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印相|用微信借錢的印度朋友:疫情下普通人生活陷入窘境

2020-12-25 澎湃新聞
【編者按】

7月30日,印度新冠肺炎單日新增病例將近5.3萬例,創下該國紀錄。目前印度累計確診病例已逼近160萬,僅次於美國、巴西,排在全球第三位。《外交政策》上月曾刊文指出南亞可能會成為全球疫情的新「震中」。作為一個人口超過13億的大國,印度疫情不僅關乎南亞的抗疫形勢,也影響著全球疫情發展的方向。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外交學人」今日起推出「新冠印相」系列文章,從各個層面呈現、分析印度疫情的多重面相,及其對印度內外的影響。

5月下旬,我的兩位印度朋友——庫瑪和廷庫先後在微信上找我借錢。那時候,印度剛剛結束了長達兩個多月的全國封鎖,而其境內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卻從封鎖前的519例上升到了9萬多例。印度政府的封城措施並不奏效,但還是迫於經濟下行的壓力,解除了全國性的封禁令。如今,印度的累計確診病例已將近160萬,3.4萬多人因此死亡。

過去幾年中,我先後8次到印度旅行,結識了不少涵蓋各個行業的印度朋友。他們中的一些人一直與我保持著聯繫,而我們之間聯繫的方式都是通過微信。實際上,微信在印度並不算主流的社交平臺,不過,凡是與中國有文化或商業往來的印度人都會使用這款軟體。

2月份,我這些印度朋友率先在微信上向我表示了慰問,庫瑪和廷庫也在其中。他們送上對我和家人的祝福,希望我們能夠平安渡過疫情。我向他們表達了感謝。儘管他們所在的城市當時只有個位數的確診病例,我還是不忘提醒他們,千萬不可大意。在我內心深處,對印度、對印度人有著頗為複雜的感情。疫情期間,我除了關注國內的疫情發展,也密切關注著印度的局勢。一方面,我深深懷疑印度政府對於疫情的管控能力;另一方面,當中文網絡裡出現對印度抗疫措施的質疑或嘲諷時,我又會不自覺地替印度辯護幾句。

進入5月後,印度的疫情開始向著我不願看到的方向發展,我和印度朋友之間微信聊天的口吻也來了個180度轉向。這次,輪到我來祝福他們闔家平安,而他們則紛紛為居家兩個多月無所事事而唉聲嘆氣。

疫情中兩個借錢的印度朋友

40來歲的庫瑪自己經營著一家簡陋的日用品商店,是那種印度街頭最常見的個體小店鋪。我曾經向他了解印度小商家的經營狀況,他也向我介紹了他的生意經、他的家庭,以及上次大選期間他的政治態度。我們最後一次見面是去年的11月,庫瑪說家裡剛添了第三個孩子,是他盼望已久的女兒,而他的嶽父卻去世了。他向我吐槽印度公立醫院的擁擠低效,他嶽父就是在那裡因為排不上號而耽誤了病情。

庫瑪的家庭不是那種殷實大戶,平日就靠小本生意勉強維持,他太太是在家帶孩子的全職主婦。庫瑪所在的城市自3月20日起實施了封城措施,直到5月31日才解禁。這期間,所有的商家都被勒令歇業,兩個多月間,幾乎沒有任何收入。所以,當他開口向我借錢的時候,我毫不遲疑地答應江湖救急。庫瑪需要的不多,15000盧比,只相當於1500元人民幣。他說,這點錢可以幫助他的家庭維持至少2個月的生計。

庫瑪向作者借錢救急的微信聊天截圖。

然而,如何將錢轉給庫瑪卻是一件麻煩事兒。我手裡並沒有盧比,也沒法像他希望的那樣,找個西聯匯款的門店,電匯給他相等數額的美金。疫情期間,很多金融機構都不能正常工作了,在我居住的美國小城,根本就沒有西聯匯款。而庫瑪只會使用微信的通訊功能,並不懂如何使用微信錢包,更遑論綁定銀行帳戶了。

幾經周折,求助了幾位朋友,我終於找到了一個解決方法。通過國內朋友在新德裡的生意夥伴,我把人民幣通過微信轉帳給他,他再通過Googlepay將盧比轉給庫瑪。

廷庫的情況則又不同。他是個20多歲的小夥子,在他舅舅的珠寶公司裡幫工,沒有家庭負擔,自己吃飽全家不餓。幾年前,我陪一位國內的珠寶商朋友去拜訪他舅舅的公司,在那裡認識了廷庫。他英文很棒,為人熱情通達,也樂於助人。去年,我和國內朋友去參觀印度最大的珠寶展覽,都是由廷庫安排的行程和各種證件手續。

疫情初期,廷庫是最常在微信上對我噓寒問暖的印度朋友。他總是以他那樂觀積極的心態鼓勵並安慰居家隔離中的中國朋友。我的朋友都說,廷庫這傢伙情商超高,將來會是個有所成就的生意人。然而,進入5月後,廷庫的情緒明顯低沉了下去,在微信上也很少發聲了。偶爾,我會問候他一下,他便開始抱怨他舅舅,說公司自3月起就沒有發薪水了,即便是他這個外甥也得不到分文。

5月底,印度第四期全國封鎖行將結束的時候,廷庫終於試探性地問我,能否幫他渡過難關。他需要的數額也不大,並說現在印度的商業已經開始復工,他希望在三個月之內,舅舅公司的生意有所起色,他就能還給我這筆借款。他在當地找到一位專做中國遊客生意的旅館老闆,讓我直接微信轉帳人民幣到這位老闆的帳戶上,旅館老闆會給他相應的盧比。

「我們的生意離不開中國產品」

6月中旬,由於中印邊境地區出現的事態,印度國內隨即掀起一股抵制中國產品的浪潮。廷庫在微信上告訴我,他不相信印度真的能夠抵制中國貨,太多的印度商家靠中國商品才能生存。但是,接下來事態似乎並沒有平息的意思。6月底,印度電子信息技術部宣布將封禁59款中國應用,微信也在其中。

起先廷庫還挺樂觀的,他認為微信不大可能真的封禁,畢竟很多印度商家都是靠這款軟體與中國生意夥伴保持聯繫的。疫情已經讓這些商家承受了巨大的損失,如果再斷絕他們與中國夥伴的聯繫,必將在印度國內引發強烈抗議。他說:「即使印度政府將微信從軟體商城裡下架,我們這些已經安裝了微信的用戶也不會受影響。」我不知道他是真的這麼認為,還是為了說給我聽的,總之,他再三聲明,不必擔心,「你知道在哪兒能找到我,我一直都會在這裡。」

我並非擔心借錢給他的事情,我擔心的是,中印兩國之間的關係將向何處去。

我曾經問過庫瑪,印度人到底怎麼看中國?他當時的回答頗為特別:「我沒法統計每個印度人的看法,但據我的觀察,印度的上等人,婆羅門,他們掌握著媒體、知識界和很多政府決策部門,他們以為自己是白人,所以他們的看法比較偏西方;我們這些小商人,吠舍,我們的生意現在都離不開中國的產品,我們更希望與中國搞好關係。」

按種姓來分啊?這個說法比較新穎。於是我繼續問,那另外兩個種姓呢?「剎帝利是傳統軍人和貴族,騎牆派,民意往哪邊他們就往哪邊;首陀羅和賤民,他們根本就顧不上關心什麼中印關係,能吃飽飯就不錯了。」

7月下旬,庫瑪又在微信上聯繫我,說雖然已經復工復產,但生意實在蕭條,言下之意,他還想借點錢。還沒等他明確提出來,他所在的城市,微信真的被封掉了,我們之間的聯繫也徹底中斷。

用印度手機號註冊的微信在發送消息時會彈出一個信息框:「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我們現在不能向你提供這項服務。」 作者微信朋友圈截屏圖

我試著向廷庫發了一條微信,看看他這個「堅信不會封派」是否僥倖逃脫,然而,6天過去了,杳無回音。看到當初借錢給廷庫時居中轉錢的旅館老闆發了一條朋友圈,凡是用印度手機號註冊微信的,如今想發微信,手機界面上會即刻彈出一個信息框,上面的英文寫的是「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我們現在不能向你提供這項服務。」

庫瑪、廷庫跟我微信失聯的這一天,7月24日,印度新冠病毒的累計確診人數超過了132萬,累計死亡人數超過了31000。而且,疫情似乎根本沒有接近拐點的跡象。

(作者系自由撰稿人,南亞和東南亞問題觀察者。)

相關焦點

  • 新冠印相|棲身樹上的返鄉農民工:印度疫情熱點正向農村轉移
    8月29日,印度當日記錄的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再次超過76000,這已是印度一周內第三次打破新冠疫情開始以來單一國家單日新增確診人數的世界紀錄。統計數字顯示,印度的疫情熱點地區正在從幾個月前的都市人群向廣大農村地區轉移,這一現象不僅令疾控專家們對印度何時達到疫情拐點深感憂慮,也讓印度政府的經濟恢復計劃遭受嚴峻的挑戰。
  • 新冠印相|特效藥失靈和迷之「逆行」:印度尷尬的醫療外交
    自新冠疫情出現的初期階段開始,印度政府的衛生部門就通過媒體,多次宣傳印度「醫療外交」所取得的「豐碩成果」。這些宣傳中所列舉的數字和事例基本雷同,而這種不厭其煩的反覆宣告也正符合印度一貫「有一說三」的行事作風。
  • 新冠印相|300萬人還是3億?印度感染人數「一切皆有可能」
    時間轉眼已是8月下旬,印度官方給出的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數已經超過了300萬例,死亡人數以每日1000例遞增。然而,印度政府官員仍宣稱,印度應對疫情的方案是全世界最成功的。不過,儘管印度政府一再用康復率高、死亡率低這樣的數字鼓舞民眾士氣,但印度官方給出的這些數據還是頻頻受到了國內外媒體和醫學界人士的質疑。印度一家私人病毒檢測機構——Thyrocare實驗室新近公布的數據顯示,印度的實際感染人數遠高於官方給出的數字。這家機構的負責人瓦魯馬尼博士(A.
  • 疫情下的日本貧困大學生:天天吃豆芽,面臨退學窘境
    正在烹飪廉價蔬菜的學生(長崎新聞)據日本《長崎新聞》消息,新冠肺炎疫情在日本持續蔓延,日本長崎的部分貧困大學生因疫情無法打工掙錢,面對學校夥食費、住宿費、學費等陷入窘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沒法打工,4月開始就是零收入,幸虧房東人好,沒有催收房租。這名男生是單親家庭,在高三時就決定上大學後不給母親增添財務方面的壓力。雖然現在生活很困難,兜裡徹底沒錢了,他也沒告訴母親自己的窘境。目前政府發放的10萬日元,交了房租後也所剩無幾。「這種情況再持續下去,我也撐不住了。」「我能找到工作嗎?
  • 新騙局!朋友微信發語音借錢是假的!聲音卻一模一樣
    遇到微信上有朋友借錢,都會多一個心眼:會不會被盜號了?會不會中毒了?還會要求對方發送語音驗證。然而,騙子也「與時俱進」,騙術升級了!近日,通過發送語音博取信任,進而「借錢」的新型騙術,在全國多地悄然出現。騙子是如何獲取他人微信的語音信息,並轉發給微信好友的?
  • 新冠印相|莫迪不顧疫情為神廟奠基,羅摩大神能戰勝病毒?
    8月初,印度的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續蔓延,單日新增病例不斷突破新高,累計確診病例數已經坐穩世界第三的位置。然而,印度政府卻宣布,總理莫迪將於8月5日出席印度教聖城阿約提亞(Ayodhya)的羅摩神廟奠基儀式。
  • 國際疫情|印度醫生用頭盔雨衣當防護服,疫情或將大爆發
    作者:筱雅根據印度媒體的相關報導,印度政府衛生醫療部門宣布,印度本土的疫情已過初期的傳播階段,印度目前要極力遏制住疫情的爆發階段。這篇文章中指出,雖然印度政府採取的「封城」手段已過了數十天,然而印度國內的確診數量卻接連翻倍,這樣的形勢讓印度政府感到十分不滿。印度國內疫情形勢不容樂觀此次疫情已經擴散到了印度超過一半的領土。這表明,超過半數印度人已經生活在此次疫情的深刻影響當中。
  • 別輕易向朋友借錢,也別隨便借錢給朋友!
    今天聊一聊:借錢這件「小事」。先說明下我的觀點:別輕易向朋友借錢,也別隨便借錢給朋友。為什麼?往下看。看奇葩說時記得有一期辯題大致是「朋友管你借錢後,要不要催他還」。我心想,出這個辯題的人眼光也真夠毒辣,因為這種題目本身就是無解。催還錢這個行為很微妙,你催他,他或多或少會有點想法,你不催他,你自己會一直有想法。
  • 亞細亞的孤兒:疫情下的印度旅遊
    航空業務的復甦可能會很緩慢,因為疫情造成全球經濟秩序混亂,需求受到抑制,另一方面GDP增速放緩甚至出現負增長;供應鏈斷裂,再者,消費者信心也受到打擊有所下降。預計印度航空公司將從4月底開始恢復飛行,從今年10月起,印度航司將需要300-325架客機執飛國內航線,100-125架客機執飛國際航線,而這還是在第一季度末大部分旅遊限制取消的假設下作出的樂觀估計。
  • 印度特殊服務者受疫情影響沒生意 飽受飢餓
    疫情當下艱難的生活,讓無依無靠的婦女更顯悲涼。在沒有很好水源的妓院房子裡,衛生條件是在疫情當下最大的窘境,而性工作者們的生活更是因為疫情被徹底的顛覆,曾經依靠街頭小販獲取食物的日子被打破,僅能依靠現今的志願組織提供她們基本所需,禁閉期間的食品和藥品,及抗愛滋病治療的藥物變得十分緊缺
  • 疫情下的印度貧民窟:失業、借債與抱團自救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程靖疫情下的達拉維貧民窟陷入了寂靜。 這座位於印度孟買市中心、曾拍攝了《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的貧民區面積僅2.1平方公裡,聚居著約85萬人口。相當於2891人擠在一個11人制標準足球場裡。
  • 微信好友借錢新套路:跟你視頻的「朋友」可能不是本人!
    >朋友家人生病住院要做手術,在醫院需要微信支付手術費,但由於自己的微信沒有綁定銀行卡,請小王給他轉款3500元救急,朋友承諾馬上就把所借的3500轉到小王的卡上。小王表示,當時和朋友視頻,確實是朋友本人的樣子,但是朋友沒有說話,隨後朋友表示網絡太卡,就掛斷了電話。朋友隨即也發了一張銀行的轉帳記錄單圖片,名字和卡號都是小王,朋友承諾兩個小時過後到帳。
  • 借錢應急卻陷入還款絕境 網絡借貸平臺存在哪些隱患
    貸款1.6萬元陷入還款絕境  2017年年初,曾敏與丈夫之間爆發了一場「大戰」,她選擇從家裡搬出來獨自居住。當時,由於手裡沒有存款,又急需資金用來交房租、購買一些生活必需品,曾敏就通過一個網貸平臺借了兩萬元應急。
  • 「我是本人」不可信,微信語音借錢新騙局!
    在電信詐騙橫行的年代,每個人都具備一定的防騙意識,比如遇到微信上有好友跟你借錢,第一反應都會很謹慎,要求核實身份。然而這時,如果對方給你發來幾秒鐘的語音,內容是「我是本人」,而聲音也確實是好友本人,你會不會就此放鬆警惕呢?
  • BBC揭印度初創公司窘境:失去中國投資 印企命運堪憂
    圖源:Getty 海外網9月10日電英國廣播公司(BBC)10日刊髮長文講述印度初創公司當下面臨的窘境:疫情影響下蹣跚前行,又面臨新挑戰:中印之間緊張局勢不斷升級。
  • 好友微信借錢,還發來了語音「是我,是我」,然而…
    在要求確認身份時,對方則會發送一段借錢者本人的語音——「是我」。聽到語音後,有人就信以為真,按要求將錢轉了過去,結果上當受騙。記者調查發現,這種通過發送語音來博取信任進而「借錢」是一種新型騙術,已在全國多地悄然出現。警方提醒市民,遇到微信好友借錢,最好能通過電話或視頻進行確認。
  • 成年人的崩潰從借錢開始?洛克菲勒:不要害怕借錢,它能幫你成功
    前段時間在網絡上有一句特別火的話,叫做:「成年人的崩潰是從借錢開始」,仔細回味一下,這句話似乎非常有道理,我也相信一些讀者朋友對此也是感觸頗多!比如你一個經常不聯繫的朋友,突然給你發消息借錢,你會借嗎?我想多半是不會的,我們大多數人都會想:「這麼久都不聯繫,突然聯繫啥都沒說,就借錢,憑啥借給你?
  • 騙子又出新招了:被這種方式騙走3000塊!微信借錢新騙局
    今天小編早上醒來的時候刷微信,發現都被刷屏了。在這個詐騙橫行的年代,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具備一定的防騙意識。如果你在微信上的好友跟你借錢,你第一反應是什麼?你是不是會很謹慎的要求核實身份呢?原來這是騙子們發明的新騙局。5月底的時候,孫女士的微信被騙子盜號後登陸向她的好友借錢?微信好友們自然不會輕易相信,提出要語音核對身份。沒想到騙子真的發過來一條語音信息,內容就是「是我是我」,並且聲音確實是孫女士本人的。當時就有四個人相信了,一共被騙走了3500元左右。
  • 疫情下美國人的真實生活:1分鐘死1人,川普每天要說23個謊言
    疫情之下,美國人普通人的生活狀態如何?對美國企業影響有多大?為何人們不敢像以前一樣透支消費了呢? 疫情已經影響到美國的各階層,美國前共和黨總統競選人赫爾曼·凱恩因新冠肺炎去世,終年74歲。
  • 疫情之下的尼泊爾:日常生活與隱憂(下)
    4.尼泊爾人的當下生活和擔憂為了解疫情之下尼泊爾人的經歷和觀察到的問題,我藉助微信訪談了4位尼泊爾來華留學生,其中有兩位還正在繼續學業,因為疫情不能返校讀書,家在農村;另外兩位則已經畢業多年,目前在尼泊爾工作,一位是醫生兼教育機構創始人,一位是漢語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