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收到的關於閱讀的問題中,排名最高的就是如何讓自己更有動力讀書。
很多人都在抱怨,自己非常想讀書,但是就是缺乏動力,讀不下去。
其實我並不算一個有毅力的人,事實上還很懶惰。但是 2013 年至今,我在每年加班超過 200 天,平均每天工作 10 個小時以上的情況下,讀了超過 500 本書。
因為我有四支「讀書興奮劑」。當我的閱讀缺乏動力的時候,我就會用下面這四個方法。
明確我的目標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最根本的驅動力來自於哪裡?是目標。
當你沒有目的地的時候,你也就沒有動力走向遠方。「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句話聽起來真的很讓人熱血沸騰,可是接下來,當你邁出第一步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根本不知道應該向東還是向西。
於是,太多的人,就停在這第一步上了。
當你真的把那麼大的世界描述出來,變成非洲草原的羚羊,北極圈的極光,獅身人面像,百老匯的演出,當你的願景越具體,你也就越容易踏上旅程。
讀書也是一樣,很多人的誤區就是帶著「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想法來讀書,卻沒有一個明確的願景,那麼自然就沒有驅動力。
我會時常問自己這些問題:
我希望從書中獲得什麼?
我希望讀書幫助我成為怎樣的人?
我希望藉助書籍幫我解決哪些問題?
我希望在書中發現怎樣更有趣的世界?
當這些問題的答案越清晰,我就越知道要讀什麼書,要怎樣讀,自然也就更有動力。
多重目標疊加阿菲是我在「在行」上一個學員,一個做網際網路創業的 90 後女孩,研發了一款情感諮詢類的 APP。
有一天她問我:「章魚老師,有哪些兩性情感類的經典書籍,能不能推薦幾本給我?」
我諮詢了這個領域優秀的老師之後,給她開列了一個 10 本書的書單。
她拿到書單之後,花了 3 個月的時間,做了 5 件事情。
第一件事,她仔細閱讀了這10本書,做了非常翔實認真的讀書筆記。
第二件事,她把這10本書和自己的筆記拍成照片,發到朋友圈裡,成為自己小夥伴中最認真讀書的那一個。
第三件事,她在閱讀過程中把自己的思考和書中的精華發到微博上,獲得了一票轉發和粉絲。
第四件事,她在知乎上用自己從書中學到的知識為大家解答情感類的問題,獲得了很多贊同和關注,同時建立起自己的專業度。
第五件事,她藉助在知乎和微博上獲得的粉絲,她又推廣了自己的新推出的APP,因為之前建立的專業度,所以實現了不錯的導流效果。
這些事情讓她實現了 5 個目標:
拓展了自己的知識體系
獲得了朋友的讚美
獲得了網友的關注
建立了自己的專業度
推廣了自己的產品
這是一個教科書般的例子,可能任何單一的目標都不足以讓阿菲投入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認真讀書,但是當多重目標疊加在一起,就讓她有了巨大的驅動力。
感謝網際網路發展和知識經濟的崛起,在今天,讀書不只可以豐富自己,還通過書中的知識,幫助他人,建立自己的影響力,甚至成為自己的職業乃至終生事業。
當你想清楚這一點之後,為自己的閱讀賦予多一些目標,你就會有多一些的動力。
豐富輸出方式我們常常把書比喻成「精神食糧」,實際上確實很多讀書的道理和吃飯的道理是相通的。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用輸出帶動輸入」。
不少朋友都希望自己擁有健康的身材,男生希望擁有八塊腹肌,女生希望擁有馬甲線。想要健美的身材,當然離不開營養,問題是吃牛肉或者吃蛋白粉,是吃不出八塊腹肌的。最佳的方式是鍛鍊,跑起來,練起來,然後在運動量的帶領之下為自己補充營養。
讀書也是如此,如果只有輸入沒有輸出,那麼你也像是幻想吃牛肉吃出八塊腹肌一樣,根本不可能。
單一的鍛鍊方式會讓人難以堅持,天天跑步或者天天舉鐵都容易讓人厭煩。讀書的時候也一樣,所以,你需要豐富自己的輸出渠道。
我盤點了一下自己輸出方式,有 5 大類,10 個平臺。
文字:頭條號、微信公眾號、微博
問答:頭條問答、知乎、分答
語音:知乎Live、得到(具體內容暫時保密)
面對面交流:在行
終極輸出:寫書(明年出版)
這樣豐富的輸出方式並不會讓我覺得應接不暇,反而單一的輸出才最沒有動力,連著寫三篇文章,連著回答五個問題,連著和十個人見面,我都沒法堅持。但是當選擇豐富起來之後,我發現我就更有動力去完成。
而這些輸出方式的背後,都需要巨大的閱讀量支撐,每天我就像是一個跑完馬拉松或者在健身房泡了一天的人,自然就需要補充營養,自然就帶動了我的閱讀。
乾脆把書送出去2016 年,我在朋友圈裡送出去了 60 本書。其中有一半的書,在我發朋友圈的時候,還沒有開始讀。
最開始,我只是送自己讀完的書。而隨著買的書越來越多,望著堆積如山還沒有開封的書,我意識到一個問題:我讀書的速度可能永遠無法趕上自己買書的速度。
反正有的書可能永遠都不會讀,那麼放在手裡也是浪費,於是我挑了一本還沒有開封的書,在朋友圈裡宣布要把它送出去。
一分鐘之內,就有一位身在外地的朋友留言,想要這本書。我本來是打算當天就把這本書寄出去,但是突然我發現當這本書從「我的」變成「他的」,我突然開始不舍了,一個小小小小的聲音在心裡說:要不要試一下,再讀一遍?
於是我告訴我的那位朋友,這本書要下周才能寄出。沒想到,我從晚上九點看到凌晨兩點,一晚上就看完了。
當一本書的所有權發生改變之後,就會產生神奇的化學反應。這就像你在一個城市生活的四年,可能每個周末都宅在床上,但是當你意識到自己要離開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的時候,你反而才開始走遍這個城市的名勝古蹟。
在意識到這一點之後,現在我會有意識的利用這種「離別心態」。在準備讀一本書的時候,我就會在朋友圈宣布,一周後,我要把這本書送出去。接下來再讀這本書的時候,就會更加認真和仔細。
在茶道裡,有所謂「一期一會」的說法,是指我們抱著一生中只有一次品味面前這杯茶的心態,就會更好的品味茶中滋味。
這種先送後讀的讀書方法,大概就是閱讀中的「一期一會」吧。
以上這四條,就是我為自己的閱讀尋找動力的方法,希望對你能有幫助。
章魚讀書|陳章魚出品
微信ID:zhangyu-dushu
做更聰明的讀書人
蘋果用戶讚賞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