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瞰吳陽鎮中街村全景。
時至盛夏,記者走進革命老區村吳川市吳陽鎮街道社區中街村,一座公園式村莊躍然眼前:硬底化村道平整寬敞,湖邊成排柳樹婀娜多姿,居民小洋樓時尚氣派,特別是改造一新的極浦公園,人來人往,遊客駐足、村民閒談、小孩嬉戲,歡聲笑語隨風蕩漾,呈現一派歡樂祥和的景象。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近幾年,吳陽中街村大力開展「薦鄉賢、建設鄉村;留鄉愁、振興鄉村」的工作,深入挖掘利用全村鄉賢、鄉愁資源,以鄉賢文化厚植人才沃土,以鄉愁紐帶留住綠水青山,助力中街村振興發展。經過多方努力,中街村在新農村建設中取得明顯成效,成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生活富裕的公園式村莊。
文化古村舊貌換新顏
「在這裡生活,就像每天在逛公園一樣。」在中街村,這是不少村民發出的感嘆。
中街村始建於南宋淳佑年間,距今800多年,而村中的極浦亭是解元李凌雲隱居講學之所。每當夕陽西下,百艘漁船雲集亭前,甚為壯觀。清版縣誌載之為吳川八景之一,名為「極浦漁歸」。
近年來,村民李沛謀生前積極倡議搶修當時破爛不堪的吳川著名歷史文物——「極浦亭」,並四處奔走,發動李姓宗親捐款,修葺「極浦亭」。更值得一提的是,他還熱心新農村建設,積極動員其兒子李光煜捐資1800多萬元,建設「極浦」公園,並雕刻「極浦漁歸」青石浮雕,使曾經消逝多年的吳川古八景之一「極浦漁歸」勝景得以嶄新姿容重現世人眼前。
極浦公園佔地面積近12000平方米,園內建有涼亭5個,主要景點有極浦詩廊、文泰塘、梅桃園、「極浦漁歸」青石浮雕、文化亭以及大量的名貴樹種。行走在極浦公園,亭臺樓閣,水波蕩漾,柳樹婆娑,處處充滿詩情畫意。
「以前我們村基礎設施落後,到處坑坑窪窪的。」中街村村幹部李日成感慨說,多虧鄉賢李光煜,捐錢建設美麗家鄉,在全村投入文明建設捐資總額約2200餘萬元。
如今放眼中街村,不僅風景秀麗,景色怡人,其文化設施更是一應俱全,有文化室、文化廣場、健身設備、極浦書廊、極浦公園等,是吳陽鎮文明村,還榮獲廣東省、湛江市「生態文明村」「衛生村」等稱號。因中街地處鑑江原流出口處,交通方便,每年都吸引不少遊客來此遊玩。
中街村景點之一。
鄉賢引領共築小康路
據了解,中街村地少人多,主要種植水稻、番薯和蔬菜等農作物,村民往往仍然得不到溫飽。該村文化底蘊深厚,鑄育了敢為人先的精神,在革命戰爭時期,湧現出一批革命志士,紅色故事廣為流傳。
該村地處河流交通樞紐,在上世紀80年代,有不少村民外出務工或經商,經過不懈地努力和奮鬥,逐漸在大城市站穩腳跟,成為赫赫有名的「吳商」發祥地之一。不少在外地經商致富的村民心繫家鄉,不忘回饋家鄉,帶動其他村民一起發家致富,鄉賢李光煜就是一個典範。上世紀90年代,他開始創業,主要從事貿易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產業投資,經過多年的發展,如今擁有一家跨行業的綜合性產業投資集團。他不僅支持家鄉建設,還努力引領村民共奔致富路,展現了新時代鄉賢的責任與擔當。
還有鄉賢李光旭,不僅帶動村民外出務工,擺脫貧困,還助力家鄉發展,出資聘請名家巧匠,在極浦亭鐫刻100多塊詩詞石碑陳設於詩廊。
隨著新農村建設深入開展,鄉賢捐贈,村民出力,安裝路燈,安裝監控攝像頭,鋪設硬底化村道,修建公園等。甚至該村的保潔工作,也是按照旅遊景點的要求執行,打造美麗宜居的公園式村莊。
縱使走遍天下,家依舊在中街。鄉賢反哺是吳川生態文明村建設的主流,鄉賢熱心公益引領風尚、涵育鄉風文明,他們正用嘉言懿行垂範鄉裡,催生出一股時代新風。
傳承鄉風 唱響好聲音
中街村也稱李屋巷村,為李姓世居,作為一條擁有800多年歷史的古村,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據悉,村內曾有清代四合院古建築30間,只是後因村民拆掉建房,現保存下來不多,只剩下九座古民居。
有名的「深柳堂」,其門樓建於清同治年間,為村民李材濟宅第。宅第裡的種有一株罕見的古梅,至今超過130年,是李材濟、李材耀、李材堯兄弟的先祖、晚清秀才李秀彥親手種植。這株百年老梅雖歷經滄桑,但在李家幾代人的悉心呵護下,年年花繁葉茂,爭芳鬥豔。每當古梅迎春盛放之時,中街村、吳川乃至湛江市的書畫、攝影、園林界知名人士,雅集在「深柳堂」的老梅樹下,緬懷先賢,抒發豪情;賞梅吟詩,揮毫作畫;縱論時局,歌頌盛世,好不熱鬧。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中街村良好的家風家訓,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優秀人才,如今李氏散發繁衍的後代子孫已布遍粵桂瓊雲貴等多個省市。為了挖掘本地鄉賢文化資源,積極宣傳弘揚鄉賢文化,為鄉賢搭建了解家鄉、感恩家鄉、建設家鄉的平臺。中街村通過教育基金會和各類公益慈善組織,積極引導鄉賢參與助學、助醫、助殘、助困、助孤、擁軍、生態鄉村建設等公益活動,敦厚民心民風,涵養文明鄉風,形成向上向善的鄉村氛圍。
村民李某不幸逝去,剩下孤兒寡母,又無勞動力,得知情況後,村民自籌資金數萬元,幫他們渡過難關。還有貧困戶李某的兒子考上大學,學費、生活費都有困難,幸好有鄉賢村民捐贈,幫其圓了大學夢。
此外,該村積極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利用春節、三八、七一等傳統節日,組織新春籃球賽、桌球賽、詩文朗誦會等活動,豐富群眾精神生活,增強群眾凝聚力。同時,村裡每年評選五好文明家庭、公益之星、好媳婦等群眾身邊的典型,在村便民服務中心展示,讓村民感悟到「榜樣就在身邊,先進如在眼前」,新風新事也層出無窮。
對於中街村近年的發展,吳陽鎮街道社區黨支部書記古建輝讚不絕口。他說,中街村是歷史文化名村,文化底蘊深厚,人才輩出。在美麗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更是改善了環境,凝聚了人心,發展了經濟,淳化了鄉風、提升了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