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重慶日報》通版刊登了《人文渡口 樂起江灣 區縣文旅精品薈·大渡口篇》,在全市區縣「曬旅遊精品·曬文創產品」大型文旅推介活動隆重推介大渡口。
滾滾長江,巍巍中梁,上風上水,義渡名揚。
十裡鋼城,爐火輝煌,鋼花飛舞,民族脊梁。
南海溫泉,田園風光,金鰲山頂,狀元兒郎。
灣區築夢,半島放歌,人文之城,揚帆遠航。
100萬年前,心靈手巧、勤勞勇敢的遠古人類,在這裡製作出舊石器時代手斧——馬王場手斧,開啟重慶主城文明印記。戰國時期,巴人立市於龜亭北岸,在這裡創造重慶最初的繁華街市。清道光年間,士紳設義渡於此,規模恢弘、地處要害,為沿江數十裡之首,大渡口由此得名。1938年,漢陽鐵廠逆流西遷大渡口,保住民族工業命脈,成為全國抗戰鋼鐵的大後方。2011年,為了碧水藍天,重鋼再次大義搬遷。重鋼的來與走,大渡口的迎和送都是民族大義。如今,釣魚嘴音樂半島的藍圖已經繪就,長江文化藝術灣區的美好畫卷徐徐展開,「上善之地、大德之城」的城市精神在這裡傳承弘揚,「高質量產業之區、高品質宜居之城」建設的樂章正在全力奏響。
大渡口城區
吟唱悠悠百年的義渡情歌
上風上水的大渡口,在遠古時期,氣候溫暖溼潤,日照充足,非常適合遠古人類居住,這一說法被1987年出土於大渡口區馬王場舊石器遺址的一把手斧得以印證。馬王場手斧據考證距今約70-100萬年,是重慶地區發現的唯一的舊石器時代早期手斧。走進大渡口區博物館,迎面可見「鎮館之寶」——馬王場手斧,手斧下半部分保留著石頭圓潤的形狀,上半部分形狀尖銳、鋒利,有稜有角,製作極為不易,從它複雜的加工工序中,仍然能感受到遠古人類的勤勞與智慧。
馬王場手斧
從博物館出來,往江邊前行,義渡古鎮便映入眼帘。此處背山面水,江寬水緩,古人便將渡口設於此。到清道光年間,普通百姓渡江艱難,馬王鄉士紳便自發捐出一片田地,用每年的收租所得作為義渡的運轉經費,僱傭船夫,購買一大一小兩艘客船,在此免費渡人過江。據推算,每天通過義渡,來往於長江兩岸的民眾,約有近千人次。一時間,渡口規模恢弘、商賈雲集,成為沿江數十裡最大的渡口,大渡口也因此得名。
義渡古鎮
義渡古鎮通過原面積、原高度、原基礎、原風貌的修復,重現了歷史上形成的三街九巷的街巷關係結構,保留了長江中上遊碼頭山地街鎮地貌,留存了義渡古韻和濃濃鄉愁。
你可以在古色古香的民宿裡,嘗一嘗地道的船幫菜,與熱情豪爽、仁義好客的老闆擺擺龍門陣。夜晚時分,洗去一身疲憊和塵埃,仰望星辰、枕江而眠,撫慰一顆遊子歸鄉的心。
義渡古鎮
走到古鎮上街,新中國成立後建成的第一條鐵路老成渝鐵路從古鎮邊穿過,它不僅承載著交通運輸的功能,還承載著幾代川渝人民的情感和記憶。2019年,成渝鐵路重慶站至江津段改造工程啟動,不久的將來,市民便可以坐上綠皮火車,一覽濱江美景,形成「車在江邊走,人在畫中遊」的美好景象。
藉此契機,義渡古鎮也將進行整體的升級改造,通過統一的策劃,引進文化旅遊的新業態,融入文藝元素、打造音樂小鎮。
感悟激情飛揚的鋼魂之歌
1890年,漢陽鐵廠在武漢誕生,中國鋼鐵工業蹣跚起步。1937年,抗戰危急,為保存中國近代民族工業血脈,成立了鋼遷會,將漢陽鐵廠鐵血西遷至重慶大渡口。抗戰時期,重慶鋼鐵工業最多時佔到全國鋼鐵工業比重的90%,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重要貢獻,保存了中國鋼鐵工業的星星之火,奠定了重慶工業重鎮的產業基礎。新中國成立以後,在行業內更是享有「北有鞍鋼,南有重鋼」的盛譽。
鋼花影劇院
1965年,大渡口因重鋼正式設區,2011年,重鋼實施環保搬遷。為保護好寶貴的工業遺存,傳承好工業文化、鋼城文化,大渡口區聯合渝富集團對原重鋼片區進行整體規劃,在保留原重鋼型鋼廠內具有典型工業特徵和歷史底蘊的建築物基礎上,打造以重慶工業博物館為核心的重慶工業文化博覽園,並於2019年9月開門迎客。
鎮館之寶8000匹馬力雙缸臥式蒸汽原動機是1905年由英國謝菲爾德市梯賽特戴維兄弟公司製造,也是中國軋鋼工業第一臺大型軌梁軋機原動機,代表了當時世界工業的最高水平。1950年,新中國的第一根鋼軌也是用它作動力得以試製成功。前些年,英國還曾提出高價購回這臺老蒸汽機,被婉言謝絕。
8000匹馬力雙缸臥式蒸汽原動機
除了鎮館之寶,「鋼魂」館也大有來頭,展館是在全國第七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重慶抗戰兵器工業舊址群——鋼遷會生產車間」舊址上進行活化利用、專題陳列、科普體驗,呈現了「鋼遷會」成立、西遷並支持抗戰的恢弘歷史。
重慶工業博物館「鋼魂」館
主展館分為序廳、工業星火等多個篇章,圍繞近代以來重慶工業120多年的發展歷程。走出主展館,參加新中國成立70周年群眾巡遊彩車的「魅力重慶」迎面而來,帶你重新回味當時的盛況。
「魅力重慶」彩車
接下來,按照重慶市與寶武集團的戰略合作計劃,大渡口還將建設中國鋼鐵工業博物館,打造成全國知名工業遺產、工業文旅項目。此外,寶武集團還將在大渡口布局中國寶武西南總部、寶武大學重慶校區、中國寶武中央研究院西南新材料研發中心等項目,為這片熱土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
品味詩情畫意的田園牧歌
長江奔騰不息,中梁山矗立不言,大渡口的青山綠水間,藏著如畫風景和詩意田園。
中梁山脈,是重慶主城的生態屏障、城市「肺葉」。閒暇時光,若是不想長途跋涉外出,則可以驅車到大渡口區中梁山國家森林公園,森林公園在不破壞原生態的基礎上修建,森林覆蓋率達到75.38%。只需不到1個小時的時間,便可與山間的風,林中的樹,路邊的花,潺潺的山泉……來一次親密接觸,在森林氧吧中盡情呼吸新鮮空氣,讓身心煥然一新。
中梁山國家森林公園
一汪泉水足以慰風塵,位於中梁山下的南海溫泉,景色怡人。這裡的溫泉水來自地層深處,溫度達到57℃,是含偏矽酸、偏硼酸的氟、鍶醫療熱礦泉。天氣乾燥的時節,泡一泡溫泉水,讓肌膚在溫潤的泉水中緩緩舒張,卸下疲憊與緊張,舒緩身體與心靈。秋冬時節泡一泡溫泉,加強血液循環、舒筋活絡,既養生又休閒,怎一個愜意了得。
南海溫泉
金鰲山上的金鰲寺,庭院深深、古樹參天,深藏於蒼山翠柏之間,更平添幾分神秘與靜謐。推開厚重的大門,讓人頓覺紅塵俗世已在腦後。寺內主殿東牆上還留有明末清初的壁畫,以及明代留存的地藏王菩薩造像,默默地向人們訴說著遙遠的過往。如此清幽雅靜的地方,在古代便是巴縣著名的「讀書聖地」,並留下了「十載金鰲九進士」的神奇傳說。相傳,寺內有一口井,用鐵板蓋著,用井水磨墨寫字就可以中狀元,引得八方學子紛至沓來,更留下了「古寺藏山凹,到門方始知」「躡步尋幽徑,金鰲最上層」等不少傳世的詩詞。
金鰲寺
金鰲山下的南海地球村,芳草依依,風景秀麗。一群人,一壺茶,享一段休閒的時光。又可以來一次驚險刺激的滑草,讓風帶著青草的味道裹挾著你,一起衝進綠色的海洋中。或者搬一張凳子,支一根魚竿,等一條魚上鉤,在等待中親近自然,好似一幅「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畫面。
南海地球村
周末來到位於長江邊的石盤村,不僅可以參觀「石盤村舊石器遺址」,還能在田園、菜園、果園中尋覓鄉愁,體驗採摘的樂趣。枇杷、桃子、李子、葡萄、柑橘……這裡四季氣候宜人、瓜果飄香,親手將瓜果從樹枝上、田野裡採摘到竹籃中,夾雜著泥土的清香,裝滿回家的行囊,享受著大自然的饋贈。在農莊裡品嘗綠色的天然的美食,品味舌尖上的美味,算是對平日裡忙碌的自己最好的犒勞。
石盤村「春見」柑橘
奏響豪邁澎湃的時代讚歌
長江,億萬年奔流不息的母親河,浩蕩東來,至大渡口卻不舍離去,溫柔婉轉繞出一個大彎,才徐徐向前,為大渡口留下了36公裡的寶貴濱江岸線,以及重慶主城的第一個半島,也是唯一未開發的半島——釣魚嘴半島。
釣魚嘴半島
按照市委市政府「兩江四岸」規劃設計方案,大渡口區釣魚嘴半島定位為音樂半島、九龍坡區九龍半島定位為美術半島,二者共同構成長江文化藝術灣區。將堅持藝術為魂、發展為要,著力建設成為激活文化價值的長江上遊文化藝術中心,促進產業轉型的西部新興文化產業高地,體驗人文薈萃的重慶時尚藝術生活秀帶,觀覽山清水秀的主城濱江綠色生態走廊。
北起九龍半島,南至釣魚嘴半島,長江文化藝術灣區江岸線總長約25公裡,其中大渡口區域內有18.4公裡,佔整個灣區的73.6%,包括了重鋼舊址、義渡古鎮、中交茄子溪碼頭及釣魚嘴半島等。
長江文化藝術灣區效果圖
其中,釣魚嘴半島將集中布局「一廳一院一館一場一營一臺」等重大功能性項目。長江音樂廳(重慶音樂廳)布局於島頭視野最開闊區域,已列入市級重點公共設施項目,正在全力推進前期工作。音樂學院將對標國際一流,與川音等國內外音樂學院、機構,共同打造獨具特色的音樂學府,建設高層次音樂人才培養基地。長江音樂博物館,將打造為長江流域音樂遺產聚集地。還將建設長江音樂廣場、長江音樂營、長江音樂臺等系列項目,共同承載都市音樂文化集聚功能,形成展現重慶國際化大都市形象的文化新地標。
釣魚嘴音樂半島效果圖
音樂產業在這裡聚集。2019年10月,首屆長江草莓音樂節在大渡口火熱開唱,三十多組音樂人輪番登場,吸引了3萬餘名樂迷盡享音樂盛宴。得益於首屆長江草莓音樂節的火爆場面,作為國內流行音樂頂級IP的草莓音樂節,將每年在大渡口定期舉辦,同時還吸引了春浪、迷笛兩大音樂節主動對接落戶大渡口。不久後,大渡口區將成為「三大音樂節」同城開唱的城市。此外,大渡口區還積極培育了「穿越2號線」等本土音樂品牌。通過接續開展音樂節提升音樂營銷能級,目前,已有多家國內頭部音樂企業向大渡口拋來了「橄欖枝」。聽江藝術中心、快手重慶創新中心、國家(業餘)音樂考級重慶考點等一批項目紛紛落戶。
2019年長江草莓音樂節
2020年9月,大渡口區攜手四川音樂學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並在成都城市音樂廳召開招商推介會,發布釣魚嘴音樂半島規劃建設情況以及「音樂小鎮」項目規劃相關情況。20餘家來自成渝兩地的中央、省市、區級主流媒體,40餘家音樂企業參加推介會。雙方將整合兩地優質資源,共同建設釣魚嘴音樂半島,將其打造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璀璨的「藝術明珠」。
大渡口區「文旅精品90秒」
總編:姜海
審核:張韜
原標題:《《重慶日報》區縣文旅精品薈·大渡口篇:人文渡口 樂起江灣》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