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唯一保留原始風味的古漁村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大澳古漁村海邊遊人在沙灘休閒遊樂。

漁民在編織漁網。

漁家村落古色古香。

陽東縣東平鎮大澳漁家文化村旅遊規劃夜景圖。

大澳漁家文化村規劃設計效果圖。

大澳漁村小橋流水,花香環繞。

青山綠水間,漁樵耕讀樂,炊煙嫋嫋處,小橋流水人家……對於很多生活空間被極度壓縮的都市人來說,這樣的田園景致似乎只存在於文人墨客的詩句中。於是,當人們來到周莊、婺源這些古鎮、古村落,多少人的魂牽夢縈終於有了現實的映照。

在廣東陽江市陽東縣東平鎮東南方向的海岸邊,也存在著這樣一片靜謐古樸的漁家小村。論名氣,它自然還比不上周莊;論風韻,它卻不遑多讓:曾經盛極一時的古漁港、古商埠,清末延續至今的漁家古民居,碧海銀灘、漁歌唱晚、海角瓊樓、葛洲帆影……它是廣東保存最完好的古漁村,曾被稱為「十三行尾」,這裡就是——「大澳」。

作為古漁村,這裡是廣東省唯一保存下來漁家風貌的漁村,至今仍然保持古漁村風貌,遺蹟眾多,古色古香,為漁家民俗文化之珍品;作為古漁港,大澳是100多年前的「東方威尼斯」,古代南方「海上絲綢之路」必經的港口, 展示了我國航海業及對外貿易的悠久歷史;作為古商埠,昔日港口商貿繁盛,與廣州的「十三行」相併列,史稱「十三行尾」。它是象徵,是大澳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是大澳興衰的歷史見證者。

早在本世紀初,大澳漁村便以其獨具魅力的漁家風貌而躋身「陽江十景」。其後,大澳漁村又收穫了「廣東省人文歷史最美鄉村旅遊示範區(點)」、廣東十大最美的鄉村之一、「廣東省旅遊扶貧重點項目」等一枚枚沉甸甸的招牌,最近又被評為國家3A景區。不過,由於種種原因,大澳這塊璞玉目前還不為更多的人所知。

為了進一步提升和打響大澳漁村的品牌,陽東縣東平鎮花費重金請來了重量級的旅遊規劃設計專家、省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所總規劃師陳南江和珠海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對大澳進行了規劃設計,擬定了一個以「古漁村、古漁港、古商埠」為主題的龐大旅遊開發計劃,大澳漁村——「廣東的周莊」,能否趁此東風,揚帆起航,讓人們拭目以待。

策劃:陳廣尊

採訪統籌:梁小昌 畢式明

撰文:袁丁 馮宗達 梁志光

編輯統籌:楊和平

歷史

海上絲路必經地 「十三行尾」憶繁華

從沿海高速路陽江段三山出口驅車大約20分鐘,一片開闊的海灣映入眼帘。陣陣略帶腥鹹的海風,吹拂著海岸上的古漁村。漁村牌樓上,「大澳」二字龍飛鳳舞,牌樓左右兩側還有一幅對聯:「桃扶兩葉名山增氣概,澳聚群龍勝地渙文瀾」,讓人感覺古韻盎然。

談到村名「大澳」,生活在村裡的老人說,這個名字可不簡單,是乾隆皇帝起的。相傳,大澳原來叫做小澳。當年乾隆皇帝微服下江南,在一間客棧與來自廣東的捕快方魁相遇。方魁不知眼前的是萬歲爺,二兩黃酒下肚後借著酒意,把家鄉東平的小澳港大大吹噓了一番,說道:「這小澳港可歷來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港,列為廣東六澳之首,商賈雲集,可是一片繁華啊,你不去看一看可真是太可惜了」。

當晚乾隆皇帝在客棧裡輾轉反側,睡不著覺,心裡想:這小澳究竟有什麼好,那方魁竟說可比蘇杭?第二天,乾隆皇便直奔小澳而去,決定一睹真面貌。一路奔波,乾隆到了小澳一看,只見它背山面海,綠樹成蔭,海水碧藍,景象別致,港內帆船雲集,岸上車水馬龍,商鋪林立,好一派繁華富庶景象,乾隆不覺嘆道:這分明是大澳嘛,為什麼要叫小澳呢。

「廣客隆」客棧的老闆是讀書人出身,見乾隆舉止不凡,便請求乾隆皇帝留個墨寶。第二天一早,店老闆親自來打掃房間時,發現客人早已離開。探頭一看,只見桌面上果然留下龍飛鳳舞的「大澳」兩字,再仔細一看落款,不由渾身打哆嗦,原來題字的是當今皇上啊!之後,當日的「小澳」便給御賜提名成為「大澳」了。

傳說當然只是傳說,但大澳當年的繁華,卻並非浪得虛名。

據歷史記載,大澳漁村秦時屬於南海郡,漢時屬合浦郡,史稱「六澳之首」,是當年廣東十大港口之一。大澳古港水位深、港池較大,屬靜水區。水上交通便利,當年許多來往香港、澳門、廣州、江門、珠海、鬥門的商船、捕魚船,大多會拋錨停泊在大澳塘一帶。自唐宋以來,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從始發港廣州至出口港徐聞,大澳是個必經的避風港和補給港。宋代沉船「南海Ι號」就發現於大澳港附近海域。明代大航海家鄭和率領船隊七下西洋時,也曾從此經過。

到明清時期,隨著廣東出口貿易的興旺發達,大澳港口商船出入頻繁,車水馬龍。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之後,廣州成為清廷唯一允許的對外通商口岸,大澳作為商船進出廣州的補給港,其繁盛也走向了頂峰。當時,大澳村的中心街道兩旁開設著眾多行業的商鋪:油雜、米鋪、木材、中西藥、賣鹽,僅漁欄就有福慶隆、福興昌、司徒協昌、同昌、昌棧、怡記棧、池久棧、新珍利、德和、怡華、怡龍、簡望等二十多家。大澳也一度與廣州「十三行」齊名,被中外客商稱為「十三行尾」。

直到鴉片戰爭爆發,清王朝被列強用堅船利炮撬開國門,中國沿海的上海、寧波、廈門、福州等港口被迫逐漸對外開放,廣州港一口通商的優勢不復存在,大澳逐漸走向衰落。此後,曾經為大澳村帶來財富與機遇的海洋又展露出其危險的一面,村落數次遭到颱風和巨浪侵襲,繁華的街市漸漸淪為廢墟。後人將死難者屍骨集中掩埋在大澳村後山,形成了一座「萬人墳」,至今仍時常有村民和遊客前往憑弔,讓人油然而生桑田滄海的感慨。

現狀

漁家屋保留明清風貌 民俗館展示疍家生活

2000年前後,「南海一號」水下考古隊在陽東縣東平鎮安營紮寨,近在咫尺的大澳村也由此被外界發現。時至今日,走在大澳村主街上,依然可以充分感受到這處古村獨特深厚的歷史文化沉積。

仍然保留著明清時期漁村古貌的大澳主街寬約4米,長達380米,街上完好地保存著80多戶古漁家小屋,一間間白磚黑瓦的居民屋鱗次櫛比,佇立在街道兩旁。走進其中的一間屋子,發現屋子修得窄而長,有如狹長的船面,一面矮牆分開的前後兩個空間恰似船上的前艙後艙,這是當地民居共有的特點。

在一排灰白色調的漁民民居中間,一座鵝黃屋頂的二層小洋樓顯得分外與眾不同,它是當年大澳商會的所在地。大澳商會成立於1923年,當年往來廣州、香港貿易的商賈在此雲集,繁華富庶勝似都市,那透著歐陸風情的拱門和廊柱,令人依稀可辨昔日這裡的風光。

穿過商會洋樓,後面還有一棟高三層的銀庫,銀庫正門上嵌有商會創建人司徒少松民國24年所題的「晏清」兩字牌匾,所謂「晏清」,也就是「海晏河清」之意。

大澳商會樓建成後很長一段時間一直是大澳的象徵,是大澳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解放後還曾作為大澳中學和大澳黨政辦公室所在地。直到今天,它也是遊客來大澳的必到之所。

行走在寧靜的大澳主街上,幾位漁民正倚著自家屋牆忙著修補魚網。在海潮將他們曾經繁華似錦的漁港變得僅剩一街一道的小漁村之後,大部分村民遷居東平鎮,而他們還從容不迫留守大澳。也許僅僅是出於對漁民生活的習慣,卻也守護了先祖們代代相襲的漁家民俗。歲月對他們最好的回報,是他們身後的一棟棟的漁家小屋和商會樓吧?

踏過石板街,穿過漁家小屋,一座白色的建築物赫然出現在我們的眼前。迎著陽光,這座建築物與藍天白雲、碧海細沙連成了一幅美麗的風景畫。這裡,就是建於2001年,有著「全國首個漁家民俗風情館」美稱的大澳漁家民俗風情館。

步入大澳漁家民俗風情館,館中央陳列著一艘帆船的模型,格外引人注目。隨行友人介紹說,解放初期,東平附近海面上有1000多艘此類帆船,蔚為壯觀。拾步向右,一隻巨大的鰮鯨骨骼現於眼前。鰮鯨骨骼四周的展櫃裡,陳列著各類海螺標本,鸚鵡螺、骨頭螺、耳朵螺、蜘蛛螺等,不勝枚舉。

繞過帆船,來到館中央的後方,漁家生產、生活的雕塑組圖和漁民打漁、曬魚、賣魚的浮雕圖讓人嘆為觀止。

風情館左邊的展柜上,擺放著上世紀50年代漁家人的生產生活用品。風燈、馬燈、鏡燈等照明物品,網兜、鯧引、梭、魚簍子等打漁用品,匙羹、椰瓢、刺繡品等生活用品,在展柜上一一羅列。一位隨行年過六旬的長者說,看著陳列的物品,仿佛回到了孩提時代。

在生活用品物品展區旁邊,一個高半米、長一米的拱頂船型木棚吸引了我們的視線。據當地人介紹,這是「疍家棚」,是一種已經消逝的漁家民俗。對漁民來說,漁船就是他們的家,但碰上颱風海潮很容易船翻人亡,後來漁民稍微積下一點錢,便在岸邊用木板搭起木棚居住,讓不出海的老人小孩留在岸上。當時漁民沒有上岸的權利,所以這種木棚只能搭在海邊,為怕漲潮淹沒,木棚特別用木頭支得高高的,要用梯子上下,這種木棚就叫「疍家棚」。新中國成立後,漁民不再受歧視,逐漸開始在陸地上搭建房子,這種木棚便慢慢消失。人們只能在漁家民俗風情館裡見到它的模型,借著它的提醒,漁民曾經的悲苦辛酸還能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展望

日出打漁夜宿漁家

原味大澳再現繁華

在大澳村現場走訪過程中,東平鎮政府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大澳村已經形成「古漁民民居群」、「大澳靈壽祠」、「明清一條街」、「古商會舊址」、「古炮樓」等人文景觀以及「海上日出」、「海角瓊樓」、「海灣椰韻」等生態自然景觀資源。隨著粵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建設進程加快,作為陽江市東部的重要門戶景點,大澳的旅遊開發即將步入一個全新的歷史機遇期。

根據該鎮制定的最新規劃,大澳將依託東平旅遊強鎮發展的契機,立足大澳區域的古漁村、古漁港、古商埠等資源,彰顯濃鬱的文化底蘊,重點發展體驗式漁家生活,突出鄉村休閒特色,建設全國知名的海鮮美食城,推進大澳漁家文化村旅遊品牌的強勢崛起,爭取打造成為粵西旅遊的「新龍頭」、泛珠三角區域的知名旅遊景點。

具體而言,大澳將實現打漁體驗、漁家生活、朝拜先賢三駕馬車的發展模式,確立形象與品牌的互相驅動、文化與自然生態旅遊並重發展。「出海打漁」體驗將成為大澳在區域旅遊發展中最為重要的一張旅遊名片,「漁家生活」是大澳旅遊休閒項目投資的重點和熱點部分。

根據規劃,大澳村將以「古漁村、古漁港、古商埠」為主題,以構建精品旅遊區、打造體驗式旅遊產品為核心思路,通過對大澳自然人文資源、配套功能、產業等各要素的有效整合,形成大澳星級酒店區、古商埠體驗區以及觀光娛樂區。

其中三星級酒店區位於大澳漁家文化村入口牌坊右邊區域及大澳野生動物園與大澳山腳處。五星級酒店區位於大澳漁家文化村的西部盡端,計劃佔地1.5萬平方米,將建設為生態體驗型的半山臨海高尚度假精品酒店。這裡是大澳最佳觀景區位,瀕海而立,可晨觀日出,暮賞漁歌,主要用於滿足高端城市客源群體消費需求。

古商埠體驗區位於沿牌坊向西南至古漁港的區域內,主要提供休閒、度假、飲食體驗、漁村遊等旅遊服務。古商埠體驗區將以大澳現有建築為基礎,並通過改造擴大房屋面積,屆時,遊客不但可以在區內遊玩,還可以租住其中,體驗漁家生活。

觀光娛樂區位於原大澳野生動物園至大澳山半山腰處,定位為先賢朝拜和兒童戶外拓展活動的場地。區域內將重建大澳觀音廟,並在原野生動物園範圍內設置森林攀爬、鞦韆、吊床、攀架、翹翹板、天梯、步雲橋、轉傘、吊樁、吊棍、滑道等戶外活動設備。

東平鎮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大澳觀音廟重建工程已在4月開工,大澳村內的旅遊商業店鋪年底將開始營業。大澳旅遊規劃中的其他項目也都在抓緊推進。今後,東平鎮將以大澳村旅遊開發為契機,依託陽江,輻射粵西城鎮密集區及珠三角周邊地市,積極開拓旅遊市場,建設集休閒、度假、健身、娛樂、生態農業等於一體的「漁家風情、浪漫小鎮」的海濱小鎮旅遊休閒度假區。

相關焦點

  • 最美漁村:陽江東平大澳漁村,一個保留原始風貌的古漁村
    最美漁村:陽江東平大澳漁村,一個保留原始風貌的古漁村★玩法:沙灘玩水、野炊、燒烤、露營、釣魚、出海打魚大澳漁村秦時屬南海郡,漢時屬合浦郡,史稱「六澳之首」,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港口,這裡漁村民風樸實,漁風鬱郁,具有深厚的漁家文化特色,是我省唯一保存下來保持著原始漁家小屋風貌的漁村,是現今「陽江十景」之一。大澳漁村門牌坊大澳是個小漁村。
  • 興大澳漁村建設 促陽江民俗旅遊
    作為一座旅遊大市,陽江海資源物產豐富,因此也不乏知名的漁業村落,大澳漁村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坐落在著名的國家級中心漁港——陽東區東平鎮新港東側海邊的大澳漁村依山傍水,坐擁獨特的地理環境,風光秀美,海洋資源豐富。
  • 廣西最原始的古漁村,藏著一片美麗的海灘,去飯館吃飯得自己帶菜
    村前是數十平方公裡的海灘,村莊草木清幽,層林疊嶂,礁石魔幻,崗樓威赫,是一個具有幽林、古堡、碧海以及悠長歷史文化的古漁村。這裡不僅擁有最原始的漁村風貌,還有最原始的漁村生活。簕山古漁村中,依舊是石板鋪就的步道,建於明朝時期的古堡依然聳立,幾間具有百年歷史的舊房子,在鹹濕潮潤的海風中依然保留至今,實在是不容易。
  • 昂坪的纜車,大澳的天空,不一樣的香港
    大澳大概因為大澳遠離市區,所以仍舊保留早期 香港 的漁村風貌。大澳最有特色的就是立於水上的棚屋,這些棚屋,就是漁民的居所,雖然有些破敗,卻也烘託出獨特的漁鄉風情。大澳大澳鄉事委員會歷史文化室,擺放的很多事物,都講述著大澳曾經的歷史。魚蛋和大到離譜的魷魚大澳大澳傳統的鹹魚、蝦醬和魚肚遠近馳名。
  • 陽江大澳入選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其中東平鎮大澳漁村入選具體都有哪些村?東平大澳漁村陽江的街坊一定不陌生吧為何能夠入選「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下面小編帶你領略一下大澳漁村的獨特魅力吧大澳漁村是一個古老的漁港,位於陽江市陽東區東平鎮東南,坐落於著名的國家級中心漁港——陽東區東平鎮新港東側海邊。
  • 遊陽江:站在大澳古村的現在坐標上,想過去,看未來
    大澳的小巷並不長,好像只有幾十米長,被一塊空曠的廣場隔斷之後,又有幾十米。大澳的名字聽起來很自信,但大澳看起來的確很小。大澳在遠古時早就有人在地生養繁衍,石板小屋裡——漁家文化的珍品,飄散著生命與生活的氣息,石板屋頂上冒著青白的人間煙火,秦時就有人在這裡結群而居,逐漸演化為一個叫大澳的村落。
  • illy拼配咖啡,原始風味的捍衛者,illy咖啡粉怎麼樣評測
    當「加工過頭」就品嘗不到咖啡豆的原始風味了,換句話說你就是純粹地在喝咖啡因罷了。在咖啡這件日常必須消耗品上,認定一個好品牌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來自義大利的illy意利咖啡,它的進口意式拼配咖啡粉就很不錯,而且2罐組合裝的選擇也更個性化。
  • 記憶香港 大澳漁村最淳樸的生活住吊腳樓 騎自行車 用木頭燒飯
    此次香港行的第一站是大澳漁村,因為大澳漁村遠離市區在香港的最北端但相對來說靠近機場,所以我下了飛機以後第一件事就是買了一張八達通卡,建議多充值一些,因為香港的很多地方如便利店都能用八達通卡刷。大家印象裡面的香港都是高樓大廈的現代化建築,但到了大澳漁村你會發現這裡的生活和大家印象裡面的香港完全不同,現代化的高樓大廈在這裡卻是海上吊腳樓。從機場坐是s10小巴到東湧終點站,東湧最有名的就是購物,在地下兩層分別有行李箱的寄存處小的十元兩小時,大的二十元兩小時,我們兩個20寸的行李箱裝進了小小箱子,真是良心啊。
  • 香港大澳的天空,簡單而淳樸的生活
    大澳的天空近期一直被工作及一些事情煩擾,終於到了要收拾心情的時候。大澳,據說有「東方威尼斯」之稱的地方。位於香港大嶼山西面的一個小漁村。早上經過兩小時的車程,大巴緩緩的開進了大澳村邊的停車場。長長的海堤內是大澳的漁港,港內幾艘漁船相互依偎著象是在聊家常的漁民。海堤邊上可以坐船環鎮遊,運氣好還可以看到珍貴的中華白海豚。
  • 香港大澳漁村~香港威尼斯,棚屋,交通路線分享
    好久前就想去大澳,大澳的路途較為奔波,我是暈著車走進大澳漁村的,密密麻麻的水上棚屋,縱橫交錯的水道於橋梁,到處晾曬的蝦醬和海鮮,這些都是大澳標誌性的風景線,沉積著香港漁區歷史文化。大澳漁村給人淳樸和悠然的感覺。在大澳,可以租漁船遊覽大澳,近距離觀看棚屋。大湧橋,一座鐵製的吊橋,也是大澳的標誌之一,還可以出海看白海豚,至於能不能看到海豚,就得拼運氣了。
  • 香港 遠去的大澳風情
    但如果想真正了解香港的離島風情,卻應該走進深藏在大嶼山西面的一個古老的小漁村——大澳。   大澳最值得一看的就是那些立在海水與陸地之間的高腳棚屋。棚屋,是建在海灘上的一種木壁鐵皮小房,過去都以木柱作支腳;改用水泥樁柱是近幾十年的事。那一棟棟「站」在「高腳」上的小房子,活像一排排大鳥籠子。漲潮時,房子「浮」在海上;落潮時,屋下就露出了灘地。
  • 中國沿海旅行D18,海陵至大澳,走過東方夏威夷,吃過東平雞飯
    雖然陽江也是一座重要城市,但我還是沒進去,之前在今日頭條看到了大澳古港的介紹,我念念不忘,那裡是我旅程的重中之重,想著實惠的就在那裡過夜,所以,繼續前進。安排妥當後,便騎往大澳漁村,此時將近7點。 路經東平鎮,雖說人煙並不稠密,但餐館林立,特別是海鮮大排檔,到處都有。 細看地圖,東平也是一個得天獨厚的好地方,既有碧海銀灘的珍珠灣,又有市井風情的漁港碼頭,還有不遠處的千年古港,可謂要風得風,要景得景。住宿又不貴,海鮮到處有,真覺得是塊人間寶地。
  • 暢遊香港大嶼山和大澳的最佳線路攻略,小編呼:別錯過了大澳漁村
    從大澳漁村那裡會有直達巴士回到東湧。小編給大家的建議,就是早上坐昂坪360纜車上山,在山上逛半天就足夠了,中午吃完飯之後(也可以下山到大澳再吃)就可以在山頂上直接坐巴士下山到大澳漁村玩半天,這樣一天的行程才算圓滿。不知道大家對小編的行程推薦是否滿意?
  • 香港大澳特色的小吃,一咬便察覺其柔軟和芳香
    隱姑茶果,據說是大澳質地最佳的茶果。以炊籠蒸熟,一咬便察覺其柔軟和芳香,極襯自己的味蕾。這種傳統糕點需要長時慢火熬煮,一般觀光景點往往大量販賣,讓人懷疑有此閒功夫。還有各色話梅陳皮售賣大澳鄉事委員會歷史文化室,擺放的很多事物,都講述著大澳曾經的歷史。
  • 【學聯活動-大澳學院】PTE新題講座&經驗分享會
    和我們Flinders學聯一起舉辦的PTE新題講座&經驗分享交流會將於4月4日下午4點在Flinders University主校區舉行,屆時將會由大澳學院阿德萊德校區的老師為大家帶來最新的PTE考題講解,同時我們還邀請到了大澳學院的高分考生為大家做經驗分享和心得交流。
  • 徐崢赴佘詩曼「失戀之約」,大澳體驗慢生活,狂吃海鮮大餐
    徐崢赴佘詩曼「失戀之約」,大澳體驗慢生活,狂吃海鮮大餐這一期徐崢被節目組安排來到大澳,大澳是香港存留的最後的漁村。徐崢站在海邊說,小寶讓我來大澳體驗失戀的感覺,他想幹嘛?是想讓我跳海嗎?結果發現這次的來賓竟然是佘詩曼,兩人買了一些魚和海鮮來到大澳的三盞燈觀景臺,讓一家店的老闆娘把這些海鮮做成菜。大澳有香港威尼斯之稱,來到大澳的三盞燈觀景臺,讓人有一種時間停下來的感覺。徐崢問了當地一位大叔,這三盞燈是什麼意思,大叔回答說,這三盞燈是表示感恩,一盞燈是感恩有一個安定的國家,二盞燈是感恩我們的父母,三盞燈是感恩我們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