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天氣肆虐 我國部分地區受災較重

2020-12-13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北京6月5日電(記者何偉、田建川、屠國璽、吳小康)記者5日從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政廳了解到,受3日以來強降雨影響,柳州、桂林、南寧、賀州、貴港等地10餘縣發生洪澇災害,因災死亡3人。

受災的縣區包括柳州市三江、融安、融水,桂林市七星、資源,南寧市青秀、良慶、武鳴、上林,賀州市富川,貴港市桂平、平南等地。

自治區民政廳救災處5日16時統計,災害造成受災人口2.78萬人,緊急轉移安置592人,因災死亡3人(青秀2人,融安1人,均為溺水);農作物受災面積1.13千公頃,其中成災0.69千公頃,絕收0.05千公頃;倒塌房屋72戶216間,嚴重損壞房屋27戶105間,一般損壞房屋251戶500間。

記者從廣東省防總獲悉,3日到5日,廣東大部分市縣出現強雷雨並伴有8級以上短時大風,其中惠州、佛山等市局地還出現了12級陣風和冰雹天氣,清遠連南個別鄉鎮出現大暴雨。雷暴天氣致部分地區受災,佛山市104條次電網配網線路出現故障,目前已搶通恢復供電。

據監測,本次降雨過程主要出現在粵北、粵東和珠三角地區,其中連南和連山個別鄉鎮出現了局地大暴雨。3日8時至5日16時,降雨量超過100毫米站點有39個,超過50毫米站點有535個。至5日19時,廣東全省江河水位均在警戒水位以下。

廣東省防總介紹,本次強降水過程伴有強雷電和8級至12級的短時大風。其中,惠州龍門永漢鎮錄得最大陣風33.2米/秒(12級),佛山三水白坭鎮31.8米/秒(11級),佛山羅村鎮還出現了小冰雹。

雷暴天氣致廣東佛山104條次電網配網線路出現故障。電力部門出動搶修人員682人、車輛231臺搶修故障,截至5日7時,佛山全市受停電影響的36286戶全部恢復通電。

氣象部門預測,6日,廣東繼續有強雷電、短時大風和強降水天氣過程。7日至8日高考期間,廣東省的雨勢有所減弱,但受暖溼的偏南氣流影響,天氣仍不穩定,易發雷雨、短時強降水和局地短時大風。氣象部門提醒,注意防範局地強降水和短時大風對考生出行、安全以及考務組織工作可能帶來的影響,同時注意避免雷電天氣對考場電子設備可能產生的影響。

6月3日至4日,甘肅省隴南市多地相繼發生雷電大風、短時強降雨和冰雹天氣,造成4人受傷7萬多人受災。同時,災害還造成當地群眾多種農作物受損或者絕收。

隴南市政府5日發布的信息顯示,6月3日至4日,隴南市5縣區共有25個鄉鎮發生風雹災害。災害造成7萬多人受災,其中因災受傷4人,此外還有33戶57間農房受損。此次災害對當地群眾的多種農作物和主要經濟作物造成較大損失,共有近5000公頃農作物受災,其中548.1公頃絕收。

災害發生後,隴南市有序開展了多項救災工作。目前,災情仍在進一步統計。

相關焦點

  • 極端天氣導致烏蘭哈達鎮部分區域受災
    8月2日,強對流天氣使烏蘭浩特市烏蘭哈達鎮部分地區遭受暴雨、大風和冰雹襲擊,大量樹木斷折,交通道路受阻、農作物受損、部分電力通訊基礎設備也受到不同程度損壞。目前相關部門正加緊搶修中。沿路大量折斷的樹木阻塞了交通,還有部分樹木栽倒農田地裡,導致農作物受損。極端天氣還導致部分村民家中房屋建築損壞。電線桿和通訊設施也被狂風暴雨刮斷,部分區域停電停網。「當前,在烏市林業、水利、農科等部門及鎮村兩級幹部的積極配合下,受災區域的路障清理工作已完成,道路已實現暢通。」
  • 極寒天氣肆虐美國中西部地區
    恰恰相反,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極端天氣頻發才是此次嚴寒天氣的罪魁禍首。攜手應對全球變暖不論在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應是人類共識。根據美國氣象部門公布的數據,近期明尼蘇達州和南北達科塔州等部分地區氣溫達到零下45攝氏度,芝加哥1月30日出現零下30攝氏度的極低氣溫,創下該市近25年來最低氣溫紀錄。
  • 北半球多國遭極端天氣 惡劣天氣頻發是否有關聯?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6日電 (記者 張尼)近日,中國中東部地區出現入冬以來最強雨雪天氣過程,有地區日降水量甚至突破當地月極值。此輪「最強降雪」成因何在?與北半球多國遭遇的極端天氣有無關聯因素?就上述問題,中新網記者日前採訪了氣象部門專家。
  • 盤點2015年我國天氣氣候特點
    春季北方沙塵天氣少,影響偏輕;2015年,我國共出現11次大範圍、持續性霾過程,11—12月我國中東部霧-霾持續時間長、範圍廣、汙染程度重。但4月上旬,江淮東部、江漢及江南等地出現大幅降溫,最大降溫幅度有14~20℃,局部地區達20℃以上,江漢南部和江南大部出現較大範圍的倒春寒,部分早稻出現爛種爛秧。5月5—16日,我國北方出現大範圍降溫天氣過程,最大降溫普遍有8~12℃,部分地區超過12℃。青海、甘肅等省(區)蔬菜、作物遭受凍害。  春季降水北方以偏多為主,西南、華南降水偏少。
  • ...大量人員受災。韓國專家認為,東亞遭遇的這些極端天氣與全球...
    4、中國、韓國、日本等東亞多國近來都遭到強降雨襲擊,大量人員受災。韓國專家認為,東亞遭遇的這些極端天氣與全球變暖不無關係。也有中國專家認為,目前沒有證據表明北極的創紀錄氣溫和我國南方暴雨有直接的聯繫。但全球變暖會改變全球大氣環流形勢,通過海洋和大氣、陸地和大氣的相互作用影響到局地的氣候,並導致極端事件的發生頻率增加、強度增強。
  • 極端天氣頻現!美東海岸極寒天氣肆虐 澳大利亞卻遭熱浪襲擊突破47...
    美國東海岸陷入「封凍」,澳大利亞卻成了一個大烤爐——氣溫高達華氏攝氏度117度,是80年以來最熱天氣。2018年初,這是南北半球兩端迎來的首波極端天氣。美東海岸遭遇極寒天氣 氣溫驟降近億人受凍美國東北部本周氣溫驟降。
  • 2020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揭曉!你對哪件印象最深?
    2020年中國十大天氣氣候事件1.長江中下遊等地梅雨期及梅雨量均為歷史之最2.半個月內3個颱風接連影響東北歷史罕見3.歷史首次出現7月「空臺」4.今年夏季我國降水多汛情重5.初冬寒潮暴雪天氣襲擊東北致部分地區受災6.2020年強對流天氣發生早頻次高極端性強7.2020年全國霾天氣繼續減少
  • 颱風來去之間:哪裡是中國受災最重的地方?
    此外,上述分析還可以看到,像臺灣、海南這樣的海島地區,城市遭遇到極端颱風的概率比其他沿海省份的城市更大,頻次也更多。2004-2018年,登陸颱風次數最多的前五個縣市城市都集中在這兩個海島地區。數據分析結果顯示,有些年份內陸省份颱風災害損失比沿海地區還要嚴重。有理數整理了2004-2016年間,各省份因颱風造成的受災情況數據,大陸地區有20個省份受到颱風不同程度的影響,颱風災害影響最深甚至可達湖北、河南等地。而今年的颱風「利奇馬」從浙江登陸一路北上,甚至對東北遼寧地區都造成影響。
  • 繼「水漫威尼斯」後,法國義大利再現極端天氣已致3死
    受氣候變化影響,歐洲本月接連出現極端天氣狀況:繼「水漫威尼斯」之後,法國和義大利於上周末再次出現河水決堤、路橋坍塌等駭人場景,已至少造成3人死亡,2人下落不明。歐洲新聞網25日報導稱,受強降雨影響,義大利西北部利古裡亞地區於24日晚突發山體滑坡,導致薩沃納市附近的一座高架橋坍塌、路面缺口長達30米。
  • 氣候變暖導致極端天氣頻現,弱國承受最重災難
    除開小部分的人為縱火因素,更多討論指向了潛在的背後元兇:全球碳排放導致的氣候變化。被譽為「野生動物庇護所」的澳大利亞袋鼠島,在炎熱乾燥多風的天氣中火勢兇猛| 澳大利亞《每日電訊報》據氣象局數據顯示,澳大利亞正在經歷數十年來最嚴重的乾旱,同時,上個月的熱浪打破最高氣溫記錄,這一切讓原本平常的山火愈演愈烈。
  • 黃潤秋:春節期間極端不利的氣象條件造成了重汙染天氣的發生
    關於疫情防控期間出現的重汙染天氣,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說,從重汙染天氣的變化情況來看,治理的途徑是正確的,也取得了合理的治理效果。但是大家一定要看到,京津冀地區或者別的一些重點地區,排放仍然偏重。遇到不良天氣條件的影響,特別是極端不利的氣象條件,就會影響大氣的質量,重汙染天還會回來。
  • 極端天氣的經濟帳
    此前的報導便稱,受極寒天氣的影響,包括通用汽車、福特和菲亞特克萊斯勒在內的幾家汽車製造商已經宣布暫停部分工廠的生產。UPS(聯合包裹服務公司)也於當地時間1月30日表示,公司將在明尼蘇達、密西根、印第安納、伊利諾伊、威斯康星、俄亥俄、愛荷華、賓夕法尼亞西部、內布拉斯加州的部分地區暫停服務。瑞士阿爾卑斯山滑雪區的桑蒂斯酒店甚至遭受了寬達300米的雪崩衝擊,聲音響徹天際。
  • 2018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內附中獎名單)
    「山竹」肆虐廣東,多地受災嚴重。其中,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投票數量約佔總票數的61%。國內十大入選事件的投票結果,基本反映了2018年我國天氣氣候的主要特點。一是颱風強度強,登陸點、影響區域異常偏北,7月三颱風接連「光顧」上海,登陸後均繼續北上影響京津冀,歷史罕見,9月中旬「山竹」強勢來襲,廣東、臺灣等多地掀起狂風驟雨;二是夏季高溫過程頻繁、極端性強,我國度過史上最熱夏天,中央氣象臺連發33天高溫預警,東北、華北多地最高溫破歷史極值;三是海南大霧影響重,春運期間瓊州海峽遇海南有記錄以來持續時間最久大霧天氣,大批返程旅客被迫滯留;四是寒潮涉及範圍廣、影響偏重
  • 極端天氣!25年最強颱風侵襲日本,今年的關西讓人不安……
    平成最後一年日本的天氣卻讓人感到不安尤其是關西地區從6月地震、7月暴雨、8月高溫
  • 極端天氣「暴擊」美國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報導,極度嚴寒籠罩了北美地區。從2月19日起,極端天氣襲擊了美國大部分地區,白色風暴在39個州呼嘯,各地要麼風雪交加,要麼暴雨如注。超過兩億人見證了這場混合著雪、雨、風的「倒春寒」,約佔美國人口的三分之二。    美國國家氣象局稱,2月20日,風雪裹挾著寒流席捲了中部各州、五大湖及東北部地區。
  • 澳洲部分地區遭遇極端炎熱天氣 森林大火已持續幾個星期
    據聯合早報消息,近期,澳洲部分地區遭遇了極端炎熱天氣,在昆士蘭州的世界自然遺產地弗雷澤島(Fraser Island),森林大火在熱浪助推下燃燒了幾個星期仍未控制下來。當地時間12月7日凌晨,大火逼近一個海濱小鎮,消防部門向數十名當地居民發出「立即撤離」的警告。
  • 為什麼中國易受極端天氣影響?氣候專家這樣說
    2、雨量大,長江中下遊地區的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了超過6成,是1961年以來同期最多的,像太湖流域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了一倍,是歷史第二位。淮河流域的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了近5成近6成,也是歷史第二位。3、降水強度非常強,多個縣、市日雨量打破了歷史極值,一些地方單日雨量就可以達到一年總雨量的20%到30%,一個過程的雨量可能就下了一年的雨量。
  • 2019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揭曉!哪件給你印象最深?
    如雲南溫高雨少導致嚴重春夏連旱,長江中下遊地區發生嚴重伏秋連旱。三是強對流天氣過程局地極端性強。如7月初遼寧開原遭遇罕見強龍捲襲擊。四是颱風生成多登陸少強度總體偏弱,不過,超強颱風「利奇馬」嚴重影響華東地區。此外,「1-2月南方地區出現罕見陰雨寡照天氣」等事件的入選,反映了2019年我國冬季天氣氣候的複雜性。
  • 為什麼中國易受極端天氣影響...
    2、雨量大,長江中下遊地區的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了超過6成,是1961年以來同期最多的,像太湖流域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了一倍,是歷史第二位。淮河流域的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了近5成近6成,也是歷史第二位。為什麼中國容易受極端天氣影響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服務首席 朱定真:因為我們國土幅員遼闊,關鍵是跨度,我們跨的尾距非常大,所以各個氣候帶可能出現的災害天氣都會在我國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