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有位讀者邀請動物志回答的問題,相信這也是很多讀者的疑問,現在整理成文章分享給大家。
猞猁是狼的天敵,現在不少網友這麼說。先明確一點,我在學術文獻上從未見過有專家這麼說,所以這只是網友個人的說法,可能代表了一些網友的一種感性認識。那麼,從科學的角度說,這種說法靠不靠譜?
首先明確天敵定義
我們說的天敵是從兩個英文單詞翻譯來的,一個是natural enemy,一個是predator,前者是標準的天敵,後者字面意思是掠食者或者捕食者。
真正的天敵natural enemy更多的是個植物保護學概念,多用於描述昆蟲和農作物。而大型動物之間的天敵關係,說的都是predator。
需要說明的是,現在英語中已經不太區分natural enemy和predator兩個概念了,我檢索了下,發現這兩個百科詞條都已經合併了。可見在西方人眼裡,這兩個詞基本是同義詞了,對應漢語就是「天敵」。
而predator這個詞彙的使用可以說相當寬泛,只要一種動物明確會主動殺死另一種動物,就是predator,我們就可以說二者存在天敵關係。
對「天敵」這個詞不宜太敏感
那麼,猞猁是狼的天敵嗎?在白俄羅斯的研究非常清晰地表明,猞猁會積極殺死幼狼,而且殺的非常多。當猞猁密度很高的時候,大部分狼仔都被猞猁殺死了,近幾年已經導致納利博基森林狼繁殖的停滯。雖然猞猁殺死幼狼不是出於捕食目的,而是為了消除未來的競爭者,但也符合廣義的predator這一概念。
因此,我們可以安全地說,猞猁是幼狼的天敵(predator)。而幼狼也是狼,因此猞猁和狼確實一定程度上存在天敵關係。

前面已經說了,天敵(predator)這個詞使用相當寬泛,很多動物之間都存在天敵關係,如老虎也是棕熊的天敵,但老虎難以對付大棕熊。單純一個「天敵」說明不了任何問題,因此對天敵這個概念,大家無需太敏感。
天敵概念不宜濫用
如果我們片面強調猞猁是狼的天敵,那就以偏概全了。猞猁與狼總的來說是競爭關係,我們下面試著詳細論述下。
資源利用性競爭。群居的狼佔據優勢,有的地方猞猁會因狼的存在改變自己的飲食結構,減少對馬鹿的捕食,增加對狍子的捕食。

相互幹涉性競爭。又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猞猁對幼狼的捕殺。前面已經說了,這一點是猞猁佔優勢,且對狼的消極影響非常大。猞猁是幼狼的天敵,概括的也就是這一點。

狼對猞猁的捕殺。這一說法在過去一度非常流行,但未得到現代科考證實。狼體型大,又群居,實力遠超猞猁,所以很多人想當然地以為狼群會捕殺猞猁,然而,除了60多年前那起兩隻狼殺死一隻沒來得及爬上樹的猞猁,動物學家再也沒有發現狼殺猞猁的記錄。
可以肯定地說,歐洲森林中橫七豎八的倒樹、茂密的灌木叢,令猞猁佔盡了便宜。狼群趕跑猞猁容易,殺死猞猁難。
過去很多文獻中說狼是猞猁的天敵,現在來看,這種說法是有一定問題的,至少是存疑的。
狼搶奪猞猁獵物。這一點是狼全面佔優,動物學家在白俄羅斯已經發現至少四起狼搶奪猞猁獵物了。主要發生在冬季,這個季節不利於猞猁隱蔽,而且狼成大群活動。作為搶劫者一方的狼無一例外是成群結隊,被搶劫的猞猁多是猞猁媽媽帶著幼仔。猞猁只能逃走或爬上樹躲避,等狼吃飽離開了再來吃殘羹冷炙。
因此,猞猁與狼的種間關係實際上很複雜,片面地強調天敵關係無法解答這個問題,反而可能造成更深的誤解。我們應該做的是,不要動不動給一些動物扣上天敵的帽子,多方查閱資料並認真分析,才能科學、理性、全面地認識兩種動物之間的種間關係。
了解更多動物知識,關注動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