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修拉為代表的新印象派,無論是與之前以莫奈、雷諾瓦等人為代表的印象派還是與以梵谷、塞尚為代表的後印象派相比知名度並不高,新印象派的畫家們被提到的頻率也不高。但是這些人卻貢獻了一種重要的創作手法,也就是點彩畫,這其中的代表作之一便是修拉的《大碗島星期天的下午》。
在欣賞這幅作品之前,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它的作者喬治·修拉:修拉出生於巴黎的一個宗教氛圍濃厚的家庭,從小性格孤僻,青年時進入巴黎造型藝術學校學習。曾跟隨安格爾的學生勒曼學畫,後來又沉迷於德拉克洛瓦的色彩。27歲時,他成為公認的印象主義繪畫的抗衡者,利用科學研究的理論創造出了特殊的創作手法「分割主義」。
《大碗島星期天的下午》是一幅高207釐米、橫308釐米的巨型油畫,是修拉用整整一年的時間完成的,是他進行色彩研究實驗的重要作品。這幅畫所描繪的是巴黎附近奧尼埃的大碗島上一個晴朗的日子,遊人們在陽光下聚集在河濱的樹林間休息的場景。
這幅作品之所以能被稱為名畫,在於其創作手法,《大碗島星期天的下午》的色彩是由一個個色點組成的。點彩是一種很有意思的畫法,有點像是在玩拼圖,用一個個小的點來拼成一幅完整的畫面。雖然點彩並不是很難、原理也不深奧,但是卻很耗費時間和精力。
《大碗島星期天的下午》是修拉晚年的作品,這時的修拉在對色彩和創作上面的經驗和探索都到了成熟的階段,體現了他一生美學思想和創作技巧。除了點彩外,修拉還在畫面構圖上運用幾何學原理,包括黃金分割法則等。
小編認為,像《大碗島星期天的下午》這樣的點彩作品是矛盾與統一的巧妙結合,也是比較適合離遠了去欣賞的。當你湊近了看局部時,可能會覺得它很亂,看不出畫的是個什麼東西,但當你退後去看整個畫面時就會發現它是那麼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