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健康何以後來居上?

2020-12-16 王長勝

12月8日,京東健康在港交所上市,成為繼京東集團後今年港股第二大規模的IPO,也是第三家登陸港交所的網際網路醫療公司。

前兩家分別是阿里健康和平安好醫生,2014年阿里健康借殼上市,2018年平安好醫生登陸港交所。雖然晚於這兩家,但是京東健康選擇這個時機上市,賽道朝陽,財報好看,投資人認可,集團支持,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

這讓京東健康開盤大漲,總市值超過了阿里健康以及平安好醫生。截至12月13日,京東健康市值達3815.04億港元,阿里健康3376.97億港元,平安好醫生1016.50億港元。

京東健康一上市就在市值上實現了超越,這讓眾人很詫異,因為對比用戶規模,京東健康與阿里健康尚有一定的差距。最新數據顯示,阿里健康天貓醫藥平臺年度活躍用戶已超過2.5億,京東健康為7250萬。

也就是說,高用戶數量並不一定代表著高市值,用戶數量並不是衡量資本市場的唯一標準。比如在營收盈利上,京東健康、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2019年營收分別為108億元、96億元、51億元,京東健康明顯領先其他兩家,並且已經連續三年實現盈利,其他兩家此前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直到不久前,阿里健康中期業績報告中才正式宣告扭虧為盈。

再看近幾天的股市行情,京東健康的股票從70.58港元發行價上漲至現在的122.00港元,漲幅達72.85%,也可以看出京東健康後勁十足,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可。

這時就會有一個疑問,京東健康憑什麼能後來居上,在幾年內迅速成長為國內頭部網際網路醫療公司?其實,這裡有三點可以進行分析:

一是時效性。藥品不同於其他商品,它的需求場景相對比較特殊,有藥品需求的一般是有病在身,或者是出於急症,這就對藥品的履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京東健康擁有京東物流的強大支撐,全國範圍內可實現80%訂單次日達,具備全行業最快的履約服務能力。相較於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依靠第三方物流,京東健康在履約上擁有絕對的優勢。

京東健康的O2O服務「京東藥急送」已經覆蓋超200個城市,能提供全天候30分鐘送達,7*24快遞服務,滿足用戶緊急性用藥需求。

二是供應鏈。藥品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它的品控直接關係著用戶的健康與生命。京東的自營模式很好地解決了藥品品控的問題,京東健康從供應商採購醫藥與健康產品,再經過自身質控之後,才將優質的產品與服務觸達用戶。

目前,京東健康線上零售平臺有超過1000萬種商品,並且在全國範圍內建設和布局了11個藥品專用倉庫和超過230個非藥品倉庫,保障了用戶的用藥需求。

除了擁有直接服務於患者的B2C業務外,京東健康在醫藥供應鏈上還有「藥京採」這種面對線下診所和藥店的B2B業務,這一業務形態目前覆蓋著全國22萬多家零售終端。從線上到線下,京東健康從用戶到商家的服務範圍在進一步擴大,也為未來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是京東對大健康的all in。2014年,京東全面布局大健康業務,當時京東集團對網際網路醫療的戰略定義就是這個市場值不值得all in。當大健康業務從集團中剝離出來獨立發展時,劉強東與京東健康CEO辛利軍則給出了不計投入的策略,依靠「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和「醫、藥聯動」的生態模式成就了今天的京東健康。

據數據統計,京東健康目前坐擁6.5萬多名自有和外部醫生,來自全國32個省,60%來自於三甲醫院,78%是主治級別及其以上醫生;線上擁有超過9000名第三方商家,累計服務用戶超1.5億人次。同時,根據佛若斯特沙利報告,按2019年收入計,京東零售藥房已成為國內最大的在線零售藥房,市場份額達29.8%。

這些成績背後是京東健康對網際網路醫療的探索與創新,從基礎醫療如「京東家醫」,到慢病管理服務如「ABC健康軟體」,再到第三方採購服務如「藥京採」以及在線醫院服務等,率先實現醫藥閉環生態。

而阿里健康一直以自營賣藥為主,在健康檢測評估、諮詢服務、慢病管理和養老管理等服務方面還未走到深處。京東健康的生態布局在此時就顯現出了一定的優勢,在未來發展中也就更有想像空間。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京東健康所取得的成績以及後來居上的表現,其實都離不開京東健康六年以來的步步積澱。從醫藥電商起家,到業內布局最廣、最完整的「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和「醫藥聯動」生態體系,京東健康以一匹「黑馬」的姿態,在網際網路醫療領域持續為用戶提供易得、便捷、優質和可負擔的醫療健康產品與服務,從而加速產業升級,這才是未來發展的大勢所趨。

相關焦點

  • IPO在即,京東健康何以是第四駕馬車?
    導語:京東健康IPO,預計300億美元以上市值。2020年網際網路醫療健康賽道的最大黑馬出爐了。京東健康,憑什麼成為第四駕馬車?具體來看,京東健康通過與第三方醫院及醫療健康機構合作,組建了由外部公立醫院的醫生和京東健康全職醫生組成的團隊,推出了「網際網路醫院」。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20日,京東健康擁有6.5萬名全職醫生和外部醫生。
  • 【歐美經濟史讀書筆記】英國的羊毛業何以能後來居上?
    ******************************************** 書邊閒談:我為什麼會沉迷於歷史 為什麼英國的羊毛業能後來居上 文/何帆
  • 京東健康:新股報告:京東健康股份有限公司
    中泰國際11月26日發布對京東健康的研報,摘要如下:公司簡介京東健康是中國最大的在線醫療健康平臺,也是中國最大的在線零售藥房,市場份額為29.8%(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按照2019年收入計)。公司的核心業務是在線零售藥房,包括自營(京東大藥房)、線上平臺和全渠道布局(合作線下藥房幫助其管理線上銷售)三種模式。截至2020年6月底,公司利用京東集團配送設施網絡覆蓋了11個藥品倉庫和超過230個其他倉庫,線上平臺上擁有9,092家第三方商家,交易總額達人民幣339億元,其中自營115億元。截至2020年6月底12個月的年活躍用戶為7,250萬,每位用戶平均收入為176元。
  • 京東健康,何時實現「再造一個京東」?
    結合上半年疫情中的京東健康發展,結合它在全國抗疫、武漢抗疫中的傑出表現,以及6.18期間各業務的亮點和動作,筆者的分析將帶你認識一個完全不同的京東健康。其實,這並不是京東健康的規定,也從未有這樣的規定,而是這個團隊的一種集體無意識。
  • 京東酒世界帶領「酒業新軍」玩轉酒類無界零售
    「逐酒雙十一,溫暖一整冬」——京東酒世界美酒熱愛季圓滿收官!在這個月度中,京東酒世界準備了豐富實惠的主題活動,包括「幸運刮刮卡、曬溫暖贏大牌好禮、賺積分兌美酒」等,將11.11狂歡節奏拉長一整月,讓廣大酒友購到盡興,玩到嗨!
  • 京東健康全職醫生的618感言:疫情,淬鍊出更強大的京東健康
    2020年,健康註定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全國的健康從業者全部行動起來。除了在一線奮戰的醫護人員,在許多人看不到的地方,還有一群人通過網際網路守護著民眾的健康。這些人,就是網際網路醫生們。5月25日,京東618全球年中購物節啟動會現場,京東健康醫生代表查濱講述了全職醫生團隊的戰疫故事。
  • 京東健康體驗報告
    如今各大廠開始涉足醫療健康領域,未來的健康領域,是否會被網際網路完全改變?今天我們來聊聊京東旗下的一款醫療健康類產品——京東健康。市場上已經存在京東健康、丁香醫生、平安好醫生、阿里健康等醫療健康類APP,如此多的APP裡,怎麼樣的APP才有可能突出重圍,獨佔鰲頭?
  • 全面開創後來居上新局面
    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決策部署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實全會確定的各項任務上來,乘勢而上、砥礪前行,為實現後來居上目標而努力。「不遇盤根錯節,無以辨利器。」五年來的發展成就,極大增強了全市人民的發展信心,菏澤發展已經站在了總量與質量並行、增長與效益並重的新的歷史起點上,為早日實現後來居上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十四五」時期是我市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奮力實現後來居上的關鍵時期。隨著國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我們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但更多的是機遇和優勢。
  • 是什麼支撐京東健康的三千億市值?
    當日下午收盤時,京東健康大漲 55.85%,最新市值超過 3500 億港元——要知道當前在港交所市值超過三千億港元的公司總共僅有 20 家,京東集團在港股的市值也剛超過 1 萬億港元。京東健康是從京東孵化出來的網際網路醫療企業,上市前曾是受人矚目的獨角獸之一;京東健康在完成 IPO 融資之前,還進行過幾次融資。
  • 京東內部的第三次拆分 京東健康如何跑出BAT包圍圈?
    在5月宣布獨立運營後,京東健康的人士架構也逐漸明晰。7月17日,京東宣布集團副總裁、零售生活服務事業群總裁辛利軍擔任京東健康CEO,全面負責京東健康的戰略、管理、業務發展等工作;京東零售集團輪值CEO徐雷擔任京東健康董事長。時隔一周後,辛利軍以京東健康CEO的身份現身。
  • 與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對比 京東健康的優勢在哪?
    阿里健康的情況與京東健康類似,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醫藥電商業務收入佔比合計達96.96%,較京東健康更高,其中醫藥自營部分也高達84.76%。  平安好醫生的健康商城業務仍為其主要營收業務,但是其2020 年上半年營業收入佔比為54.95%,並未達到阿里健康、京東健康達90%佔比的幅度。平安好醫生更多認為其電商業務做為在線醫療服務的補充。
  • 國家郵政局:2017年7月快遞企業申訴率 百世超京東 | 網際網路數據...
    順豐的申訴率在行業內一直保持較低水平,但從四月份開始,申訴率一路小幅上升,最終導致被韻達和中通「後來居上」。韻達何以「領跑」三通?這得益於韻達在降低申訴率方面的一些舉措。韻達官方表示,2017年以來,韻達為提高服務質量,採取了提升轉運中心自動化、信息化程度,不斷優化路由並提升轉運效率等措施。此外還通過多樣化的快遞產品,輔以「最後一公裡」、「末端100米」的相關配送服務,為客戶提供涵蓋快遞、倉配、雲便利、商業等為內容的優質綜合服務,最終使得申訴率保持在較低水平。
  • 即將上市的京東健康:仍靠「以藥養醫」
    京東健康出身自京東集團2014年開始獨立運營的醫療健康業務,是京東集團在京東數科、京東物流之外的第三大單一業務,也是京東集團在零售、物流、數科後的第四大業務板塊。2019年5月,京東健康從母公司京東集團獨立出來,在火速完成了A輪和B輪融資後,短短19個月就向資本市場發起了衝擊。 京東健康到底是做什麼的呢?
  • 「京東家醫」上線京東健康,未來5年服務5000萬家庭
    (觀察者網 文/胡毓靖)「未來5年,京東健康的家庭醫生要服務5000萬個家庭。」8月18日,京東健康上線新產品「京東家醫」現場,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健康CEO辛利軍為這個新產品定下了一個中長期目標。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健康CEO辛利軍疫情常態化的當下,醫療健康話題熱度居高不下。據辛利軍介紹,在後疫情時代,京東網際網路醫院的問診量明顯高於疫情發生,每天問診量超過10萬次。「疫情改變了一個時代」,辛利軍說。
  • 京東健康發布服務產品「京東家醫」 全新定義「家庭醫生」
    央廣網北京8月19日消息(記者 申珅)「未來5年,京東健康的家庭醫生要服務5000萬個家庭。」8月18日,京東健康發布了全新服務產品「京東家醫」,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健康CEO辛利軍為這個戰略級的新產品定下了一個中長期目標。
  • 京東健康赴韓參訪正官庄,共繪大健康電商藍圖
    進入中國市場後,韓國人參公社(正官庄)積極擁抱電商渠道,與國內強勢電商平臺深度合作,成為國內首批「觸電」的健康企業之一。近日,韓國人參公社(正官庄)邀請了京東健康滋補業務部總經理徐晶、京東健康滋補自營部相關負責人赴韓參觀,洽談大健康電商新模式,以進一步落實完善其在大健康電商領域的戰略布局。
  • 市值超3400億港元,京東健康離「再造京東」的理想還有多遠?
    12月8日上午9點30分,京東健康正式登陸香港聯交所主板。隨即,94.5港元的開盤價(較發行價上漲約34%)出現在大屏幕上,引來一陣歡呼。上市前,京東集團是京東健康的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81.04%,此次IPO後仍將持有京東健康不低於50%的股權。而京東健康是今年成功上市的第三家京東系上市公司。
  • 外媒:中國「BAT」格局面臨終結 京東何以掀翻百度?
    不過中國第二大的電子商務平臺京東正在快速崛起,目前京東的市值距離趕超百度只有咫尺之遙。日前,一家外媒分析了百度和京東走到今天這樣一個局面的原因。美國財經投資網站SeekingAlpah日前發表分析評論文章指出,隨著京東公司的市值即將超過百度,中國所謂「BAT」的網際網路格局即將走到盡頭。
  • 京東健康上線「全球免費健康諮詢平臺」 京東(JD.US)盤前漲6.47%
    原標題:美股異動 | 京東健康上線「全球免費健康諮詢平臺」 京東(JD.US)盤前漲6.47%   3月17日,
  • 京東健康與湯臣倍健達成戰略合作 以營養惠及更多人群健康
    12月9日,京東健康與膳食營養補充劑品牌湯臣倍健在京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依託京東健康在醫藥供應鏈、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管理等領域的優勢,以及湯臣倍健的全球原料、產品質量和顧客服務能力,在業務上進行深度融合,共同探索「網際網路+」服務新模式以及大健康產業數智化建設新思路。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健康CEO辛利軍,湯臣倍健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湯暉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