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巴黎高美和羅浮宮的「珍品」 :看大衛與安格爾作品同臺「PK」

2020-12-20 東方網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汪偉秋11月1日報導:「美術的誕生:從太陽王到拿破崙——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珍藏展」將在11月5日在上海博物館開幕。這些作品來自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的收藏和羅浮宮在巴黎高美的寄藏品,包括大衛、安格爾、普桑、烏東、呂德、弗拉貢納爾等,是對法國16世紀至19世紀早期路易十四到拿破崙時期美術的最高水準進行回顧。

  普桑、大衛、安格爾作品均亮相

  早在20世紀初,徐悲鴻、林風眠、潘玉良、吳冠中、常書鴻、顏文樑……就曾到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留學,這些留法藝術家們極大推動了中國藝術和中國藝術教育的發展。展覽中的許多展品,就是這批留法美術生們當時在學校看到的作品,試想一下,或許徐悲鴻跟你在同一角度看過這幅油畫呢。

  

  布展現場

  此次搬來的作品,時間跨度上從十七世紀一直延續到十九世紀初,分為「文藝復興運動:法國藝術的起源」、「現代藝術家的誕生」、「太陽王的皇家繪畫與雕塑學院」、「貴族階層的藝術繁榮」、「人體美學:藝術與科學的對峙」、「啟蒙運動時期英雄主義繪畫的革新」、「藝術與革命:從大衛到安格爾」、「考古學與廢墟的詩意美學」、「從皇家學院到學院派」九個主題單元。絕大多數展品均為首次來華展出,包括普桑、弗拉貢納爾、大衛、安格爾、烏東、呂德等許多在世界藝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藝術家的作品均會在上博亮相。

  

  

  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美術學院之一,坐落在塞納河畔,與羅浮宮隔河相望。巴黎高美的前身可追溯到1648年由路易十四創立的法國皇家繪畫與雕塑學院。1793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後,皇家繪畫與雕塑學院解散,藏品全部被羅浮宮收入。從法國大革命開始,羅浮宮不再是皇家住宅,轉變成博物館向公眾展示和傳播藝術作品,皇家繪畫與雕塑學院的作品也在展示之列。直到1872年,在巴黎高美的要求下,羅浮宮把大部分皇家繪畫與雕塑學院的入院作品重新寄存在巴黎高美,使得這些作品得以完整陳列,並繼續為教學服務,這種寄存關係一直延續至今。

  展品散落在校園各處

  記者提前探營,記錄下了整個展覽中最大的一幅作品——雅克-路易·大衛著名的代表作《安德洛瑪刻哀悼赫克託爾》開箱、上牆的全過程。現場8位專業布展人員將裝有這件作品的木框先平置於地,拆箱之後拿著手電筒對作品進行仔細比對、檢查,再由8人從地上緩緩抬起,挪入展廳。畫幅一側先被放置於地,再緩緩立起,呈現畫作全貌。整件作品畫幅接近三米高。

  據展覽策展人介紹,《安德洛瑪刻哀悼赫克託爾》是反映藝術家雅克-路易·大衛把法蘭西藝術從他所接受教育時的巴洛克時期,一直帶到了新古典主義時期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代表作品。為了達到油畫的最佳觀賞效果,上海博物館首次模擬自然光源進行展示。

  

  

  《安德洛瑪刻哀悼赫克託爾》所在展廳,也是此次展覽的核心展廳。與大衛作品比鄰而展的是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的代表作《半身軀幹人體》《阿喀琉斯接見阿伽門農使者》。安格爾是大衛最出色的學生,他追求造型美,重視線條的作用。「安格爾的《半身軀幹人體》是他競賽的獲獎作品,《阿碦琉斯接見阿伽門農使者》是他羅馬大獎的獲獎作品。安格爾是大衛最出色的學生,他們之間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處,我們把它放在一起去呈現,以便觀者更好體會。」策展人說。

  

  

  值得一提的是,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並非傳統的美術館,因此這些展品都是散見於校園的各個地方,作為校園裝飾的一部分。比如上博第二展廳的作品,藏在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的圖書館,另外還有學校小教堂、教室、教職工辦公室等,學生行走在校園中都可見不同「珍品」。

相關焦點

  • 巴黎羅浮宮的前世今身-附最全羅浮宮藏品圖
    羅浮宮(法語:Musée du Louvre)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始建於1204年,原是法國的王宮,居住過50位法國國王和王后,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最珍貴的建築物之一,以收藏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於世。
  • 賞析|「巴黎高美」珍藏展中的普桑、裡戈、納託爾繪畫精品
    此次展覽展出85件來自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收藏的藝術珍品,澎湃新聞特選發其中的部分精品進行介紹,其中,《墨丘利, 赫爾斯和亞格勞洛斯》展現了普桑對古代藝術的理解;而作為「歐洲第一位畫如其人的畫家」,裡戈以《夏爾·勒·布倫肖像》見證了他開創了一種新的繪畫體裁——禮服肖像畫;摘得1721年羅馬獎桂冠的夏爾·約瑟夫·納託爾的《為神獻祭》則反映出畫家對拉斐爾藝術的熟知。
  • 白天畫畫,法國新古典主義的開創者雅克-路易·大衛油畫作品欣賞
    雅克·路易·大衛(Jacques-Louis David,1748—1825)是法國著名畫家,新古典主義畫派的奠基人。雅克·路易·大衛,又譯:雅克-路易·達維德,畫風嚴謹,技法精工。大衛和之前的畫家們並不一樣,他不是天才。他沉默寡言,不擅交際,但是他就是以驚人的毅力,認真臨摹前輩的作品,才有了後來的好成績。
  • 法國巴黎羅浮宮一探究竟,世界級的鎮館三寶是哪三件寶貝
    一般來說,只要是隨著旅遊團到法國巴黎遊覽,無論你的團費多少,都會安排到羅浮宮參觀。這個景點太有名了,他是世界博物館之首。要想參觀完羅浮宮所有的展品,恐怕一個星期時間都不夠。羅浮宮足跡40多萬件來自世界各國的藝術珍品。法國人將這些藝術珍品根據其來源地和種類分別在六大展館中展出,即東方藝術館、古希臘及古羅馬藝術館、古埃及藝術館、珍寶館、繪畫館及雕塑館。
  • 法國巴黎洪水泛濫百人撤離 羅浮宮珍品"緊急挪窩"
    當地時間2018年1月25日,法國巴黎,巴黎東南部郊區的聖喬治新城洪水泛濫。(圖片來源:視覺中國)中國日報網1月26日電(塗恬)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月25日報導,由於洪水泛濫,塞納河水上漲漫過河岸,法國巴黎發布洪水警報,數百人被迫撤離疏散。
  • 世界有兩座羅浮宮!造價77億的阿布達比羅浮宮,你逛對了嗎?
    該博物館將使用巴黎羅浮宮的名稱,並會租借巴黎羅浮宮以及其他法國博物館的藏品,租借期長達三十年六個月,合同價值近十億歐元。阿布達比羅浮宮佔地64000平方米。其中6000平米將永久用於安放裝置藝術作品,2000平米用於組織臨時展覽。相比於羅浮宮40多萬件藏品,大英博物館800多萬件藏品,通過租借展示的阿布達比羅浮宮並沒有數量上的優勢。
  • 江詩丹頓「以羅浮宮之名(Bid For the Louvre)」線上專場拍賣會
    江詩丹頓將為此次拍賣呈獻一枚Les Cabinotiers閣樓工匠定製款時計傑作,更將為競得此枚作品的藏家帶來一次與眾不同的難忘體驗,感受巴黎和日內瓦雙城間,藝術與工藝的美妙邂逅。首先,在羅浮宮館藏中選擇一件藝術珍品,由江詩丹頓的藝術大師栩栩再現於錶盤上;選擇鉑金、粉紅金或白金作為表殼材質;亦可在軍官式表底蓋上進行雕刻;以及選擇心儀的錶帶材質和色彩。這枚時計將搭載品牌自製2460 SC機芯,無論走時的精準性,還細膩的修飾打磨工藝,均秉承了江詩丹頓嚴苛的品質標準和高級制表傳統。
  • 賞析|清華藝博「西方繪畫500年展」精選作品②
    他從神話繪畫主題中選取了自己最擅長的維納斯主題,描繪出美之女神從水中誕生上岸時那輕鬆愉悅、無憂無慮的美態。這一作品長寬約兩米,十分巨大,應當是一幅重要的定製作品,甚至可能本是雙聯畫作品,但其顧客與雙聯畫信息不得而知。
  • 半個月的歐洲遊,打卡巴黎,感受羅浮宮的藝術魅力!
    安頓好以後,我穿上了厚厚的大毛衣就出門了,巴黎本身就充滿著時尚和繁華,出門以後我們就坐地鐵前往艾菲爾鐵塔了,艾菲爾鐵塔可是巴黎的標誌性建築物,從小就有著鐵塔情懷的我,肯定是不可以錯過這個景點的。看完鐵塔以後,我便去尋找心心念念的中餐館了,來到外國以後,我真的是吃不慣這裡硬邦邦的麵包,還是中餐最好吃了,我們迫不及待的點了梅菜扣肉和魚香肉絲,這是最下飯的兩個菜了,還有一碗米飯,當然價格也是貴的離譜了,但是這個時候哪裡管得上價格,能吃到中餐就已經非常的開心了,這家店的老闆是個四川人,在巴黎還是有很多家中餐館的,大部分都是現成的,只不過價格真的非常的貴,我們在法國已經連續吃了好幾頓中餐了
  • 古老建築和玻璃金字塔交相映輝,這就是羅浮宮
    繼續逛巴黎,終於逛到羅浮宮了。羅浮宮的正前方是一個凱旋門。歐洲好像非常熱衷凱旋門這種建築,很多地方都有的。過了凱旋門,就是羅浮宮了。這門前很大一塊廣場和香榭麗舍大道一樣是沙地,風一吹,塵土飛揚,非常壯觀。羅浮宮,呈現區字形,中間就是貝聿銘設計的玻璃金字塔。當年爭議非常大,說和羅浮宮的建築風格不符。很多年過去了,現在玻璃金字塔已經成為羅浮宮的一個招牌了。羅浮宮非常大,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始建於公元1204年,是原來法國的皇宮。
  • 土耳其向羅浮宮討「瓷磚」 部分來自帕夏清真寺
    土耳其《激進報》在將於22日在巴黎舉行的國際展覽局全體大會前發出這樣的吶喊,以向法國施壓,索要屬於土耳其的「瓷磚」。據法國《費加羅報》20日報導,羅浮宮收藏的一幅16世紀土耳其瓷磚畫是羅浮宮今年9月揭幕的伊斯蘭藝術館的一件珍品。土耳其文化部派人暗中調查,拍攝了這件文物的照片。經專家鑑定,他們認為該畫上的花形三角楣裝飾足以證明該文物的一部分來自伊斯坦堡的皮雅利·帕夏清真寺。
  • 安格爾用14年創作人體藝術《土耳其浴室》,傾注了對美的所有理解
    安格爾深知責任重大,於1848年接受任務後,就開始了漫長的觀察生活之路。他無數次行走在巴黎的大街小巷,認真觀察路過的形形色色的少女,從她們的容貌、姿態、神情,再到一言一行,他都細緻入微的觀察。為了讓筆下的少女更加生動和真實,安格爾甚至喬裝打扮後,混進女浴場,親眼目睹了許多「出浴美人」的形象,每次目睹完他都會迅速回家開始畫素描。就這樣,依靠七年時間積攢了許多素材後,直到1855年,他才開始動筆畫畫,期間還不斷對畫稿進行調整和修改。
  • 法國羅浮宮經典名畫作品欣賞
    羅浮宮(法語:Musée du Louvre),世界上最著名的藝術博物館,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始建於1204年,原是法國的王宮,居住過50位法國國王和王后,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最珍貴的建築物之一
  • CHAUMET尚美巴黎戒指,來自浪漫之都巴黎的隱奢鑽戒
    Joséphine加冕愛系列鑽戒2010年,在CHAUMET 尚美巴黎誕生230周年之際,品牌推出Joséphine系列,致敬尚美的靈感繆斯約瑟芬皇后。本系列戒指包括Joséphine雋永恆心冠冕鑽戒、Joséphine初旭冠冕鑽戒、Joséphine白鷺鑲鑽珍珠戒指等珍品。
  • 國博大展《羅浮宮的創想》講述博物館的歷史
    作為堡壘、作為王宮、作為法國藝術肇興之地的羅浮宮,其歷史之豐富之複雜毫不遜色於琳琅的館藏,但即便最地道的巴黎人,也未必能清楚道出這座位於塞納河右岸的既古老又現代建築的前世今生。不過,遠在北京的人們,卻有了機會可以「走進」那宮牆背後的八個世紀——就在這段時間,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正在舉辦《羅浮宮的創想——羅浮宮與館藏珍品見證法國歷史八百年》展覽。
  • 繪畫藝術家瑪麗莎亮相法國巴黎、時代~羅浮宮藝術展!
    『當代中國,巴黎藝術展』參展藝術家。法國巴黎藝術聲譽平臺-華藝馳聲,每周推薦藝術家。法國巴黎 Art Shopping 參展藝術家。新騎士國際藝術聯盟會員。當衣食無憂時,人們就會去從事藝術活動,追求精神生活;當生活不愁時,人們就會欣賞藝術作品,品味作品藝術,進而提高自身的素養,陶冶自己的情操!最後,感謝歐亞藝術聯盟主辦方的再次邀請,參加法國巴黎羅浮宮2019年國際藝術展,特別感謝巴黎華人時尚圈及演藝界的朋友們,特地趕來參觀我的繪畫作品以及朋友們對我的鼓勵與支持!
  • 小央美美術:新印象派的代表畫家喬治·修拉,作品由百萬個點組成
    1859年12月2日生於巴黎,受過完整的美術學院教育,曾師從安格爾的學生亨利·萊曼(Henri Lehmann)學習古典主義繪畫,後來又研究過羅浮宮中的大師作品,對光學和色彩理論特別關注並為之做了大量的實驗,也許正因為他太過致力於方法和理論研究,他一生所創作的作品不多。
  • 法國巴黎,邂逅浪漫之都|巴黎|法國|羅浮宮|博物館|蒙娜麗莎
    《巴黎和約》、《凡爾賽和約》等都在此籤訂,大熱電視劇《凡爾賽》也在此多次取景。整個凡爾賽宮內部,收藏著大量的油畫、雕塑和巨幅歷史畫,以其奢華和極具想像力的設計聞名,處處透露著不同於東方園林的法式之美與工匠之心,儼然一座巨大的文化宮殿,其中蘊含著太多太多的歷史與宗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