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還未上市的"三駕馬車"中的京東健康登陸港股市場,截至收盤,京東健康暴漲55.85%,報110港元,總市值超3400億港元。
這意味著,京東健康將打破十年前日本大冢製藥上市時23億美元的募資額記錄,成為亞洲醫療保健行業規模最大的一筆IPO募資。
對比這才扭虧為盈的阿里健康以及深陷虧損窘境的平安好醫生,京東健康的財報數據相對來說更優秀一些。
據招股書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京東健康收入約88億元,同比增長76%,並且2017年到2019年連續錄得盈利。
史立臣評論:
京東健康其實發展比阿里健康和平安好醫生要晚一些的,但京東健康後發先至,連續三年處於盈利狀態,而且盈利情況比較好,這在網際網路醫藥和醫藥醫療領域是極其罕見的。
其實京東健康的商業模式沒有什麼創新,線上大藥房+醫療板塊,相比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其實都是這個模式。
但是阿里健康的天貓大藥房和其醫療領域是分裂的,並沒有協同起來,阿里健康更注重天貓大藥房的運行,所以主要來自業績也是來自於天貓大藥房;
平安好醫生也是一樣,都有藥店和醫療體系,但平安好醫生似乎對線上藥店並不熱衷,更多的關注醫療及其醫療保險業務,很多業務基本都是平安集團內部形成。
京東健康的商業模式其實是把線上大藥房和醫療板塊做了協同,相互引流,醫療板塊專業的輔助支持作用為京東線上藥房體系提供了系統又專業的支持。
所以京東健康相比阿里健康和平安好醫生最關鍵的就是實施了資源協同與內部閉環。
醫藥醫療020板塊,將來引來一波投資熱潮。
隨著國家網售處方藥放開,以醫藥批發和零售企業為核心的O2O模式將快速發展,再加上京東健康上市的刺激,估計醫藥醫療020板塊,將來引來一波投資熱潮。
由於國家網售處方藥放開是以線下實體店為核心,那麼在未來1~3年之內掠奪醫藥商業和醫藥零售資源,進行地面布局,將成為醫藥醫療O2O板塊快速關鍵。
由於疫情的影響,線上供藥市場規模快速發展,消費者線上購藥的習慣逐步形成,這對網際網路醫藥醫療企業的發展形成了堅實的市場基礎。
雖然京東健康、阿里健康以及以其他的線上網際網路醫藥醫療企業目前整體盤子在醫藥行業佔比中並不高,但其已存在的流量和活躍的客戶,再加上線上線下專業系統的醫療支持,相信對傳統的醫藥零售和商業體系會形成巨大衝擊。
雖然國家網售處方藥的核心是線下實體的醫藥商業和醫藥零售企業,但目前國內醫藥零售和醫藥商業企業並沒有在O 2 O板塊進行有效的布局,似乎心甘情願的把這塊有競爭力的商業市場拱手讓給網際網路企業,這是很奇怪的事情。
當初百貨線上網際網路競爭,淘寶以及京東虎視眈眈,但蘇寧還是從中掙扎出來,蘇寧易購也成為百貨線上巨頭。那麼醫藥行業未來現有的上市零售企業或醫藥商業企業能不能有O 2 O巨頭出現?
現在來看很難。
已經上市的一心堂、老百姓、大森林、益豐,似乎對網際網路O 2 O模式根本提不起來興趣,幾乎就沒有任何動作,還臥在床上,守著床桌,抽著大煙,悠哉悠哉。卻不知道八國聯軍已經進了北京城。 悲乎哀哉。
所以讓上半年銷售僅有88億的京東健康拿到了比4家企業還要大的市值。可見社會和資本市場對傳統的零售藥店的不滿意和對藥品O2O模式的期盼:
消費者需要更快捷、更便利、更便宜的購藥,也需要更專業的用藥指導,慢病康復和社區服務.
作者原創,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