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2 18: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來源 | 上海檢察三分院
導讀……
「檢察官同志,我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你們,剛剛過去的八月裡,我們實現了銷售收入破千萬元,利稅三百萬,出口創匯一百多萬美元……企業又活了!」
九月裡的一天,某藥業公司負責人向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三分院送來了一面錦旗和一封感謝信,言辭懇切,感謝檢察機關在辦理案件的過程中,打擊與挽救並重,「嚴執法於細微處見真相,查民情挽救企業於危瀾」。
故事要從一起假冒註冊商標案說起……
2016年2月,某民營藥業公司接到上海一家進出口公司的委託,生產一批某品牌注射液。
公司負責人吳某某和楊某某在未審查品牌授權委託書的情況下,即決定接下這筆訂單,並委託他人印刷品牌包裝材料,生產假冒註冊商標產品。
隨後第二單、第三單……直到最終案發。
2019年5月
吳某某、楊某某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
原本形勢一片大好的公司陡然失去核心管理者,陷於停產狀態。
吳某某萬分著急,這十餘年來他全身心投入公司經營管理,將公司帶入新三板上市,現如今因他的過失,心血盡失不說,還要面對公司停產後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數百名員工回家待業,身陷就業危機;已籤約訂單無法完成,客戶索賠;高端技術人員接連出走……
在這樣焦慮的心情中,案件辦理一步步推進。
2019年12月
該案移交上海檢察三分院審查起訴,
他聘請律師為他說明情況。
為審慎處理涉企案件,保護企業發展,切實落實《關於政法機關依法保障疫情防控期間復工復產的意見》,三分院在審查全部案件材料後認為:
涉案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等雖然構成假冒註冊商標罪,但其主動認罪認罰,有自首情節,無前科劣跡,遂決定對該公司法定代表人吳某某及副總經理楊某某變更強制措施為取保候審。
吳某某、楊某某在回到公司後,召開高層會議、分析公司停產期間相關情況,帶領員工迅速投入到復工復產工作中。截止到近日,該公司大部分生產線已恢復生產,已召回和新聘用員工近五百人。
2020年6月
該案經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審理,以假冒註冊商標罪,判處被告單位罰金一百二十萬,被告人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並處罰金十萬元。
一次失足,差點毀了一個蒸蒸日上的企業
「為杜絕今後再發生類似的事件,公司將即刻籌建法務部,每年定期或不定期邀請相關法律專家進廠送法,讓每個員工都樹立法律至上的觀念……」該公司新任負責人在感謝信中寫道。
法律是準繩,任何時候都必須遵循。只有牢牢樹立這樣的意識,才能在工作生活中有所「敬畏」,不越底線。
今年以來,新冠疫情對我國經濟造成嚴重衝擊,疫情防控、企業復工復產等多重壓力疊加,值此之際,營造良好的法治營商環境,以實際行動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是檢察機關服務大局的重中之重。因此在辦案期間,檢察機關在依法、公正辦理案件的同時,通盤考慮經濟發展、企業生存、職工就業等一系列問題,促使該民營企業重新啟動,既維護法律權威、公正司法,又維護了社會大局穩定,收到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新募員工五百人,出口創匯百萬美元……他們的企業又「活」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