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生命之道》第一章 基督為中心——不管我們有千樣需要、萬般難題,在神只有一個總的答覆,那就是基督
《生命之道》第二章 基督居首位——不以基督為中心的,都是極其可怕的事!
《生命之道》第三章 基督是生命——基督要活在我們裡面
《生命之道》第四章 基督的寶血——基督的血隨時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
《生命之道》第五章 基督的十架——是我們得救(得勝)的根基
【第二卷】
《生命之道》第二部分 第一章 聖靈的職位——聖靈就是神的能力和代表
《生命之道》第二卷第二章 聖靈的事跡——一切不藉助聖靈的工作,都不是神的工作,不出於神的工作,終究是要被拆毀的!
《生命之道》第二卷 第三章 聖靈的使命——神差聖靈到地上來的使命
《生命之道》第二卷 第四章 聖靈的工作——已經信主卻心靈麻木,是因為忽略了、消滅、抵擋了聖靈在他心裡的工作
《生命之道》第二卷 第五章 聖靈的引導——以往所有的錯誤,都錯在"偏行己路"上
《生命之道》第二卷 第六章 聖靈的充滿——要有能力的充滿,也要有心靈的充滿
《生命之道》第二卷 第七章 聖靈充滿的意義、途徑和結果
—— — —— — —— — —— — —— — —— — —— —《生命之道》第三卷 |第一章 神的教會——教會不是人的團體,乃是神的工具;不是為人的得著,乃是為神的榮耀在神的永遠計計劃裡,教會是最主要的對象和中心。這是在創立世界以前在神格裡所決定的,是歷代以來隱藏在創造萬物之神裡的奧秘(弗一4、三9-10),其中的目的太深了,所付的代價太大了,神對教會的要求也太高了。 關於教會的真理,實在是人的頭腦所想像不出來的,也是人無法知道的,所以需要一個: 在《聖經》中頭一次提到教會,是根據啟示而說出來的(太十六17-18)。沒有啟示人就不認識基督-教會的根基;沒有啟示,人也不認識教會的實際和內容。保羅承認他是特別得了啟示才知道教會的奧秘的。雖然教會的真理,已經啟示出來寫在《聖經》上了,但是沒有聖靈的光照,人仍然看不出其中的真意。當日,猶太人雖然每個安息日都讀《眾先知的書》,卻不認識基督,竟把祂釘在十字架上(徒十三27)。照樣,今天讀《新約》的人,也可能不認識教會。當日連祂的門徒都不認識主,今天在教會裡的人,也可能不認識教會的實質。 教會不是人的集合和組織,乃是神的選召與新造。教會不是一個屬地的機關和團體,乃是一個屬天的生命與身體。我們在教會裡,如果只摸著儀文規條和外面的形式,而覺不到神的同在、生命的流露與聖靈的運行,我們就已經墮落了。教會不該是一個聚會、作工、人事、事務的混合體,應該是在神面前,在聖靈裡,是基督自己的顯露。我們不能憑著人的思想、肉體的力量,來辦教會的事,而是應當從心靈的深處,清楚神的旨意,並靠著聖靈來作的。教會如果在神眼中沒有屬靈的價值,神就要將她投在火中,燒盡煉淨一切雜質,而保全她真金的價值,否則就會在地上不能成為神的見證,反而被撒但所利用。 近來注重教會真理的人越來越多了,我們應當為此感謝神。然而一般人注意的多半是教會的樣式和組織。固然,杯盤的外面應當洗淨,但裡面所盛的卻更要緊。單比較杯盤的形狀和花紋,會引起相碰和衝突;多注意裡面的內容和實際,才會引到合一和交通。這不是說,外面可以不注重,杯盤可以不洗淨;這不過是說,什麼是更當注重的而已。我們首先要看到神對於教會的目的要求,教會若是不能滿足神的心,討神的喜悅,就什麼都談不上了。她好比失了味的鹽或放在鬥底下的光,毫無存在的意義,所以讓我們看一看在神的永遠計劃的演變裡,對於教會的根本意義什麼。 神對於家的觀念,是最早的,也是頂濃的。家就是神的最內圈,是神心愛的所在。遠在創立世界以前,天上就有了神的家,有天父和祂的獨生子,有管家——聖靈,和極多的僕人——天使。神不但有天上的家,也願意有地上的家,(弗三15),並且將來要合成一個永遠的家。
(1) 亞當的家神從永遠以來,就有一顆父親的心,連受造的天使,也稱為神的兒子(伯一6)。所以當祂造人在地上的時候,就按自己的形像和樣式而造,使人也可以稱為神的兒子(路三38)這不止是對亞當一個人,也是盼望亞當的後裔都接續神的形象,稱為神的兒子(創五3,六2)。但罪進來離間了父子之間的關係,毀壞了神的家園,連塞特的子孫也敗壞了,以致有洪水的來臨。 洪水後,列國出現了,從此人類不再是一個家,而成為許多國,戰爭代替相愛,流血代替相親。亞當的家,像樂園一樣的家,如曇花一現,即歸泡影,所留下的不過是挪亞葡萄園的故事。
(2) 以色列國神在亞當和挪亞的家失敗以後,仍沒有放棄原來要在地上建立一個家的計劃,於是神就在萬國中選召了亞伯闌,叫他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神所指示的地方去(創十二1)。本地是代表世界,本族是代表亞當,父家是代表肉體;神要叫他到迦南地,另成一族,另立一家,就是神在地上的家。這一個家應當是屬靈的,所以,以實瑪利無分;應當是屬天的,所以,以掃被棄絕;只有改名為以色列的後裔才有份在內,被神稱為是祂的兒子,祂的長子(出四22)。神從埃及召出祂的兒子來(創十一1),設立摩西在祂的全家盡忠(來三2)。但可惜以色列人進入迦南以後,卻願意效法四圍的列國,竟要求立一個王治理他們(撒上八19-20)。從此,以色列人從一個家的地位轉到一個國的地位,不再是兒子,乃變成百姓。 分國之後,以色列的支派之間,不再是兄弟,竟成為仇敵,結果相繼被擄。當基督來到世上的時候,他們竟拒絕祂,不知道是眷顧他們的日子,以致主不得不為祂的家將成為荒場而哀哭(路十九41-44、十三34-35)。雖然以色列將有復興的一天,但家的那條件失去了,不過是神藉基督治理的國而已。
(3) 神的家在以色列家失敗以後,神在地上另立一個家,這家就是永生神的教會(提前三1)。這個家雖然在地上出現得最遲,但在神計劃裡卻是最早的、也是最終的(弗一4)。其它人間的家,不過是預表和影象而已,因為屬肉體的不能成功神的家,一切被"造"的都不足稱為神的兒女。神從永遠以來所渴羨的,是屬靈的家,神所寶貴的,是自己所"生"的兒女,都象祂的獨生子一樣,所以神竟將那獨生子捨去,為要得到眾子。只有神所"生"的,才有神的性情,才能成功神的家。所以教會中,不當有未重生的人混雜在內;教會應該是生命的結合,有神的性情,行神的旨意,討神的喜悅。 教會在地上的責任,就是表現這個屬天的家,有家的滋味,有家的維繫,家的自由,有家的真誠。然而,今天的教會也落到了國的地步,注意行政和組織,要求一個王來治理;失去了家的風度,效法了四圍的風俗。伯大尼是主最喜歡去的地方,因為那裡有一個家,雖然只有兩三個人,但使主得到滿足。國與家的分別太大了,一個是注重律法,一個是注重恩典;一個是注重服從權柄,一個是注重以愛相系;一個是論百夫長、十夫長;一個是論兄弟。請記得教會是神的家,不應將她列國化。另外,不是名字稱為家,就算是家,乃是要有家庭的實際;而且這個家裡,不是人作家長,乃是神作家長。 有的教會好象是個家,然而卻像浪子的家一樣,傷盡了父親的心,不是小兒子放蕩,就是大兒子生氣;教會中沒有和諧相愛的空氣,反充滿了嫉妒和怨聲,神的心情怎能不傷痛呢?恐怕有的教會更不堪了,像大兒子一樣,只願與朋友一同快樂,卻將父親撇在背後;至於在外的浪子,更無人去尋,無人去找,使父親終日倚門相望。教會最重要的是彼此相愛,尊重父的旨意,否則失去神家的意義。有一天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彼前四17),我們敢不謹慎。 神造了亞當之後,就說"那人獨居不好,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創二18),我們知道神安排地上的事,都是為的反映屬天的事。夫婦的關係,乃是預表基督和教會(弗五30-32),這是一個極大的奧秘。在天使中間,祂找不到配偶,所以只有從自己身上造出配偶來。
(1) 基督的捨命神使亞當沉睡,取下一條肋骨,用以造成夏娃。照樣,基督也要經過死,從裂開的肋旁流出血和水來(約十九34)。那裡是教會的產生地,是教會製成的原素。教會是因為吃了主的肉,喝了主的血,才有主的生命,成了主的身體。基督為要得著教會,就離開了天堂、父家,來到地上,藉著死與復活來與教會聯合成為一體。基督為什麼這樣作呢?祂付了極大的代價究竟要得著什么呢?祂付的代價大,祂對教會的要求也深。 祂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得到一個合祂心意的配偶。祂願意今天在地上有一班全心愛祂的人,是在宇宙中唯獨愛祂的人,在祂以外,再也不找別的對象的人。祂願意我們愛祂到一個地步,甚至一聽到祂的名字就心動,一想到祂自己就陶醉;甘心做祂的囚奴,不再自由;以祂受的羞辱為榮耀,以祂受的痛苦為喜樂;願意打破自己,傾倒生命;踐蹋自己,流出鮮血。每一分每一秒都為祂活著,討祂喜悅,可是今天祂捨命的愛,在教會裡所換來的是什麼呢?不冷不熱,輕忽隨便,自私無情,甚至心不貞潔,行為放蕩,真叫主的心傷痛,叫主的名受辱。教會不在乎外面的熱鬧,乃在乎裡面的赤誠;不只有人前的工作,更要有對主的愛情。所有的問題,都在乎我們對主的心究竟如何。
(2) 聖靈的勤勞《舊約》裡對教會的預表很多,其中最生動的記載,莫過於亞伯拉罕為他兒子以撒娶親的故事了。以撒是預表從死裡復活的基督。父親所最關心的,就是為他兒子找一個新婦,為此就差遣那位管理他全業最老的僕人,打發他到遠方去,好為他兒子找一個女子來。這位老僕當然是預表聖靈,他忠心地前往,一刻不息地進行,直等到完成他的使命。 聖靈今天在地上,沒有別的目的,只專一地為基督作見證,顯示祂的豐富,述說祂的尊榮,直等到徵服了我們的心,然後就要立刻帶我們回到主那裡去。那位老僕人不接受人的款待、客套,怕耽誤了祂的行期,祂巴不得立刻將女子呈現在祂主人的面前。照樣,聖靈在我們裡面也是極其迫切的,祂不願我們對聖靈只有一番客氣、接待、強留,而是催逼我們立刻起程往前走。但願教會都象利百加一樣的說:"我去",一刻不再留戀,將屬地的家,肉體的關係,人情的拖拉,完全棄在背後,趕緊跟著聖靈的引導,一步一步的更走近天家。讓我們的心越過越充滿了祂,越過越被主的愛所奪,教會在地上要甘心走一條曠野沙漠的路,不失去客旅和寄居的生活,看世界如同沙漠,跟隨聖靈之外,教會沒有別的道路和前途。
(3) 羔羊的婚娶曠野的路雖然崎嶇難行,受盡乾渴炎熱,但是不會太長的,我們隱約可見彩雲在望了,主的心比我們更渴望,就是要迎娶祂心所愛的,當雙方舉目的時候(創二四63),就離見面不遠了,祂要領我們到祂的父家,到那永遠的帳棚裡居住,那時節的歡喜快樂,讚美歌唱是無法形容的。因為羔羊婚娶的時候到了(創十九7),神永遠的計劃,和羔羊流血的渴望,都完成了,在永世裡要顯出新婦無比的美麗(啟二9-27)。神的教會啊!這是何等的恩召和盼望!應當趕快預備迎接新郎。今天教會已面臨被迎娶的前夕,最要緊的是一件光明潔白的細麻衣。沒有這件禮服不能見祂的面,不配做祂的新婦。主要求祂的教會要獻給祂、做一個榮耀的教會,毫無玷汙皺紋等類的病,乃是聖潔沒有瑕疵的(弗五27)。今天教會的玷汙皺紋太多了,趕快求主用水藉著道來洗淨吧。教會也應當自潔,脫去一切卑賤的事,除去身體靈魂一切的汙穢,敬畏神,得以成全(林後七1)。 神雖然是充滿世界無所不在的,但祂卻喜歡揀選一處,設立寶座,彰顯榮耀,接受敬拜。我們先看到:
(1) 天上的聖所我們知道在天上有一個聖所(啟十五6),就是真帳幕(來八2-5),那裡有神的寶座及四活物(如至聖所);有七盞火燈即神的七靈(如聖所);有玻璃海(如外院子)(啟四2-8)又有二十四位長老及千萬天使敬拜事奉神。這是一副最好的圖畫,使我們可以認識神。叫我們知道神與受造物中間的正常關係。神是永遠應當受敬拜、被讚美的,我們除了在祂面前俯伏外,沒有別的事情好做。
(2) 地上的會幕神在起頭就有意思在地上建立會幕,作神的見證、為神的居所,受人的敬拜,得人的供獻。亞伯的祭物,挪亞的祭壇,亞伯拉罕和摩西的帳棚,都是那逐漸啟示的小影。當以色列人蒙救贖出埃及之後,神就正式按著山上所啟示的樣式建造會幕,進迦南後便建造聖殿。以色列人最大的責任就是圍繞會幕、看守聖殿,他們的興衰存亡皆與聖殿有關,因為聖殿是代表神的同在,然而以色列人卻忽略了聖殿,使神的名受辱,以至聖殿被毀,以色列人被擄,可見聖殿的重要。
(3) 神的教會神在地上是不能沒有見證和居所的,其實神不住在人手所造的居所,神真正的要求乃是屬靈的殿,那就是教會(林前三16-17),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弗二20-21),每個信徒都是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彼前二)。今天基督是在天上的聖所裡,聖靈是在地上的教會中,將來有一天,在新耶路撒冷裡,兩下要合成一個全備的殿,成為神永遠榮耀的居所。 因為篇幅關係,在這裡只能綱領性地提出一個輪廓,盼望神的兒女們一同思想其中的意義。教會是主的殿,是神藉聖靈居住的所在,是三一神居住、來往、充滿的地方,是何等的莊嚴、奧秘、神聖!我們千萬不可將教會當作買賣的地方,充滿了牛羊鴿子的聲音。教會應當是禱告的地方,不可使之成為賊窩(太廿一13)。今天的教會也正需要主的鞭子來趕散、推倒、潔淨。每一個神的兒女都是祭司,都有著看守聖殿的義務,教會負責的人更是如此。我們當潔淨殿,我們要事奉主,我們要使教會成為一個禱告的地方,成為一個用心靈和誠實敬拜神的所在,但願我們在教會中聽不到人聲吵雜,看不見肉體的活動,惟獨神在祂的聖殿中,全地的人都當在祂面前肅敬靜默(哈二20)。只有神顯在教會中,得到祂當得的榮耀,受到祂該受的讚美,一切都是為著叫神有所享受,有所滿足。但願每一個聚會的地方,都被聖靈充滿,使進前來的人都看不見別的,只看見神的榮耀、神的同在、神的能力。
總之,教會不是人的團體,乃是神的工具;不是為人的得著,乃是為神的榮耀。教會不是屬地的組織,乃是屬天的生命。因為教會所蒙的呼召是屬天的,所以應當離開一切屬地的、屬肉體的、屬人為的,應當絕對是屬靈的。凡夠不上這個標準的,不向這個標準奔跑的,都要被挪去,被吐出(啟二8、三16);受責罰、受淘汰。教會是屬神的,應當絕對完全向著神,教會的一切責任,都是向著神的責任;教會的一切目標,都是向著神的目標。但願一切出於人的,在門口就被燒在祭壇上,只有站在復活新造的那一面,才能事奉神,保留得住。
—— — —— — —— — —— — —— — —— — —— —
註:看往期內容有三個方式,
一是關注公眾號後可以在公眾號首頁下方的主菜單中按分類查找;
二是按以下快速回復的要求,在關注公眾號後在收到信息的對話框回復紅色數字標號獲得相關信息!只能準確回復前面的紅字數字標號才能收到信息,每次只能回復一組數字
三是、查看歷史消息請點最後面的「閱讀原文」
【關注事工和奉獻】:只回複數字「0」
【福音】:回複數字「1"
【牧師講道】「11」馮秉誠;「12」張伯笠;「13」遠志明;「14」葉陳淑淑;「15」範學德;「16」楊安鼎;「17」保羅華許;「18」於宏潔;「19」沈保羅;「20」宋尚節;「101」杜麗豔
【信仰答疑】:「21」;
【探訪活動】:「31」「覓非播舍」;
【禱告】:「41」;【認罪悔改】:「4101」認罪、悔改、讀經;
【禁食】:「4102」;【等候神】:「4103」;
【見證】:「51」比爾蓋茨、王石、李開復、賴昌星;「52」【彼岸見證】、尼克.胡哲;501洪漢義;502蔡琴;503黃綺珊;504袁幼軒;505呂麗萍、孫海英;506羅慧娟; 507廖智;508釋遠誠;509範瑋琪;510西藏宣教;511方師母(倪月娥);512胡福林(欠債);513孫大信;514鄭秀文;515蒲媽媽;516李前明(風水、氣功);517趙曉;518王國華、張路德;519內蒙巴特;520李天恩、李慕聖;521小敏 ;522田家炳(慈善家);523大學生(肖麗麗);524張嘉夫(鐵頭牧師);525陳之藩;526杜林白;527劉永寧(戒賭重生);528偉川師母;
【宗教之分】:「61」對各種宗教及文化的影響見證(佛教、風水、算命、氣功);
【疾病及醫治】:「71」——疾病與醫治;「701」—抑鬱憂鬱症;「702」—賭徒重生見證;「703」—癌患見證分享
【屬靈書籍】:「81」《標杆人生》;82《屬天的醫治》、《靈程心得》等等;
【2017讀經計劃表】:「8101」;
【婚姻】:「91」;【兒女教育】:「901」;
【讚美】:「100」讚美詩集合
【美文回顧】:回復「20140000」查閱2014精華信息;回復「20160000」查閱2016精華見證;
【聖經學習】:回復0108、0916、1724、2532、3340、4148、4956、5759查看大衛鮑森《聖經舊約縱覽》的講解;回復 5764 查看《聖經新約縱覽》
看歷史信息點箭頭下面的藍色字」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