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央美美術:新印象派的代表畫家喬治·修拉,作品由百萬個點組成

2020-12-20 美術加盟

喬治·修拉(Georges Seurat,1859-1891),法國畫家。1859年12月2日生於巴黎,受過完整的美術學院教育,曾師從安格爾的學生亨利·萊曼(Henri Lehmann)學習古典主義繪畫,後來又研究過羅浮宮中的大師作品,對光學和色彩理論特別關注並為之做了大量的實驗,也許正因為他太過致力於方法和理論研究,他一生所創作的作品不多。有人認為1891年5月修拉的逝世標誌了「新印象主義」的結束。但他的理論和技法對後世藝術家的影響是不可忽略的。

喬治·修拉生卒於巴黎,他早先是進了巴黎的一所素描學校,然後又在巴黎高等美術學校學習了兩年,在勃萊斯特志願服役了一年。隨後,他繼續在羅浮宮研究古代希臘雕塑藝術和歷代繪畫大師的成就,從委羅萊塞、安格爾到德拉克洛瓦,還埋頭攻讀勃朗和謝弗勒爾的論述色彩的科學資料。勃朗的論斷:「服從於一些肯定規律的色彩,是可以像音樂一樣地教授的」。令他信服。他思索謝弗勒爾提出的規律:「當人們的眼睛同時看到帶有不同顏色的物品時,它們在物理構成上和色調的亮度上表現出來的變化現象都統統包含在顏色的同時對比之中」。

喬治·修拉作品

他的一生可以用幾個日期來概括,它們不是巨大事件的日期,而是其作品的創作日期,因為他短促一生中的大事就是他投以日夜和全部發明的偉大作品,這幾個日子也標誌著他向只有極少天才人物達到的高峰挺進時的幾個階段。他和凡高,勞特累克一樣,在上世紀末,不到四十歲便過世了。他拼命地飛越了這幾個階段,似乎早已知道讓他自由表達的時間是不多的。他先是進了巴黎的一所素描學校,然後又在巴黎高等美術學校學習了兩年,在勃萊斯特志願服役了一年。隨後,他繼續在羅浮宮研究安格爾,德拉克洛瓦和委羅奈斯等大師的作品,並埋頭攻讀夏爾·勃朗,謝弗勒爾,舒特,魯德和其它一些理論家論述色彩的科學資料。夏爾·勃朗的論斷:「服從於一些肯定規則的色彩,是可以象音樂一樣地教授的」使他信服,他也長久地思索著謝弗勒爾提出的規律:「當人們的眼睛同時看到帶有不同顏色的物品時,它們在物理構成上和色調的亮度上表現出來的變化現象都統統包含在顏色的同時對比之中」。

1882和1883兩年,修拉主要致力於素描,以黑、白二色熔煉出極具個性的繪畫語言。它不講線,而講形,講熟練地給予平衡的對比,講經常吞沒了一切細節的明暗。他發明了一種新的輪廊,用它抓住為人所熟悉的形,把它從一切偶然與意外之中提取出來,從而獲得可以給人以詩歌般享受的表現方法。他不以線作為達到準確的手段,而是大塊整體地作素描。在顆粒粗糙的安格爾牌素描紙上,修拉的筆把一些黑色塊集中起來,而讓一些空白的部位現出明顯的形狀。通過達到完美平衡效果的層次變化和黑白對比,他把意想不到的情景展現在我們眼前。他捕捉著光和色,將它們在毛絨絨的黑色和迷人的白色中復活起來,創造出陰影有利於形體塑造,光亮充滿神秘色彩,過渡灰色顯露強烈生命力的世界。和諧的曲線在相互制約著,平衡著,各種形狀浮現著,明確著,在鉛筆密集的線條網下,光發出了異彩。以前人們從來不知道存在有這樣一種素描。後來,修拉曾為此說道:「一些有價值的素描和一些簡單的速寫在對比上和層次上研究得如此深入,以致人們可以根據它們畫油畫,而無需模特兒了。」

在如此系統地熟悉了一切黑白問題之後,修拉畫了他第一張重要的油畫《浴》,他花費了一年的時間,作了許多素描和油畫準備。這幅畫被1884年沙龍評選委員會定為落選作品。該委員會異乎尋常的截然態度加速了獨立派團體的成立,它組織了每年一度既無評選委員會,也無報酬的沙龍。修拉西涅克,杜布瓦·彼埃,雷東一起合作,制定了新團體的章程。第一屆獨立派沙龍於1884年5月開幕,修拉展出了他的《浴》,西涅克立刻看出這是幅傑作,他欣賞畫家仔細觀察出來的對比規律,但對顏色的灰暗表示驚奇。

於是,西涅克就邀請修拉參加印象派,向他炫耀了純色的優越性。從此,兩位朋友便在畫布上堆起與環境、陽光、顏色的相互作用相符合的小圓點來。為了更好地平衡這些因素,並使它們互相滲透到只有極小的差異程度,他們採用了不在調色板上調色,而用小圓點,純色色點進行點彩的辦法。在一定的距離上看去,這無數的小點便在視網膜上造成所尋求的調色效果。從此,同時對比法則(很快便伴隨有對線條方向象徵意義的研究),點彩法,純色和光學調色法,便成為修拉藝術的主要成分,他按照這些方法,畫了一系列大幅構圖以及一大批動人的晴朗風景。他向朋友魏爾倫解釋說,畫風景是他夏日的工作,他每年都要到海邊或巴黎周圍去畫風景,以便通過與大自然的接觸,來休息眼睛。到了冬天,他則買上一幅大畫布,放在畫室裡,來搞研究,並且會在可能的情況下,獲得一些成就。

修拉在畫面上將一些黑色塊集中起來,而讓一些空白的部位顯出明顯的形狀。通過達到完美平衡效果的層次變化和黑白對比,把意想不到的情景展現在我們眼前。他捕捉著光和色,將它們在黑色和白色中復活起來,創造出陰影有利於形體塑造,光亮充滿神秘色彩,過渡的灰色顯露強烈生命力的世界。和諧的曲線在相互制約著、平衡著,各種形狀浮現著,明確地發出光的異彩。

大碗島

西涅克邀請修拉參加印象派,向他炫耀了純色的優越性後,他們便在畫布上堆起與環境、陽光、顏色的相互作用相符合的小圓點來。為了更好地平衡這些因素,並使它們互相滲透到只有極小的差異程度,他們採用了不在調色板上調色,而用小圓點和純色色點進行點彩的辦法。在一定的距離看上去,這無數的小點便在視網膜上造成所尋求的調色效果。從此以後,對比法則、點彩法、純色和光學調色法,便成為修拉藝術的主要成分。

《大碗島星期天的下午》,這是新印象主義典型的代表作,也是一幅在世界美術史上具有紀念碑式意義的油畫作品。畫面上的大碗島是位於巴黎附近奧尼埃的一個島上公園,也是巴黎人盛夏理想的避暑聖地。畫面上,聚集了許多周末來這遊玩的人們。畫家著意把畫面分成了被陽光照射的部分和處於陰涼中的兩部分,使畫面構成了鮮明的對比。畫面上的人物有的站在那裡欣賞風景,有的躺臥或坐在草地上自娛自樂,有的成雙成對的談笑,有的面對湖面,獨自沉默……幾隻小狗在地上遊逛。

相關焦點

  • 我有獨特的上色姿勢-用一個個點組成一幅畫的點彩派
    大家看到今天的標題可能就知道了,今天我們要講的是點彩畫。那麼這個點彩究竟是什麼樣子?究竟該怎麼"點"?在本期文章中你一定會找到答案。首先,中藝匯小編先給大家講一下何為點彩派:點彩派是在印象派之後出現在法國的,卻其實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新印象派,代表人物有喬治·修拉、保羅·西涅克(這兩個是創始人)和畢沙羅等人。
  • 《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喬治·修拉名作的「表面之下」
    對於許多藝術愛好者來說,法國新印象派大師喬治·修拉 (Georges Seurat) 的作品《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1884 (A Sunday Afternoon on the Island of La Grande Jatte-1884)》標誌著現代藝術的黎明,是藝術史中必賞的名畫之一。
  • 小央美兒童美術:法國印象派畫家,埃德加·德加,最喜歡畫舞女
    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1834—1917)印象派重要畫家。他出身於金融資本家的家庭,他的祖父是個畫家,因此他從小就生長在一個非常關心藝術的家庭中。他通常被認為是屬於印象派,但他的有些作品更具古典、現實主義或者浪漫主義畫派風格。居住於巴黎蒙馬特高地期間,他與繪畫模特蘇珊·瓦拉東曾保持親密關係。在德加的鼓勵下,瓦拉東堅持繪畫的嘗試,她後來成為當時最著名的女畫家之一。1854-1859年 德加在義大利的美術學校學習義大利的藝術,特別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
  • 一日一話 | 由一百多萬個點組成的畫到底是怎樣子的?
    1840年,早期印象派畫家都陸續誕生,開始有越來越多新式繪畫方式被這些藝術家們創造出來。1886年印象派結束之後出現新印象派,代表人物是修拉以及他創作於1876年的《大碗島上的星期日下午》。修拉用點彩畫法,科學分析光,利用色彩互補,不用調色,就用點彩發現色彩與光的關係。據說這幅繪畫是修拉用時兩年點了上百萬個「點點點」才創作成哦。
  • 創作了點畫法的藝術家:喬治·修拉
    藝術家喬治·修拉最著名的是創作了點畫法,在作品中使用了點狀的顏色,比如「大雅特河上的星期天」。誰是喬治·修拉?畫藝術家喬治·修拉於1859年12月2日出生於法國巴黎。在藝術學院接受訓練後,他打破了傳統。他的繪畫技巧超越了印象派,他用純色的小筆畫了下來,從遠處看,似乎是融合在一起的。
  • 法國「後期印象派」代表畫家P.Gauguin簡介與賞析
    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雕塑家、陶藝家及版畫家,與塞尚、梵谷同為美術史上著名的「後期印象派」代表畫家。他的繪畫,初期受印象派影響,不久即放棄印象派畫法,走向反印象派之路,追求東方繪畫的線條、明麗色彩的裝飾性。他到法國西北部突出大西洋的半島—布爾塔紐,與貝納、塞柳司爾等先知派畫家一起作畫,成為這個「綜合主義」繪畫團體的中心人物。他也到過法國南部的阿爾,與梵谷共同生活兩個月,但卻導致梵谷割耳的悲劇。
  • 百位世界繪畫藝術大師之法國印象派畫家亨瑞.塞蒂納
    在似像不像中,尋找到平衡的亨瑞·塞蒂納 Henri Le Sidaner,運用圓點繪畫方法作畫,欣賞其作品很是有減壓的作品,以下推薦其高清電子圖片:亨瑞·塞蒂納 Henri Le Sidaner(1862-1939)法國印象派畫家。1862年8月7日出生於法國模里西斯路易港,1870年全家遷往法國敦刻爾克,之後在亞歷山大卡巴內爾的愛科爾美術學院學習。
  • 新印象派畫家保羅·希涅克:始於色彩,忠於點彩
    16歲那年,他觀看了莫奈的作品展,他就立志成為一名畫家。 從一開始,他的作品就充滿了色彩品味,嚮往自由。 1884年,在第一屆獨立畫展上,他遇見了點彩畫派大師喬治·秀拉。他們一起研究色彩感知理論,採用色調分離原則。
  • 小央美美術:20世紀最重要的藝術家,瑞士當代畫家,保羅·克利
    瑞士畫家,保羅·克利1879年生於瑞士伯恩近郊的一個小鎮。他的父母都是音樂教師。音樂在保羅·克利的成長中有著重要的影響。保羅·克利從小就有著音樂的天賦,可是他偏偏走上了造型藝術這條路。但是也正是由於音樂的緣故,陰錯陽差造就了保羅·克利藝術創作上的成功。在他的作品裡面觀者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出作品中的強烈節奏感。
  • 繪畫大師們的自畫像|畫家|自畫像|繪畫|印象派|後印象派|版畫
    ▲文森特·梵谷(荷蘭後印象派畫家)▲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代表人物之一)▲ 埃貢·席勒(奧地利繪畫巨子)▲ 方丹·拉圖爾(法國畫家)·瑪莉亞·狄·洛斯·雷梅迪奧斯·西普裡亞諾·狄·拉·聖地西瑪·特裡尼達·路易斯·畢卡索▲愛德華·霍珀(美國寫實畫家)▲安德魯·懷斯(美國新寫實主義畫家)▲巴爾蒂斯(被畢卡索稱為
  • 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文森特·威廉·梵谷,油畫作品欣賞
    剛剛來到巴黎的他開始接觸了印象派作畫風格和新印象派的畫家,也慢慢開始了解日本浮世繪的作品,視野的擴展使梵谷的畫風巨變。在法國南部小鎮阿爾的經歷讓他創作了《阿爾的吊橋》,其後創作了代表作《星月夜》。受新印象派畫家畢沙羅、修拉等色彩技法的影響,梵谷放棄了剛開始作畫時晦澀,沉重的色彩,轉變成為明亮,高飽和度的色彩,創作出了一種極具現代感和時尚感的效果,他的油畫風格也越來越積極,鮮明。梵谷最偏愛黃色,因為黃色象徵著太陽和大地,代表著光明和無限希望。
  • 教堂點彩畫:河邊教堂,卡奧爾大教堂亨利·馬丁|美術作品
    A.D19世紀至20世紀法國畫家_亨利·簡·紀堯姆·馬丁(生於1860年8月5日至1943年11月12日)是法國著名的印象派畫家。1889年,他向沙龍提交的作品為他贏得了被稱為「點彩畫」的金獎。儘管馬丁作為新印象派畫家的作品並不被認為具有開創性,但他的作品頗受歡迎,並與世界級的象徵主義畫家普維斯·德查瓦內斯(Puvis de Chavannes)聯繫在一起。
  • 隱秘的傑作:印象派與後印象派大師的素描作品
    德加的粉彩畫、塞尚的水彩畫、梵谷的鋼筆墨水素描、羅特列克的混合媒介作品……這些靈動、精彩的素描作品不是油畫的附屬品,而是待我們發掘的隱秘傑作。《隱秘的傑作:走進印象派與後印象派》一書集中呈現了印象派與後印象派的20位代表藝術家的224幅素描作品,並詮釋了素描藝術是如何從內容、形式、媒介到技法都為推動藝術走上現代之路做出貢獻。
  • 中藝匯賞名畫:點彩畫經典之作-修拉《大碗島星期天的下午》
    以修拉為代表的新印象派,無論是與之前以莫奈、雷諾瓦等人為代表的印象派還是與以梵谷、塞尚為代表的後印象派相比知名度並不高,新印象派的畫家們被提到的頻率也不高。但是這些人卻貢獻了一種重要的創作手法,也就是點彩畫,這其中的代表作之一便是修拉的《大碗島星期天的下午》。
  • 中央美術學院出了這麼多電影明星|央美|電影明星|美術學院_網易藝術
    《爸爸去哪兒》的王嶽倫是中央美術學院學油畫出身的,你知道還有很多導演、明星都是央美畢業的嗎?今天給大家整理了8個最具特點的央美畢業生,他們畢業後都沒有當畫家,在別的行業裡幹的也不賴...
  • 法國印象派畫家,修拉的點彩畫欣賞
    修拉(Georges Seurat,1859-1891),法國畫家,生於巴黎一個宗教氣息很濃的保守家庭裡,在這樣的家庭裡他養成了孤僻的性格。代表作品有《大碗島上的一個星期日》等。
  • 小央美美術教育:感恩有您——小央美感恩節大型親子遊園活動。
    忙碌的一年即將過去,小央美也在11月23日的晚上舉辦了"感恩節"大型親子遊園活動,隨著活動的進行,這個微冷的冬天也開始溫暖起來了!  為了舉辦好這次的感恩活動,小央美的全體老師們都參與進來並且積極熱情地組織活動和討論活動環節與內容。
  • 法國後印象派畫家洛特雷克的水彩畫作品
    ,簡稱Henri de Toulouse-Lautrec;欣賞更多法國畫家的水彩畫作品,請點擊水彩畫入門教程:法國畫家蘇摩作品;法國畫家蒙特福特靜物水彩畫作品欣賞。土魯斯-洛特雷克雖然專注於人物畫作品,但洛特雷克與德加作品的風格又大異其趣:德加作品作被認為宛如鑰匙孔中的結果,她們(多數是女性)在畫中的姿態宛如不曾留意畫家的筆觸,因此留下無矯作的體態之美;然而洛特雷克的人物畫作品卻有意無意的扭曲或誇大畫中人物的樣貌神情,進而強調人物的生命力與寫實感,讓粗莽的中低階層居民也戴上莊嚴的面紗
  • 每天在畫布上點點點的點彩畫大師,新印象主義代表人物—喬治修拉
    19世紀80年代,一位年輕的法國藝術家將全新的光學和色彩理論運用到繪畫裡,他的名字叫喬治修拉。他去世時不足32歲,只留下數量很少的幾幅作品,可這對於成就他一生的事業來說已經足夠了。經朋友介紹,修拉參加了印象派畫家的團體,不過從作品即可看得出,他的繪畫觀點一定與莫奈、雷諾瓦他們有許多不同。
  • 梵谷點彩畫《傑克島的風光》等作品鑑賞
    梵谷 傑克島的風光 荷蘭阿姆斯特丹梵谷美術館藏作品資料名稱:傑克島的風光 The Seine with the Pont de la Grande Jatte作者《傑克島的風光》創作手法明顯是受到了好友喬治·修拉點彩畫的影響,是梵谷結合現實的小鎮,加入自己的理想和構思創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