶來了一堂有情懷、有溫度的思政課。  據介紹,紅巖故事展演分「開篇」「上篇」「下篇」和「尾聲」四個部分,融合講、誦、展、演等活潑藝術形式,重現昨日革命,再塑偉人風範。
  • 疫去小康來 南鐵院大學生「思政第一課」講出信心講出愛
    中國江蘇網訊 9月8日下午,在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辦公樓報告廳,一場由00後學生帶來的「思政第一課」精彩開講。8名學生化身思政課教師,圍繞「疫去小康來」主題,講述戰疫戰貧奔小康的故事。講綠色驅疫霾,唱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讓全面小康底色美起來;講青年擔當,說說「千裡走單騎」的新傳奇、特殊的生死狀等,展現青年戰疫寫芳華;講全球戰疫,為疾風驟雨中國率先扛住、全球馳援中國始終在場連連點讚;講全面小康遇到《民法典》,說說《民法典》如何解除生活中的煩惱、如何護佑全面小康行穩致遠;講鐵路戰疫戰貧的故事,說說鐵路以工匠精神助力戰疫、高鐵和小慢車速度不同追夢相同……小老師們的語調或深情或激昂或柔美
  • 周小李:打造「活色生香」的思政課
    執教21年,獲評湖南省優秀教師、湖南省高校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標兵、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湖南省青年崗位能手、湖南省徐特立教育優秀教師獎、湖南省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能手、湖南省中青年思政教育傑出人才、湖南省青年社科「百人工程」學者等多項殊榮。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田甜 黃京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思政課是一門關鍵課程。但要講好思政課,並非易事。
  • 「講道理」變「講故事」 計量大學讓思政課生動起來
    原標題:「講道理」變「講故事」 計量大學讓思政課生動起來   在陳望道故居,同學們認真聆聽陳望道在簡陋的柴房翻譯《共產黨宣言》的故事。
  • 浙江工業大學以「戰疫思政」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
    浙江工業大學以「戰疫思政」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 2020-05-18來源:浙江省教育廳   浙江工業大學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 辦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新時代思政課
    「『思政大課』讓我們更真實地感受到了疫情中『逆行者』的奉獻精神,老師們變著法兒地讓我們不落課、辛苦錄製手語的行為,本身就是思政教育的好故事,這樣的思政教育不生硬、不空洞,更有感染力、說服力。」綏化學院環境設計專業的聽障學生小何用手語表達自己的心聲。「推進思政課實踐教學,把思政課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積極探索多種形式實踐教學。
  • 課程思政關鍵在教師思政 上海大學用生動故事激發教師育人情懷
    在中國第36個教師節即將到來之際,9月4日,上海大學舉辦「陽光美麗,教書育人,與子同行——我的故事你的心聲」第44期教師教學沙龍。依託顧曉英工作室編撰的《與子同行》一書,這次活動生動展示了上海大學教師無私奉獻的形象,引導教師厚植立德樹人情懷。
  • 生動講好思政課,北京探討建設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
    新京報訊(記者 戚望)「過去,學生提起思政課,會覺得枯燥、沒有新意,但今天不一樣了。」9月14日,北京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現場會在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舉行。王瑩瑩表示,講好思政課,要儘量避免翻來覆去地舉一些老例子,而要舉一些學生平時耳聞目睹的事例,增強親近感和現實感,讓學生真學、真懂、真信、真用。「思政課教師要有家國情懷。在與學生溝通的情感共鳴的基礎上,逐漸引導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引導他們樹立擔當意識,做合格接班人。」「什麼是國家?用列寧的著作來說,國家是一個階級壓迫另一個階級的機器,是迫使一切從屬的階級服從於一個階級的機器。
  • 周小李:打造「活色生香」的思政課丨湖南教書育人新楷模
    三湘都市報記者 田甜 黃京 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思政課是一門關鍵課程。但要講好思政課,並非易事。學生何靜曾出演啞劇《不做低頭族》,她說,整個演出圍繞大學生「手機控」進行演繹,用生動的故事情節、逼真的表演藝術,展示玩手機可能帶來的慘痛後果。「但我們不是演完就算了,周老師還讓我們思考『手機控』背後的原因,並結合相關知識點進行分析和思考,引導我們堅定理想信念,摒棄低級趣味,堅強自身意志,從內在找到抗拒手機的源動力。」 藝術化教學方法成為周小李的思政課最具特色的地方。
  • 鄔小撐:從「易」著手,結合個人實際生動講好思政故事
    發言中,鄔小撐分析了「課程」與「思政」之間的關係,他認為:「『課程』是主渠道,『思政』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教師可以通過講好故事的方法在課程中融入思政,實現課程和思政的有機統一。」專業課程如何融入思政?鄔小撐認為,教師講授課程思政的素材來源廣泛,包括教師的自身經歷、學科歷史、為國家做的貢獻及人文故事等,教師需要將素材和不同類型的課程內容相互搭配起來。
  • 聚焦「多維度思政課章丘模式」 探秘思政課「正確打開方式」
    同課異構、多元創新尋找思政課的「正確打開方式」緊扣時代,貼近現實,是思政課的特點。教師對時政資源進行了深度挖掘和重點破題,以「講好新時代的故事」為切入,通過故事形式提升學生境界、涵養氣概、激勵擔當。立足實效,這是章丘思政教師的普遍共識,「實、真、活」是章丘全區思政課追求的共同目標。在小學生的拔節長穗期,啟迪心智、滌蕩思想顯得愈加重要。老師的「言傳」並不能一蹴而就,只有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把學校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貫通起來,才能用最真實的情境激發學生內心最真實的情感。
  • 東華大學開講新生第一堂思政課—新聞—科學網
  • 中國計量大學「互動式」故事教學 讓思政課「生動」起來
    在陳望道故居,同學們認真聆聽了講解員講述的陳望道在簡陋柴房翻譯《共產黨宣言》的故事。「現場沉浸式教學讓我們身臨其境式地重溫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時刻,更容易產生思想共鳴。」 學生黨員江亞琪說。這是中國計量大學思政課教學的一幕。
  • 善用講故事的方式講道理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出發,深刻闡述了辦好思政課的重大意義,明確提出了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的重大要求,為推進思政課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
  • 江西農業大學打造可聽可感可學可做的思政課
    為同學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生態文明思政課。同學們操控無人機觀測溼地候鳥,操作儀器檢測鄱陽湖水質。當無人機飛升至鄱陽湖的高空,鏡頭下的廣袤湖面棲息著成片的候鳥,溼地植被層次分明,操控無人機的大三學生邱建偉掩不住內心的激動:「這是我永生難忘的一堂思政課。」
  • 將枯燥的思政課變得生動、有趣 湖南交通職院利用戰「疫」故事講好...
    將枯燥的思政課變得生動、有趣湖南交通職院利用戰「疫」故事講好思政網課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2月26日訊(通訊員 褚鳳 易錦)「面對疫情,中國行動為什麼如此讓世人欽佩一堂講述《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的思政課,被她用牽動全世界的疫情故事講述,娓娓道來,通俗易懂,生動感人,說服力強。類似這樣的小課堂,在湖南交通職院思政課堂經常會出現。用學生們聽得懂、看得見的故事講故事、說道理,甚至學生給學生講課,效果好、受歡迎。青年學子們積極行動起來,主動策劃、巧妙構思,「一班一策」活動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