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5000讓孩子上8萬的貴族學校,我後悔了:圈子本質是等價交換

2020-08-13 萌娃新學堂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成了一名至理名言,為此,家長們想方設法讓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用最好的…….教育上,更是不惜一切代價,也要讓孩子拿到好學校的「入門證」。

一、月入5000,讓孩子讀8萬的貴族學校

前段時間,和小區裡的辰辰媽媽聊天,談到孩子上學問題時,她告訴我,孩子今年小升初,報了一所普通中學,手續已經辦好,就等開學了。

「你們以前上的學校不是有初中嗎?怎麼不在那兒上了?」我有些奇怪。

「別提了,花了那麼多錢,沒給孩子帶來一點好處!」她感嘆著!

辰辰原在一所公立學校上小學,成績不好不壞。四年級開學前期,辰辰媽媽偶然得知辰辰爸爸的髮小在當地有名的貴族學校任教,就拉著辰辰爸爸去找發小,硬是磨出了一個轉學名額。這所學校招生一向嚴格,好在爸爸和發小關係過硬,才算有了入學資格。

然而,面對高昂的學費,一家人犯了愁。好在辰辰媽媽是個雷厲風行的人,找朋友幫助,給老公和自己每人辦了兩張信用卡,再加上以前的積蓄,終於湊齊了8萬餘元的學費。

今年的學費有了,下一年呢?為此,辰辰媽媽制定了嚴格的家庭開支計劃:衣服一律電商活動時網購,上班自帶便當,不點外賣,外出儘量乘坐公共運輸,減少開車次數,想吃肉?要等到周末孩子回來才行。平時夫妻倆就吃些蘿蔔白菜之類的便宜蔬菜,頂多再加兩個茶葉蛋……

好好的日子,硬是過成了苦行僧一般!

爸爸苦不堪言,媽媽卻振振有詞:「孩子上好學校,不僅能受到好的教育,更能進入好的圈子,積累優質人脈,對他的未來大有好處。」

然而,很快媽媽就發現,上這所貴族學校,並不僅僅是交足了學費就行的。

學費,只是明面上的,還有許多隱形的支出,是始料不及的。

每年夏冬兩季,學校都會舉行夏令營和冬令營,組織孩子們出國觀摩國外高校,費用動輒3-4萬。雖說是自願報名的,但別家孩子都參加了,自家孩子能不參加嗎?

媽媽咬咬牙,給孩子報了兩次名後,再也無力負擔,只能放棄。

此外,像什麼住宿費、餐飲費、校服費等等,更是萬元起步。對於其他家長來說,這點錢算不得什麼,可對於工薪階層的辰辰媽媽來說,卻是苦不堪言。

她每個月的工資也不過5000千元,辰辰爸爸和她相差不大,兩人還背負著每月數千元的房貸、車貸,日子自然是捉襟見肘了。

二、進了貴族學校,卻融不進「貴族圈子」

承受著這麼大的壓力,孩子在貴族學校過得好嗎?建立了人脈嗎?答案是否定的。

學校的課程進度較快,孩子難以適應其節奏,每次考試,成績都是墊底。尤其是英語,外教老師全英文授課,沒有一句中文,孩子聽得雲裡霧裡,不知所以。

老師給媽媽建議,可以給孩子報補習班,周末去開小課,並講明班裡孩子們幾乎都報有課外輔導班。老師明確地告知了補習班的地方,然而,媽媽了解價格後,馬上就退卻了,另給孩子選了便宜些的補習班。然而,孩子補習了一年,卻收效甚微。

學校表演節目,舉辦活動,其他的孩子唱歌、跳舞、彈鋼琴、說相聲,多才多藝,自家的孩子卻沒有拿得出手的節目,只能老老實實呆在舞臺下觀看。能怨孩子太笨嗎?別家的孩子都報有興趣班、特長班,自家孩子自進入這所學校後,因家裡經濟拮据,就再也沒報過什麼才藝班了。

人脈?孩子在這裡上了三年學,沒有一個真正的朋友。同學們聊起天來,除了學習,就是新款的衣服鞋子,周末參加哪個Party,去哪兒練騎馬、打高爾夫等,孩子似局外人一般,完全插不上話。

有同學過生日,舉辦生日宴會,邀請全班的同學參加,卻獨獨漏了自家孩子。

孩子多次哭著要轉學,爸爸看不過去,想讓兒子重回原來的學校,媽媽卻不同意,費了這麼大的勁,不堅持下去哪行?

好在三年後,終於小學畢業了,媽媽也想開了,給孩子報了普通的公辦學校。其實想不開也沒辦法,家裡實在支付不起這高昂的上學費用了。

三、圈子的本質是等價交換

這段時間熱播的《三十而已》,顧佳為了混入太太圈,拿出家中所有的積蓄,買了限量級的愛馬仕,努力討好這些太太們,為她們做甜品、提供拍賣場地等。看似顧佳在太太圈中擁有了一席之地,但最終,卻還是被太太們聯合起來坑了一把,憤而離開。

為什麼顧佳傾其所有也融不進太太圈?重要的一點就是階層問題。

這些太太們要麼有家族產業,要麼是暴發戶,老公則都是大公司的老闆,動輒上百萬的訂單,而顧佳家裡只有一家煙花公司,幾十萬的訂單對他們而言,已經頗為難得了。顧佳公司發生危機的時候,僅僅憑著太太圈裡王太太家樂園的單子,就消除了危機,救活了公司。

無論是實力還是物質水平,雙方都相差甚遠,不在一個階層之上,為此,富太太們看不起開小公司的顧佳也就理所難免了。

同樣的道理,孩子們之間也是如此。同學們腳上蹬的是阿迪耐克的限量版,身上穿的是阿瑪尼衛衣,手腕上戴的是Watch Edition,放學後乘坐的不是寶馬就是奔馳,別說是你的孩子,就連你自己,是不是也會自慚形穢?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富人家的孩子很難從心理上認可工薪階層的孩子為同類,同理,後者也不會主動跟他們打成一片。

所謂的人脈,前提是雙方旗鼓相當,社會階層、家庭經濟狀況等不相上下的情況下,等價交換,達成深層次的關係。否則,就成了一廂情願的拉關係、抱大腿,結果如何,完全看對方的臉色了。

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深表認同:「擠不進去,不要硬擠,就蒜擠進去了,也只是橘外人。」

我們總想給孩子最好的一切,但一定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否則,損失的不光是金錢,更有孩子的尊嚴!

相關焦點

  • 「月薪三萬,就要讓孩子上三萬的貴族幼兒園,我做錯了嗎?」
    最近,一位年輕寶媽就做了類似的選擇,對方生活在上海,月薪三萬,沒有房貸壓力,老公的收入比她稍高一些。這樣一個中產家庭原本能生活幸福,奈何寶媽執意讓兒子上貴族幼兒園,每個月的託管費都接近三萬,這引起了老公的不滿,認為完全沒必要。
  • 如果父母收入一般,別讓孩子上「貴族學校」,不只是錢的事兒
    文|秘籍君有段時間,網上的一個話題引起了廣泛的討論,一位月薪5千的爸爸說,他老婆想把孩子送進一年五萬元學費的幼兒園上學,原因是受了「圈子很重要」的說法影響。這位爸爸很糾結,一方面是孩子的未來,一方面是巨額的學費,該怎麼辦?其實,現在收入一般,卻想把孩子送進富人圈子裡,進入貴族學校讀書的父母不在少數。雖然,父母這樣做的目的自然是好的,但是收到的結果,不一定是好的。
  • 我們的孩子有沒有必要上國際(貴族)學校?
    當時我是不願意去蘇州市工作的,因為我們已經在東莞待了十三年,很多親戚朋友和人脈圈子都在這裡,如果去了蘇州就代表去了那邊需要一切重新開始,東莞這邊的人脈圈朋友圈可能清零。古人云:行軍打戰,只宜近交,不宜遠攻。在我的好朋友極力勸導和蘇州老闆的一而再再而三的邀請下,我們全家五口人2016年8月中旬從東莞來到了蘇州。
  • 「我年薪7萬,老婆卻要讓兒子上5萬的貴族幼兒園」
    然而不少父母卻沒有意識到,自己才是孩子人生最好的起跑線。前幾天,Mommy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帖子,頗為吃驚。題主是一個三線城市的銷售,平均月薪6000左右,年入也不過7萬,可是他老婆卻想讓孩子上5萬/年的貴族幼兒園,原因是能讓兒子融入「貴圈」, 為日後的人脈打下基礎。
  • 「我年薪7萬,老婆卻要讓兒子上5萬的貴族幼兒園」
    年入7萬,想給兒子上5萬的幼兒園題主是一個三線城市的銷售,平均月薪6000左右,年入也不過7萬,可是他老婆卻想讓孩子上5萬/年的貴族幼兒園,原因是能讓兒子融入「貴圈」, 為日後的人脈打下基礎。
  • 我年收入7萬,老婆非要兒子上5萬學費的幼兒園:圈子?格局?
    「老婆覺得:能讀好幼兒園基本都是有錢有勢的人,以後兒子的圈子和我們的圈子都會有很多有用的人脈。而我一直覺得有多少錢多少能力辦多大事兒,融不進去的圈子為什麼一直要強行走進去?兒子讀了1萬多一年的幼兒園,就一定沒有出息嗎?」「老婆現在每天都跟我吵架,說我沒有出息,沒有作為,更沒有眼光和格局。
  • 讓你做月薪5000的體制內科長,與月薪2萬的企業技術員,怎麼選?
    5000,與體制外的月薪2萬,哪個「待遇」好?事業單位的科長月工資5000,乍一看比體制外企業技術員的月薪2萬少多了,但別忘了,體制內的隱形福利很多。體制內的通訊補貼、油費補貼、夥食補貼等,逢年過節還會發米髮油發購物卡。
  • 44.8%海歸月薪低於6000元,你支持孩子出國留學嗎?
    讀書改變命運——我相信這句話被無數人重複過,也成了很多人的座右銘或者勵志語言。事實證明,確實很多人通過讀書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但今天無意中看到一個新聞,卻讓人陷入了沉思,據一份來自海外的調查數據顯示:44.8%的海歸稅後月薪低於6000元。那麼問題來了,你支持自己孩子出國留學嗎?
  • 年薪有7萬,卻想讓兒子讀學費5萬的幼兒園,就為圈子?
    近日,一位題主的提問上了某平臺的熱搜榜,問題是這樣的:我一年只有7萬的收入,老婆卻想要讓兒子讀一年5萬學費的幼兒園,她說圈子很重要,圈子真的有那麼重要嗎?題主也補充說明了他家的具體情況:平均一個月工資6000左右,房貸一年3萬,孩子的保險一年7000,一年到頭基本上剩不了什麼錢。
  • 孩子間出現「不等價交換」,家長的做法,決定孩子的發展
    「我的水杯。」我們大人理解的等價交換,主要是以金錢為標準。用價值幾十、幾百的水杯去換一張幾毛的貼紙,這就是「虧」了。但是在孩子眼裡,他們還沒有金錢的概念,不過他們也是有自己的衡量標準的。在孩子看來,雙方都是拿自己喜歡的東西去交換,這就是等價的,交換也是合理的。因為樂樂很喜歡奧特曼的貼紙,而且自己沒有,所以他覺得用水杯換也是值得的。
  • 寶爸賣房供孩子上貴族幼兒園,寶媽氣炸!超出負荷的愛有必要嗎?
    ,而且能練習雙語,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打算賣房子供孩子上幼兒園!  而孩子的媽媽則強烈反對,理由是這樣的學校一年的學費就要十幾萬,再加上其他的拓展開銷,會嚴重影響到家庭的生活質量。況且,上幼兒園就賣房,那以後怎麼辦呢?幸好這位媽媽很理智,爸爸也能很快的冷靜下來,才避免了一場家庭大戰。
  • 普通家庭條件,父母執意把孩子送到貴族小學,沒到一個月就後悔了
    小慧是一個7歲孩子的媽媽,她自己和丈夫就是普通的上班族,雖然已經混到了公司的管理層,但說到底也依然是給老闆打工的。一年前孩子剛上小學不久,小慧動了給娃轉學的念頭,想著不僅是師資教育,孩子接觸的環境也應該更好,又優越。於是雖然家庭條件很普通,但小慧跟丈夫商量後,執意把孩子送到了貴族小學,結果還沒到一個月就後悔了。
  • 褚士瑩Shiro:我所有上寄宿學校的朋友,沒有一個說後悔的
    我看到這個見解時,有一種感覺——巴不得所有的東方父母都能看到,真是相見恨晚!一向認為親子關係相當重要的童書媽媽,為什麼會登出一篇擁護寄宿學校的文章?而且居然會說「我所有上寄宿學校的朋友,沒有一個後悔的」?這是哲學老師shiro的分享,裡面不僅有他的上寄宿學校朋友的故事,還談到了一本很值得閱讀的書《給莉莉的信》。
  • 爸爸欲賣房送孩子進貴族幼兒園。直言:圈子很重要
    有一位爸爸,覺得孩子幼兒園的教學質量實在是太差了,為了孩子的長遠考慮。他決定賣了家裡的房子,送孩子去貴族幼兒園。給孩子最好的愛、最好的教育,還有一個從小就跨入貴族圈子的條件。這一「拼命」的做法,不得不說,這位爸爸對孩子是愛得毫無保留。但是同樣也是愛的不負責任。為什麼這麼說呢?
  • 「老公賣房供娃上貴族幼兒園,寶媽氣炸!」超出能力的愛,好嗎?
    而孩子的媽媽則強烈反對,理由是這樣的學校一年的學費就要十幾萬,再加上其他的拓展開銷,會嚴重影響到家庭的生活質量。況且,上幼兒園就賣房,那以後怎麼辦呢?幸好這位媽媽很理智,爸爸也能很快的冷靜下來,才避免了一場家庭大戰。
  • 年薪7萬讓娃讀學費5萬的幼兒園,到底值不值?圈子不同不必強融
    比如說當我們身邊充斥了太多愛攀比,愛秀孩子的家長們,看到他們秀的孩子如此優秀,你摸著良心自問:著不著急?還有一些家長的碎片化時間,不斷被只有學習,只有報班,只有讓孩子上貴族幼兒園,孩子才能夠有更好的前途等等類似信息不斷滲透。讓家長有種直觀的認識:要想培養好自己的孩子,必須花大錢去貴族幼兒園,去學費貴的學校。
  • 我月薪1萬 在上海只配討飯?!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說,那我月薪5000元,是不是就能超過一大半人了?是的,而且超過的人數,可能遠遠大於你的想像。再看一組數據。2019年新稅法調整,個稅起徵點從過去的3500元調升到5000元。也就是說,拿1.87億減去6400萬,這1.23億人,收入是不超過5000元的。6400萬人,只佔到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的8.2%。所以,如果你月薪超過了5000元,就已經跑贏了91.8%的人了。
  • 貴族小學一年學費10萬 順德南海是貴族學校「集中營」
    貴族小學一年學費10萬 順德南海是貴族學校「集中營」時間:2016-03-28 18:24   來源:新浪教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貴族小學一年學費10萬 順德南海是貴族學校集中營 又到小學招生季節,標榜個性化、國際化、貴族化培養模式的民辦學校正掀起佛山的生源爭奪戰。
  • 3萬月薪籤約華為後悔?這個應屆碩士有點牛!
    華為是現場談薪資,給的是月薪3萬,加上年終獎保底是10萬,總包大約45萬左右。就這個碩士生來說,華為給他開的薪資並不低,有些研究生在華為幹三年都拿不到這麼多,可以說他已經是站在山頂上了,為什麼要後悔呢?關於未來的發展空間,華為現在能給他開3萬的月薪,說明他的能力和學歷是不錯的。那麼不管自己是在哪家企業都是要努力工作的,華為的任正非老總還是對員工很好的,未來還是一片光明的。
  • Offer上月薪5000,籤合同時為何變成了3000?
    剛有個學生問:「Offer上月薪5000,籤合同時為何變成了3000?」這是寫實版的直播,下班前美女小獅子剛發來的親身經歷。我只能說,這就是個常態。每天我也收到不少諮詢,很多常見情況求職者個人會當做特例,以為正好自己遇人不淑、運氣不好。面試說「雙休」,實際是單休,這再正常不過。當然,最不能理解社會的,還是應屆生。就業單位說沒有違約金,但在應屆生三方就業協議上悄悄給你加個違約金,這也常見,5000塊還算少的,還沒給你寫成2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