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in Basinger(生活在日本)
我覺得日本人把中國看多一個比日本低的國家,因為他們不理解道德相對論。日本人並不僅僅以文化差異來看待中日之間的不同,更多的是通過對比的方式(當然,日本總是贏得對比)。
舉例說明,日本人人物中餐太「油膩」了,但他們不承認這「僅僅是不同」,而是認為「日本的不油膩,所以油膩的不好」。或者,他們認為中國人是「大聲」的,而且被洗腦認為日本人「不大聲」的 - 因此他們認為中國人的大聲不是簡單的不同,而是更「糟糕」。我認為歐洲人和美國人會告訴你日本人在他們那裡也很大聲 - 只要去任何一個歐洲旅遊景點,然後等待日本旅遊團體製造很多的噪聲就行了,就像中國人一樣。
日本人被自己的教育系統洗腦,認為在亞洲只有日本是第一世界國家,亞洲所有的其他國家基本上原始和未開發的。但他們忘了中日是多麼的相似,直到西方世界強迫他們適應西方的生活方式,給他們很多變得富有的潛力之前,日本都是一個原始的第三世界國家。日本永遠不會像中國過去20年所做的那樣,提升自己在第三世界的地位。
日本人嫉妒中國的崛起,從他們對中國的嘲笑就能表現出來。
Mizumoto Kovia(日本人,設計師)
對我來說,中國是一個充滿浪漫情懷的國度。我現在四十多歲了,我從小就經常在電視上觀看中國的浪漫節目。曾經有一個「後醍醐天皇」(日本搖滾樂隊),他們唱一首叫「西遊記ーMagic monkey」的歌。我感到「它很酷」。
另外,我記得NHK的電視節目「絲綢之路」,它是80年代日本社會的一個小高潮。等我長大一點後,我在學校學習了「漢詩ーChinese poetry」。我被字符世界無與倫比的美所驚豔,這從未有過。迄今我仍然為「漢字ーKanji」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字符而驕傲!!然後我看了很多精彩的中國電影。我成為了中國電影的粉絲。
成龍、張藝謀和王家衛的電影「末代皇帝」也是非常優秀的。(另外我還發現,像K-Pop這樣的日本文化對中國導演的影響,我注意到這把日本的影響力提升到一個更高的水平。)我的一個中國朋友也在東京的一家酒店做兼職。我們對彼此進行了拙劣的模仿,在工作中開玩笑,當他生病了一起去醫院,我們是好朋友。
對比韓國文化,韓國文化非常的現代、尖銳和西方化,中國文化對我來說有著傳統、恬淡和多情的感覺。中日即使在報紙和Quora尚也有各種各樣的政治問題,但作為一個個體有一種親近感和尊重感。在反映了冷戰結構和西方不可見的壓力之外,有相互理解是好的,畢竟有些東西互不相容。
David A. LaSpina(生活在日本)
一群人如何看待另一群人?答案:什麼都有!
基於我十年在這個國家的所見所讀,以及所有與我討論過的日本人,我可以給出一個一般性的答案:
通常日本人喜歡中國和中國人(儘管他們認為中國人經常是粗魯/大聲/自私的),但希望他們停止如此頻繁的提及二戰。無休止的抱怨中國的沙塵(亞洲粉塵)。他們熱愛中餐但覺得他們太油膩了。他們擔心工作機會流失。他們欽佩中國的傳統智慧,而且每個人都認識一個堅稱中醫比西醫強的多的人。他們覺得中國的語言難以置信的難。但他們又覺得中國漢字難以置信的美。
現在請注意,這些只是我總結在這裡所聽所讀所見等等得出的想法。我不是代表日本人講話,也不能。既然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觀點(就像我上面說的),那末單獨統一的單一觀點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