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例聲輝|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用於不可切除局晚期NSCLC收效良好...

2020-12-20 閃電新聞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聯合同步放化療為局晚期NSCLC患者帶來長期生存。

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異質性強,疾病特點與早期、晚期NSCLC差異顯著,治療也是臨床常見難題。對於不可手術的局晚期NSCLC,同步放化療是標準治療選擇,但該方案治療的5年生存率僅為20%,患者長期預後並不理想,臨床對新療法需求迫切,以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為代表的抗血管治療和免疫治療,有望提升中國患者的預後。

本期分享一例TNM分期為IIIB期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NSCLC患者,初始採用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聯合同步放化療進行治療,然後以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聯合PD-L1單抗鞏固治療,患者初始治療達到部分緩解(PR),同步放化療後鞏固治療階段病情穩定(SD),累計無進展生存期(PFS)已接近12個月。

基本病史

患者:男性,58歲。

2019年10月因「咳嗽咳痰進行性加重1月」就診,查體左上肺呼吸音低,胸部增強CT提示左肺上葉佔位性病變,縱隔淋巴結增大;電子支氣管鏡提示左上葉支氣管口黏膜粗糙,增生;PET-CT提示:左肺上葉軟組織影,代謝增高,鄰近肺段阻塞性改變,胸膜輕度增厚,左肺門及主肺動脈窗區稍大淋巴結,代謝增高,全身未見遠處轉移病灶;病理活檢及免疫組化提示為腺癌,驅動基因檢測陰性。診斷為:左肺上葉腺癌(cT4N2M0,IIIB期)。

結合患者分期及驅動基因檢測陰性,經全院MDT會診後,2019年11月開始行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靜脈持續泵入治療(15mg/d),並聯合培美曲塞+順鉑化療及影像引導放療(IGRT,劑量為60-66Gy/30-33/6-7周)2個周期,療效評價PR,轉入鞏固治療階段。治療期間患者曾出現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疲乏等不良事件,最高為3級(白細胞減少),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支持治療後緩解,其它不良事件均為1-2級。

圖1 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同步放化療治療前後患者病灶狀況

2020年3月,患者開始使用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持續泵入(30mg/d,D1-7),聯合PD-L1抑制劑度伐利尤單抗(Durvalumab)聯合行鞏固治療,治療3月後複查,療效評價SD,持續原方案鞏固治療至今,最近一次複查療效評價仍為SD。

圖2 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度伐利尤單抗鞏固治療前後患者病灶狀況

從該患者診療過程可見,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用於不可切除局晚期NSCLC療效良好,在初始階段聯合同步放化療、鞏固治療階段聯合PD-L1抗體均取得較好療效,帶來明顯的臨床獲益,且患者治療副作用較少,依從性好,生活質量較高。

病例提供專家

宋海俠

甘肅省腫瘤醫院放療二科 主治醫師

2011年取得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腫瘤放療專業碩士

胸部腫瘤放射治療(肺癌、食管癌、乳腺癌等)。發表論文SCI2篇,國內核心期刊3篇

宋海俠教授點評

不可切除局晚期NSCLC仍屬於「有望治癒」的階段,近年來治療進展迅速,如PACIFIC研究最早確立了PD-L1抑制劑度伐利尤單抗的「免疫鞏固治療」模式,但進入我國相對較晚,且免疫治療費用高昂,在臨床實踐中的推廣受限。

本例IIIB期患者起始治療應用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聯合同步放化療,實現腫瘤部分緩解,鞏固治療階段應用了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聯合 PD-L1抑制劑度伐利尤單抗,達到較好的疾病控制效果,目前PFS已接近12個月,療效已超過傳統同步放化療階段的中位PFS,有望接近PACIFIC研究中度伐利尤單抗治療組17.2個月的中位PFS。

在規範同步放化療的基礎上,靈活高效使用抗血管治療和免疫治療,是進一步提升不可切除局晚期NSCLC患者預後的關鍵,隨著相關領域臨床研究的不斷推進,相信將有更多患者迎來治癒和長期生存。

參考文獻:

[1] Antonia S J, Villegas A, Daniel D, et al. Durvalumab after chemoradiotherapy in stage III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7, 377(20): 1919-1929.

相關焦點

  • 先聲藥業恩度(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研究入選2020ASCO年會壁
    在ASCO近日公布入選的研究摘要中,來自先聲藥業的恩度(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二項研究入選2020ASCO年會壁報展示。恩度——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是全球首個獲批上市的血管內皮抑制素類抗血管藥物,同時擁有中國和美國專利。
  • 50%晚期NSCLC患者OS為4年 度伐利尤單抗治療顯示優異存活率
    3期臨床試驗PACIFIC的最新事後分析結果顯示,度伐利尤單抗證明了對不可切除的III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在同步放化療(CRT)後沒有進展的患者,具有持續臨床意義總生存期(OS)和無進展生存期(PFS)的改善。同步放化療度伐利尤單抗組的四年總體生存率估算為49.6%,而安慰劑為36.3%。
  • 君實生物-B(01877.HK):JS001與CM4307將聯合用於治療晚期肝細胞癌...
    來源:格隆匯格隆匯2月14日丨君實生物-B(01877.HK)公告,近日,該公司的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JS001)與蘇州澤璟生物製藥有限公司的甲苯磺酸多納非尼(CM4307)將聯合用於開展治療晚期肝細胞癌的臨床研究。
  • 他汀類降脂藥,修復血管內皮,抑制斑塊形成,還能改善胰島素抵抗
    普伐他汀:普伐他汀除了降血脂外,還能夠抑制單核-巨噬細胞在血管內皮的黏附和聚集,具有抗炎作用,研究表明通過抑制血管內皮炎症,從而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生。在急性冠脈症候群患者中,早期應用普伐他汀,能夠迅速改善血管內皮功能,抑制冠狀動脈的再狹窄,減少心梗等心血管事件。
  • ...52-HK)獲國藥監局批准用於治療晚期尿路上皮癌的新藥臨床試驗申請
    來源:財華網【財華社訊】雲頂新耀-B(01952-HK)公布,Sacituzumab govitecan-hziy日前已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批准,用於開展治療晚期尿路上皮癌(metastatic urothelial cancer, mUC)的新藥臨床試驗申請。
  • 君實生物-B(01877)用於治療晚期實體瘤注射液的首次人體試驗的IND...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君實生物-B(01877)公布,於2019年3月22日(美國時間),有關針對B-和T-淋巴細胞衰減因子(BTLA)的重組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注射液TAB004或JS004的首次人體試驗(FIH)的IND申請已獲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
  • ...govitecan-hziy用於治療晚期尿路上皮癌的新藥臨床試驗申請
    智通財經訊,雲頂新耀-B(01952)公布,sacituzumab govitecan-hziy日前已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批准,用於開展治療晚期尿路上皮癌(metastatic urothelial cancer, mUC)的新藥臨床試驗申請。
  • 中國藥科大學莫然團隊開發新的水蛭素遞送方法
    一旦血塊阻塞主要血管,下遊組織就會發生局部缺血和缺氧,從而導致其壞死。例如,頸動脈栓塞會導致腦組織缺血和缺氧,從而導致組織壞死和神經功能障礙。臨床上已使用多種抗凝劑預防或抑制血栓和血凝塊形成,包括肝素,華法林和利伐沙班。
  • 復星醫藥(02196.HK)用於治療新冠肺炎新藥ACE2-Fc受體融合蛋白獲...
    (即控股子公司上海復宏漢霖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以下簡稱「Hengenix」)收到美國FDA(即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同)關於同意ACE2-Fc受體融合蛋白(即HLX71,以下簡稱「該新藥」)用於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進行臨床試驗的函。
  • 薑黃素可改善血管內皮功能!
    血管內皮不僅是血管的滲透屏障,還是一個多功能的旁分泌和內分泌器官,正常的血管內皮功能是維持心血管系統穩態的基本條件。伊朗馬拉格醫學院的科學家表示,薑黃提取物薑黃素可改善血管內皮功能。血管內皮是覆蓋於血管內表面的單細胞層,血管內皮不僅是血管的滲透屏障,還是一個多功能的旁分泌和內分泌器官,其表達和分泌的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在調節血管張力、血栓形成、平滑肌細胞生長、免疫應答、細胞外基質和炎症反應等方面具有關鍵性作用。正常的血管內皮功能是維持心血管系統穩態的基本條件。
  • 中國藥科大學莫然團隊開發新的水蛭素遞送方法,極大增強了其抗凝...
    一旦血塊阻塞主要血管,下遊組織就會發生局部缺血和缺氧,從而導致其壞死。例如,頸動脈栓塞會導致腦組織缺血和缺氧,從而導致組織壞死和神經功能障礙。 臨床上已使用多種抗凝劑預防或抑制血栓和血凝塊形成,包括肝素,華法林和利伐沙班。
  • 美國FDA批准諾華飛尼妥用於晚期乳腺癌治療
    近日,記者從北京諾華製藥有限公司獲悉, 2012 年7 月20 日、 7 月30 日–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 FDA ) 和歐洲藥品管理局( EMEA )分別批准飛尼妥( Afinitor )聯合依西美坦用於來曲唑或阿那曲唑治療失敗的晚期激素受體陽性及HER2 陰性乳腺癌(晚期HR 陽性乳腺癌) 絕經後婦女的治療
  • 保護糖尿病血管併發症怎麼少得了蘿蔔硫素
    蘿蔔硫素研究院 張中堂博士糖尿病,蘿蔔硫素,絕對可以稱得上大健康行業的兩大「網紅」,它們見面會掀起什麼樣的血雨腥風的江湖故事呢?聽小院為你慢慢道來……..儘管大型的前瞻性臨床試驗表明,血糖或血壓的強化控制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管併發症發生和發展的風險,但仍有大量的糖尿病患者會出現腎功能衰竭和心血管事件,這就是為什麼糖尿病患者會有這麼高的死亡率和致殘率了。
  • 科學家發現飢餓素抑制分子 還可用於治療糖尿病厭食症
    中國科學報12月12日報導,一個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舊金山的NGM生物製藥公司研究人員領導的研究小組,在調查減肥外科手術對新陳代謝的影響中,發現了一個名叫LEAP2的蛋白質分子可以抑制「飢餓素」的激素,可以協助幫助進行減肥。未來這一分子用來治療糖尿病,或者厭食症也是可能的。 科學家曾希望抑制一種名為「飢餓素」的激素可以成為預防肥胖的關鍵。
  • 德瓦魯單抗招募完全切除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已知該藥物可抑制多種實體腫瘤患者的免疫反應,包括NSCLC(非小細胞肺癌)、SCLC(小細胞肺癌)、膀胱癌、頭頸癌、肝癌、膽道癌和宮頸癌。 根據3期 PACIFIC臨床試驗結果(NCT02125461), Durvalumab曾被FDA批准用於III期非小細胞肺癌。該研究顯示,3年生存率證明了CRT後藥物的長期臨床效益。
  • 為什麼胰腺癌晚期不主張手術切除
    雖然醫療水平不斷提高,但是胰腺癌的生存率一直停滯不前,胰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只有5%至10%,絕大部分患者在診斷胰腺癌半年內死亡,是所有的惡性腫瘤中,生存率最差的,死亡率最高的,所以,胰腺癌稱為癌中之王。
  • K藥聯合LENVIMA治療晚期子宮內膜癌Ⅲ期臨床達到雙重主要終點
    KEYNOTE-775/Study 309是一項多中心,隨機,開放性III期臨床試驗(ClinicalTrials.gov,NCT03517449),該試驗評估Keytruda聯合LENVIMA治療既往接受過至少一種鉑類藥物治療的晚期子宮內膜癌患者的療效。
  • 「T+A」免疫聯合治療方案獲批用於治療晚期肝細胞癌
    以往,晚期不可切除的肝細胞癌被認為是腫瘤治療的「窮途末路」,適用的藥物嚴重匱乏。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腫瘤免疫創新藥物阿替利珠單抗聯合貝伐珠單抗(簡稱「T+A」聯合療法)用於治療既往未接受過系統治療的不可切除肝細胞癌患者。
  • 臨床試驗|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三)
    由於尿路上皮癌患者早期往往沒有明顯的臨床體徵,10%~15%的膀胱癌患者在首次就診時已發生轉移,且~50%經根治性膀胱切除術的患者在術後出現復發或轉移;對於不能手術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一線治療是含鉑類藥物的聯合化療方案,其總體反應率約為~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