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項調查顯示,印度正在逐漸走出新冠病毒帶來的影響,不過一些新企業和就業市場仍然面臨著巨大壓力,而在印度佔主導地位的服務行業也在12月份繼續呈下滑勢頭。
儘管這個亞洲第三大經濟體正在逐漸從新冠病毒引發的衰退中復甦,但預計無法很快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尤其是該國經濟增長和就業的推動力——服務業。
日經/IHS Markit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已從11月的53.7降至12月的52.3,但還是連續第三個月保持在50這個分水嶺以上。
研究IHS Markit的經濟學專家波利安娜德利馬(polyanna De Lima)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據報導,新冠病例的激增是限制服務業提供商新增工作崗位的一個關鍵因素,這反過來也抑制了產出的增長,導致企業對前景的不確定性增加。很明顯,2021年初印度將繼續面臨這方面的挑戰。不過我們也看到了可持續的經濟復甦,一旦新冠疫苗開始起作用,那麼一切都將恢復正常。」
目前,印度是世界上新冠病毒感染人數第二多的國家。上周日,印度批准了兩種用於緊急情況下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但要想在印度的初級醫療體系下,為逾13億人接種疫苗可能還需要數年時間。
儘管一項監測總體需求的分類指數顯示,2020年印度的總體需求是增長的,但由於印度一些主要城市實施的封鎖抑制了人們的需求,該指數降至三個月來的低點。此外,由於許多國家重新實施了封鎖措施,以遏制新冠病毒的傳播,所以來自國外的需求仍在持續萎縮。
需求的疲軟迫使許多企業開始降低價格,不過儘管成本上升了,但不得不說這已是自去年2月份以來看到的最快的增長速度。與此同時,就業市場狀況變得慘澹,儘管裁員速度沒有加快,但不得不說還是重新進入了下降通道。
鑑於疫情對服務業的衝擊,一些公司正面臨著嚴重的財務困難,這也影響了他們進行員工的招聘,12月份已經出現了10個月以來的第九輪裁員。不僅如此,調查還顯示,由於企業擔心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盧比貶值以及不斷上升的通脹壓力,此前對未來12個月的樂觀情緒已在年底消退。儘管印度的製造業整體有所回升,但服務業仍然需求疲軟,這反映到印度的綜合PMI值下降到了54.9,為3個月以來的最低點。
印度央行前副行長阿查裡亞最近表示,印度的不良貸款可能上升至12%-15%,這可能使印度經濟有「日本化倒退三十年」風險。據印度央行預計,到2021年3月,印度不良貸款率將升至12.5%,為20多年來的最高水平。若印度經濟持續惡化,這一比率可能會躍升至14.7%。
不過業內分析師表示,儘管普遍存在於印度各個經濟領域的壓力比此前估計的更為嚴重,但印度央行預計經濟很快將會復甦,並上調了2021財年的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預期,釋放出了積極的信號。此外,調查結果中,就業、收入和支出等一些關鍵參數的數值也顯示了將會在未來一年中有所改善。
2021年已經到來,印度經濟到底能否在今年鯉魚翻身,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版權聲明| 所有原創內容,未經授權,
禁止下載、轉載使用
版權聯繫|www.draphant.com
LEARN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