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哈工大(深圳)計劃在廣東省招生358人

2020-08-19 讀創網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劉娥

8月17日,哈工大(深圳)副校長姚英學接受媒體採訪透露,2020年哈工大(深圳)計劃在廣東省招生358人。最高分為675分,最低分為652分,錄取最低排位是3185名。據悉,2019年哈工大(深圳)在廣東省計劃招生185人,實際錄取191人;2019年錄取的最低排位是3575名,2020年錄取的最低排位是3185名,錄取最低位次有較大幅度的提升。此外,2020 年哈工大(深圳)新增能源動力類,設在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面向 11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電子信息類新增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方向,設在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面向 20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姚英學表示,從招生情況來看,廣東省考生比較熱衷計算機類專業,計算機類專業今年招生規模要比計劃數大,學校原計劃在廣東省招收2個班,目前來看至少招收到3個班。整體來看,通信、計算機、自動化等專業方向比較熱門。姚英學稱,哈工大(深圳)今年在全國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截至目前,從其中1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錄取情況來看,基本上能達到「穩中微進」的目標,總體來說較為滿意。

面對擴大的招生規模,哈工大(深圳)將如何培養新生?姚英學說,一方面,哈工大(深圳)藉助哈工大「一校三區」的力量,從哈爾濱校本部聘請老師到深圳來上課,這是解決基礎課師資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將加大哈工大「一校三區」網上授課的規模。在教師隊伍配置方面,還將從其他學校聘請教師授課,包括聘請香港以及周邊的教育名師來授課。此外,還將購買授課服務來擴充師資。疫情防控下的新生入學、課程等方面如何安排?姚英學表示,總體來看,哈工大(深圳)校園疫情防控比較平穩,具體開學時間根據各種形勢變化進行調整。按照教育部要求,結合學校情況,學生入校後將以線下授課為主、線上教學為輔,大規模的課程以線上教學為主、小規模的課以線下授課為主。

相關焦點

  • 哈工大(深圳)副校長姚英學談2020年在廣東省本科招生情況
    2020年高考錄取工作正在火熱進行中,哈工大(深圳)的招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8月17日,哈工大(深圳)副校長姚英學接受了深圳市媒體的集體採訪,就2020年哈工大(深圳)在廣東省本科招生情況、學生培養模式、新工科建設等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 錄取深圳考生49人 哈工大(深圳)錄取廣東省最低排位3185名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8月18日訊(記者 梁榆其)8月18日,記者從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以下簡稱「哈工大(深圳)」)了解到,該校面向廣東省計劃錄取358人,最高分為675分,最低分為652分,廣東省錄取最低排位為3185名,其中,深圳考生共錄取49人,較去年增加一倍;理科投檔線達652分,繼續位列全省第一。
  •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2020年計劃招生1375人,新增2個專業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2020年計劃招生1375人,新增2個專業就在前不久,哈爾濱工業大學剛剛度過百年校慶,一校三區共慶母校百年華誕,讓這所老牌強校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同時因受到國外的技術封鎖上了實體名單(大家都知道),一下子備受關注。面對即將到來的高考,相信不少學子都會把哈工大列入自己的高考志願吧。
  • 哈工大(深圳)錄取分數再高,也不會變成深圳工大
    2020年高考錄取分數公布,哈工大深圳校區在多地再次力壓校本部,哈工大再一次出現校本部錄取分數落後分校現象。以廣東省招生為例,哈工大(深圳)副校長姚英學介紹:2019年,哈工大(深圳)在廣東省計劃招生185人,實際錄取了191人。2020年,哈工大(深圳)計劃在廣東省招生350人,比去年的招生計劃增加了165人。
  • 深圳高校公布2020年本科招生計劃,與廣州競爭教育強市
    深圳技術大學:本科招生:18個專業計劃招生1600人,且增設文科、美術類招生 深圳技術大學今年將面向全國招生,招生量為1600人,在原有的汽車服務工程、工業設計等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新增兩個本科專業2020年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17個本科招生專業分別是:金融學、會計學、市場營銷、國際商務、經濟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
  • 錄取深圳考生49人 哈工大(深圳)錄取廣東省最低排位3185名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8月18日訊(記者 梁榆其)8月18日,記者從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以下簡稱「哈工大(深圳)」)了解到,該校面向廣東省計劃錄取358人,最高分為675分,最低分為652分,廣東省錄取最低排位為3185名,其中,深圳考生共錄取49人,較去年增加一倍;理科投檔線達652分,繼續位列全省第一。
  • 異地辦學的成功楷模-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
    要知道,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今年在廣東省的招生計劃達到了358人,比2019年的185人整整多出了173人!圖2 哈工大深圳2020年在廣東招生專業及招生計劃圖3 哈爾濱工業大學2020年本科生招生章程從圖1可以看出,近幾年,哈工大(深圳)在廣東的錄取分數,一直壓著中山大學,而且分差還不小,且錄取分數有逐年看漲的趨勢。
  • 哈工大(深圳)錄取分數再高,也不會變成深圳工大!
    以廣東省招生為例,哈工大(深圳)副校長姚英學介紹:2019年,哈工大(深圳)在廣東省計劃招生185人,實際錄取了191人。2020年,哈工大(深圳)計劃在廣東省招生350人,比去年的招生計劃增加了165人。
  • 四年錄取數據告訴考生,多少分可以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
    哈工大(深圳)共有全職教師400餘人、兼職教師150餘人、在站博士後130餘人,全日制在校生6200餘人,其中本科生2600餘人、碩士及博士研究生3500餘人。(是不是很驚奇,就是這麼的神奇)現有理、工、管、經、文、藝6個學科門類,涵蓋23個一級學科,設有10個學院、4個研究院。
  • 深圳大學發布2020年廣東省招生計劃及歷年分專業錄取分數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7月24日訊 昨天下午,廣東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各批次錄取最低分數線火熱出爐。廣東考生上深大要多少分?當天,深圳大學權威發布2020年廣東省招生計劃及歷年分專業錄取分數統計。
  • 深圳高校擴規模增專業!招生質量一路走高
    今年,深圳大學共錄取新生6914人,較去年增加6人,招生規模基本持平;南科大今年共錄取本科新生1097人,與去年錄取的1064人相比,穩中有升;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19年在全國25個省(區、市)共錄取內地本科生1230人,今年招生的人數有小幅上漲,最終錄取了1360人。
  • 哈工大(深圳)理科投檔線居全省首位,深圳高校受歡迎熱度不減
    8月16日,廣東省招生辦對本科批次高分優先投檔線上考生開始投檔,部分高校投檔線得以確定。從目前投檔的情況看,深圳高校對高分學子具有較高吸引力。2020年,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面向廣東省招收358人,其中,深圳考生共49人,較去年增加一倍;理科投檔線達652分,繼續位列全省第一。
  • 哈工大2020年招生計劃,深圳校區分數線最高,威海校區最容易考
    哈工大本部招生計劃2020年哈爾濱工業大學計劃招生8000人,這個招生規模也是比較龐大的,其中校本部計劃招生3925人,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計劃招生2700人,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計劃招生1375人。
  • 哈工大(深圳)越來越強,會不會和哈工大分家?網友:很有可能
    比如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就是中國礦業大學的北京研究生院,本來是一家人,後來北京翅膀硬了,就獨立了。這些獨立後的高校,都成了大仇人,比如中國礦業大學校慶,不邀請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過來。,是廣東省、深圳市的一所大學。
  • 哈工大2020年招生計劃,深圳校區分數線最高,威海校區最容易考
    其中校本部計劃招生3925人,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計劃招生2700人,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計劃招生1375人。哈工大(威海)招生計劃哈工大(深圳)招生計劃哈工大(深圳)招生計劃而哈工大(深圳)招生計劃就與校本部和威海校區很大不同,深圳校區僅面向全國20個省份招生,招收的廣東本地生源及廣東相鄰省份的生源相對是較多的。
  • 哈工大(深圳)舉行首屆本科畢業生證書頒授儀式
    哈工大(深圳)黨委書記吳德林,哈工大黨委常委、副校長、哈工大(深圳)常務副校長甄良,哈工大(深圳)副校長姚英學,工會工作負責人張敏,校長助理韓喜雙、馬廣富、魏軍以及各學院院長、教授代表參加了首屆本科畢業生證書頒授儀式。
  • 將來哈工大(深圳)會不會在廣東省遍地開花?廣東的三大辦學優勢
    將來還有北師大珠海校區在廣東招生辦學。為什麼我國北方的名牌大學開展分校區會首選廣東呢?這幾年已經在廣東辦學的和已經有在廣東開辦分校區的北方大學不斷增加。廣東是名副其實的人口大省,截止到2019年末,廣東全省常住人口11521.00萬人,而2020年廣東省的高考生人數達到77.96萬人次。
  • 哈工大(深圳)舉行校園開放日活動,與高考學子約定9月哈深見
    「高考結束後,這是我們來的第一站,希望有機會到哈工大(深圳)求學。」 7月11日,哈工大(深圳)2020年本科生招生校園開放日舉行,50名學生和家長走進哈工大(深圳),深度體驗學校育人環境、感受校園文化。此次活動線上、線下同時進行,校園「雲開放」也吸引了數千人次在線觀看。
  • 哈工大(威海)2020年本科招生錄取工作圓滿完成 省排名平均再向前推進1200名
    在2018年招生名次平均向前推進1000名、2019年平均推進800名的基礎上,2020年招生錄取工作成績喜人,除4個新增的綜合改革省份外,其他26個省(市、自治區)平均再向前推進1200多名,招生質量大幅提升,向百年校慶獻上了一份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