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崩潰從借錢開始?洛克菲勒:不要害怕借錢,它能幫你成功

2020-12-23 方圓文史

前段時間在網絡上有一句特別火的話,叫做:「成年人的崩潰是從借錢開始」,仔細回味一下,這句話似乎非常有道理,我也相信一些讀者朋友對此也是感觸頗多!

比如你一個經常不聯繫的朋友,突然給你發消息借錢,你會借嗎?我想多半是不會的,我們大多數人都會想:「這麼久都不聯繫,突然聯繫啥都沒說,就借錢,憑啥借給你?萬一你不還怎麼辦?」因此我們往往以手頭不方便為由,給拒絕了!

同樣地,當我們遇到困難,且求助無門的時候,我們是不是也會給好久不聯繫的朋友發消息求助,然後同樣遭到拒絕呢?而且往往在開口借錢之後,這種原本維持得不錯的關係,就會莫名其妙地發生變化,甚至是僵化。

此外,借了錢之後,我們的生活質量勢必會受到影響,每個月掙到的錢,除了生活費,剩下的也就是償還債務了。如果一日不還清,那麼就一日不能擺脫這種狀態。這一點,對於欠下某唄、某條或者是信用卡的人來說應該是深有體會!

所以「成年人的崩潰從借錢開始」這句話也就很好理解了!可問題是:借錢真的就不好嗎?

當然也不是,我們大多數人都會借錢,或是找朋友借,或是找父母借,亦或者是找銀行借。借錢並非是什麼壞事,它也不會讓你破產,不過前提是你不能將它看成像救生圈一樣,只在危機的時候使用,而是要將它看成是一種有力的工具,如此你才可以用它來開創機會!

當然,這句話並非是筆者原創,而是洛克菲勒在寫給他兒子的信中提到的!

洛克菲勒的兒子曾向洛克菲勒借錢去炒股,但是總害怕賠掉以後沒有錢還給父親,還得支付利息。為了打消兒子的這種念頭,讓他能專心於事業,洛克菲勒便給他的兒子寫了這封信!

親愛的約翰:

當爸爸看見你拿著我借給你的錢去炒股時,爸爸知道,你的心裡有些忐忑不安。關於這一點爸爸能夠理解,你總想贏,卻害怕輸,你覺得自己輸不起,錢是借來的,輸了不但沒有錢還,還得支付利息。

這種輸不起的感受,爸爸也曾經歷過。在爸爸創業的早期這種感受一直糾纏著我,以致每次借款前,爸爸都會在謹慎與冒險之間徘徊,苦苦掙扎,甚至整夜都在床上輾轉反側,算計如何償還欠款。

(……)

當然,也許看到這封信之後你會覺得奇怪,怎麼兒子給老爸借錢,還得支付利息呢?

其實這沒有什麼可奇怪的,洛克菲勒家族教育孩子的方式,跟我們普通人確實不一樣,他們希望家族裡的孩子能夠真正做到獨立,承擔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而不是永遠生活在父母的庇護之下!

人們常說:「富不過三代」,然而洛克菲勒家族從發跡至今卻綿延了六代,但仍未有任何衰退的跡象,而這些,跟他們家族的教育方式是分不開的。

不過從這一段節選的內容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一個人在借錢之後的那種忐忑和不安。因為我們需要為如何償還欠款而發愁。但在很多時候,我們別無選擇,必須要借,特別是對於一些創業者來說,有一筆啟動資金是多麼的重要。

不過,借錢也沒有什麼可怕的,就像洛克菲勒說的那樣,只要你不是拿它當成救生圈,只在危機的時候用,而是將它看作是一種有力的工具,拿它來開創機會。否則的話,你就會陷入恐懼和失敗的泥潭中,從而束縛你大展宏圖的雙臂。

簡單來說,就是要將借來的錢用在正途,並且不要整天想著還不上怎麼辦?後果怎樣?而是要將其充分利用起來,當成自己開創事業的工具,幫助自己成功!

如此,所借來的錢才能發揮該有的效用,反之,如果你整天擔心這,擔心那,沒有將精力放在事業上,那麼就很難成功,到那時,更別說還錢了!

就像洛克菲勒說的那樣:「借錢,是為了創造好運」。當年洛克菲勒為了奪下克利夫蘭煉油界大佬的地位,他也曾向銀行借了很多錢,並且還將企業抵押給了銀行。結果洛克菲勒成功了,他成功奪下了克利夫蘭煉油界的頭把交椅。

當然了,洛克菲勒為了獲得巨額貸款,所抵押出去的也並非只有他的企業,還有他的誠信。

而這其實對於我們每個普通人來說都是如此,我們在向朋友借錢時,我們的誠信就是抵押品。所謂「有借有還,再借不難」也正是這個道理。

總的來說,「借錢」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的經歷過,但是我們千萬不能將借錢當成是救生圈,遇到危機的時候就用它,而是要將它當成是工具,幫助我們成功的工具,如此,我們才不至於被債務所困擾。

此外,在給親朋好友借錢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記得按時歸還,雖說有時候我們在借錢的時候並沒有抵押什麼實物出去,但我們的誠信卻早已被抵押出去。

而關於這些深刻的道理,在《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中還有很多,本文就是結合這本書中的一小節內容來寫的!

當然了,在這本書中,我們的讀者不僅可以看到洛克菲勒優良的品德和卓越的經商才能,還可窺見這位商業巨頭創造財富的謀略與秘密。

所以我也極力向各位讀者推薦這本書!

你可以買來給孩子看,培養孩子為人處世,做人做事的方法,讓他能超越同齡人;當然你也可以買來給自己看,讓自己能夠找到實現「財富自由」的方法等等。

而這樣優秀的一本書,現在僅需36元就能拿下,也就一頓飯錢而已,卻能讓我們學到這個偉大富豪一生的智慧,簡直不要太划算!說不定你的孩子還會成為下一個洛克菲勒哦!

喜歡的讀者可以直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相關焦點

  • 為啥不能借錢給朋友?智慧民族猶太人的千年古訓:借錢就是買敵人
    在猶太人中還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我喜歡你,你要借錢,我不能借,怕你借了,以後不再上門」。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他給兒子的書信中,關於借錢的話題,如何聰明的拒絕借錢,他向兒子提出了3點建議:一:並非救急的用途,原則上是不借的洛克菲勒認為,不合情理的用途,一分都不能借,救人或者救急的用途,那才是真正的幫他。
  • 朋友借錢,別張口就問借多少,來看看關於借錢的忠告!
    《福布斯》在2006年公布了美國歷史上15大富豪榜,洛克菲勒以絕對優勢排在第一位,而當時的比爾蓋茨只排在13位。蓋茨曾評價洛克菲勒:「在我心目中,賺錢的真正英雄只有一個,那就是洛克菲勒。讓一個欣賞比爾蓋茨高=高度的人去欣賞,肯定不容易。這就是洛克菲勒,它經常出現在人們的視線和嘴中,卻又保持神秘。洛克菲勒家族的財富已經延續了6代人,但至今仍有衰敗之勢。
  • 省唄用戶故事徵集:成年人的崩潰,都是從借錢開始的
    但現在再想,深圳之所以為深圳,大概就是它總能給你的野心和付出給予回報。」27歲的薇薇,在深圳剛剛擁有了第一輛屬於自己的車,這是五年前的她想都不敢想的。既是這個城市發展的「參與者」,又是光鮮亮麗生活的「邊緣者」,這是薇薇最早給自己的定義。
  • 洛克菲勒:借100塊出去,等於虧了200塊,別再輕易借錢給人了
    洛克菲勒:借100塊出去,等於虧了200塊,別再輕易借錢給人了洛克菲勒是美國石油大王,20世紀世界首富。他的高光時刻,個人財富高達14億美元,那時候美國的GDP僅有911億美元,這才叫真的富可敵國。幹了三年洛克菲勒就辭職創業,他的目標是成為世界首富,給老闆就要斷了首富這個夢想。洛克菲勒創業,苦於資金不夠,於是他找他老爹借錢,他老爹借給他1000美元,但是需要另收10%的利息。洛克菲勒雖然很氣,但是他還是接受了。後來洛克菲勒好幾次找父親借錢,都要這樣的利息。
  • 「朋友」借錢就翻臉?但是這些人張口跟你借錢,最好不要拒絕
    生活中因為借錢導致朋友反目成仇的例子確實不在少數,所以很多人都不會再輕易把錢借給別人。但凡事都有例外,如果這些人張口跟你借錢,最好不要拒絕。而且這種人張口借錢一般是有急事,能幫就儘量幫一下,如果以後你有困難,他也會願意伸出援手。
  • 億萬富翁寫給兒子的信:打工掙錢難當上富豪,更多人是因借錢發財
    歷經100多年,洛克菲勒家族已綿延六代,依然是當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仍未出現頹廢與沒落的跡象。因為洛克菲勒知道,能帶給孩子一生幸福的不是金錢,而是完整的人格、強大的內心、精神上的富足和良好的生活習性。因為你想贏,卻又怕在那個冒險的世界裡輸,而輸掉的錢不是你的,是借來的,還得支付利息。」「這種輸不起的感受,在我創業之初,乃至較有成就之後,似乎一直都在統治著我,以致每次借款前,我都會在謹慎與冒險之間徘徊,苦苦掙扎,甚至夜不能眠,躺在床上就開始算計如何償還欠款。」
  • 一個39歲人給你提個醒:職場人,千萬不要輕易借錢創業
    創業並不美好,九死一生是創業常態,成功是小概率事件,很多人本身就不適合創業,還有很多人抱著賭博心態去借錢創業,結果失敗了不僅自己負債纍纍,還連累家人。這句話沒毛病,但前提是你有賭的資本麼?那些創業成功的人看似平淡無奇,看似是在賭博,其實在賭博之前已經勝券在握。借錢創業的人,失敗負債自己遭罪那是應該的,但是連累了家人,連累了借錢的人,就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 千萬不要借錢給學生
    一位即將退休的老教師老班主任告誡年輕教師年輕班主任:「千萬不要借錢給學生!」  老師經常會遇到學生向老師借錢的事情。老師都礙於情面,一般不會讓學生寫下借條或者留下聯繫方式,也不會主動向學生索要學生向老師借的錢。學生也正是利用了老師的這種心理,遲遲不積極不主動歸還學生向老師借的錢,甚至就不打算歸還學生向老師借的錢。  我是這樣做的。我對學生教育說明,老師不是學生的父母,老師沒有義務為學生的經濟困難承擔絕對責任。
  • 心理學告訴你,為什麼好朋友之間儘量不要「借錢」
    而心理學家們還通過很多的實驗告訴我們,大腦還有很多讓你哭笑不得的功能。就借錢這個事兒來說,大腦可是一門心思地幫著主人不還錢的。首先從開始借錢的時候看,大腦發揮他過度的想當然的功能當你的朋友給您借錢的時候,吹噓自己怎麼怎麼能,還錢根本不是問題,這事兒你也別埋怨他,這種迷之自信就來自他那個不聽話的大腦。
  • 夢見找人借錢到處都借不到是什麼意思 夢見找人借錢
    別人將棘手的難題往你身上丟,一下接到燙手山芋的炙熱感。為了處理臨時狀況恐怕要忙得團團轉了。此外也容易因金錢造成衝突的這兩天,與朋友間就算是不起眼的小金額也最好不要有借貸或代墊等情形,即使是小錢還是有讓關係惡化的可能。連與朋友吃飯都是各自付比較好喔。身邊如果有可以上鎖的抽屜或盒子,這兩天就使用它吧。
  • 「借錢」借的是信任,還的是承諾
    阿芙拉賓說:「金錢是任何國家都能理解的一種語言,可以派上一切的用場。」在現如今的社會中,每個人都是不容易的。在生存的壓力下,每天早出晚歸的就為了能夠多掙點錢補貼家用,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二、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輕易借錢俗話說得好:「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畢竟在如今的社會中,衣食住行都是需要花費錢的。而借錢一直以來,都是是一個敏感的話題。每當人們談起借錢,很多人就會變得面露難色,其實不管是借與被借,都會顯得十分的艱難。
  • 上一場大國貿易衝突:日本一夜崩潰,百姓借錢買房
    所以說市場永遠無法預測,也永遠不要預測市場。上一場大國貿易衝突:日本的泡沫經濟一度促使百姓借錢買房,也背負著巨額的貸款,在經濟一夜崩潰後,房價暴跌,百姓都淪於負資產的境地當中,這對百姓來說,無疑是一場毀滅性的打擊。
  • 打胎跟我借錢,結婚跟我借錢,朋友是你的免費提款機嗎?
    前一段時間,關係還不錯的高中同學發微信來說我要結婚了,當時我還心裡還為這貨高興了一陣,一陣寒暄過後,畫風一轉就開始試探的問我:「哥們,你最近忙什麼呢?。」我還心裡打鼓,因為很久沒聯繫了。回道「瞎忙被。」這貨突然說道「最近手頭富裕嗎?能先借點錢買車嗎?不然丈母娘那關不好過啊。」我心裡一陣MMP,我說這貨怎麼突然想起我來了,原來是借錢啊。
  • 為什麼不能借錢給朋友?猶太人的千年古訓:借錢就是花錢買敵人!
    在猶太人歷史上,出現了很多世界級的金融巨頭:超級石油大亨洛克菲勒、世界上最大資料庫軟體公司甲骨文的老闆拉裡·埃裡森、臉書的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歐洲乃至世界久負盛名的金融家族羅斯柴爾德家族,等等。除此之外,在猶太人的聖經《塔木德》中還有一個千年古訓:借錢,即是掏錢給自己買個敵人。
  • 借錢給別人,等於花錢買敵人,你有同感嗎?
    不到萬不得已,你不要輕易向人借錢,也不要輕易借錢給人。向人借錢,容易被人看不起,引人疑慮,讓人為難,不到萬不得已,實在沒有必要。而借錢給人,也是件隱患極大的事。
  • 別輕易向朋友借錢,也別隨便借錢給朋友!
    今天聊一聊:借錢這件「小事」。先說明下我的觀點:別輕易向朋友借錢,也別隨便借錢給朋友。為什麼?往下看。看奇葩說時記得有一期辯題大致是「朋友管你借錢後,要不要催他還」。我心想,出這個辯題的人眼光也真夠毒辣,因為這種題目本身就是無解。催還錢這個行為很微妙,你催他,他或多或少會有點想法,你不催他,你自己會一直有想法。
  • 別人找你借錢時,最好這樣回答
    同學剛出來工作沒什麼積蓄,花錢又大手大腳,每次還沒到月末就找我借錢,借的也不多,每次都三五百。可就是還錢的時候拖拖拉拉的,不主動提,他壓根不說還錢的事,主動提又不好意思,畢竟數目也不是很多,搞得兩個人的關係也受影響了。在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這樣的事情。很久沒聯繫的同學突然找你聊天,寒暄一陣之後就開始說借錢的事;多年不見的朋友,打來了電話,支支吾吾的開口說能不能借幾千塊錢。
  • 「成功學」中的騙局,「借錢」卻是在激發人的「潛能」!
    突然開始頻繁的向周圍的親戚朋友借錢,究其原因,因為他要完成每日的既定任務算是完成她最後一關了,那我的小完不成任務了,然後我就騙我奶奶,小李表示:最後連奶奶的存摺卡一萬塊錢都開到票出來了,可是就算是這樣任務金額還有一定的差距,徐女士想到了自己還在還貸中的力量的轎車。是什麼讓小李這麼瘋狂的借錢呢?原來,小李這些天四處籌借到的錢,是為了轉給了一個被他稱為何總的人。
  • 如果老同學找你借錢,如何拒絕才顯得高情商,請勿對號入座
    借錢其實是很敏感的事情,不管是熟的老同學還是朋友,突然有一天發一條信息來借錢,這時的你又不懂直接拒絕,你內心特別矛盾,如果借了錢就打水漂了,不借的話有顯得自己冷酷無情,在這兩者當中做一個選擇,是一道很困難的題目。向你借錢的分為好幾種,有多年不聯繫的、有近期認識的、有認識幾年的老同學等等。
  • 朋友向你借錢,先不要急著問「借多少」,聰明人懂得這樣做!
    朋友向你借錢,先不要急著問「借多少」,聰明人懂得這樣做!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會遇到很多的麻煩,而這些麻煩大部分是可以用金錢來解決的,比如說家人突然住院,自己的資金不夠付房租,或者其他方面的問題。但是當你沒有足夠的資金肯定會去借錢的吧,如果換個角度來說,朋友向你借錢了,你是借還是不借呢?其實,遇到這麼一類事先別急著問「借多少」,聰明人會用下面三方面的內容去做正確的抉擇,你可以去了解一下。1.看誰能搶佔先機如果當朋友詢問你借錢的事,你不要直接傻乎乎的就問借多少,然後將錢給了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