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河邊連念7遍莫名其妙的話,觀音菩薩與金魚精和老龜在溝通啥
《西遊記》中,觀音菩薩為了收服自家蓮花池裡的一條金魚,費了一番心思和功夫,特意慈悲編了一魚藍。
之所以觀音菩薩沒有用其他的法寶或魚網,除怪一網打盡,還是體現了她的慈悲情懷。
觀音菩薩成功收服金魚精時,有個細節,特別值得推敲。
踏在祥雲之上的菩薩,一手向上提溜著魚藍,嘴裡還一邊重複著幾句神秘的話:死的去,活的住!死的去,活的住!
關於觀音菩薩的這句頌言,到底是何意,不少人曾有過解讀。但「源易緣」還是覺得,觀音菩薩在召喚一個仙家。
這位仙家是誰?那就是後來主動馱唐僧取經團隊過通天河的千年老黿。
觀音菩薩慈悲心腸,擔心金魚精下凡久了,忘了自己的任務和使命,一旦在凡間享樂慣了,衝動將老黿也殺掉了。
因此,她一直在用頌子溝通著:如果老黿死了,你就也走吧!或者說,你就考慮後果吧。
同時,觀音菩薩還在同時告訴千年老黿一個信息:如果沒有死,你就繼續做回通天河府第的主人吧!
結果,千年老黿沒死!蓮花池養大的金魚精,就眨巴著眼睛跳到了菩薩的魚藍裡。
為何,「源易緣」小夥伴,得出了一個這樣的結論?是有原因的!
收服了金魚怪,唐僧師徒在通天河遇到的災厄,暫時遠去。但又面臨一個問題,如何到河的另一邊。
人都有一個常識:過河,有橋走橋,無橋乘船。
可在通天河無橋又無船。還好齊天大聖孫悟空為大家除去了通天河一患,自家的孩子們保住了,這讓大家感恩戴德。
大家都心甘情願一起為唐僧取經團隊,置辦一艘船兒,送唐僧過河去。
就在此時,有一個老黿,在河中間遠遠的高喊:孫大聖啊,重新打船多麻煩啊,還花費人家財物,我送你們師徒過去。
《西遊記》原著寫道:主動上前的正是原通天河「水黿之地」的主人——千年老黿。
「老黿」,有人也稱它為老龜。屬龜鱉科中的一類,還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神話傳說裡,北方真武大帝的手下就有龜和蛇二將。
而《西遊記》裡的這位老黿,更是了不得:修行了1300多年。稱其為千年老黿,一點也不誇張。
老黿之所以表現的那麼主動和熱情,它自稱是感謝孫大聖請觀音菩薩收服了金魚怪,幫其討回了自己原有的住房。
在金魚怪來臨前,通天河的水黿府第,就是老黿祖上留傳下來的。
可金魚怪太厲害,仰仗自己的本領強,兇頑霸佔了府第,長達9年。
千年老黿當然不服,可又打不過人家金魚怪,還損失了許多的家眷。
如今,物歸原主。老黿心裡高興之餘,就自告奮勇的要馱唐僧師徒過河。
重新造船需要時間,但對老黿又不熟悉。於是,悟空讓他發了一個「沒有害他們之心」的誓言後,上了黿背,順利過河。
唐僧歷來彬彬有禮,為了表達感謝,就問老黿:累你馱我們過河,無物可贈,取經回來再謝您!
老黿卻抓住機會,道:不勞謝,聞如來佛祖神通廣大,能知未來之事。萬望師父到了西天后,問佛祖一聲,看我幾時能脫了龜殼,得一人身。
《西遊記》中,這個就是老黿託唐僧辦的一件事。
但唐僧師徒取經返途中,突然失去仙力,莫名從天上掉到通天河邊,再遇老黿馱回時,卻又改口變成:託唐僧向如來佛祖問其壽限一事。
唐僧是真心沒問,又不敢撒謊,千年老黿覺得自己沒被尊重。一急之下,就沉入到了水底,唐僧師徒連同經書,全都落了水。
《西遊記》裡,我們都知道,這是觀音菩薩安排的唐僧取經第81難,九九歸一,九九歸真。
由此,我們推斷,觀音菩薩收服了金魚怪前後,就與千年老黿達成一個神秘的「協議」:增加取經一難,磨鍊唐僧心智。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方可取得真經。
就此話題,您有哪些看法或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