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黑體輻射?為什麼人體熱像儀能成像?

2021-02-15 不懂量子的化學君

開篇先提個問題:我們是如何測量太陽溫度的?

要解釋這個問題,先提一個現象,就是當一個物體被加熱的時候先會變紅,因為它放出了紅光。紅光就是一種可見光。隨著溫度的升高,紅光會逐漸變成橙色,黃色,白色,最後是藍色。

這种放射出來的光有個很專業的名詞叫「黑體輻射(Black-body radiation)」。

從定義上來講,「黑體輻射」其實就是光和物質達到平衡所表現出的現象。也就是當物質達到平衡時,可以用一個溫度來描述物質的狀態。

從公式上來講,黑體單位表面積的輻射通量P與其溫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即:

【式中𝜎稱為玻爾茲曼常數 (Boltzmann constant),常數在數理化中就是一個固定的數值。】

簡單來說這個公式意思就是:黑體輻射能量按波長的分布僅與溫度T有關。這樣通過研究太陽光的光譜就可以了解到太陽的溫度。

經過測量和計算,太陽輻射出來的光線有10%是紫外線,45% 是可見光,45%是紅外線。

其中紅外線就是讓你感覺到熱量的光線,紫外線主要負責讓你曬黑和得皮膚癌的。所以最後推算出來太陽的溫度是5778K。太陽在這裡就能看作是一個近似黑體。

而黑體輻射同樣適用於人體,假設體溫是37度的話人體的能量就會以紅外線的形式散射出體表。紅外線不在可見光的範疇,所以人們看到不到,但是人體熱像儀,測溫儀就可以檢測到。

所以做個練習題:上圖的光要發燒到多少度才能實現?

回到黑體的問題上,上文說了太陽可以近似看作是一個黑體,只是讓大家對黑體有個印象。在熱力學中,黑體是一個理想化的物體。

它被假想出一個特性:能夠吸收外來的全部電磁輻射,並且不會有任何的反射與透射

如此一來黑體的能量會越來越高,最後黑體能夠以熱輻射的形式把多餘的能量放出去,達到一個平衡。

既然黑體是熱力學的理論基礎,人們當然想知道它的能量密度是怎樣的。但是基於這是個想像的物體,現實中找不到實驗對象,怎麼能得到數據呢。

人們就想到做一個金屬球往裡面打電磁波。金屬能夠隔絕電磁波就相當於黑體吸收了電磁波。

於是人們就往這個金屬球打不同波長的電磁波來研究黑體的能量密度。於是經過實驗測量描繪出這樣一條曲線:

這個是實驗得來的,而理論學家需要用一個公式來模擬出這條線。然而就憑一個圖推導公式,難度真的不小,不過還真有人做到了。

首先是威廉·維恩給出了維恩位移定律(紅色線段),對於高頻的那段圖形,公式很契合,低頻(左邊的部分)就有偏差。

接著就有經典物理學的瑞利-金斯公式(藍色線段),很好的解釋了低頻的圖形,但是當頻率趨於無窮大的時候,能量也趨於無窮大。這個很明顯是跟實驗不符的。

於是今天的主角上場了。

馬克斯·普朗克(德語:Max Planck),1858年4月23日-1947年10月4日,德國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的創始人。以發現能量量子獲得1918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不是在講黑體和黑體輻射嗎?為什麼是量子力學創始人?

別急,繼續講故事,普朗克合了以上兩人的公式,結果還真發現了公式,完美地描述測量結果。過程省略1萬字,公式如下:

看到公式第一眼的感覺:這是什麼鬼?

其實當時的人們也是這麼認為的,因為普朗克的公式和維恩位移定律相差只有右下角的-1,大家都覺得他是蒙出來的。

當時普朗克也是相當憋屈,其實很早以前他就已經開始研究黑體輻射了,而且還有史料記載,維恩和瑞利的公式也是受到普朗克的啟發,只是當時的普朗克沒啥名氣而已。

最後他還是把成果於1900年10月發表出來,引起了許多人的反感。

但是當時42歲的普朗克堅信一點,既然這個公式是對的,那從這個公式當中肯定隱藏著某種真相。於是普朗克就開始研究這個公式。通過一系列的數學演算,他得到了一個新的公式:

(E𝜈是能量,n取整數,k是玻爾茲曼常數,C2是維恩係數)

這個公式有個很驚人的地方,就是n這個整數。就好比你買東西,一份的價格是10塊錢,兩份的價格是20塊。難道能量也能一份一份地算?那 n=1 時的能量豈不是最小的能量單位?

不久後的1900年12月14日,普朗克使用了玻爾茲曼的統計力學,熱力學第二定律的觀點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的假說:

(其中E是能量,𝜈是頻率,並引入了一個重要的物理常數h——普朗克常數.)

這個假說是這樣的:如果黑體輻射的公式是正確的話,能量只能以不可分的能量元素的形式向外輻射。自己還給這個最小的能量取了個名,叫「能量子」,簡稱「量子」 (Quantum)。

這個成就發表以後引起了物理學界的大震蕩?並沒有。保守的普朗克在文章最後說了句:我就想到這個觀點,隨便說說你們不要較真.於是人們真的沒有較真。

5年過去了,1905年普朗克的文章終於被一個人看到了,這個人就是愛因斯坦。愛因斯坦當時一邊在發表狹義相對論的文章,還一邊在苦於琢磨光電效應的問題。

光電現象由德國物理學家赫茲於1887年發現,對的,就是你知道的那個頻率單位Hz的赫茲。

這個現象描述起來就是:一束電磁波打在金屬板上,能不能打出電子(看到電火花)和光強沒有關係,但是和光的頻率有關。這個現象和傳統物理學有相違背,也沒有人能解釋為什麼只和頻率有關。

於是1905年的愛因斯坦左手一個光電效應,右手一個普朗克的量子假說,眉頭一皺,答案不就在眼前!

於是愛因斯坦就假設:既然能量不是連續的,電磁波又是一種能量,光又是一種電磁波,那光也就不是連續的。於是命名光的最小單位叫光子(photon)。而頻率和能量成正比,不就正好解釋了光電效應嗎?頻率越高的光能量越大,打在金屬板上就能打出電子。

就這樣,普朗克在解釋黑體輻射時不小心敲開了量子力學的大門,而愛因斯坦順帶著解釋了光電效應的問題獲得了1921年諾貝爾獎。皆大歡喜!

至此,文章又提到了另一個大主題,光。繼續挖坑。

相關焦點

  • 黑體輻射
    而黑體輻射同樣適用於人體,假設體溫是37度的話人體的能量就會以紅外線的形式散射出體表。紅外線不在可見光的範疇,所以人們看到不到,但是人體熱像儀,測溫儀就可以檢測到。既然黑體是熱力學的理論基礎,人們當然想知道它的能量密度是怎樣的。但是基於這是個想像的物體,現實中找不到實驗對象,怎麼能得到數據呢。
  • 科普帖丨熱像儀做體溫篩查,對人體有害嗎?
    熱成像技術就是通過採集物體發出的紅外電磁波,將紅外信號轉化成電信號,再通過信號處理系統將輻射能量即溫度通過不同灰度顯示出來,灰度的不同代表溫度不同從而計算出物體溫度,並輸出便於肉眼識別的偽彩色圖像。這樣,熱成像攝像機就很好的解決了傳統測溫需要人員近距離接觸的問題,實現非接觸式測溫,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
  • 關於熱像儀測體溫,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需固定安裝紅外熱像儀,並與人體距離保持在1m-2m之間。因為熱像儀對人體無害,過近其實是可以的,考慮到待測人員有高有低,需要選取合適距離來保證熱像儀鏡頭能覆蓋他們,假如安裝過近,將不能覆蓋高個人群。而過遠導致人員出現在熱像畫面裡變小,可能會影響測溫準確性。紅外熱像儀的檢測範圍取決於它的鏡頭大小,通常可分為標準鏡頭、長焦鏡頭、廣角鏡頭。
  • 紅外產業深度報告:熱像儀是紅外輻射的高端應用,國內潛在市場達百...
    熱像儀是紅外輻射的高端應用紅外熱成像是一種可將紅外圖像轉換為熱輻射圖像的技術,該技術可從圖像中讀取溫度值。紅外熱 像儀(Infrared Thermal Imager)是一種用來探測目標物體的紅外輻射,並通過光電轉換、電信 號處理等手段,將目標物體的溫度分布圖像轉換成視頻圖像的高科技產品。
  • MTB黑體校準源介紹
    MTB黑體校準源有完美的溫度解析度,溫度穩定性,很高的溫度均勻性和優異的溫度精度。 MTB系列黑體屬於面源黑體,旨在模擬中溫目標。使用一個薄的面加熱元件來控制散熱器溫度。黑體散熱器的絕對溫度可以調節在約50攝氏度到550攝氏度之間。發射器面積可以從50x50mm到500x500 mm,具體取決於型號。
  • 紅外成像技術發展迅速 紅外熱像儀前景大
    相對於2003年的非典時期紅外熱像儀的核心元件還要靠進口,在此次疫情中,國內已經基本實現自給自足,應用紅外測溫技術,為篩查人流、疫情防控做出了巨大貢獻。  2020開始,一場新冠肺炎席捲全球。
  • 熱像儀成為了單兵高技術裝備的首選
    1 紅外/熱成像技術的作用 在軍事領域,紅外/熱成像技術主要具有以下3個方面的作用: 1) 在夜間和低能見度條件下實現成像觀察、偵察、監視、制導等,作用距離遠且能穿透薄霧和煙塵,具備在全黑的夜間和低能見度條件下獲取「單向透明」信息優勢的能力。
  • 普朗克的黑體輻射公式是怎麼得出的?
    本文亮點:對黑體和黑體輻射理論闡述更嚴謹,可對教材疑難點做相對權威的補充說明。1問題的提出高中物理教科書(以人教版為例)在講授「能量量子化"內容時,首先指出「我們周圍的一切物體都在輻射電磁波,這種輻射與物體溫度有關,所以叫熱輻射。"基於日常生活經驗,這是學生可以接受的。
  • 日本發現了熱像儀的bug……
    此外還有一種熱像儀,可以通過掃描人體熱度反應來檢測體溫,由於迅速、方便等優勢,被廣泛應用在公共場所和交通設施等地。但有日推網友發現,人在烈日下行走後,使用熱像儀掃描,暴曬在陽光下的黑頭髮測出來的熱度會達到40℃以上!
  • 黑體輻射叛逆經典 普朗克釋放量子妖精
    誰能想到,其中的一朵竟引發了一場顛覆經典物理學的量子革命。在這場至今仍未完成的革命中,多少英雄前僕後繼,為量子大廈夯實根基、添磚加瓦……從去年11月開始,「賽先生」特邀美國理論物理博士、科普作家張天蓉,開設「量子群英傳」專欄,通過一個個生動的人物故事,將量子物理的百年歷史娓娓道來。本文為「開天闢地」的第一回:黑體輻射叛逆經典 普朗克釋放量子妖精。
  • 黑體輻射、對應原理與零點能——普朗克老師的一箭三雕
    的形式,從而將熵 S 放到了主角的地位,這是普朗克得出正確的黑體輻射譜分布公式、引入輻射能量量子化 hν 的關鍵,也是熱力學過渡到統計物理的關鍵。在1900年以後的十多年裡,普朗克除了操心相對論動力學以外,思考熵、黑體輻射和能量量子化之間的內在不協調構成了他的「絕望行動」。1912年,普朗克再次發表了一篇關於黑體輻射的論文 (全文翻譯將發表在《物理》雜誌上) ,在一個新的振子輻射機制假設的基礎上,不僅又得到了一種黑體輻射譜分布公式的推導方式,還捎帶著第一次引入了對應原理以及零點能的概念。
  • 活久見,錫箔紙能遮擋夜視設備或熱像儀嗎
    5月10日深夜,土耳其方面報導稱,大批庫德武裝潛入親土耳其叛亂分子控制的敘利亞拉斯艾因地區時被抓獲,他們試圖用錫箔紙遮擋夜視設備或熱像儀。那麼錫箔紙能遮擋夜視設備嗎?紅外熱像儀也叫紅外夜視望遠鏡也是我第一次使用,畢竟那麼貴重的光學產品平常人也很難接觸到,現在寫一篇關於熱像儀的使用感受。首先,你得了解紅外熱像儀的成像原理。熱像儀,顧名思義,是靠熱成像,通過電子設備把圖像展示出來,可以外接各種視頻輸出設備。
  • 熱成像儀原理
    比如:在建築領域,檢查空鼓、缺陷、瓷磚脫落、受潮、熱橋等;在消防領域可以查找火源,判定事故的起因,查找煙霧中的受傷者;公安系統可以找夜間藏匿的人;汽車生產領域可以檢測輪胎的行走性能、空調發熱絲、發動機、排氣喉等性能;醫學可以檢測針灸效果、早期發現鼻咽癌、乳腺癌等疾病;電力檢查電線、連接處、快關閘、變電櫃等。
  • 體溫計有什麼類型?紅外線熱成像的原理是什麼?有誤差嗎?
    體溫計應該是近期我們使用得最多的東西之一,今天我們就來科普體溫計的類別並且他們是怎麼樣工作的,他們的工作原理是什麼?體溫計的類別第一類是體溫計,包含常見的水銀體溫計及電子體溫計,多為居家使用;第二類是測溫槍,依靠傳感器接收人體的紅外線來判斷體溫,並通過公式來換算成人體體溫,一般在公司和疫情的前期人口密集的地方用得比較多;第三類則是最近備受關注的紅外熱像儀測溫
  • 哪個紅外熱像儀品牌好?
    紅外熱像儀是利用紅外探測器和光學成像物鏡接受被測目標的紅外輻射能量分布圖形反映到紅外探測器的光敏元件上,從而獲得紅外熱像圖,這種熱像圖與物體表面的熱分布場相對應。通俗地講紅外熱像儀就是將物體發出的不可見紅外能量轉變為可見的熱圖像。熱圖像的上面的不同顏色代表被測物體的不同溫度。
  • 【健康微課堂】醫用紅外熱像儀,破解身體溫度的秘密
    今天帶您來了解什麼叫「醫用紅外熱像儀」?用物理學的觀點來看,人體是一個天然的紅外輻射源,它無時不刻地對外發射紅外輻射能。研究證明,這種紅外輻射與人體的血液循環、組織代謝、神經的功能狀態和組織結構密切相關。正常的人體功能狀態有正常的熱圖,異常的功能狀態有異常的熱圖。
  • 紅外熱成像與普通攝像機區別,熱成像攝像頭不懼風雨全天候監控
    解決了白天的監控,那現階段普通的可見了光成像已無法滿足黑夜的監控。現在的視頻監控系統主要採用的是可見光攝像機和人工監視、錄像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日常的安全防護。但對於夜間或惡劣天氣下的防範能力大打折扣。如何在這種環境下進行監控,這就需要用到紅外熱像儀。
  • 黑體輻射、對應原理與零點能——普朗克老師的一箭三雕|賢說八道
    當然了,普朗克本人是一直在思考量子與黑體輻射問題的,他稱自己那些年裡的所作所為是絕望行動 (Akt der Verzweiflung)。譯文全文「黑體輻射定律的依據」將發表在《物理》雜誌2020年第6期上] ,在一個新的振子發射機理的基礎上,普朗克再次得到了黑體輻射公式,這是普朗克自己的第三種黑體輻射公式推導方式,也是繼愛因斯坦在1906年, 1907年和1910年,洛倫茲在1908年,德拜在1910年,艾倫菲斯特在1911年各種花式推導黑體輻射公式後的新嘗試。這篇文章絕對是物理學史上裡程碑式的存在。
  • 什麼是電和磁及電磁力輻射?
    由於這些輻射既是電又是磁,所以稱為「電磁波」電磁波沿用直線傳播速度與光速相同。在真空中,電磁波的傳播速度每秒30萬千米。以這樣的速度電磁波僅1/10秒就可以環地球一周。不同的種類的電磁波,波長也各類不同。能量波電子發射出的電磁波能夠覆蓋的頻率範圍很廣。
  • 論黑體輻射定律的基礎
    當然了,普朗克是一直在思考量子與黑體輻射問題的,他稱自己那些年裡的所作所為是絕望行動(Akt der Verzweiflung)。然而,在1911年底,普朗克提交了當前的這篇論文,在一個新的振子發射輻射模型的基礎上,普朗克再次得到了黑體輻射公式,這是普朗克自己的第三種黑體輻射公式推導方式,也是繼愛因斯坦在1906年,1907年,1910年,洛倫茲在1908年,德拜在1910年,艾倫菲斯特在1911年各種花式推導黑體輻射公式後的新嘗試。這篇文章絕對是物理學史上裡程碑式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