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藝匯賞名畫:點彩畫經典之作-修拉《大碗島星期天的下午》

2020-12-20 中藝匯藝術之家

以修拉為代表的新印象派,無論是與之前以莫奈、雷諾瓦等人為代表的印象派還是與以梵谷、塞尚為代表的後印象派相比知名度並不高,新印象派的畫家們被提到的頻率也不高。但是這些人卻貢獻了一種重要的創作手法,也就是點彩畫,這其中的代表作之一便是修拉的《大碗島星期天的下午》。

在欣賞這幅作品之前,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它的作者喬治·修拉:修拉出生於巴黎的一個宗教氛圍濃厚的家庭,從小性格孤僻,青年時進入巴黎造型藝術學校學習。曾跟隨安格爾的學生勒曼學畫,後來又沉迷於德拉克洛瓦的色彩。27歲時,他成為公認的印象主義繪畫的抗衡者,利用科學研究的理論創造出了特殊的創作手法「分割主義」。

《大碗島星期天的下午》是一幅高207釐米、橫308釐米的巨型油畫,是修拉用整整一年的時間完成的,是他進行色彩研究實驗的重要作品。這幅畫所描繪的是巴黎附近奧尼埃的大碗島上一個晴朗的日子,遊人們在陽光下聚集在河濱的樹林間休息的場景。

這幅作品之所以能被稱為名畫,在於其創作手法,《大碗島星期天的下午》的色彩是由一個個色點組成的。點彩是一種很有意思的畫法,有點像是在玩拼圖,用一個個小的點來拼成一幅完整的畫面。雖然點彩並不是很難、原理也不深奧,但是卻很耗費時間和精力。

《大碗島星期天的下午》是修拉晚年的作品,這時的修拉在對色彩和創作上面的經驗和探索都到了成熟的階段,體現了他一生美學思想和創作技巧。除了點彩外,修拉還在畫面構圖上運用幾何學原理,包括黃金分割法則等。

小編認為,像《大碗島星期天的下午》這樣的點彩作品是矛盾與統一的巧妙結合,也是比較適合離遠了去欣賞的。當你湊近了看局部時,可能會覺得它很亂,看不出畫的是個什麼東西,但當你退後去看整個畫面時就會發現它是那麼的和諧。

相關焦點

  • 《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喬治·修拉名作的「表面之下」
    對於許多藝術愛好者來說,法國新印象派大師喬治·修拉 (Georges Seurat) 的作品《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1884 (A Sunday Afternoon on the Island of La Grande Jatte-1884)》標誌著現代藝術的黎明,是藝術史中必賞的名畫之一。
  • 梵谷點彩畫《傑克島的風光》等作品鑑賞
    >材質:油彩.畫布Oil on canvas尺寸:32 x 40.5 cm館藏:荷蘭阿姆斯特丹梵谷美術館 Van Gogh Museum,Amsterdam作品介紹《傑克島的風光》創作手法明顯是受到了好友喬治·修拉點彩畫的影響
  • 法國印象派畫家,修拉的點彩畫欣賞
    代表作品有《大碗島上的一個星期日》等。 創造點彩派 修拉在畫面上將一些黑色塊集中起來,而讓一些空白的部位顯出明顯的形狀。通過達到完美平衡效果的層次變化和黑白對比,把意想不到的情景展現在我們眼前。他捕捉著光和色,將它們在黑色和白色中復活起來,創造出陰影有利於形體塑造,光亮充滿神秘色彩,過渡的灰色顯露強烈生命力的世界。
  • 如詩修拉:「科技藝術家」的傑出代表
    他理應也是個憨人——否則何以心甘情願地殫精竭力,將多至百萬的色點,一如嚴格的編碼,排布於畫布之上。放在今日,他想必是優秀的程式設計師,或怪癖的科學家,又或者,如那個老套的結論所說的:「科學與藝術於山腳分道揚鑣,卻在山頂相見重逢」,成為「科技藝術家」的傑出代表。
  • 我有獨特的上色姿勢-用一個個點組成一幅畫的點彩派
    大家看到今天的標題可能就知道了,今天我們要講的是點彩畫。那麼這個點彩究竟是什麼樣子?究竟該怎麼"點"?在本期文章中你一定會找到答案。首先,中藝匯小編先給大家講一下何為點彩派:點彩派是在印象派之後出現在法國的,卻其實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新印象派,代表人物有喬治·修拉、保羅·西涅克(這兩個是創始人)和畢沙羅等人。
  • 《點彩遊戲》說課稿
    學生觀察回答教師總結:點彩畫是用點構成的畫面,其特點從結構方面來看無輪廓線,色彩只用原色,筆觸是由小點堆砌而成,作品完成效果清新悅目,裝飾性強。教師前後撥動點彩畫作品,引導學生觀察,並提問遠看和近看色點組成的畫面,畫面色彩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 每天在畫布上點點點的點彩畫大師,新印象主義代表人物—喬治修拉
    19世紀80年代,一位年輕的法國藝術家將全新的光學和色彩理論運用到繪畫裡,他的名字叫喬治修拉。他去世時不足32歲,只留下數量很少的幾幅作品,可這對於成就他一生的事業來說已經足夠了。經朋友介紹,修拉參加了印象派畫家的團體,不過從作品即可看得出,他的繪畫觀點一定與莫奈、雷諾瓦他們有許多不同。
  • 大師與傑作|名畫中的六種點彩
    點彩(Pointillism),是一種繪畫技巧,畫家將純色的小點緊密的排列在一起,並不斷組合為一個整體。這些點可以是圓的、方的,也可以稍微拉長。當你從很遠的地方看這些點時,它們會奇妙的變身,大量的色點混合在一起創造出新的顏色,使它們看起來乾淨明亮。這種技巧叫做「色光混合」(Optical Color Mixing),也是點彩藝術家的理論核心。
  • 有這麼多名畫坐鎮張靚穎MV 根本用不著她媽出來炒
    她不僅穿越進了名畫,而且還對名畫原本的立意進行了「破壞」,讓這些作品顯得愈加生動起來。在MV中,張靚穎穿越於11幅名畫作品之間,將其串聯成令人目不暇接的故事,怪誕而有趣。這11幅作品都是什麼呢?有的很好認,比如掉了一隻耳朵的梵谷和緊張到變形的吶喊,不過更多的是覺得眼熟但就是叫不上名字的大師作品。
  • 攝影:京都府立陶板名畫之庭,靜賞安藤的光影切割哲學
    京都府立陶板名畫之庭,靜賞安藤的光影切割哲學翌日,揮別奈良,兩腿酸麻,直奔京都。京都雖來過兩次,卻每次都匆匆而過,從未將這座古城的全貌收入眼底,它在我心裡的印象一直是殘缺的拼圖。這一次,我猜也同樣如此,畢竟我的目標僅僅在於那些安藤先生的建築。
  • 張靚穎MV斬獲設計界「奧斯卡」,惡搞世界名畫卻被1400萬人讚嘆
    可曾想像過, 當世界名畫動起來, 甚至跨越幾個世紀無縫銜接, 是怎樣的光景? 被泰森咬掉耳朵 而驚恐不已的梵谷。
  • 梵谷、達利、畢卡索……這些蛋糕上的世界頂級名畫,你認得出哪些
    愛德華·蒙克《吶喊》薩爾瓦多·達利《記憶的永恆》除了亞·阿里斯蒂杜,還有不少烘焙達人賦予名畫新生命西班牙抽象派畫家克勞德·莫奈 法國印象派畫家* 睡蓮系列喬治 · 修拉 法國點彩畫新印象主義代表畫家*《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古斯塔夫·克林姆特 奧地利象徵主義畫家*《吻》
  • 創作了點畫法的藝術家:喬治·修拉
    藝術家喬治·修拉最著名的是創作了點畫法,在作品中使用了點狀的顏色,比如「大雅特河上的星期天」。誰是喬治·修拉?這種方法被稱為點彩,在19世紀80年代的主要作品中得到了展示,比如「大雅特河上的星期天」。修拉於1891年3月29日在巴黎因病去世,他的職業生涯也因此中斷。早期生命
  • ...界「奧斯卡」,惡搞世界名畫卻被1400萬人讚嘆,連BBC都讓她上頭條!
    張靚穎的MV 可曾想像過, 當世界名畫動起來, 甚至跨越幾個世紀無縫銜接, 是怎樣的光景?
  • 《Dust my shoulders off》中的十二幅世界名畫
    時至今日,已經過去了三年,但是這首歌依然吸引著我,更重要的是這首歌的MV,讓學設計的我欣喜萬分,最近又重刷了好幾遍MV,裡面的名畫場景吸引著我去了解這些名畫的背景故事,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這部MV模仿了12張名畫場景,還有一個Cosplay名家的場景,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盤點一下這部MV的名畫場景: 1、夜遊者;美國畫家,愛德華·霍普,1942年創作。
  • 畢沙羅的樹林,我們今天來了解一下新印象派點彩畫法
    畢沙羅《樹林》新印象派的點彩畫法,從自己的角度來分析,它分成兩種,一種是修拉自己的畫法,另一種是其他印象派畫家的畫法。比如就為了畫好《大碗島星期天的下午》一畫,修拉就畫了不下上百幅的畫,這其中不僅有素描,還有許多小幅油畫。因而修拉的點彩畫法,是最遵循他所發明的光的混色畫法,點彩是真的點與彩。其他印象派畫家,比如梵谷,比如畢沙羅,他們繪畫的流程就不若修拉如此的繁瑣了。就隨性這一印象派畫家的特性而言,修拉是最不像印象派畫家的畫家。
  • 點一點就能變成畫?來看一看用點點成的世界名畫!
    19世紀的很多畫家在實驗各種畫法,有用拼貼拼成的畫,有用墨水潑成的畫等等,其中,有幾個畫家他們用點點成了畫,他們被叫做點彩畫派。《檢閱》局部點菜畫派又被稱為「分色主義」,由喬治修拉和保羅希涅克創立,這是一種用彩點堆砌,形成整體畫面的方法。
  • 點彩畫:我們創作出來的不只是作品,還有我們的人生!
    在美術界,有一種很神奇的畫法,叫「點彩畫」。 點彩畫派即「新印象畫派」,亦稱「分割主義」。 是運用圓點繪畫方法作畫的畫派。點彩畫派源於19世紀的法國,由法國畫家修拉(Georges Seurat,1859-1891)首先提出並實踐。
  • 臺灣光華多媒體設計科 將世界名畫融入中國文學
    華夏經緯網4月8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文學、名畫在高中生眼中,相互結合成為充滿創意的「故事「!臺灣光華高中多媒體設計科師生結合文學、設計、美術等課程,將世界名畫融入中國文學,書籍文本變身小劇場,整合學生創意思考、執行製作、合作學習、表達藝術美感能力,展現「閱讀素養」和「美感教育」的學習成果。光華高中多媒體設計科師生將世界名畫融入中國文學,書籍文本變身小劇場。
  • 小央美美術:新印象派的代表畫家喬治·修拉,作品由百萬個點組成
    後來,修拉曾為此說道:「一些有價值的素描和一些簡單的速寫在對比上和層次上研究得如此深入,以致人們可以根據它們畫油畫,而無需模特兒了。」修拉與西涅克,杜布瓦·彼埃,雷東一起合作,制定了新團體的章程。第一屆獨立派沙龍於1884年5月開幕,修拉展出了他的《浴》,西涅克立刻看出這是幅傑作,他欣賞畫家仔細觀察出來的對比規律,但對顏色的灰暗表示驚奇。於是,西涅克就邀請修拉參加印象派,向他炫耀了純色的優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