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有個學生問:「Offer上月薪5000,籤合同時為何變成了3000?」
這是寫實版的直播,下班前美女小獅子剛發來的親身經歷。
我只能說,這就是個常態。
如果你覺得奇怪,跟你一直以來「以為」的不一致,說這家華南的上千人民企「不正規」,那麼,那些非廣東沿海城市,更小的沒能上市的民企、私企也就更加不正規了。
當你覺得自己被打臉了,你也別太難過,你很快會發現還有人打臉比你更重,包括這這家你認為不正規的公司欺騙而來的北京的研究生。
每天我也收到不少諮詢,很多常見情況求職者個人會當做特例,以為正好自己遇人不淑、運氣不好。面試說「雙休」,實際是單休,這再正常不過。
當然,最不能理解社會的,還是應屆生。
就業單位說沒有違約金,但在應屆生三方就業協議上悄悄給你加個違約金,這也常見,5000塊還算少的,還沒給你寫成2萬。
其實,最早坑學生的,就是自己所在的大學,學校為了提高形式主義的就業率,才搞了個這種遠低於《勞動合同》效力的「應屆生就業三方協議」,這東西跟過去的「婚前強制體檢」「婚前單位介紹信」一樣,違背人權,跟商品社會的發展格格不入。市場經濟都發展了40年了,這些老八股早該被扔到歷史舊檔案中去了。
此外,別說民企上市公司不正規的,你覺得國企、外企就好?半斤八兩而已。
那麼,企業為何要給你少交保險呢?
除了罵企業不正規之外,你也得換個角度,你跑到求職者的另一面來看,企業主生存也是不易的,他也是想有能力給你更好的待遇的。但是沒辦法,他有競爭啊,別人都削減成本,他的貨還想有競爭力不?賣不掉不是削減五險一金少交的問題,而是大家都玩完,工作飯碗都沒了。
此外,比方說在上海,跟你商量好你的工資是稅前10000元,企業還要再幫你繳納3880元的五險一金;按照你的稅前一萬扣掉五險一金和稅2145,你到手工資是7855元。
如果按照更低的工資比如說5000來交社保公積金,則企業確實少交了大概2000元,你到手所得現金則能有9106塊,還比原先的7855多了1251元。對於現金為王的社會來說,更多的員工更希望選擇後者。你買房湊首付的時候就知道了,你1分錢想掰成2分來用。
這是企業「Offer上月薪10000籤合同時變成了5000」的更主要原因。
你的想法,只代表年輕不更事的大學生或者職場新人,你可曾問過老員工?你試著就這個問題全公司員工投票看看,月薪1萬,看是不是其他同事都100%站在你這一邊?
你也可以投票,立即就可以看出真實情況,跟你原先「以為的」可能不一樣。
你「以為的」,是書本知識;真實現狀,是你每天親身經歷的生活。這倆是不一樣的,不瞞大家說,我本人畢業後進入社會整整十年,23到33歲,我才體驗出來這句話。讓你少走彎路,這是我的初衷。
最後,我也投資了小公司,也招人,正常都是給表現優秀的員工和主管以上級別的人,才交社保等。我小企業,生存唯艱;你開個店試試,你也會這麼來。