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感謝了!」8月17日,北京某部的現役女軍官張君趁著休假期間,千裡迢迢從北京來到山東淄博,為張店區檢察院送來一面「用千言萬語,化矛盾心結」的錦旗,只為道一聲感謝,感謝該院解決了困擾其家庭三年多的房產糾紛。
2015年張君在母親去世時代位繼承其母親父母淄博張店某小區的房改房一套並一直居住使用,但該遺產繼承未與另一第一順序繼承人其母親的姐姐協商一致,產生糾紛。張君母親的姐姐訴至法院,請求分割繼承父母遺產。經依法委託評估機構評估,該涉案房屋價值36.54萬元。2018年6月19日法院一審判決房產歸被告張君居住使用,但其應支付房屋總價的一半18.27萬元作為補償款給原告。張君不服一審判決請求再審被法院裁定駁回。2020年6月底,張君向檢察機關申請監督。
受理該案後,該院檢察長及時批示民事檢察監督部門要依法快速妥善辦結此案,並在辦案中切實維護好軍人合法權益。
2020年7月初,承辦此案的檢察官調閱了法院審理卷宗,先後到房管局、涉案房產原建設單位和樓盤實地調查,經過詢問了大量證人,快速準確掌握涉案房屋相關情況後認為,本案不符合提出抗訴的條件。但承辦案件檢察官並未就此以不符合提出抗訴條件結案了事,而是從化解糾紛、息訴罷訪和維護軍人榮譽、維護和諧穩定的大局出發,力爭雙方達成執行和解協議,做到案結事了人和。
為此,承辦檢察官基於原被告存在的近親屬關係,在充分了解雙方當事人的心理預期和和解條件前提下,第一時間聯繫了涉案雙方當事人,將調查核實情況一一告知,並多次做溝通調解工作,耐心勸說雙方減少不必要的訟累,並借和解之機修復雙方的親情關係。辦案檢察官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反覆讓雙方在充分溝通協調和交換意見中權衡利弊,最終雙方當事人在檢察官主持下達成和解協議。
8月15日,協議正式籤署,張君一次性支付給對方房屋補償款17.5萬元,雙方冰釋前嫌,握手言和。經過檢察官的不懈努力,這起案值36.54萬元、歷時三年多時間、經歷過一審和再審、涉案雙方當事人為各自舉證房產歸屬而耗費了大量時間精力的房產糾紛案件終於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張君說:「辦案檢察官在成功化解了房產糾紛的同時,在調解過程中還通過充分的釋法說理,用春風化雨般的語言,化解了我們涉案雙方之間積累了多年的矛盾和纏繞了多年的心結!這正是我所送錦旗上書寫『用千言萬語,化矛盾心結』的原因所在。」
維護軍人合法權益,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是檢察機關處理涉軍案件時的工作目標和根本遵循。處理好涉軍案件是檢察機關的職責所在。當事人為了一件案值36.54萬元的房產糾紛案件的化解,不遠千裡送錦旗到檢察院,反而讓我們十分感動!承辦案件檢察官表示:「今後我們將用心用情地辦理涉及軍人和軍屬案件,一如既往地加強涉軍檢察服務,並將處理好軍人涉法涉檢問題納入單位雙擁共建工作的重要內容,進一步完善辦理軍人涉法涉檢問題處理機制,根據案件實際情況,最大限度地維護軍人及軍人家屬合法權益。」
(由於該案涉及現役軍人房產糾紛,為保護當事人個人隱私,文中人物為化名,並對有關信息進行了處理)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