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印度當日記錄的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再次超過76000,這已是印度一周內第三次打破新冠疫情開始以來單一國家單日新增確診人數的世界紀錄。統計數字顯示,印度的疫情熱點地區正在從幾個月前的都市人群向廣大農村地區轉移,這一現象不僅令疾控專家們對印度何時達到疫情拐點深感憂慮,也讓印度政府的經濟恢復計劃遭受嚴峻的挑戰。
農村反超城市在《印度斯坦時報》(Hindustan Times)近日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按照最近一次人口普查數據中的城鄉人口比例,印度全境的734個行政區被劃分為5個檔次,分別是:完全城市(entirely urban)、城市為主(mostly urban)、城鄉各半(mixed)、鄉村為主(mostly rural)、和完全鄉村(entirely rural)。
《印度斯坦時報》的統計數據
報告顯示,進入8月份以來,在584個鄉村為主和完全鄉村的行政區中,新冠肺炎確診人數佔到當月印度全國確診人數的55%,而以新德裡、孟買等大都市組成的16個完全城市行政區中,確診人數只佔到全國的13%。這組數據與疫情初期的4到6月份呈現出顯著差異,當時,完全城市的確診人數佔全國的44-48%,而鄉村為主和完全鄉村的行政區只佔到22-28%。
報告同時揭示出,全國734個行政區中,極少有新冠病毒尚未波及到的地方。在印度首次宣布封城的3月底,只有100來個行政區發現了新冠病毒(很多地區只報告了1例),而到了8月底,超過700個行政區都報告了確診病例。
其他印度媒體的報導也證實了這份研究報告所呈現的趨勢。其中,一向被視為偏僻地區的偽阿魯納恰爾邦(我國藏南地區)已有超過3500人確診。就連遠離印度本土的安達曼群島上的瀕危部落,也有5個島民被確診感染新冠。
疫情控制捉襟見肘由於農村地區嚴重缺少必要的醫療設施,印度的疾控專家們對於如何有效地控制這些地區的疫情顯得一籌莫展。泰米爾納德邦一所基督教醫學院的病毒學專家雅各布·約翰(T Jacob John)博士表示:「在新德裡或孟買這樣的大城市,疫情像一場野火,來得快,但政府的反應也可以很快,能夠有效地將疫情控制住。但農村就不一樣了,那裡的疫情將會是一場緩慢而持久的大火,抗疫也終將變成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首要的挑戰是如何讓那些村莊裡的患者和接觸人群得到核酸檢測。印度絕大多數的測試機構都在城市中,鄉鎮一級的行政區裡具有檢測能力的堪稱鳳毛麟角。在一些疫情嚴重的邦,地方政府向農村派駐了簡易醫療隊,但這些醫療隊所能覆蓋的區域十分有限,往往是按住了這頭按不住那頭,導致疫情的蔓延此起彼伏。北方邦和比哈爾邦是印度的人口大邦,也是印度較為貧窮的邦,它們正成為最近幾周農村疫情暴發的熱點地區。
其次,印度農村地區缺乏足夠的醫護人員。疫情初期,一些宗教團體和非政府組織曾經從城市中招募了數批志願義工到農村去,他們的任務只是向農村人群傳授最基本的防護措施,比如要戴口罩、怎樣洗手、如何保持社交距離等。一旦疫情在農村地區蔓延開來,這些志願者並不具備醫療檢測和救護的知識。城市裡的醫護人員尚且自顧不暇,很難抽出人力,為農村提供支援。
印度返鄉農民工等待汽車
再者,對於那些已經感染的患者來說,廣大農村也缺少醫療救治設備,很難找到X光機、血氧儀這類儀器。由於印度農村人口常常是幾代人同居一處的大家庭,如何對感染者進行有效隔離也是一道難題。印度媒體曾經報導,一些早期從大城市返鄉的農民工選擇棲息在樹上,以此來與家人保持一定的距離。現在,這些當時的潛在病毒攜帶者已經變成感染者和傳播者,如何把那些樹轉換成方艙醫院才是迫在眉睫的問題。
經濟復甦的障礙據印度國家統計局(NSO)8月31日發布的數據,今年第二季度印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大幅下滑23.9%,這是印度獨立以來最嚴重的收縮。此前,多個國際經濟組織已接連下調了印度的年度經濟預期,認為印度經濟將遭遇40年來最差的一個年份。
將近一半的印度人口靠農業生存,而農業經濟佔印度GDP的15%。儘管疫情初期返鄉的農民工為農村提供了更多的勞動力,今年雨季充沛的降水和化肥需求的增加也都預示了樂觀的農業前景,但印度政府的經濟部門仍然對農村經濟發展持保留態度。其中,最主要的擔心就是未來疫情在農村擴散,將會導致勞動力的缺失。另外,低迷的農業信貸市場和農村消費需求或許已經顯示出,農村對於印度整體經濟復甦所做的貢獻實為有限。
更為糟糕的情況是,在經歷了長達半年之久的失業和飢餓之後,返鄉的農民工開始向大都市回流。儘管印度政府於6月推出了5000億盧比(約500億人民幣)的農民工補助計劃,並承諾幫助他們安排當地就業,但絕大多數農民工對於就業的期盼都消耗在漫長的等待當中了。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8月28日比較印度、美國、巴西的疫情現狀,全球疫情最嚴重的三國中只有印度未見拐點。
在大城市中,復工復產的企業確實需要這些勞動力回崗,一些大公司甚至開始包機包車,從農村接回農民工。但是,農村不斷上升的疫情又讓這些企業主擔心,回城的農民工是否再次攜帶著病毒「逆行」而歸?剛剛相對平靜下來的城市會不會再次迎來疫情的暴發,而使得印度經濟再遭重創?
(朱可,自由撰稿人,南亞和東南亞問題觀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