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文化臺獨」進入新階段

2020-12-12 中國臺灣網

針對蔡「超越」李登輝、陳水扁師承,既「破」且「立」,更為系統地從「戰略」高度和「法制」層面固化的「文化臺獨」,華廣網16日刊載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劉匡宇的評論文章指出,蔡英文不敢明火執仗地搞「法理臺獨」,但以「去中國化」為表、「法理臺獨」為裡的「文化臺獨」卻愈演愈烈,花招百出。「文化臺獨」在「國家分裂」基本教義之外,還試圖人為創造臺灣在人種、語言和歷史的「主體性」與「特殊性」,強行製造兩岸「我者」、「他者」的認同分野,建構具有本體屬性的「臺灣民族」,在分裂國家之外,謀求世界上罕見的「國族分裂」,這是兩岸和平與融合將持續面對的新型威脅。

全文內容如下:

蔡英文不敢明火執仗地搞「法理臺獨」,但以「去中國化」為表、「法理臺獨」為裡的「文化臺獨」卻愈演愈烈,花招百出。蔡「超越」李、扁師承,既「破」且「立」,更為系統地從「戰略」高度和「法制」層面固化「文化臺獨」的政治收益,試圖將國家分裂升級為「國族分裂」。這種愈發體系化的「柔性臺獨」思維與做法可被視為「文化臺獨2.0」。

明末大儒顧炎武有「亡國」、「亡天下」之辨,前者是政權破壞,後者是民族文化價值淪喪。相應地,「文化臺獨2.0」在「國家分裂」基本教義之外,還試圖人為創造臺灣在人種、語言和歷史的「主體性」與「特殊性」,強行製造兩岸「我者」、「他者」的認同分野,建構具有本體屬性的「臺灣民族」,在分裂國家之外,謀求世界上罕見的「國族分裂」,這是兩岸和平與融合將持續面對的新型威脅。

一是進一步切斷兩岸歷史聯繫。

「滅國先滅史」,蔡當局試圖通過對史實的歪曲和編織,潛移默化地修改臺灣人的歷史記憶和重塑「國族認同」。

其一,拋出新課綱深化「去中國化」。在廢「微調課綱」一年後,蔡當局拋出了「獨」意更濃的「12年國教歷史課綱」,要把「漢人史觀改為臺灣近代史觀」,將中國史置於東亞史脈絡下,強行以政治力切割和凌虐原本縱深連貫的中國史架構,再按「臺獨」意識分解加工,構造「天上掉下來的臺灣」,讓未來世代喪失與「中國」和中華民族的記憶連結。事實上,自李扁以來,篡改歷史課綱是「文化臺獨」成本最低、風險最小而效用最好的系統工程。島內學者楊子霆研究發現,1997年李登輝增加「認識臺灣」課程,這也正是島內民眾「國族認同」逆轉的一年,證實了「天然獨」的「人造屬性」,以及歷史教科書有持續帶動整個社會氛圍變遷的功能。

其二,合「法」化「臺灣地位未定論」。除在新課綱刪除《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降伏文書》等「國際法」歷史文件,臺「外交部」也撤下了馬英九設置的「臺灣的國際法地位說帖」,同樣否認規範臺灣主權歸屬中國的上述歷史文獻,試圖以「官史」授予「臺灣地位未定論」邪說「合法性」。

其三,全面鋪開「去中」。除大規模「去孫」、「去蔣」,蔡還撤除「故宮南院」獸首,為鄭南榕、史明等「獨派」人士歌功頌德、樹碑立傳,禁止臺「國史館」對陸學者開放和修「正史」,窮盡其極地將「中國」概念持續「妖魔化、他者化、陌生化、虛體化」。

其四,以「媚日史觀」服務「脫中入日」。蔡不但在蔣介石與八田與一銅像斬首兩樁事件中「一面人、一面鬼」,多次借題發揮宣揚「日治貢獻」,還為侵華臺籍日本兵拜祭招魂、欲為其討回「歷史公道」,甚至在「七七事變」80周年當日取消慣例紀念活動而發推特慰問日本水災,在南京大屠殺紀念日反為日本天皇祝壽,其為虎作倀、數典忘祖之奴性面目令人驚心。島內著名學者石之瑜指出,新課綱凌駕於中國史之上的「東亞史」,其實指的是日本史,無怪於邱毅也批蔡「文化臺獨」是「脫中入日」的前奏。

二是改造臺灣的文化認同。

其一,重新定義「國語」。語言是文明的起源與載體,對身份認同和互動模式有基礎性的建構作用和象徵意義。因此,蔡當局宏觀上訂定「臺灣語言法」、「原住民語言發展法」等,以「語言平權」名義要求閩南話、客家話、少數民族語言等與「國語」並列為「官方語言」,要求在行政機構和「立法機構」平行採用;微觀上通過設立「閩南語公共電視臺」和閩南語電臺,在媒體、學校廣推「弱勢母語」。此舉的陰狠與荒謬不言而喻:首先,逆世界各國尊重多元、突出中心、漸進融合的語言保存經驗,激進瓦解「國家語言」使命;其次,寬容「禁止華語」訴求,忽略佔12%人口的「外省」方言,還把日語混入「客語認證詞彙資料庫」,透露詭異的「皇民化」、「去中國化」氣息;再者,或多達數十種的「國語」無疑是荒謬的,例如苗慄縣設「少數民族事務中心」,單牌匾翻譯就花了3個月。

其二,鉗制中華宗教信仰。以儒釋道和諸多民間信仰為主的中華傳統宗教在臺灣根深葉茂、源遠流長,蔡當局忌憚於其政治動員能量,除「拆孔廟、去先師」,取消慣例的遙祭軒轅黃帝和鄭成功,還要求各地宮廟「滅香、減香」,欲「滅媽祖、關公這些中國主神香火」,引發「眾神上凱道」的激烈反彈。近日,蔡麾下的「中華文化總會」還舉辦「中國大陸來的媽祖」展,「文總副會長」江春男稱,媽祖文化是「各國共享的華人文化」,「不能被一個國家壟斷」,更妄稱「臺灣是該文化圈的核心」,「中華文化是臺灣文化的一部分」,不但要與大陸爭奪「中華文化主導權」,還試圖借「宗教外交」連結被中華文化、媽祖文化覆蓋的「新南向」國家。

三是人為製造「臺灣民族」。在歷史、語言、信仰等各文化要素都有所動作之後,蔡當局就將開始「臺灣民族製造」的把戲。具體而言,蔡當局炒作、拔高臺灣的南島語系、少數族群、新住民和殖民元素,以衝淡漢民族主體性;通過激化省籍、族群矛盾脅迫外省人皈依「本土認同」;誇大、扭曲兩岸意識形態、社會制度差異,在「六四」等節點上利用西方價值觀攻擊大陸並謀求擠進「美日民主價值同盟」,型塑臺灣民眾與社會「黃皮白心」的優越感和差異性,最終虛構出與中華民族在人種血緣、文化親緣、信仰觀念和生活方式上「殊源異歸」的「臺灣民族」。

近年來臺灣的東南亞外配、外勞數量猛增至50萬,早已超過少數族群人口。例如,高雄等南部地區甚至還出現了東南亞語言的競選廣告,顯示出臺灣族群問題與島內社會脈動的快速變動,對島內政治社會和兩岸關係的微妙蝴蝶效應。這也解釋了為何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格外注重人文連結,其圖謀在時空流轉中悄然改變臺灣人的「民族成分」,如大力吸引東南亞留學生、工人和移民,通過強行教育推廣和社會軟體建設,塑造臺灣如美國、新加坡一樣,是「多語社會」的「多元民族國家」,並仿效它們先例,水滴石穿地將臺灣改造成全面脫離「原生母國」的「新民族」、「新國家」,以溫水煮青蛙之隱蔽、柔性手法,製造一場「國族變遷」的「靜默革命」。不過,近日印度尼西亞穆斯林抵制臺灣關公像,菲律賓學者在臺北被誤認為「脫逃外勞」等文化衝突事件,凸顯出蔡「文化新南向」以及強行為臺灣中華民族「轉基因」的一廂情願和荒謬尷尬。

相關焦點

  • 綠化「文化總會」 蔡英文露出「文化臺獨」真面目
    蔡英文心中只有「臺獨」,臺灣經濟危機,兩岸關係惡化,人民深受其害,她都不會在乎 蔡英文任後,臺灣不論於內於外都明顯且快速的向下沉淪,關鍵原因,是因為蔡英文競逐政權的唯一目的─「推動臺獨」。    她多次口稱「轉型正義」,且強調落實這個理想「只有一次機會」。她心中的「正義」,就是「臺獨」;「機會」就是執政。
  • 蔡英文當局推「文化基本法」 為「文化臺獨」鋪路
    經過近10個月布局,臺灣文化部門於今年3月21日正式對外宣布,蔡英文當局已通過「文化白皮書」草案(公聽會版),並將於3月24日到4月28日在中南北臺灣召開7場「文化基本法」諮詢會,首場公聽會3月24日在高雄舉行。可見蔡英文當局新的「文化基本法」進入最後版本定稿中,預計5月完成新「文化基本法」文本。
  • 學者:民進黨死抱「臺獨黨綱」 蔡英文處心積慮搞「臺獨」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前所長餘克禮日前參加第三屆中華文化論壇時就蔡英文當局的「實質臺獨」政策主張發表看法,餘克禮認為,蔡英文是一個理念型的「臺獨主義者」,一上臺便開始全面「脫中」的「實質臺獨」路線,以實現臺灣是一個所謂「正常化國家」的目標。
  • 蔡英文的「臺獨」把戲該收場了
    蔡英文上臺之後,雖然口口聲聲說要「維持現狀」,但其「去中國化」動作不斷,且執政出包頻頻,諸如停止使用「微調課綱」、撤除對「太陽花學運」分子的提告、任命有「臺獨」意識傾向的大法官、對衝之鳥礁不持特定的立場、對漁民主動赴太平島捍衛祖權百般阻撓、擬開放美豬等等。兩岸關係因蔡當局不認同「九二共識」,使兩岸關係由之前頻繁熱絡的交流交往,變成當前的「冷颼颼」,使兩岸關係進入寒冬期。
  • 蔡英文要完成「文化臺獨」的最後一裡路了嗎?
    至此,在歷經李登輝、陳水扁20年來的「臺獨」化改造,以「臺獨」歷史課綱為標誌,臺灣的「文化臺獨」終於在蔡英文手上完成。近年來,臺灣島內以「去中國化」為標誌的「文化臺獨」動作頻頻,但對兩岸關係危害最大、在「去中國化」中發揮根本作用的,還是島內歷史課綱的「臺獨」化改造。
  • 臺媒:蔡英文上臺兩年 臺海局勢進入更高的險峻階段
    臺灣《中國時報》7日發表點評文章說,在臺當局「行政院長」賴清德連番宣稱自己是「臺獨工作者」、「臺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後,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於5月9日、20日兩度為他緩頰說,賴清德仍是支持維持兩岸現狀。由於賴清德身為臺當局「最高行政首長」,所以大陸對他鼓吹「臺獨」做出較大反應,否則情勢會變得「臺獨」猖獗失控,致使兩岸提前「攤牌」。因此,大陸反應以臺灣海峽的實彈射擊演習;先後四天的軍機繞臺;航母遼寧艦與六艘軍艦赴臺灣東部外海操練。
  • 學者抗擊"文化臺獨" 欲在蔡英文辦公室前立慰安婦像
    中國臺灣網5月5日訊 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亞中日前投書媒體指出,蔡英文任命「獨派」出任島內文化、教育部門高官,繼而邁出「文化臺獨」又一步。蔡英文此舉使自己對於兩岸關係的「善意」談話幾乎失去意義,也讓兩岸關係更險峻了。  張亞中在文中指出,鄭麗君即將任「文化部長」。
  • 鄭又平:蔡英文連任後,將推動「文化臺獨」,徹底「綠化」年輕人
    鄭又平:蔡英文連任後,將推動"文化臺獨",徹底"綠化"年輕人蔡英文在連任之後將會對兩岸的關係進一步進行破壞,鄭又平教授對這一現象進行了分析。他認為蔡英文在連任之後將會從多方面進行"臺獨"政策,推行"文化臺獨",徹底"綠化"年輕人。
  • 民意壓力下 蔡英文會放下「臺獨」執念嗎?
    年輕人最支持棄「臺獨」  民進黨執政1年,兩岸官方交流中斷。蔡英文執政一年,「新南向」猶如畫餅,TPP已成雲煙,對美日處處奉承,兩岸關係每況愈下。隨之而來的,是大陸遊客大幅減少,島內旅遊業損失慘重,臺灣錯過亞投行和「一帶一路」,參與國際事務處處碰壁。
  • 蔡英文入「中華文化總會」或搞「文化臺獨」被批:真變態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李名】臺灣「中華文化總會」15日快速通過蔡英文入會案,該組織被憂將被民進黨洗綠。「中華文化總會」曾三度召開執委會,三度流會。15日,它再度召開執委會,通過新會員蔡英文、「副總統」陳建仁、「文化部長」鄭麗君和臺北故宮院長林正儀等258人入會案。「總統府」回應稱,「感到欣慰」。
  • 口罩臺獨還是口罩「外交」?且看疫情之下蔡英文新冠病毒式臺獨!
    但臺獨勢力卻怎麼都不甘心,隨著民進黨操弄臺灣選舉,蔡英文以較大優勢再次當選後,現在的臺獨正向著「事實臺獨」和「法理臺獨」深淵邁進。這次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正是蔡英文操弄臺獨的好時機,於是臺灣當局就在口罩上打起了所謂外交的餿主意。那麼,臺灣當局是打著口罩援助的真正「外交」呢,還是以口罩援助為幌子,其實是使臺獨暗招呢?
  • 臺灣課綱或將中國史併入東亞史,蔡英文完成「文化臺獨」了嗎
    臺灣課綱或將中國史併入東亞史,蔡英文完成「文化臺獨」了嗎 且十/中國臺灣網 2017-07-17 10:10
  • 愛搞「文化臺獨」的蔡英文,拜的「中國神」能保佑她嗎?
    臺灣「中時電子報」26日發表臺灣競爭力論壇學會理事長龐建國的評論文章說,民進黨執政之後,為了搞「去中國化」,蔡英文和臺當局官員刻意缺席許多具有「慎終追遠」意涵的祭典。詭異的是,愛搞「文化臺獨」的蔡英文,在民進黨領導人初選期間,卻密集地安排拜廟行程,走遍臺灣的大小廟宇,藉由參拜各路神明,來爭取地方勢力的支持。我們相信,蔡英文在焚香祝禱的時候,一定會祈求神明保佑她能擊敗賴清德,贏得民進黨的初選。現在蔡英文如願勝出,不知她是否會把勝選的部分功勞歸給各路神明,然後找機會再去各個廟宇還願。
  • 蔡英文露出「臺獨」真面目
    蔡當局執政4個餘月,但臺灣經濟民生卻發生了天大的變化,民眾生計受到了大的影響,於是軍公教、旅遊業、電工等行業紛紛走上街頭大遊行,蔡英文的民調也如雪崩般地急速下滑,這讓蔡英文當局很是難堪,特別是泛藍縣市長成功登陸後,並獲得了八項優惠政策,讓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更是岌岌可危。更為重要的是,如此下去將會有更多的縣市長贊同「九二共識」而紛紛登陸,這將對蔡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的有力打臉,更讓蔡英文惶恐。
  • 黑白自在:蔡英文「臺獨真心」已圖窮匕見
    他說,蔡英文上臺後也追求「國家正常化」,但現在要「制憲、正名」,民代席次還不夠。不過民進黨「完全執政」,至少在「國家認同」的法規上可修正,建立「臺灣主體性」。遊錫堃不是蔡英文發言人,但說出了蔡英文心聲。蔡英文支持率一瀉千裡,綠營大佬、「獨」派組織、綠色智庫等一擁而上痛打落水狗,聲音似乎比藍營還大。綠營不是嫌棄蔡英文施政無能,而是心急她在「臺獨」路上走得太慢。
  • 新黨揭露蔡英文「臺獨時間表」
    蔡英文上任三年多來,為「漸進式臺獨」做了很多工作,但她生恐智商不怎麼在線的「獨派」看不到她的「努力」,只好讓林靜儀說些大白話讓「獨派」放心。只可惜,向來以「白目問政」著稱的林靜儀,「大實話」說得太白了,不僅讓島內的中間選民開始猶豫不決,連蔡英文的小心臟也受不住了。
  • 邱毅:蔡英文當局把臺灣歷史作為「文化臺獨」工具
    蔡英文(視覺中國)中新社臺北10月3日電臺灣知名學者、孫文學校校長張亞中3日在臺北表示,當下,不少人對於臺灣歷史存在曲解、誤解;無法正確認識臺灣歷史,就很難讓社會真正團結與發展。有鑑於此,孫文學校「認證班」課程的第一階段將邀請多位講師,通過面授及視頻教學形式開講臺灣歷史。張亞中認為,若要扭轉錯誤觀念、彌合社會,了解正確史觀是方法之一。獲得認證的青年講師將在今後擔起導正臺灣歷史的責任。
  • 李登輝和蔡英文開撕 「臺獨父女」因何反目?
    據臺灣媒體報導李登輝在蔡英文執政滿半年之際,在日本媒體上對她發表了極其尖刻的批評,他不僅質疑蔡英文「沒有決斷力與勇氣來推動改革」,還批評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不知道要做什麼,兩岸「維持現狀」的主張也「背離民心」所以得不到民眾的支持。此外,李登輝還預測稱蔡英文的支持度之後還會繼續往下掉。
  • 社科院學者:蔡英文「實質臺獨」路線已臻於完善
    原標題:學者:民進黨死抱「臺獨黨綱」 蔡英文處心積慮搞「臺獨」據香港中評社報導,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前所長餘克禮日前參加第三屆中華文化論壇時就蔡英文當局的「實質臺獨」政策主張發表看法,餘克禮認為,蔡英文是一個理念型的「臺獨主義者」,一上臺便開始全面「脫中」的「實質臺獨」路線,
  • 蔡英文屬"理念型臺獨" 有"成功不必在我"的心態
    (資料圖)  日前,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前所長餘克禮在接受香港中評社專訪時指出,蔡英文此次執政相較於2000年民進黨、陳水扁上臺執政最大的不同點是:她是有備而來的,其戰略目標是以「維持現狀」為表、「實質臺獨」為裡,以經濟和涉外領域作為重點切入口,設法從政治、經濟、文化、涉外、軍事等諸領域全面擺脫中國大陸對臺灣的影響、依賴、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