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分享專欄」第三期 讀《看見》心得

2020-12-11 澎湃新聞

「讀書分享專欄」第三期 讀《看見》心得

2020-05-24 02: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一本書是《看見》,書名簡單的兩個字,卻蘊含了不簡單的道理,書內記錄了21世紀初的十年間重大的公共事件,如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奧運、藥家鑫事件等,《看見》可以說是中國社會十年變遷的備忘錄,更是記載柴靜個人的心路歷程的白皮書。看這本書時,感覺她是用心在寫書,書中有很多故事,有的曾經是社會熱點,有的已經稍久遠去,或過於細小的不值一提,但在書中都呈現出他的原貌。讀來讓人有特別真實的感覺。但心裡卻有一種說不清的滋味,這本書看得很沉重。

身處網絡時代的我們,面對形形色色網絡信息,我們又是否能像柴靜一樣去關注真相,關注事件本身,面對社會又是否能多一份理智。像書中講到的許多新聞事件,像華南虎事件、虐貓事件,當時的人們在看到新聞報導後是熱議紛紛,網友的批判聲也能壓過新聞的本身,然而看過這本書後,有人會後悔曾經的妄下論斷,也有人會因為刺痛的傷口而開始謾罵。而我學到的是在許多事情發生的面前,不必急於下結論,發表意見,很多時候眼見不一定為實,換一個角度或許你會發現缺口。對真相的拷問與挖掘,理智對待我們所見的不公,也許是我們該學會的一種能力。

客觀公正是這本書的首要特點,結合我們的工作特性,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件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是人民法院工作的一條核心主線。客觀公正是司法活動的靈魂和生命,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是司法機關辦理案件的依據。這時刻提醒著我自己要堅持原則、堅守底線。

我第一次拿起這本書應該是我剛畢業,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投身到鄉鎮基層工作的那一年。偶然間在農家書屋接觸到這本書,便被這本書序言裡的一句話吸引住了,序言中說到「不要因為走得太遠,忘了我們為什麼出發」。這句話給我的觸動非常大,給迷茫中的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並一直勉勵著我自己一路走來,不管自己身處何處,都要記得來時的路。

作為一名青年幹警,我一直要求自己牢固樹立廉潔自律意識,嚴格遵守黨紀黨規,不斷強化自我約束,在工作、生活和學習方面高標準、嚴要求,只有這樣,才能在任何時候經得起糖衣炮彈的攻擊,才能真正做到客觀公正,實現公平正義。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是我送給自己的八字箴言,我希望能像書中所說的,永遠不會忘了自己為何出發。無論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我都會以一顆初心,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原標題:《「讀書分享專欄」第三期 讀《看見》心得》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讀書分享會第三期】以書會友,讀書拾貝
    為了打造書香校園,豐富學生們的日常生活,商學院組織開展了第三期讀書分享會。都說以書會友,在本次分享會中,參與的同學們都帶來了近期閱讀的優秀作品。在本次分享會中參會同學們通過介紹書籍內容、寫作背景、作者簡介等信息向大家推薦自己的閱讀的好書,以及個人的心得體會。在講述同學們的繪聲繪色的描述中,同學們被帶入進了一個又一個新的世界。
  • 「非菁英的留學路」國內雙非院校低GPA,3個月錄取香港研究生心得
    作者前言:申請留學沒有公式也沒有對錯,本系列3篇文章,僅為分享個人在自身條件下(國內雙非院校畢業、低 GPA、有1年外企工作經驗),申請香港碩士的留學心得與經驗,請結合自身的情況,斟酌參考:本篇為系列共2篇文章之第1篇,主要概述我的準備過程與從中歸納出的重點。於之後的文章中將一一細談。
  • 臨泉縣2020年「點燃讀書激情 書香溢滿家園」 親子閱讀活動第三期...
    臨泉縣2020年「點燃讀書激情 書香溢滿家園」 親子閱讀活動第三期頒獎啦!書香溢滿家園」親子閱讀活動第三期頒獎來啦「點燃讀書激情 書香溢滿家園」12月19日,臨泉縣婦聯、臨泉縣圖書館聯合開展的「點燃讀書激情 書香溢滿家園」親子閱讀活動第三期頒獎儀式在縣圖書館二樓多媒體室舉辦。
  • 「讀經」姊妹篇—「一日一書運動」
    當然這是不可能做到的議案,但其中的含意是:明理的家長或老師應該想辦法,儘量提供課外讀物給我們嗷嗷待餔的小孩。我們可以想像,我們的小孩如果真的能夠一天看一本書,小學的六年裡,至少可以看完兩千本書,則我們的下一代將有怎樣的才華,那是難以預測的。自小提早養成讀書的習慣,青少年時期將比較明理穩定,而「書香社會」的希望也漸次達成了。  要引導兒童一天看一本書,是很簡單的。
  • 進擊課堂「金牌講師」召集令!分享創作心得贏取豪禮
    點擊查看【選題課程】【封面課程】……更多課程歡迎關注「進擊課堂」頭條號獲取噢!進擊課堂小櫻老師陪伴了大家一路,見證了許多優秀短視頻創作人的成長。每一期視頻課程的評論裡,都能看到大家的努力與認真!學習了這麼多創作知識,針對【短視頻拍攝】這個課題,你又有怎樣的理解與心得呢?
  • 【「樂」法新時代·「悅」讀正當時】南樂縣法院讀書分享會第三期...
    【「樂」法新時代·「悅」讀正當時】南樂縣法院讀書分享會第三期之六 ——「關鍵對話」 2020-11-27 18: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讀書破萬卷」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我沒數過自己讀的書,應該不到一萬本。不過……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 公管學院職員工作坊第三期讀書分享會順利舉辦
    11月26日,公管學院分工會和教學辦公室聯合舉辦的職員工作坊第三期讀書分享會在323教室順利舉辦。讀書分享會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分工會主席謝矜老師主持,院長助理、教學辦公室主任慕玲老師以及40多位行政職員、博士後參加了本次活動。
  • 得到App舉辦「聽書嘉年華」,羅振宇開出「中國作者」書單
    8月26日晚,得到App「每天聽本書」知識服務產品上線三周年之際,在北京舉辦了一場有趣有料的「聽書嘉年華」活動。  「每天聽本書」團隊分享了每一本「聽書」幕後的製作過程,並從四個不同的閱讀角度分享了產品的功能和價值,分別是:走近經典、偶遇新知、組建「朋友圈」和通往第一流的智慧。
  • 兩步驟,輕鬆寫好讀書心得!
    寶寶閱讀要寫讀書心得時,總是感到痛苦、甚至擠不出任何文字嗎?接下來,是可以幫助你學習抓出書本重點,掌握大意的「遞減練習法」。當你要寫出大意的時候,你可以這樣做:1.請用10句話告訴讀者,這個故事的內容。2.請用5句話告訴讀者,這個故事的內容。
  • 「網易蝸牛閱讀」和「微信讀書」的寫書評功能分析
    本文主要分析「網易蝸牛閱讀」和「微信讀書」的寫書評功能,來看看網易蝸牛讀書的寫書評功能有哪些值得借鑑的地方。對於「微信讀書」來說,抄不抄?怎麼抄?二、產品簡介(1)「網易蝸牛讀書」 1.7.0簡介:每天送你一小時,本本精品,只賣時間。創新共讀模式,組隊讀書收益更多。優質領讀文章,讀書人的精彩書評在這裡。
  • 「抖音看見音樂計劃」上線 3 周曝光量破 40 億《we are young》等...
    參賽者的高能輸出和用戶的熱情互動共同推動活動進入白熱化階段,「抖音看見音樂計劃」對於音樂人及音樂行業的利好被最大程度地挖掘和釋放,平臺的流量和資源因此觸達更多的音樂人。同時對「抖音看見音樂計劃」進行階段升級,包括獎金激勵加碼、補貼門檻降低、直播內容的豐富等,旨在為參賽者提供更大力度的音樂扶持。在獎金激勵方面,除了此前最高達20萬的前十名獎勵外,第11-50名優勝者每組也將獲得5000元的現金獎勵。流量曝光上,即日起新入駐的音樂人在冷啟動流量保證之上,抖音將為其音樂作品提供額外的流量曝光,讓參賽音樂人更好的享受平臺資源。
  • 讀書沒有動力?我有四支「讀書興奮劑」
    很多人都在抱怨,自己非常想讀書,但是就是缺乏動力,讀不下去。其實我並不算一個有毅力的人,事實上還很懶惰。但是 2013 年至今,我在每年加班超過 200 天,平均每天工作 10 個小時以上的情況下,讀了超過 500 本書。因為我有四支「讀書興奮劑」。當我的閱讀缺乏動力的時候,我就會用下面這四個方法。
  • 「非菁英的留學路」雙非大學低GPA,3個月錄取香港研究生心得
    面對分數與申請機會之心態請參考前文【非菁英的留學路】雙非大學低GPA,3個月錄取美國研究所心得一、申請規劃:寧可「讀不完」,不做無效的努力在各大留學討論版上,常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工具和 excel 表,以及各種「步驟」,幫助申請者規劃準備申請的時程。
  • 日本初高中生「早上讀書」作品排名發表,初中生最愛「刀劍神域」
    日本初高中生「早上讀書」作品排名發表,初中生最愛「刀劍神域」 動漫 178ACG ▪
  • 【非菁英的留學路】國內雙非院校低GPA,3個月錄取香港研究生心得
    作者前言:申請留學沒有公式也沒有對錯,本系列3篇文章,僅為分享個人在自身條件下(國內雙非院校畢業、低 GPA、有1年外企工作經驗),申請香港碩士的留學心得與經驗,請結合自身的情況,斟酌參考: 本篇為系列共2篇文章之第1篇,主要概述我的準備過程與從中歸納出的重點。於之後的文章中將一一細談。
  • 「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讀...
    一句阿彌陀佛 是最吉祥的祝福 圓滿具足一切功德【匯集】心得分享 1-3期線上網絡微信群學習班【道德講堂 七天課程】轉載分享 功德無量讀誦不許可有意思存在,這就對了。確實我們是染汙太嚴重,無明心垢太嚴重,雖然佛光天天照,讀一遍就是照一次,我們心裏面的染汙,好像沒減少,智慧沒有開。這原因是什麼?是我們的業障習氣太重,不是佛光不靈,我們迷得太深,讓佛光透不過去,我們被照的這些眾生居然沒有感覺。所以經典的教誨,我們沒有能夠依教奉行,原因在此地。這個問題怎麼解決?解決的方法,古人說過,我們要相信,那是「讀書千遍,其義自見」。
  • 「論文分享-第7篇」從《大學》看傳統哲學的功用
    公眾號飛創時尚「論文分享-第6篇」「全英文」「說好話」背後的哲學「論文分享-第5篇」腫瘤治療技術發展的哲學思考一、探究傳統哲學功用的原因(一)社會背景目前社會上重功利的風氣促使我們應該探究出哲學「功利」之風已經成為了社會一股不可逆轉的風氣,所以即使我們再怎麼談「教育不要功利了,要回歸人道,要多讀經典修身養性,要發揚我國的傳統哲學,讀書要拒絕功利」也只是徒勞無用的。所以,如果我們要去讀一本書,了解傳統經典的時候,我們就會在想:「讀這本書有什麼用,它能為我解決什麼問題,我讀完之後又有什麼收穫?」是的,這是我們的功利心在起作用,對我們沒有好處的事情我們不會主動去做。
  • 該如何明確自己寫的是「作文」,還是「文章」?
    就是,「作文」和「文章」有什麼區別嗎?記得老師回復的是:只要這篇文章有體現出你要表達的一個明確觀點,就算是一篇文章了。幾年之後的一天,看見微信群裡也有人請教類似的問題:作文與新媒體文有什麼區別?有人回答:作文是為了應試,為了達到老師的要求。而新媒體文是為了迎合用戶的需求。兩者本質屬性不同。
  • 「特約專欄|劉莞」在臺灣尋訪民國大師⊙劉莞
    雖然他所主張的實證主義研究範式在今天看來頗值得商榷,但是他奮力高張的「民主」與「自由」的精神,至今仍然觸動人心。我在大學時代讀到胡適先生的作品,便有「一見傾心」的感動。後來又常聽到陳復教授常提到,他的文章中徹底白話文的語言風格,就是深受胡適影響,從而更對胡適傾慕不已。在中研院民族所的馬路對面,是胡適公園,也就是胡適先生長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