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專案新聞發布會現場。
紅網時刻記者 丁斯斯 黃瑞婷 通訊員 羅治東 長沙報導
從虛開發票到虛假出口,再到出口騙稅,犯罪嫌疑人利用不發達地區的出口創匯政策作掩護,通過買票配貨的方式,向吉爾吉斯斯坦和中國香港假報出口大肆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該案涉及虛開發票14萬餘份,虛假創匯14.7億元,虛假出口2271次,騙取退稅1.73億元。
11月9日,記者從國家稅務總局湖南省稅務局、張家界市人民政府在長沙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6.26」特大出口騙稅案成功告破。當天,湖南省張家界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賀某平犯騙取出口退稅罪,判處有期徒刑15年,並處罰金人民幣300萬元;譚某武犯騙取出口退稅罪,判處有期徒刑5年,並處罰金人民幣20萬元;賀某犯騙取出口退稅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5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0萬元。查處該案徹底摧毀了2個騙稅團夥,以及2條陸路運輸出口騙稅「產業鏈」。
據悉,「6.26」案件是近年來湖南查處的案值最大的出口騙稅案件。
專案組歷時1年多奔赴11個省市
剝開「創匯大戶」出口騙稅「畫皮」
2017年12月,張家界市稅務局稽查局開展大數據風險分析,從天門智慧數據分析平臺取數,發現桑植縣仁成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仁成公司)存在「小能耗大生產,小公司大產值,小外購大出口,小運費大輸出」等涉稅疑點,員工只有十幾個人的仁成公司,在開業不到4個月的時間裡,出口銷售額近6000萬元。
通過類比數據畫像,張家界市稅務局稽查局又發現港越集團張家界食品有限公司和張家界焱煌糧油食品有限公司存在同樣的經營模式和涉稅疑點。
鑑於案情重大,2018年6月26日,張家界市人民政府成立專案指揮部,由市稅務局、市公安局成立「6.26」聯合專案組。在湖南省稅務局、湖南省公安廳的指導下,由張家界市副市長、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謝振華指揮,張家界市公安局、張家界市稅務局、桑植縣公安局組成聯合專案組,依法偵辦仁成公司等3家關聯公司涉嫌騙取出口退稅案件。專案組歷時1年多,奔赴11個省市,行程數萬公裡,調取數萬份證據,層層剝開「創匯大戶」通過農產品出口騙稅的「畫皮」。
案件偵辦過程中,在現有稅務工作平臺、公安工作平臺上,「6.26」聯合專案組通過自主搭建分析、研判工作模型,充分運用大數據運行成果,實現精準制導、精準打擊。專案組抓住發票流、資金流、貨物流、人員流,大海撈針、抽絲剝繭、追根溯源、一網打盡,實現了戰法創新、技能提升。
與此同時,稅警等相關部門信息互享、業務互補、人員互動、資源互聯,同心協力、無縫對接。稅務幹部、公安民警緊抓案件偵辦疑點、難點、重點,圍繞出口貨物來源,深挖細查、千裡追蹤,實現案件突破、全網打擊。本案共抓獲並依法移送起訴犯罪嫌疑人15名,凍結涉案資金1300萬元,查封不動產7處。張家界市中級人民法院、桑植縣人民法院已對到案的15名涉案人員開庭審理,兩級法院合議庭認為案件偵辦事實清楚、證據充分、定性準確,並於11月9日依法宣判。
據湖南省稅務局黨委委員、總經濟師孫險峰介紹,「6.26」案的成功查辦,是湖南省警稅合作打擊出口騙稅取得的又一突出成果。具體表現在,部門協作大突破,公安、稅務、海關、人民銀行四部門緊密協作,稅警聯手出擊,實現了全鏈條、多層次打擊;辦案手段大突破,創新信息戰法,利用「天門智慧數據分析」平臺搜尋海量信息,精準定位證據,揭示了「兩個團夥」「兩個鏈條」的模塊化犯罪模式;同類案件大突破,稅警合力、千裡奔襲,克服陸路出口退稅案件難以實現全鏈條打擊的困境,為全國查處同類案件趟出了一條新路。
四部門協同作戰
兩年專項行動破獲一批大要案件
在國家有關部門統一部署下,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湖南省四部門和國家稅務總局駐廣州特派員辦事處密切協作,多措並舉、集成攻堅,取得顯著成效。
兩年專項行動以來,湖南省四部門聚焦打擊「空殼企業」虛開發票和「假冒出口」騙取退稅等違法犯罪行為,破獲了一批大要案件。
截至2020年10月,全省四部門檢查涉嫌虛開騙稅企業10284戶。其中檢查涉嫌虛開企業10012戶,涉及金額882.38億元;已查實虛開3087戶,認定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27.81萬份,金額649.48億元,稅額103.09億元;認定虛開增值稅普通發票14.1萬份,金額139.51億元,稅額5.21億元;檢查涉嫌騙稅企業272戶,涉及出口退稅額17.94億元。全省公安機關共立案偵查354起,抓捕犯罪嫌疑人908名,100名犯罪嫌疑人向公安機關自首。
記者了解到,下階段,湖南省稅務、公安、海關、人民銀行四部門將以更大力度推動查處虛開騙稅案件從「單兵作戰」向「兵團作戰」轉化,從「查處單案」向「全鏈條打擊」轉化,從「就案打擊」向「服務大局」轉化,嚴厲打擊虛開增值稅等騙稅偷稅行為,進一步淨化稅收環境、優化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