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作者在寫一篇從自己的心裏面所表白出來的詩歌,他說:他心裡平穩安靜,好像斷過奶的孩子;
在這裡,作者說:好像斷過奶的孩子在他母親的懷中,斷了奶的孩子是表示他已經成長、成熟,不用再吃奶了,可是他卻在母親的懷中得到安靜,沒有奶,反而安靜了,意思是說孩子不再只想吃奶,他是希望在母親的懷中;他的安全感、滿足感完全從母親那裡得著。
作者說:我的心不狂傲眼不高大,重大和測不透的事,我也不敢行,所以我們從這裡學習到,當我們知道有一位庇護我們的天父時,我們的心就可以安穩。
我們如何能有安穩的心在天父的庇護下面呢?我們要像個孩子一樣來依靠他、只要他。先知以賽亞傳達神的話,對以色列人說:」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你們竟自不肯。
怎麼樣不肯呢?你們卻說:」不然我們要騎馬奔走」所以你們必然奔走。又說:」我們要騎飛快的牲口。」所以追趕你們的也必飛快。
本來我們能夠安穩,是因為我們願意在主的懷中,願意靠近神,我們之所以能夠得力,是因為我們願意依靠那救我們的主,我們有主可以靠,就像一個孩子有媽媽成為他的安全感一樣,可是這裡神告訴我們說:我們竟自不肯。
一個自以為自己
能力很高、自主、獨立、靠自己的人,
就像騎馬奔走的人。
一個奔馳的人
是沒有辦法安靜的,
一個安靜的人,
就像詩篇作者所說,
心不狂傲,眼不高大,
重大的事不自己做主;
當我們碰到一些難處或者是苦難的時候,最要緊的是,需要一個平靜安穩的心,安靜,然後知道祂是神,祂是我的神,祂有能力幫助我,而且祂願意、樂意來護庇我。
當我們接受痛苦、經歷艱難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回到孩子的樣式;孩子的樣式是不掩飾的,不在乎暴露,也不怕人知道。
當一個小孩子漸漸長大之後,就有很多的包裝,包裝就帶來包袱,越怕人家知道、越掩飾,心裏面的重擔就越多。
怎樣面對痛苦、面對艱難呢?我們要把自己完全的敞開在神面前,不要再掩飾,不要再逞強,因為聖經上告訴我們:神不輕看憂傷痛悔的心,祂要醫治傷心的人,裹好他們的傷處。
就把我們的傷處敞開來吧!把那些虛偽的包裝打開,你已經沒有能力也沒有精力再把自己包裹起來了,不要管別人怎麼想,不要管別人怎麼說,要回到孩子的樣式,不但不虛偽、不掩飾,而且要很容易饒恕,很容易諒解,很容易釋懷的這種特性。
聖經上也告訴我們:我們若承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神的饒恕是沒有條件的,沒有範圍的,只要我們承認自己的罪,如果這個痛苦包含著過去自己一些錯誤的選擇,神已經原諒你。接下來你要原諒自己,而且要原諒周圍你認為對你有責任的那些人和他們的行為。
饒恕、寬容、諒解是我們面對痛苦艱難、接受壓碎破碎的力量的很重要的方法,這些困難、壓力會幫助我們破碎我們裡面的剛硬、懷恨或者是抱著某個傷害不放的心理。我們要像孩子一樣信任上帝。
詩篇22:9-11、24節這樣說:你是叫我出母腹的,我在母親的懷裡,你就使我有依靠的心,我自出母胎就被交在你的手裡,從我母親生我,你就是我的神,求你不要遠離我,因為急難臨近了,沒有人幫助我。但是你沒有藐視憎惡受苦的人,也沒有向他掩面,那受苦之人呼籲的時候,你就垂聽。
回到孩子的樣式,不掩飾、容易釋懷、完全的信靠而且謙卑的受教,當你被壓碎之後,你會發現,你有個很單純的、清新的心,而且很容易滿足;當你懂得什麼叫滿足的時候,你就有益處了。
讓我們在經歷困難艱苦的時候,打開我們的心,接受它,也接受它的破碎,好讓我們有新的局面,重創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