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漢市洪山區,接種新冠疫苗後與陳薇院士的一張合影照成為了19歲秦媛媛最有紀念意義的照片。
3月中旬,這位來自湖北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專業的大一姑娘,從學院年級群看到了新冠疫苗志願者招募通知,網上查閱資料後報名,順利通過醫院體檢,成為了首批第53號新冠疫苗臨床研究志願者。
「疫情中,許多90後醫務工作者奮戰在一線,他們的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作為一名大學生,我也可以做點事情。」今年6月30日,站在湖工大《追夢》思政課講臺上,「00後」秦媛媛收穫了全場的掌聲。
2019年5月16日以來,湖北工業大學創新思政課教育教學方法,開設了《追夢》系列思政通識課,把最新時政熱點引進課堂,聚合校內外優質資源,邀請身邊人講好親身故事,用榜樣的力量影響學生,打造引導學生成長的思政「金課」。
師生同講思政課 親近又可學
「如何戰勝挫折,迎接困難?」站在《追夢》思政課講臺上,曾服役於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的楊證欽給出了答案:「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他想起剛入新兵連時,遇到第一道坎兒,是隊列行走的75釐米跨度。入伍前他不愛運動,在訓練時常同手同腳,跟不上戰友的步伐,成為隊伍裡的「拖油瓶」。
「越是難啃的骨頭,我越要啃下去!」 楊證欽不服氣,一吃完飯,一個人跑到在寬度不足5公分的操場道沿上糾正八字腳,十遍不過關就再練一百遍。堅持了一個多月,隊列達到了訓練的標準。等到新兵連體能考核時,他被授予「優秀士兵」稱號。
退伍後,他把這種不服輸的勁頭又帶回了校園,克服跨考和縮招的困難,順利考上了研究生,站上了思政課講臺,將自己的故事娓娓道來。
要上好《追夢》思政課這堂大課,開講前的「備課」工作繁重。湖工大通過校、院、班聯動機制,藉助微信公眾號、QQ群等網絡平臺廣泛發布信息,徵集學生感興趣的主題,挖掘學生閃光點,鼓勵學生從自身經歷出發講述對「困難」「科技」「愛國」的理解。
為了讓課堂既親近又可學,每一講《追夢》思政課都下足了功夫,既有來自校園主力軍,也請來了校外最強「外援」。
在《追夢》第四講,就職於阿里巴巴風險管理事業部的2008級理學院統計學專業校友郭百嶺,患有小兒麻痺症行動不便,但接到學校的邀請,特地從杭州趕回來分享他的成長故事。
學生時代的郭百嶺擁有多項光環:校獎學金獲得者、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在湖工大求學期間,他從未落下一次課,後考取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攻讀應用統計專業碩士。
「困難都是可以戰勝的,我能做到,相信你也可以。」如今站在思政課講臺的他,已通過阿里巴巴在華中地區的招聘,成為了一名算法工程師。
《追夢》思政課開設兩年來,圍繞「不負時代,用心成長」「紅色基因,你我傳承」等主題,開辦了六期,邀請校內各專業領域專家學者、優秀校友、著名天文學家、抗疫一線英雄、全國人大代表等不同角色的主講人站上講臺,已覆蓋了全校2萬餘名學生。
「要辦『活』《追夢》思政課,就要勇於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僅讓老師講給學生聽,更要讓學生講給學生聽,讓校友講給學生聽,還動員學校資源邀請各領域專家,讓學者講給學生聽。」《追夢》思政課相關負責人說。
思政課也追熱點 有用又時宜
如何緊跟時事,在疫情下講好高校思政課?湖北工業大學舉辦的《追夢》課程給出了新的答卷。
5月28日,全國抗擊疫情取得了階段性勝利。《追夢》思政課將主題定位為「智能製造,助力抗疫」,把講臺搬上了雲端。
為讓學生真聽、真感受,參與到「火神山」醫院施工的1999屆機械設計專業校友羅正林在雲端講臺「現身」,把抗疫故事帶進了校園,「火神山」施工現場在課堂上被「還原」:上千臺機械設備和上萬名建設人員分布各個角落,施工人員一天只能休息3、4個小時,累了就靠在沙坑裡眯一會兒,10天10夜,「火神山」裡的機器日夜轟鳴。
曾是「雲監工」的2017級園林專業學生劉曉鈺是「火神山」直播的忠實粉絲,在《追夢》思政課上第一次聽到了「火神山」建設背後的故事。「以前只知道這是國外網友都稱讚的『中國速度』,覺得很驕傲,直到今天才了解,速度的背後靠的是中國科技實力和成千上萬建設者的努力。」
既追社會熱點,《追夢》思政課也立足學校工科特色,從學校發展裡找思政課素材,挖掘校園裡的熱點故事。
2019年9月,在「科技之光,國家富強」思政課上,授課團隊向學生展示了學校科技創新的一串成績單。
湖工大劉濱磊教授帶領團隊潛心鑽研,與腫瘤死磕到底,研究抗癌病毒藥物——溶瘤免疫療法,讓癌症患者看到了新希望;湖工大土建學院近五年來承擔全國橋梁相關科研項目超過30項,先後參與了武漢軍山大橋、天興洲大橋,鸚鵡洲大橋、平潭跨海大橋等多座世界級大橋的科研項目。
「思政課的素材可以來源社會,也可以挖掘於校園。每年學校有500多名優秀學生從湖工走向世界名校,湖工大多個實驗室承擔著國家重點項目,讓熱點和校園特色相結合,更能打動學生。」 該課程的老師們介紹。
思政講臺「花樣」多 有趣又有效
「思政課一定要上到學生心坎上,才有效果。」2年來,《追夢》思政課也一直在講課形式上不斷創新,努力做到既有意義也「有意思」。
朗誦一首《青年,青年》詩歌,用表演的方式重溫共產黨奮鬥歷史;演奏一曲古壎穿越時空,在課堂再現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現場書寫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作品,分享自己學習書法的感悟,讓思政教育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來自新疆喀什的理學院學生卡地爾丁·艾合買提大二時曾參加《追夢》思政課。「記得第一次聽思政課,在課上聽學者講述了中國最高尖科學技術發展歷程。最後一張PPT上寫著:用心成長,回報社會。我對這個畫面一直印象深刻。」
2月4日,疫情在武漢爆發,卡地爾丁在朋友圈看到方艙醫院正在招募志願者,得到父母支持後,報名成為武漢市江漢方艙醫院安保隊伍的一員,值守醫院2號門。
「我想這是回報社會的時候了。」在江漢方艙醫院,從早上8點到晚上8點,卡地爾丁穿著防護服,每天走上2萬多步,引導車輛維護交通秩序,一天下來兩腿發酸。
大二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的張鳴,剛入校時不習慣大學寬鬆的學習環境,總愛待在寢室打遊戲。在《追夢》思政課上,聽了自己所在學院學習達人蔡雨萱的故事後,列了每日的計劃表,走出寢室,準備參加更多的學科競賽活動。
圍繞《追夢》系列思政通識課,湖工大開展40餘次理論學習和實踐活動;舉辦「梧桐有約」茶會,讓書記、校長與學生面對面、一對一地暢談理想和人生;青年學生獻身國防成為時尚,2019年共有92名學生應徵入伍,完成率達107.06%,位居湖北省屬一本高校首位。
「打造《追夢》思政通識金課,就是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把握思政工作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的規律性要求,通過深化思政課改革創新,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播撒進青年學生的心靈,教育引導廣大學生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而不懈奮鬥。」 該校黨委書記李克勤說道。(湖北工業大學黨委宣傳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