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車上看到的很多高大上的新技術,其實都是飛機「玩剩下」的。比如汽車輕量化用到的全鋁工藝、DAS線控轉向系統以及HUD抬頭顯示系統等。
值得一提的是,不僅許多技術是從飛機上「移植」過來的,其實就連很多車企曾經就是造飛機的,比如我們熟知的勞斯萊斯、寶馬以及斯巴魯等。
什麼是HUD
盤點開始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抬頭顯示系統。HUD又稱為平視顯示系統,其工作原理是把重要的信息映射在一塊透明樹脂玻璃上,或者直接將擋風玻璃作為顯示設備,使駕駛員不必低頭,就能看清重要的信息。
HUD的三個維度:
1、三種設計形式
C-HUD,也叫組合型HUD,其顯示屏為放置於儀表上方的一塊透明樹脂玻璃。這種設計成本相對較低,在大多A、B級車上搭配較多。
W-HUD是直接使用汽車的擋風玻璃為顯示設備,顯示效果更為一體化。由於對軟體技術和硬體設備都有很高的要求,導致成本相對較高,所以應用範圍不是很廣泛。不過,在一些高端車型上也比較常見。
AR-HUD則是將AR與HUD相結合的「黑科技」,比如導航時可以融合實際的路況場景進行顯示,更加形象生動,其代表了HUD未來的發展方向。
2、三種投影技術
目前用在HUD上的投影技術,主要有LCD投影、DLP投影以及雷射掃描投影。LCD投影技術成熟、成本低廉,但是顯示解析度不高,是現階段很多HUD的首選;DLP投影技術亮度高、解析度高、成象逼真,目前許多前裝HUD都採用該技術,但成本較高;雷射掃描投影色域廣、亮度高、解析度清晰,由於成本過高,所以應用較少。
3、顯示效果
這裡提到的顯示效果一方面指的是顯示顏色,是單色光還是全彩色顯示。另一方面是指內容的豐富程度,一般的只有車速和限速顯示,更高端一些的還會有導航指示、輔助系統以及各類警告信息等信息的顯示。
組合型HUD
HUD系統在國內的「發展歷程」
在HUD發展伊始,各方面技術均不成熟,搭載到車上的HUD也相對比較原始。中國第一臺搭載原廠HUD的國產非豪華車日產藍鳥,其HUD只能顯示一個速度的信息。
第二臺搭載HUD的量產車是2006年泛亞改的老君越,其採用了W-HUD的設計形式,那時候該功能的全稱還是「HUD飛航式前風擋顯示系統」。
第三臺是紅旗盛世(HQ300),該車搭載了當時中國歷史上生產過(組裝過)最高級的HUD抬頭顯示系統,不僅顯示信息豐富,還可以切換到夜視模式。
紅旗盛世HUD系統的夜視模式
到了近幾年,HUD技術日趨完善。隨著越來越多車企、供應商們的進入,也讓該技術的成本下降了不少。現在,HUD已不再是高端車型的專屬,不少相對低端的車型也有配備。當然,不同級別的車型所配備的HUD也有三六九等之分。
1、德系豪車三劍客
關於汽車新技術的盤點,德系豪車三劍客(奔馳、奧迪和寶馬)是永遠繞不開的話題。在HUD技術應用領域,我們拿奧迪新A6、全新奔馳A級和寶馬新X3來做比較。
奔馳全新A級的HUD系統
在這個級別的量產車,硬體方面的技術差異已經比較多元化,成本不是唯一的考量標準,由於產品定位相對較高,所以在大多數車型上HUD基本已是標配。
具體來說,在「德系豪車三劍客」的車型上,直接投影到風擋玻璃上的全彩色、多信息處理的HUD技術、基本是主流配置;只不過,在顯示內容方面,三者還是存在差異的。
奧迪新A6的HUD系統
車雲菌認為,從整個布局來看,奔馳仿儀錶盤的設計顯示效果更為直觀、簡潔,且導航的設計相比奧迪的HUD顯示界面也更為立體。
在顯示功能方面,寶馬的HUD系統則更勝一籌。其與車輛行駛相關的核心信息、與儀錶盤顯示效果相同的ADAS系統信息,都能在HUD上顯示出來,更方便駕駛者「閱讀」。
寶馬新X3的HUD系統
順帶一提,早在2004年寶馬就開始使用HUD抬頭顯示系統,相比奧迪和奔馳有著更成熟的應用歷史。目前,除了入門級的1系,寶馬全系均標配或者選配了抬頭顯示系統。
在寶馬百年概念車NEXT100上,我們也看到了寶馬關於HUD最新的應用方向:
其把整個擋風玻璃設計成一塊顯示屏,車內所有的信息幾乎都能在屏幕上顯示,駕駛員通過手勢操控,即可完成相應的操作,真正實現了「車內第三塊屏幕」的意義。甚至,未來該HUD技術還有望取代傳統的中控。
2、二線豪華品牌
在二線豪華品牌陣營中,英菲尼迪新QX50的HUD技術代表了這個級別車型中較高的水準。其顯示效果相比較而言更為清晰,且顯示內容也更加豐富,已經比較接近之前德系豪車三劍客的使用效果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級別的車型中,HUD也不僅僅是高配車型的專屬,在中配、中低配的車型中也是很常見了。
英菲尼迪QX50的HUD系統
二線豪車的其它代表,比如凱迪拉克和雷克薩斯,也在自己的XTS和RX車型上使用了HUD技術,不過相比於前者而言,二者的HUD技術相對比較「傳統」。
凱迪拉克XTS的HUD系統
雷克薩斯RX的HUD系統
除此之外,在這裡需要額外提及一下捷豹在國內車型(如XFL、XEL和I-PACE)上配置的HUD系統(下圖)。
捷豹XFL使用的雷射HUD系統
在這些車型的高配車款上,捷豹所採用的HUD系統採用的是雷射光源,和採用普通LED光源的系統不一樣的是,雷射HUD投射的影像並不受駕駛員佩戴的偏振眼鏡影響,而採用普通LED作為光源的HUD系統,有大概率是無法讓駕駛員在佩戴偏振眼鏡時看到HUD影像的。
3、中級轎車
在中級商務轎車和較高檔的家用車重,上汽通用別克君越和馬自達CX-5的HUD系統比較有代表性:
兩車的HUD系統都採用了直接投影在風擋玻璃上的主流技術,且顯示內容比較豐富,並且還能切換四大類不同信息界面,如車速、娛樂信息、導航提示信息以及輔助駕駛信息等。
全新別克君威的HUD系統
此外,二者都採用了DLP投影技術,君越更是採用了全彩色顯示,在夜裡也能夠保證足夠的清晰度。
在這個級別的車型中,HUD系統基本都採用了直接投射在風擋玻璃上的形式,可以說技術層面並不落伍。
馬自達CX-5的HUD系統
不過,顯示信息的豐富程度在不同產品上的差別也比較大,相對來說,無論是顯示效果還是顯示內容,都相對比較缺乏設計感且單一。
當然了,HUD系統在這個級別的車型裡,一般是最高配車型才有的配置。
4、合資品牌的經濟性轎車
在這個級別的車型中,車雲菌以新款的東風標緻3008的HUD系統為例。
東風標緻3008的HUD系統採用C-HUD的設計形式,也就是將信息投影到一塊樹脂玻璃上。在呈象方面,使用的是LCD投影技術,黃色單色顯示。在信息的容量方面,只可以顯示時速、限速等車輛核心行駛信息。
東風標緻3008的HUD系統
可以說,東風標緻3008上配備的HUD系統,是這個級別車型中比較具代表性的產品:其顯示內容相對高度精簡且不具備什麼設計感,而且受技術影響,這個HUD的顯示效果在白天受日光的影響較大。
最為重要的一點是,HUD系統在這個級別的車型裡,通常只有最高配版本才有。
5、自主品牌產品
說完上面的產品,我們再來看一下國產的自主品牌車型。
這些年,坐擁沃爾沃技術的背書,讓吉利汽車的發展速度很快,在對很多新技術的消化和應用層面,吉利汽車算是自主品牌力發展比較快的。
就如吉利博瑞上配備的HUD系統,在整體使用感受層面,無論是技術能力還是功能內容,對這個級別的車型來說都已經是「超配」了。
吉利博瑞的HUD系統
此外,下半年即將上市的奇瑞星途,有可能會將AR-HUD率先變為現實。要知道,此時寶馬概念技術還只停留在想法階段。所以我們也能看出自主品牌在新技術創新領域的熱情。
通過以上的盤點,我們可以大致歸納出以下幾點:
1、HUD技術正在逐漸普及,從曾經航空的專屬配置,逐漸變成高檔車豪華車的配置,現在甚至在一些家用車上也可以見到;
2、HUD系統在量產車型上的配置比例與車型售價成正比,售價越高的車型,配置HUD系統的比例越高,這在進口、合資車型中屢試不爽;
3、眼下在中高端車型中,W-HUD系統被使用的頻率相對較高,其顯示效果也更好;而組合型HUD系統,多出現在不同細分市場的中低端車型;
4、作為一個相對成本較高、但比較成熟的技術,HUD眼下比較受自主品牌旗下高端車型的關注(相對合資品牌售價也沒那麼高),如果未來自主品牌車型能大幅拉低HUD系統的入門門檻,普及HUD技術,對消費者是個很好的事情;
5、在汽車上,HUD與其他技術相結合的未來值得期待,諸如AR-HUD技術,未來或成為自動駕駛技術的重要輔助技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